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媒介正义: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平台角色与法治实现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笑延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2,共13页
网络暴力信息治理义务的增设,标志着平台成为治理网络暴力的“超级责任体”。洞悉网络暴力信息在平台环境中生成、扩散、异化的内在规律,成为理解数字时代网络暴力法律规制转型的关键。引入传播学的数字媒介理论,可以发现网络暴力信息... 网络暴力信息治理义务的增设,标志着平台成为治理网络暴力的“超级责任体”。洞悉网络暴力信息在平台环境中生成、扩散、异化的内在规律,成为理解数字时代网络暴力法律规制转型的关键。引入传播学的数字媒介理论,可以发现网络暴力信息并非由“乌合之众”自发聚集而成,而是在平台鼓励偏激言论、放大极端情绪、助推舆论集群的媒介不公环境下滋生的。搭建优化内容质量、鼓励理性讨论、提供被害救济的媒介正义秩序,成为平台履行网络暴力信息治理义务的独特内涵。平台应在事前预警环节设置与自身内容生态相适配的内容监测机制,实时感知网络暴力信息风险;在事中处置环节搭建健康引导网络舆情走向的议程框架,有效阻断网络暴力信息扩散;在被害保护环节配置具备及时响应能力的技术反制措施,防止被害人遭受网络暴力信息的舆论宰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信息 平台义务 媒介正义 内容合规
下载PDF
论邹韬奋的媒介正义思想 被引量:3
2
作者 阳海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98-105,共8页
在由“差等正义”向“平等正义”转型的历史进程中,邹韬奋的媒介正义思想汲取了儒家正义观、西方正义观和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理论资源,“传播资源的分配正义”“传播过程的程序正义”“传播内容的信息正义”和“传受之间的人际正义”四... 在由“差等正义”向“平等正义”转型的历史进程中,邹韬奋的媒介正义思想汲取了儒家正义观、西方正义观和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理论资源,“传播资源的分配正义”“传播过程的程序正义”“传播内容的信息正义”和“传受之间的人际正义”四个维度,构成了邹韬奋媒介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尽管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遗嘱中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并未参加阶级革命,而是以“和平”与“抗争”的方式,实践其媒介正义理想。邹韬奋这种兼具“人民性”和“专业性”的媒介正义思想,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新闻改革的精神遗产,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韬奋 媒介正义 分配正义 程序正义 信息正义 人际正义
下载PDF
媒介正义:自由与秩序的张力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学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9-221,共3页
自由、秩序和正义是媒介传播的基本价值。其中,媒介自由和媒介秩序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我们应当依据媒介传播的现实在媒介自由和媒介秩序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关系,而媒介正义正是这种张力关系,通过它,可以实现媒介自由与媒介秩序... 自由、秩序和正义是媒介传播的基本价值。其中,媒介自由和媒介秩序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我们应当依据媒介传播的现实在媒介自由和媒介秩序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关系,而媒介正义正是这种张力关系,通过它,可以实现媒介自由与媒介秩序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传播的和谐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自由 媒介秩序 媒介正义
下载PDF
风险传播中媒介正义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厉国刚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7,5,共3页
在风险社会中,许多领域的风险分配并不公平,为此,需要实现包括环境正义、气候正义、生态正义等在内的风险正义。具体到新闻媒体的风险传播环节,同样存在正义问题,也即媒介正义。风险传播中媒介正义的缺失有多种表现,原因比较复杂,可以... 在风险社会中,许多领域的风险分配并不公平,为此,需要实现包括环境正义、气候正义、生态正义等在内的风险正义。具体到新闻媒体的风险传播环节,同样存在正义问题,也即媒介正义。风险传播中媒介正义的缺失有多种表现,原因比较复杂,可以从强化媒体监督的职能、促进公共媒体的建设、壮大公众参与的力量、树立风险正义的意识等几个方面去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风险传播 媒介正义
下载PDF
基于社会正义:建设性新闻理念与媒介正义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夏雨欣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55,共5页
建设性新闻给新闻业提供一种新理念,媒体在关注冲突和社会问题的基础上,不再止步于快速地向公众提供信息,还要成为一个推动者、解困者,为解决当下的问题提出预见性的引导,注重将话语权赋予公众。这些特质恰巧与媒介正义所要求的关注话... 建设性新闻给新闻业提供一种新理念,媒体在关注冲突和社会问题的基础上,不再止步于快速地向公众提供信息,还要成为一个推动者、解困者,为解决当下的问题提出预见性的引导,注重将话语权赋予公众。这些特质恰巧与媒介正义所要求的关注话语权分配"、正义框架"以及制度指向有异曲同工之妙。对建设性新闻的呼吁将有助于赋予公众希望,产生积极的公民参与,对社会问题进行理智的讨论,从而增进媒介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与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性新闻 媒介正义 话语权分配 框架 社会正义
下载PDF
媒介正义的实现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
6
作者 施良达 《新闻文化建设》 2023年第18期41-43,共3页
正义历来是大众坚持的道德标准,作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媒介,自诞生以来,就和“正义”的标签紧紧捆绑在一起。在日常的工作开展中,媒介通过舆论监督、舆论引导等手段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引导大众舆论对... 正义历来是大众坚持的道德标准,作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媒介,自诞生以来,就和“正义”的标签紧紧捆绑在一起。在日常的工作开展中,媒介通过舆论监督、舆论引导等手段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引导大众舆论对社会事件进行正义评价,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也推动了媒介正义的实现。本文以央视王牌节目之一《焦点访谈》为例,从媒介制度运行的困境、滥用正义、正义冲击和对正义外部干涉等方面分析了媒介正义实现的现实困境,从选择性激励制度建构、新闻报道多样性、真实性和公正性入手,探讨了媒介实践正义的实现途径,以期为媒介正义的实践提供参考,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正义 现实困境 实现途径
下载PDF
风险再现与媒介正义——以《南方周末》空气污染报道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岳璐 方世荣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7-145,共9页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媒介化、网络化的风险社会。作为人们认知世界、感知风险的主要途径,新闻传媒被赋予了关键性的角色,承担着风险预警、风险告知、风险监督等风险沟通的角色,这亦是媒介正义实现的过程。本研究依据建构主义的分析框架,...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媒介化、网络化的风险社会。作为人们认知世界、感知风险的主要途径,新闻传媒被赋予了关键性的角色,承担着风险预警、风险告知、风险监督等风险沟通的角色,这亦是媒介正义实现的过程。本研究依据建构主义的分析框架,以2015年《南方周末》的空气污染报道为例,从消息来源、主题结构、风险归因等方面考察素有专业主义声誉的市场化媒体《南方周末》如何再现环境风险从而实现媒介正义。研究发现,在这个多元利益群体参与其中的风险话语博弈场域,《南方周末》对于环境风险的再现部分实现了有效的风险沟通、缓解或降低了风险的伤害程度,但在传播渠道的分配正义、传播内容的信息正义以及传播过程的程序正义等方面,媒介正义的实现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 媒介正义 《南方周末》 空气污染报道
下载PDF
论新闻媒介发挥正义效用的基本条件与伦理要求 被引量:4
8
作者 袁靖华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9,共7页
公平正义问题已成时代焦点。以中国媒介在当下的现实境遇为坐标,新闻媒介作为促进社会正义的公器,其舆论监督过程中的公开报道、公众参与、多元渠道及相对独立是新闻媒介发挥正义效用的基本保障与必要条件。然而在当前的全球化传播时代... 公平正义问题已成时代焦点。以中国媒介在当下的现实境遇为坐标,新闻媒介作为促进社会正义的公器,其舆论监督过程中的公开报道、公众参与、多元渠道及相对独立是新闻媒介发挥正义效用的基本保障与必要条件。然而在当前的全球化传播时代,新闻媒介处于商业主义、垄断兼并等市场竞争环境下,难以独善其身,种种媒介不正义现象正在严重腐蚀传媒报道真相的正义使命。有鉴于此,新闻媒介要真正发挥出促进社会正义的积极效用,不仅需要外部制度保障,而且自身亦必须履行正义德行,即以正义为传播的首要价值,在新闻叙事框架、新闻生成过程、自我权力约束三方面着力,将正义价值观作为媒介传播活动的核心价值观,以确实发挥媒介正义的独特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正义 媒介正义 新闻媒介 舆论监督 媒介伦理
下载PDF
外来务工人员都市生存的媒介镜像——以《南方都市报》2008~2012年相关报道为个案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孝柱 张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2-13,共2页
本文运用“拟态”环境、刻板印象、媒介正义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南方都市报》2008-2012年相关报道为个案,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报纸上的形象呈现。研究发现,在城市媒体营造的媒介环境中,外来务工人员多被边缘化,成为弱势... 本文运用“拟态”环境、刻板印象、媒介正义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南方都市报》2008-2012年相关报道为个案,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报纸上的形象呈现。研究发现,在城市媒体营造的媒介环境中,外来务工人员多被边缘化,成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往往与被关注的弱势形象和易冲动负面形象相关联,形象固定化、片面化,与城市市民相分割。笔者认为,大众媒介首先应该逐渐消除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潜意识里的刻板印象。以公平、公正、真实的姿态再现外来务工人员形象,以便使阅报大众对这一重要社会构成体有正确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 媒介形象 《南方都市报》 媒介正义
下载PDF
媒体融合战略四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泽涛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65,共4页
本文从互联网精神的本质切入,从意识形态安全、发展传播控制、传播生态重建、媒介正义重构等四个方面,结合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策调整及传媒行业自身的实践案例,全面探讨媒体融合的战略意义、伦理价值和国家立场,力图把握互联网的本质... 本文从互联网精神的本质切入,从意识形态安全、发展传播控制、传播生态重建、媒介正义重构等四个方面,结合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策调整及传媒行业自身的实践案例,全面探讨媒体融合的战略意义、伦理价值和国家立场,力图把握互联网的本质精神,探讨数字互联生态下引导群体传播、倡导主流价值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互联网思维 意识形态 传播生态 媒介正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