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婴幼儿轻度脑外伤后基底节梗死(basal ganglia infarction after minor head trauma,BGIMHT)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28 d至3岁BGIMHT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目的探讨婴幼儿轻度脑外伤后基底节梗死(basal ganglia infarction after minor head trauma,BGIMHT)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28 d至3岁BGIMHT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纳入的45例BGIMHT患儿中,最常见症状为肢体活动障碍(96%,43/45),其次为面瘫(56%,25/45),头颅影像学见梗死伴基底节钙化占72%(31/43)。经保守治疗后,42例(93%)患儿症状改善,3例(7%)出现卒中反复。中位随访时间82(范围:17~141)个月,截至末次随访,97%(29/30)残留基底节软化灶;29例参与问卷随访,复发和康复问卷评估示66%(19/29)患儿恢复正常,17%(5/29)症状明显改善,17%(5/29)改善欠佳;全球疾病负担重点控制项目分级量表评估示仅1例(3%)残存严重后遗症。无神经系统后遗症患儿及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患儿的起病年龄、性别及有无合并BG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GIMHT最常见首发症状为肢体活动障碍,影像学结果见大部分患儿同时存在颅内钙化灶,多数梗死灶后期转化为软化灶,总体预后良好。展开更多
生长减缓是帮助早期识别营养问题的重要临床表现,尽早识别和干预婴幼儿生长减缓对改善其近远期健康结局意义重大。之前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对生长减缓缺乏统一的定义,影响临床识别、评估与规范管理。2023年3月,Journal of Pediatri...生长减缓是帮助早期识别营养问题的重要临床表现,尽早识别和干预婴幼儿生长减缓对改善其近远期健康结局意义重大。之前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对生长减缓缺乏统一的定义,影响临床识别、评估与规范管理。2023年3月,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杂志发表了《生长减缓婴幼儿的追赶生长:指导临床医师的专家建议》,不仅阐述了追赶生长的重要性,还针对如何适当地定义、评估和管理生长减缓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共识建议,对临床医生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本文结合我国临床现状,对该“建议”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临床医师管理生长减缓婴幼儿提供指导和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婴幼儿轻度脑外伤后基底节梗死(basal ganglia infarction after minor head trauma,BGIMHT)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28 d至3岁BGIMHT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纳入的45例BGIMHT患儿中,最常见症状为肢体活动障碍(96%,43/45),其次为面瘫(56%,25/45),头颅影像学见梗死伴基底节钙化占72%(31/43)。经保守治疗后,42例(93%)患儿症状改善,3例(7%)出现卒中反复。中位随访时间82(范围:17~141)个月,截至末次随访,97%(29/30)残留基底节软化灶;29例参与问卷随访,复发和康复问卷评估示66%(19/29)患儿恢复正常,17%(5/29)症状明显改善,17%(5/29)改善欠佳;全球疾病负担重点控制项目分级量表评估示仅1例(3%)残存严重后遗症。无神经系统后遗症患儿及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患儿的起病年龄、性别及有无合并BG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GIMHT最常见首发症状为肢体活动障碍,影像学结果见大部分患儿同时存在颅内钙化灶,多数梗死灶后期转化为软化灶,总体预后良好。
文摘生长减缓是帮助早期识别营养问题的重要临床表现,尽早识别和干预婴幼儿生长减缓对改善其近远期健康结局意义重大。之前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对生长减缓缺乏统一的定义,影响临床识别、评估与规范管理。2023年3月,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杂志发表了《生长减缓婴幼儿的追赶生长:指导临床医师的专家建议》,不仅阐述了追赶生长的重要性,还针对如何适当地定义、评估和管理生长减缓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共识建议,对临床医生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本文结合我国临床现状,对该“建议”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临床医师管理生长减缓婴幼儿提供指导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