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哀思与力量:作为媒介化仪式的“全国哀悼日”之国际传播
被引量:
3
1
作者
陆佳怡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8-73,共6页
在媒介化仪式中,媒介在呈现仪式过程的同时对社会产生作用,通过共享符号和价值使社会对于媒介化社会中心产生确信、维持和强化秩序。在为普通民众设立的四次全国哀悼日中,国家级英文媒体《中国日报》构建的媒介化仪式通过符号化展演,结...
在媒介化仪式中,媒介在呈现仪式过程的同时对社会产生作用,通过共享符号和价值使社会对于媒介化社会中心产生确信、维持和强化秩序。在为普通民众设立的四次全国哀悼日中,国家级英文媒体《中国日报》构建的媒介化仪式通过符号化展演,结构化地表达了中国在应对灾难之时的国家权威、社会中心、民族团结和民众自强。在软实力视阈下,从符号与价值意义的阐释、构造和流通维度对中国本土实践开展研究是中国未来国际传播研究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媒介
化
仪式
全国哀悼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哀悼仪式的电视呈现——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哀悼活动为例
2
作者
徐占品
樊帆
《今传媒》
2011年第11期74-75,共2页
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哀悼活动为例,认为哀悼仪式与电视媒体的结合既是电视媒介新闻功能的客观需求,也是扩大仪式效果的必然选择。电视媒介对哀悼仪式的呈现是通过表现唱礼者、演礼者、观礼者来实现的,其中演礼者必不可少。按照对仪式...
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哀悼活动为例,认为哀悼仪式与电视媒体的结合既是电视媒介新闻功能的客观需求,也是扩大仪式效果的必然选择。电视媒介对哀悼仪式的呈现是通过表现唱礼者、演礼者、观礼者来实现的,其中演礼者必不可少。按照对仪式进行加工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媒介呈现仪式的方式分为再现仪式和制造仪式,电视媒介一般通过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来再现仪式或制造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
媒介
哀悼
仪式
仪式
媒介
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社交媒体平台上“自我呈现”的批判性思考
被引量:
6
3
作者
何双百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1,共6页
当今社会进入一个媒介密集、全球连接的深度媒介化时代,大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自我呈现”的媒介现象变得日益流行。然而国内外学者对于“自我呈现”研究以社会互动为主,鲜少有人将其与媒介仪式关联起来。文章首先以社交媒体平台上普遍...
当今社会进入一个媒介密集、全球连接的深度媒介化时代,大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自我呈现”的媒介现象变得日益流行。然而国内外学者对于“自我呈现”研究以社会互动为主,鲜少有人将其与媒介仪式关联起来。文章首先以社交媒体平台上普遍存在的“自我呈现”为切入口,将其纳入媒介化仪式的范畴,旨在以更宽广的视角思考媒介化过程对大众“自我呈现”的建构意义,以及它是如何与政治经济权力关联的;其次,从技术供给、媒介逻辑、媒介化社交三个层面引出“自我呈现”的仪式生成;最后,从批判的视角探讨社交媒体平台如何在最为稀松平常的“自我呈现”过程中以更隐蔽的方式完成数据监控及隐性剥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呈现”
社交媒体
媒介
化
仪式
批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流媒体的数字叙事创新:以《人民日报》微博“烈士回家”报道为例
4
作者
陆佳怡
吴紫萱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3年第6期233-245,共13页
媒介生态与新闻传播实践的变革展现了数字技术的形塑力量,数字叙事是新闻生产层面最直接的体现。本文以2014年至2022年《人民日报》微博关于在韩志愿军遗骸移交仪式的“烈士回家”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媒介化仪式视角采用内容分析与文本分...
媒介生态与新闻传播实践的变革展现了数字技术的形塑力量,数字叙事是新闻生产层面最直接的体现。本文以2014年至2022年《人民日报》微博关于在韩志愿军遗骸移交仪式的“烈士回家”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媒介化仪式视角采用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方法展开研究。本文发现,媒介化仪式勾连起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在新闻现场以外创设了可供受众深度参与、互动的叙事空间。个人话语纳入主流媒体的宏大叙事,数字空间的公共讨论构建新的公共议题,并在物理空间得以回应。《人民日报》微博采用空间串联和并置方式,借助人物和器物符号连接历史与现实,公众的记忆与情感在沉浸式场景中被唤醒,公众话语与主流媒体的媒介话语在情感态度上不断贴近并达成共识,增强了国家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叙事
抗美援朝战争
媒介
化
仪式
《人民日报》微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文化复位与价值探索
被引量:
1
5
作者
唐灿灿
《当代电视》
CSSCI
2022年第8期54-57,109,共5页
近年来我国综艺节目市场上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化类作品,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市场价值。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推陈出新,更加贴近受众。分析这些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媒介仪式化的过程中对受众“在场”...
近年来我国综艺节目市场上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化类作品,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市场价值。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推陈出新,更加贴近受众。分析这些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媒介仪式化的过程中对受众“在场”方式的重构,利于探索其社会与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
化
类电视综艺节目
媒介仪式化
文
化
复位
价值
原文传递
题名
哀思与力量:作为媒介化仪式的“全国哀悼日”之国际传播
被引量:
3
1
作者
陆佳怡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8-73,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未来国际传播策略研究:基于中国方案的媒介化协商历史考察(1978-2017)”(项目编号:18YJC860023)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文摘
在媒介化仪式中,媒介在呈现仪式过程的同时对社会产生作用,通过共享符号和价值使社会对于媒介化社会中心产生确信、维持和强化秩序。在为普通民众设立的四次全国哀悼日中,国家级英文媒体《中国日报》构建的媒介化仪式通过符号化展演,结构化地表达了中国在应对灾难之时的国家权威、社会中心、民族团结和民众自强。在软实力视阈下,从符号与价值意义的阐释、构造和流通维度对中国本土实践开展研究是中国未来国际传播研究路径之一。
关键词
国际传播
媒介
化
仪式
全国哀悼日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哀悼仪式的电视呈现——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哀悼活动为例
2
作者
徐占品
樊帆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出处
《今传媒》
2011年第11期74-75,共2页
文摘
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哀悼活动为例,认为哀悼仪式与电视媒体的结合既是电视媒介新闻功能的客观需求,也是扩大仪式效果的必然选择。电视媒介对哀悼仪式的呈现是通过表现唱礼者、演礼者、观礼者来实现的,其中演礼者必不可少。按照对仪式进行加工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媒介呈现仪式的方式分为再现仪式和制造仪式,电视媒介一般通过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来再现仪式或制造仪式。
关键词
电视
媒介
哀悼
仪式
仪式
媒介
化
分类号
G222.3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社交媒体平台上“自我呈现”的批判性思考
被引量:
6
3
作者
何双百
机构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1,共6页
基金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机器同伴’:智媒环境下的人机亲密关系审思”(22SKGH242)。
文摘
当今社会进入一个媒介密集、全球连接的深度媒介化时代,大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自我呈现”的媒介现象变得日益流行。然而国内外学者对于“自我呈现”研究以社会互动为主,鲜少有人将其与媒介仪式关联起来。文章首先以社交媒体平台上普遍存在的“自我呈现”为切入口,将其纳入媒介化仪式的范畴,旨在以更宽广的视角思考媒介化过程对大众“自我呈现”的建构意义,以及它是如何与政治经济权力关联的;其次,从技术供给、媒介逻辑、媒介化社交三个层面引出“自我呈现”的仪式生成;最后,从批判的视角探讨社交媒体平台如何在最为稀松平常的“自我呈现”过程中以更隐蔽的方式完成数据监控及隐性剥削。
关键词
“自我呈现”
社交媒体
媒介
化
仪式
批判
Keywords
"self-presentation"
social media
mediatized ritual
criticism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流媒体的数字叙事创新:以《人民日报》微博“烈士回家”报道为例
4
作者
陆佳怡
吴紫萱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3年第6期233-245,共13页
基金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传播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2BXW028)的研究成果
文摘
媒介生态与新闻传播实践的变革展现了数字技术的形塑力量,数字叙事是新闻生产层面最直接的体现。本文以2014年至2022年《人民日报》微博关于在韩志愿军遗骸移交仪式的“烈士回家”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媒介化仪式视角采用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方法展开研究。本文发现,媒介化仪式勾连起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在新闻现场以外创设了可供受众深度参与、互动的叙事空间。个人话语纳入主流媒体的宏大叙事,数字空间的公共讨论构建新的公共议题,并在物理空间得以回应。《人民日报》微博采用空间串联和并置方式,借助人物和器物符号连接历史与现实,公众的记忆与情感在沉浸式场景中被唤醒,公众话语与主流媒体的媒介话语在情感态度上不断贴近并达成共识,增强了国家认同。
关键词
数字叙事
抗美援朝战争
媒介
化
仪式
《人民日报》微博
Keywords
digital narrative
the war to resist US 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mediatized ritual
People’s Daily weibo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文化复位与价值探索
被引量:
1
5
作者
唐灿灿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出处
《当代电视》
CSSCI
2022年第8期54-57,109,共5页
文摘
近年来我国综艺节目市场上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化类作品,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市场价值。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推陈出新,更加贴近受众。分析这些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媒介仪式化的过程中对受众“在场”方式的重构,利于探索其社会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
文
化
类电视综艺节目
媒介仪式化
文
化
复位
价值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哀思与力量:作为媒介化仪式的“全国哀悼日”之国际传播
陆佳怡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哀悼仪式的电视呈现——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哀悼活动为例
徐占品
樊帆
《今传媒》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社交媒体平台上“自我呈现”的批判性思考
何双百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主流媒体的数字叙事创新:以《人民日报》微博“烈士回家”报道为例
陆佳怡
吴紫萱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文化复位与价值探索
唐灿灿
《当代电视》
CSSCI
202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