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者化的媒介镜像:媒体叙事框架下的农民工身份建构与变迁——基于《人民日报》(1982-2022年)报道的分析
1
作者 赵茹 巨高飞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4,112,共5页
农民工这一兼具历史偶然性和社会必然性的概念,既是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视角,也是进入社会场域,窥探社会发展的探针。本研究将农民工这一议题置于“媒介-社会”互动框架下,通过《人民日报》1982-2022年共计2149篇... 农民工这一兼具历史偶然性和社会必然性的概念,既是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视角,也是进入社会场域,窥探社会发展的探针。本研究将农民工这一议题置于“媒介-社会”互动框架下,通过《人民日报》1982-2022年共计2149篇报道,以“他者化视角”探究媒体叙事框架下的农民工身份建构与变迁。研究发现,在媒介与社会互动框架下,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分别经历了从劝返到欢迎的身份合法性建构(1982-2000年),从农民工到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寻求(2000-2010年),从新生代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的社会身份重塑(2010-2022年)。在此过程中,农民工社会身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结构性因素介入的情况下呈现出不同的面向,这些不同的面向又相互促进,参与到媒体框架对农民工社会身份的再生产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身份 媒体框架 媒介镜像
下载PDF
图像与社会:报刊油纸伞手工业广告的媒介镜像
2
作者 王秀丽 《今传媒》 2023年第9期66-69,共4页
报刊广告作为一种媒介,保存着丰富的社会历史记忆,是研究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珍贵史料。分析报刊广告的图像和语义,是立足现在对过去的一种累积性和穿插式社会建构,也是对媒介、记忆与社会历史层叠嵌套关系的挖掘。本文分析了民国时期7家... 报刊广告作为一种媒介,保存着丰富的社会历史记忆,是研究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珍贵史料。分析报刊广告的图像和语义,是立足现在对过去的一种累积性和穿插式社会建构,也是对媒介、记忆与社会历史层叠嵌套关系的挖掘。本文分析了民国时期7家报纸上刊发的825则油纸伞平面广告的文本和图像信息,旨在透析我国报刊媒介叙事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历史性关联,考察报刊的媒介镜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广告 媒介镜像 图像传播
下载PDF
黑客亚文化的媒介镜像——以“熊猫烧香”事件的报道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霖 魏玉皎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4,共4页
本文通过对媒体有关"熊猫烧香"事件报道的考察,透视媒体如何代表主流文化设置这一黑客亚文化事件的报道和阐释的框架,并从中解析主流文化与黑客亚文化的关系状态,揭示媒体构建的黑客亚文化镜像在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规训中起... 本文通过对媒体有关"熊猫烧香"事件报道的考察,透视媒体如何代表主流文化设置这一黑客亚文化事件的报道和阐释的框架,并从中解析主流文化与黑客亚文化的关系状态,揭示媒体构建的黑客亚文化镜像在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规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媒体对形成黑客亚文化的各种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有意无意的忽略或遮蔽,无助于主流文化对青年亚文化的积极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客亚文化 熊猫烧香 媒介镜像
下载PDF
当前农民工媒介镜像批判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文高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5-138,共4页
农民工群体的媒介镜像直接影响着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整体认知,影响着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资源配置。目前,新闻媒介对农民工群体的报道,在报道规模、报道质量和议题设置上存在着话语权萎缩和媒介镜像被污名化、妖魔化倾向,加深了... 农民工群体的媒介镜像直接影响着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整体认知,影响着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资源配置。目前,新闻媒介对农民工群体的报道,在报道规模、报道质量和议题设置上存在着话语权萎缩和媒介镜像被污名化、妖魔化倾向,加深了社会主流群体对农民工群体的刻板成见,也影响着社会和谐与稳定。鉴于此,在报道中坚持客观公正的专业理念,及时、准确、真实地报道农民工生活的信息,尽可能反映出农民工群体在社会总系统中的真实位置,用新闻专业精神,培育公共新闻版图,确保农民工群体新闻镜像的真实性,是新闻传媒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媒介镜像 媒介批判
下载PDF
咖啡的现代性与媒介镜像 被引量:4
5
作者 廖宏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7,共7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介镜像中的咖啡标定了人的"现代性"品格,而这种品格在演化为时尚印记的同时,也发展出一种新型的权利关系,即现代性意义上的身份认同。客观上咖啡消费体现了一种如何在更替变化的现代性环境中确认自我的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介镜像中的咖啡标定了人的"现代性"品格,而这种品格在演化为时尚印记的同时,也发展出一种新型的权利关系,即现代性意义上的身份认同。客观上咖啡消费体现了一种如何在更替变化的现代性环境中确认自我的方式,而这个现代性身份符号的背后,媒介语符的作用不容小觑。媒介创造需求,而需求又折射身份的价值,与其说咖啡的消费是一种需求,不如说是现代性骚扰下的身份焦虑,这种焦虑似乎只有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才能缓解。媒介依据现代性(时尚)的逻辑编织的"咖啡神话"让我们期待那个若即若离的"理想我"。"镜"中的"像"与"人","咖啡神话"与"理想我",向我们确认了这样一个事实:主体存在的视觉基点是被规定出来的可见性。这种可见性的规则,其制定者是"现代性",而执行者则是"媒介",咖啡媒介镜像所控制的"自我"和对"自我"认知的位移,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视觉和有关视觉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现代性 媒介镜像
下载PDF
我国失地农民的媒介镜像考察——以《人民日报》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何秋红 黄召婷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64,共4页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失地农民因农地被征用而实现了户籍上的"农转非",向市民化角色转变。媒体能否站在公正的立场展现真实、多元的失地农民问题,关系到新市民的自我认同与城市社会对其的认同。以《人民日报》2000年至2017年间的...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失地农民因农地被征用而实现了户籍上的"农转非",向市民化角色转变。媒体能否站在公正的立场展现真实、多元的失地农民问题,关系到新市民的自我认同与城市社会对其的认同。以《人民日报》2000年至2017年间的失地农民报道为样本来研究,发现报道呈现出三项偏差:失地农民"主角配角化";农民"市民化"内涵有失简单;过多的"妥善安置"报道存在片面性。同时对这三类偏差可能引起的社会文化后果做出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失地农民 媒介镜像 市民化
下载PDF
浙、沪、苏省级教育电视的媒介镜像与理性审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哲平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浙江、上海、江苏教育电视频道/台,位列全国省级教育电视传媒前三强,为业界瞩目。本文从节目定位、受众构成、品牌认知、编排方式四个维度对三台/频道的媒介镜像予以客观勾勒,在把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快三台/频道发展的几点思考,以期... 浙江、上海、江苏教育电视频道/台,位列全国省级教育电视传媒前三强,为业界瞩目。本文从节目定位、受众构成、品牌认知、编排方式四个维度对三台/频道的媒介镜像予以客观勾勒,在把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快三台/频道发展的几点思考,以期为我国长三角地区和其他地区教育电视竞争力的增强提供借鉴与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教育电视 媒介镜像 理性审察
下载PDF
“污名化”视角下我国失地农民的媒介镜像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秋红 杨芷若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85-188,共4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目前我国媒体对失地农民的报道有"污名化"的倾向,再加上失地农民主体并没有积极参与媒介,导致其在社会中常被称为"沉默的一群",他们的真实生存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目前我国媒体对失地农民的报道有"污名化"的倾向,再加上失地农民主体并没有积极参与媒介,导致其在社会中常被称为"沉默的一群",他们的真实生存状况并不被社会大众了解。本文旨在借助污名化理论,分析失地农民的媒介镜像,探寻媒介镜像的成因,试图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媒介镜像 污名化
下载PDF
大型年播栏目的多重媒介镜像与多维舆论导向——以CCTV《感动中国》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莫继严 《新闻爱好者》 2013年第6期31-34,共4页
大型年播栏目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电视栏目类型,已经成为国家话语表达、民族文化传播的主流平台。本文通过探析央视著名栏目《感动中国》基于不同类别的具体节目而构建的多重媒介镜像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多维舆论导向,总结了大型年播栏目打造... 大型年播栏目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电视栏目类型,已经成为国家话语表达、民族文化传播的主流平台。本文通过探析央视著名栏目《感动中国》基于不同类别的具体节目而构建的多重媒介镜像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多维舆论导向,总结了大型年播栏目打造中华文化典型、形成巨大影响力的基本传播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年播栏目 感动中国 媒介镜像 舆论导向
下载PDF
“海派时尚文化”的媒介镜像:上海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优化策略 被引量:20
10
作者 费雯俪 童兵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33,共6页
海派时尚文化是上海文化兼容并包、多元共生最典型、最美丽的代表之一,赋予百年上海"海纳百川、大气谦和、开明睿智、勇于创新"的文化品格与城市精神,成为上海城市最为典型的文化印象。但在欧美文化霸权下,海派时尚文化逐渐式... 海派时尚文化是上海文化兼容并包、多元共生最典型、最美丽的代表之一,赋予百年上海"海纳百川、大气谦和、开明睿智、勇于创新"的文化品格与城市精神,成为上海城市最为典型的文化印象。但在欧美文化霸权下,海派时尚文化逐渐式微,上海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实践路径需要优化与革新。通过对海派时尚文化在西方权威时尚媒体中的报道内容倾向及评价态度进行量化及定性的分析,总结与勾勒出上海在西方时尚媒介镜像下的媒介形象,从而探讨上海城市形象的建构与国际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时尚文化 城市形象 对外传播 媒介镜像
下载PDF
论媒介镜像及其对意义的建构 被引量:12
11
作者 霍一雯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0-166,共7页
依据拉康的“镜像理论”来理解媒介镜像的含义,认为媒介所呈现出来的镜像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充当着主、客体之间的介质;一方面呈现出支离破碎的幻象,另一方面更是人们内心欲望的投射。媒介镜像的建构呈现出神话化的倾向,它存在于人们的... 依据拉康的“镜像理论”来理解媒介镜像的含义,认为媒介所呈现出来的镜像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充当着主、客体之间的介质;一方面呈现出支离破碎的幻象,另一方面更是人们内心欲望的投射。媒介镜像的建构呈现出神话化的倾向,它存在于人们的无意识中;其核心是一种信仰上的真实,也因为人类的信仰而成为绝对的真实。媒介呈现出来的幻像作用于人们的意识、思想、情感,从而达到精神上的真实并形成信仰,进而在生产生活中指引着人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媒介镜像建构意义的基础是人类集体无意识以及植根于人们内心结构深层的“原型”;其方式是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等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话语,从而完成意象上的真实,最终形成信仰并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行为更加隐蔽且巧妙地建构出符合现今时代语境的话语,同时也正在解构着作为主体的人们的意识与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理论 媒介镜像 意义建构
下载PDF
“中国制造”形象的西方媒介镜像及话语意识
12
作者 蒋慧 张燚 《对外传播》 2019年第12期45-48,共4页
目前,中国制造产品在全球消费者产品中占30%以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然而,辉煌成绩的背后却不能掩饰中国产品海外形象"不佳"的软肋,而西方媒体的刻意中伤和炒作则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美国媒体对中国产品... 目前,中国制造产品在全球消费者产品中占30%以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然而,辉煌成绩的背后却不能掩饰中国产品海外形象"不佳"的软肋,而西方媒体的刻意中伤和炒作则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美国媒体对中国产品的报道很大程度被框定在国家利益和健康安全两种架构中,试图建构"中国制造"风险图景。西方媒体对"中国制造"品牌的报道呈现出怎样的语言特征和文本结构?建构了怎样的"中国制造"品牌形象?在话语实践中形塑了怎样的意识形态、社会关系以及权力结构?厘清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认识西方媒体新闻的本质,还有助于为我国自主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镜像 媒体建构 中美两国 新闻文本 意识形态意义 手机品牌 《纽约时报》 品牌形象 新闻话语
下载PDF
乡村教师的污名化媒介镜像:何以建构与如何解构 被引量:15
13
作者 谷亚 肖正德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7-114,共8页
乡村教师污名化媒介镜像,即新闻媒介对乡村教师进行符号化生产和意义书写后所呈现的一种消极、刻板且非真实的样貌。通过对相关媒体报道内容梳理,发现存在“师德不良的妖魔化形象”“穷酸落魄的悲情化形象”和“伤痕累累的牺牲者形象”... 乡村教师污名化媒介镜像,即新闻媒介对乡村教师进行符号化生产和意义书写后所呈现的一种消极、刻板且非真实的样貌。通过对相关媒体报道内容梳理,发现存在“师德不良的妖魔化形象”“穷酸落魄的悲情化形象”和“伤痕累累的牺牲者形象”三类乡村教师污名化媒介镜像。新闻媒体主要通过标签策略、反差策略和夸大策略,有意形塑或无意建构乡村教师污名化媒介镜像,这一镜像不利于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因此,应从加强对拟态环境的监管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媒介话语权、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质和媒介素养等方面入手,解构乡村教师污名化媒介镜像,助力乡村教师发展和乡村教育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媒体 乡村教师 污名化媒介镜像
下载PDF
“世界末日”的媒介镜像及原型阐释
14
作者 张进平 郑军 《电影评介》 2010年第3期50-51,共2页
影视作品中的世界末日的原型源于社会心理和历史文化之中,将影视文化与生活联系起来,并体现出影视作为大众媒介的巨大影响力。于是,原型意象就从原始经验和神话中走出来,成为影视作品中的某种象征、隐喻。
关键词 世界末日 媒介镜像 原型 技术理性 生存
下载PDF
从“媒介镜像”到“演绎群像”:网络青年“丧文化”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立春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0年第2期76-81,92,共7页
网络青年“丧文化”狂欢中,呈现出泛娱乐化的“稚气”、低级恶俗的“浊气”、焦虑浮躁的“怨气”、“键盘侠”式的“戾气”等“媒介镜像”,以及“压力丧”、“情绪丧”、“狂欢丧”、“群体丧”、“消费丧”等“演绎群像”。“丧文化”... 网络青年“丧文化”狂欢中,呈现出泛娱乐化的“稚气”、低级恶俗的“浊气”、焦虑浮躁的“怨气”、“键盘侠”式的“戾气”等“媒介镜像”,以及“压力丧”、“情绪丧”、“狂欢丧”、“群体丧”、“消费丧”等“演绎群像”。“丧文化”在青年群体的持续传播、长期影响,不免会给新一代青年成长带来隐忧。对此,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应对、强化文化治理,从而在规避“丧文化”隐忧、满足青年成长需求中,助推新一代青年的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青年 丧文化 媒介镜像 演绎群像
下载PDF
叙事学视域下中国抗疫青年的媒介镜像与精神品质
16
作者 王慧燕 邓海龙 《高校辅导员》 2021年第5期24-27,共4页
新闻报道是一种特殊的叙事形式,往往在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也形塑着社会公众的群像。《人民日报》“一线抗疫群英谱·青春力量”系列报道真实记录了中国青年在抗疫斗争中的突出表现,他们渐趋从“故事”的倾听者、“话语”的学习... 新闻报道是一种特殊的叙事形式,往往在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也形塑着社会公众的群像。《人民日报》“一线抗疫群英谱·青春力量”系列报道真实记录了中国青年在抗疫斗争中的突出表现,他们渐趋从“故事”的倾听者、“话语”的学习者、“精神”的传承者成长为“故事”的主人公、“话语”的建构者、“精神”的铸就者。中国青年在抗疫斗争中所彰显的担当之勇、创新之智、仁爱之心、实干精神等可贵品质,是我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世界更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认真培塑并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疫青年 媒介镜像 精神品质 培塑路径
下载PDF
与媒体共舞——以“自然之友”为例考察中国本土环境运动的媒介镜像
17
作者 彭晓华 宗晨亮 《新闻传播》 2012年第4期205-207,211,共4页
中国本土环境运动由萌芽到成长,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运用质化研究方法,考察环境运动的媒介镜像及其原因,并对运动与媒体的共生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 自然之友 环境运动 媒介镜像
下载PDF
晚清启蒙运动的媒介镜像与认同困境——从《杭州白话报》到《中国白话报》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3-185,共13页
《杭州白话报》作为一种历时较长的白话报刊,在晚清启蒙运动中充当着先锋者的角色。以林獬为代表的新知识界结合并革新多种启蒙手段推动社会运动的开展,对之后的白话报刊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启蒙认同的困境,在革命思潮的影... 《杭州白话报》作为一种历时较长的白话报刊,在晚清启蒙运动中充当着先锋者的角色。以林獬为代表的新知识界结合并革新多种启蒙手段推动社会运动的开展,对之后的白话报刊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启蒙认同的困境,在革命思潮的影响下,以白话文这一"俗文体"宣传革命思想,造成了启蒙对象的局限性,逐渐偏离了原有的启蒙初衷。如何使颇具现代色彩的"新名词"全面渗透进白话文体,借此实现近代白话的现代转型,也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重要命题。从《杭州白话报》到《中国白话报》的种种尝试,尚不足以遍及整个社会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白话报》 晚清启蒙运动 媒介镜像 认同困境
原文传递
儿童青少年肥胖:一个社会问题的媒介镜像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涛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3,共7页
对近十年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媒体报道进行框架分析,可以发现媒体采用主题式框架多而情节式框架少,缺少有说服力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情节来激发对重要社会问题的公共讨论和行动;更多报道把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原因归咎于个人或家庭,提出的措... 对近十年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媒体报道进行框架分析,可以发现媒体采用主题式框架多而情节式框架少,缺少有说服力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情节来激发对重要社会问题的公共讨论和行动;更多报道把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原因归咎于个人或家庭,提出的措施和解决办法是个人化的,缺少对社会因素和微观政策的探讨;许多报道关注特例以吸引受众,但对于社会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意义不大。这样的报道框架可能会误导社会公众和政策制定者的问题认知和态度,导致舆论的偏差和政策的滞后。媒体报道有必要做出重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肥胖 框架分析 媒介镜像
原文传递
边区党报少数民族媒介镜像构成的内容、规范及参考价值
20
作者 马文娟 王有军 《民族学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0,共6页
延安时期,边区党报对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做了大量报道,建构了党领导下边区各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政治权利得到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步,以及团结御侮、共同抗日的少数民族媒介镜像,在对敌斗争中起到了重... 延安时期,边区党报对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做了大量报道,建构了党领导下边区各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政治权利得到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步,以及团结御侮、共同抗日的少数民族媒介镜像,在对敌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边区党报少数民族媒介镜像构成有着丰富的内容和严格的报道规范,以史为镜,以边区中央党报为研究对象,挖掘边区中央党报少数民族媒介镜像构成的内容、规范及现实参考价值,倡导当今媒体立足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严格遵守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科学做好少数民族报道,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区党报 少数民族 媒介镜像 参考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