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环境下人的主体性异化及其回归——基于麦克卢汉“媒介延伸论”的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鹏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2-117,共6页
从“媒介是人的延伸”“人是媒介的延伸”两个维度诠释麦克卢汉“媒介延伸论”,蕴含人和媒介谁是主体的问题。表面上看,问题难以在网络环境下获得确切的解答,而事实却证明,人是相对于网络媒介在生成意义和价值意义上的主体。可是,作为... 从“媒介是人的延伸”“人是媒介的延伸”两个维度诠释麦克卢汉“媒介延伸论”,蕴含人和媒介谁是主体的问题。表面上看,问题难以在网络环境下获得确切的解答,而事实却证明,人是相对于网络媒介在生成意义和价值意义上的主体。可是,作为主体的人却呈现出主体性异化的三种表现:人被网络媒介“绑架”;主体的信息传播权失衡;网络主体的道德失范。据此提出相应的回归策略:人的主体性挺立应当从生成主体性和价值主体性两个方面来考虑;异化的个人主体性必须受到制约,方案是个人主体性的延伸;人的道德主体性的规范既要在现实实践中尝试解决,也要探索理论上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主体性 网络媒介 主体性异化 主体性回归 媒介延伸
下载PDF
感官再造:媒介延伸视域下微短剧传播路径探析
2
作者 牛力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8期82-84,共3页
近年来,移动网络的发展对媒介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生产路径和演进趋势从媒介体验的自由度向时效度转变。这一演进不仅具备明显的视频媒介属性,而且构成了网络剧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形态的到来也预示着媒介... 近年来,移动网络的发展对媒介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生产路径和演进趋势从媒介体验的自由度向时效度转变。这一演进不仅具备明显的视频媒介属性,而且构成了网络剧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形态的到来也预示着媒介对人的延伸将在感官再造机制下影响到媒介传播的每一个环节。文章通过追溯“媒介即人的延伸”理念在媒介环境演进历程中的发展,关注微短剧的传播路径,探析未来微短剧如何从感官再造的角度进行有效传播,解码受众的接受信息心理,以期为其他学者提供新的媒介体验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延伸 微短剧 传播路径 感官再造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的媒介延伸 被引量:1
3
作者 秦赞 张萌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7年第3期89-91,96,共4页
新媒体技术背景下,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政建设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利用新媒体技术工具,为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识奠定基础。现阶段许多高校在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院校革新意识薄弱、大学生... 新媒体技术背景下,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政建设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利用新媒体技术工具,为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识奠定基础。现阶段许多高校在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院校革新意识薄弱、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较低、媒体应用范围狭窄、校内外交流匮乏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加快职业与专业教育的信息流动、建立创业导师制度、挖掘新媒体传播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就业活动以及创新媒体融合服务,获取新媒体最大的传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就业教育 媒介延伸 创业导师 人际传播
下载PDF
论未来媒介对人类三个方面的延伸——以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延伸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6
4
作者 梁颐 《东南传播》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与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相伴的是人类对媒介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除麦克卢汉持有著名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论断外,媒介环境学家苏珊·朗格、刘易斯·芒福德、保罗·莱文森、德里克·德克霍夫等均有媒介延伸思想。他... 与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相伴的是人类对媒介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除麦克卢汉持有著名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论断外,媒介环境学家苏珊·朗格、刘易斯·芒福德、保罗·莱文森、德里克·德克霍夫等均有媒介延伸思想。他(她)们的思想中包含有"媒介是生命的延伸"、"媒介是媒介的延伸"、"媒介是世界的延伸"三个论断,这三个论断指出了未来媒介对人类三个方面的延伸趋势。未来大数据的意义在于分析、转化数据为这三个方面的延伸服务。媒介技术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了媒介延伸理论所具有的指引未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环境学 媒介技术 媒介延伸 生命 世界 大数据
下载PDF
从媒介延伸论看AI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曹凤洁 吕晖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第13期6-7,141,共3页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身体、精神的延伸.在如今的新闻生产中,AI(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到了各个环节,从媒介延伸论来看,这些媒介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新闻生产者人体的延伸.
关键词 麦克卢汉 媒介延伸 新闻生产 人工智能
下载PDF
用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及其现象学哲学基础审视“人工智能威胁论” 被引量:5
6
作者 姚庚君 《新媒体研究》 2015年第1期81-83,共3页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是人的延伸"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关于媒介的态度,即不再以"人——媒介"这种主客二元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媒介,而这种思维转变对于我们审视当下的"人工智能威胁论",并提出...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是人的延伸"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关于媒介的态度,即不再以"人——媒介"这种主客二元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媒介,而这种思维转变对于我们审视当下的"人工智能威胁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于麦克卢汉"媒介延伸论"的现象学哲学基础的分析,为解决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卢汉 媒介延伸 现象学 主客二元思维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是人的延伸”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与重构——以麦克卢汉“媒介延伸论”为理论依据
7
作者 邵文灿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78-80,共3页
新媒体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万众皆媒”“万物皆媒”的时代;“地球村”的形成,使传统传媒业边界淡化。网络的互动性增强,受众对新闻的敏感度增强,但碎片化、具有煽动性的新闻与言论也越来越多,社会情绪引爆点降低,人类进入了“后真相... 新媒体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万众皆媒”“万物皆媒”的时代;“地球村”的形成,使传统传媒业边界淡化。网络的互动性增强,受众对新闻的敏感度增强,但碎片化、具有煽动性的新闻与言论也越来越多,社会情绪引爆点降低,人类进入了“后真相”时代。以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为理论依据,探究新媒体环境下,该理论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的冲击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媒介延伸 新闻专业主义 冲击与重构
下载PDF
新电视时代的媒介延伸与变革
8
作者 王少昆 《现代视听》 2009年第12期65-67,共3页
目前,受众选择接受的信息内容和消费方式越来越多,这预示着受众拥有绝对选择权和相对话语权的时代到来,传统的传播关系和传媒业态格局开始重新洗牌。传统电视必须冲破壁垒森严的行业界线,逐步融入新媒体,并真正做到以观众的需求为中心,... 目前,受众选择接受的信息内容和消费方式越来越多,这预示着受众拥有绝对选择权和相对话语权的时代到来,传统的传播关系和传媒业态格局开始重新洗牌。传统电视必须冲破壁垒森严的行业界线,逐步融入新媒体,并真正做到以观众的需求为中心,且在电视节目的形态、业态技术和内涵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电视 新观众 媒介延伸
下载PDF
“媒介自延伸”:人机交互中知识权力话语模式变迁及潜在风险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5,共15页
以ChatGPT4.0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打破千百年来人类的话语主体地位,更冲出以人为本的“媒介即延伸”发展轴线,转向以媒介自我能力延伸的“媒介自延伸”之轨,人类知识权力话语模式的主体、特征以及权力关系受到巨大冲击。在... 以ChatGPT4.0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打破千百年来人类的话语主体地位,更冲出以人为本的“媒介即延伸”发展轴线,转向以媒介自我能力延伸的“媒介自延伸”之轨,人类知识权力话语模式的主体、特征以及权力关系受到巨大冲击。在梳理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同媒介时代权力话语模式变迁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人机交互权力话语模式与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算法规制下的智能话语或将人类话语引入范式化与平庸化,造成机器知识内容权力宣示、庸语驱逐俗语以及情感话语蛊惑方面的潜在风险,需从个体“算法启蒙”及社会规制层面采取必要举措并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ChatGPT4.0 媒介延伸 知识权力话语 潜在风险
下载PDF
以微信平台为媒介的延伸护理结合回馈理论式宣教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明明 刘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6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究以微信平台为媒介的延伸护理结合回馈理论式宣教对慢性胃炎患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阳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回馈理论式宣教... 目的探究以微信平台为媒介的延伸护理结合回馈理论式宣教对慢性胃炎患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阳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回馈理论式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微信平台为媒介的延伸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各个维度评分、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微信平台为媒介的延伸护理结合回馈理论式宣教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自我效能感,并缓解其负面情绪,改善遵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以微信平台为媒介延伸护理 回馈理论式宣教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自我效能感 心理状态 遵医行为
下载PDF
延伸与截除:智媒时代的泛媒介化存在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玄 吴玮琦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01-102,共2页
人类身处一个万物皆媒的空间环境,媒介化逐渐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表象到内在、从社会到个体的渗透,从而建构起一个泛媒介化的社会,实现对人与社会的全面"延伸"。本文立足于麦克卢汉的经典思想,以及智能化社会的媒介生产和消... 人类身处一个万物皆媒的空间环境,媒介化逐渐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表象到内在、从社会到个体的渗透,从而建构起一个泛媒介化的社会,实现对人与社会的全面"延伸"。本文立足于麦克卢汉的经典思想,以及智能化社会的媒介生产和消费实践,对媒介之于社会存在的截除作用进行批判性思考,并提出人文救赎的技术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智能媒介 媒介 媒介延伸
下载PDF
认知重启:元宇宙的涌现与媒介的延伸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浩 廉莹 《对外传播》 2022年第4期15-18,共4页
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以元宇宙为代表的虚拟化媒介提供了人们社会交往的新模式,开启人类时空伴随的新时代,打造人类认知新的共同体。在关于元宇宙的构想中,它将是一个大规模、持久、交互式和可互操作的实时平台,人们借助数字化身可以在... 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以元宇宙为代表的虚拟化媒介提供了人们社会交往的新模式,开启人类时空伴随的新时代,打造人类认知新的共同体。在关于元宇宙的构想中,它将是一个大规模、持久、交互式和可互操作的实时平台,人们借助数字化身可以在其中社交、工作、交易、娱乐和创造,打造时空共同体。未来,世界将在时空共同体、认知共同体的基础上,再造一个命运共同体。笔者从未来媒体形态和服务模式出发,梳理媒体智能技术的聚合发展趋势,以窥见媒体融合下的数字世界带来的变革,探究元宇宙的底层逻辑以及媒体在元宇宙新生态的媒介角色与责任,及其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媒体融合 人工智能 数字技术 媒介延伸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媒介延伸理论再认识
13
作者 杨轶 《中国报业》 2018年第18期12-13,共2页
媒介延伸理论强调了媒介技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将媒介的特点比作人体感官的延伸。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新闻生产和传播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智能写作将人从传统工作中解放出来,媒介延伸理论在人工智能时代... 媒介延伸理论强调了媒介技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将媒介的特点比作人体感官的延伸。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新闻生产和传播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智能写作将人从传统工作中解放出来,媒介延伸理论在人工智能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但信息茧房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规范值得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延伸 人工智能 特点 反思
原文传递
智能重塑媒介的延伸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天知 沈浩 《新媒体与社会》 2023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更新迭代,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VR/AR虚拟现实技术不断突破,人工智能得到快速发展。以科技赋能的媒体融合创新和以元宇宙为代表的虚拟化媒介,不断推进社会的数字化变革,拓宽了人们的视界,形成全新的思维... 随着计算机技术更新迭代,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VR/AR虚拟现实技术不断突破,人工智能得到快速发展。以科技赋能的媒体融合创新和以元宇宙为代表的虚拟化媒介,不断推进社会的数字化变革,拓宽了人们的视界,形成全新的思维模式和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改变了人们与世界的交互方式,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人类认知的延伸。媒介重塑人的延伸,智能重塑媒介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信息 认知 媒介延伸
下载PDF
算法实践下公民媒介素养的延伸与培养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爽 《今传媒》 2020年第1期31-33,共3页
媒介素养的发展是当今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任何一种新媒介技术的出现都会给媒介素养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将从技术发展与媒介素养发展的关系出发,探讨当下算法技术的发展为媒介素养培养创造的新生态,并对该生态下的媒介素... 媒介素养的发展是当今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任何一种新媒介技术的出现都会给媒介素养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将从技术发展与媒介素养发展的关系出发,探讨当下算法技术的发展为媒介素养培养创造的新生态,并对该生态下的媒介素养进一步的延伸和培养做出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延伸 媒介素养培养
下载PDF
连接一切——媒介是人的延伸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倩 陈嘉祺 《新闻传播》 2016年第3期103-103,105,共2页
麦克卢汉基于最广义的媒介观,从"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角度来考察媒介,对于"媒介"概念作出了一种极为宽泛的理解。基于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观点,本文主要分析人与媒介的关系。
关键词 媒介是人的延伸 麦克卢汉 虚拟现实 媒介与人融合
下载PDF
以微信为媒介的延伸护理在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视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
17
作者 李娜 文明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0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以微信为媒介的延伸护理在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视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10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电脑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展... 目的探讨以微信为媒介的延伸护理在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视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10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电脑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以微信为媒介的延伸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眼部护理、规范用药、合理饮食与活动、定期复查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视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1%(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微信为媒介的延伸护理用于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中,可有效提升其术后治疗依从性、视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微信为媒介延伸护理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媒介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戏剧存在形态与特色守护——论“电子传媒时代”中国传统戏剧的发展取向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铭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5年第2期196-218,共23页
中国传统戏剧的当下形态,是不断"延伸"的"传播媒介"累积而成的。从"传播媒介"视角入思,可以把传统戏剧当下存在的形态,分成存在于舞台演出中依赖"示现媒介"传播的"示现"型戏剧、存... 中国传统戏剧的当下形态,是不断"延伸"的"传播媒介"累积而成的。从"传播媒介"视角入思,可以把传统戏剧当下存在的形态,分成存在于舞台演出中依赖"示现媒介"传播的"示现"型戏剧、存在于剧本和曲谱中依赖"再现媒介"传播的"再现"型戏剧和存在于影视胶片、网络数据中依赖"机械/电子媒介"传播的"机械/电子"型戏剧三大形态。审视中国传统戏剧传播媒介的"延伸"过程,可以总结出三条对于积极思考传统戏剧当今发展有启发意义的结论(:1)中国传统戏剧的传播媒介是从"多个"源头"延伸"出的"多种"媒介的融合(;2)中国传统戏剧不断延伸的传播媒介中,有一条贯穿"媒介延伸"、可以消弭媒介冲突、实现媒介融合的"红线"——让传统戏剧"示现"性演出的艺术魅力更饱满地释放出来(;3)"延伸"的只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传播方式,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内质"并未随传播媒介延伸而"更换"。由此提出:在当今这个"电子传媒时代",在积极适应新传媒的同时,守护住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内质",不断推出让中国传统戏剧"示现"性演出的艺术魅力饱满释放出来的新剧目,才是攸关中国传统戏剧未来发展命运的头等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剧 传播理论 媒介延伸 媒介融合 守护“艺术内质”
下载PDF
从数字媒介发展谈媒介与人关系的嬗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颜哲 《传播与版权》 2013年第2期106-107,共2页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了"媒介延伸论",即媒介是人的延伸。随着数字媒介的发展,媒介与人的关系已经突破了简单的感官延伸,呈现的是一种与人融合、人机合一的趋势。本文分别从感官融合、思维融合、空间...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了"媒介延伸论",即媒介是人的延伸。随着数字媒介的发展,媒介与人的关系已经突破了简单的感官延伸,呈现的是一种与人融合、人机合一的趋势。本文分别从感官融合、思维融合、空间融合三方面阐述,并且论述媒介与人的融合给信息传播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介 媒介与人融合 媒介延伸
下载PDF
初探现代传媒对人的延伸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训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0,共2页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认为,任何媒介都是对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认为,任何媒介都是对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本文是在"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的基础上,初探现代传媒对人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即人的延伸 感官 现代传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