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白内障15例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孔德兰 杨华 +1 位作者 王保君 李顺元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行撕囊术治疗1岁以内婴儿白内障的疗效。方法15例(27眼)1岁以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采用3 mm巩膜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除晶状体前囊膜5 mm,超声乳化注吸器吸出晶状体皮质,连续环形撕除后囊膜4 mm。结...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行撕囊术治疗1岁以内婴儿白内障的疗效。方法15例(27眼)1岁以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采用3 mm巩膜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除晶状体前囊膜5 mm,超声乳化注吸器吸出晶状体皮质,连续环形撕除后囊膜4 mm。结果术后第7天所有眼角膜清,瞳孔圆,眼底清晰可见。27眼均未发现后囊膜浑浊。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治疗婴儿白内障明显降低了后囊膜浑浊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白内障 后囊浑浊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在婴儿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现状与趋势
2
作者 卢奕 杨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第6期341-344,共4页
婴儿白内障手术仍然是目前眼科临床治疗的难题。由于人工晶状体(IOL)矫正无晶状体眼符合眼部生理要求且利于弱视的治疗,IOL植入术在婴儿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植入年龄也越来越小。随着眼科显微技术和IOL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婴儿IO... 婴儿白内障手术仍然是目前眼科临床治疗的难题。由于人工晶状体(IOL)矫正无晶状体眼符合眼部生理要求且利于弱视的治疗,IOL植入术在婴儿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植入年龄也越来越小。随着眼科显微技术和IOL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婴儿IOL植入的手术并发症也不断减少。从历史发展趋势看,白内障摘除同期IOL植入可能成为未来婴儿白内障手术的首选方式;但当前同期植入IOL的并发症不可忽视,所以应重视IOL在婴儿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人工 婴儿白内障 角膜接触镜
下载PDF
婴儿白内障手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俊红 张丽军 +1 位作者 冯雪亮 申长礼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11-913,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行撕囊,但不行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1岁以内婴儿先天性白内障的效果,以探讨一种婴儿白内障简便可行的手术方法。方法11例(19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手术年龄平均(6.91±3.05)月(2-11月)。3mm巩...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行撕囊,但不行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1岁以内婴儿先天性白内障的效果,以探讨一种婴儿白内障简便可行的手术方法。方法11例(19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手术年龄平均(6.91±3.05)月(2-11月)。3mm巩膜隧道切口,连续环行撕除晶体前囊膜5mm,超声乳化注吸器注吸出晶体皮质,连续环行撕除晶体后囊膜4mm,一期均未植入人工晶体,均未行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第4天、1月、3月、6月、1年均散瞳镇静后行角膜、前房、眼底及屈光状态检查。结果术后第4天所有眼角膜清,瞳孔圆,眼底清,19眼均未见后囊膜混浊。仅1例术后3月复查发现后囊膜混浊(1/195.26%),给予后囊膜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随访1年未发生后囊膜混浊。其余18眼末次随访均未发生后囊膜混浊。随访时间(12.64±6.93)月(6-30月)。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行撕囊,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低,无需行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手术并发症少,可成功治疗婴儿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白内障 后囊膜混浊 后囊膜连续环行撕除
原文传递
婴儿先天性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23G玻璃体切割头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祁爱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割头应用于婴儿先天性全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全白内障患儿90例(124眼)作为囊膜环切组,采用23G玻璃体切割头进行前后囊膜环形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同期选取先天性全白内障患儿96例(136眼)采...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割头应用于婴儿先天性全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全白内障患儿90例(124眼)作为囊膜环切组,采用23G玻璃体切割头进行前后囊膜环形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同期选取先天性全白内障患儿96例(136眼)采用传统的使用撕囊镊环形撕除前后囊膜,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的方法作为传统组。术后随访5~12个月,观察患儿视力、切口情况、虹膜粘连情况、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术后两组患儿能追光和能追物的例数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组χ2=1.561,P=0.000,囊膜环切组χ2=1.452,P=0.000);术后两组患儿追光和追物改善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1,P=0.670)。术后所有病例切口闭合良好,无浅前房及渗漏现象。传统组术中前囊向赤道部撕裂6眼,撕囊偏大或明显偏中心9眼;囊膜环切组术中无前囊撕裂向赤道部情况发生,均形成居中且直径约5mm的边缘较整齐的前后囊孔,无偏心及囊膜撕裂发生。传统组出现虹膜后粘连10眼,囊膜环切组出现部分瞳孔缘后粘连1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1,P=0.009);传统组出现3级后发性白内障5眼,囊膜环切组无后发性白内障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传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囊膜环切组。结论婴儿先天性全白内障术中应用23G玻璃体切割头进行前后囊膜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可有效避免囊膜撕裂、虹膜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先天性全白内障 23G玻璃体切割头 囊膜切除术
下载PDF
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硬性透气性接触镜与框架眼镜效果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勇 吴鹏伟 +2 位作者 杨琳 高莎莎 谭凤玲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9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比较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与框架眼镜对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矫正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收集3~12月龄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46例(72只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佩戴RGPCL者,20例(31只眼);B组为... 目的比较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与框架眼镜对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矫正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收集3~12月龄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46例(72只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佩戴RGPCL者,20例(31只眼);B组为佩戴框架眼镜者,26例(41只眼)。术后进行视功能训练,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术后12个月视力较术后1个月视力明显提高(A组:Z=-6.791,P=0.000;B组:Z=-7.427,P=0.000),术后12个月视力A组较B组提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496,P=0.000)。A组的眼球震颤缓解率为54.55%高于B组的25.00%,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5,P=0.144)。A组建立的双眼同时视者占55.56%高于B组的21.43%,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7,P=0.094)。术后屈光度和眼轴长度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因佩戴而出现与视力相关的眼部并发症。结论RGPCL用于矫正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效果优于框架眼镜,能更好地改善患儿视力,有助于视功能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镜 角膜 硬性 透气性 眼镜 框架式 白内障 先天性 婴儿 无晶状体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