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地震与传媒社会责任:国内主要报纸媒体问责主题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玲 付景华 +5 位作者 沈华 宿洁 郜晓丹 陈婉莹 许琪 徐小婕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2-72,109,共12页
问责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之一,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是中国媒体建设问责制度的良好契机。本文对国内五份主要报纸媒体中有关汶川地震的11515篇报道按照问责主题进行了二次主题抽取,对抽取出的249篇报道进行了主题词统计和分析... 问责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之一,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是中国媒体建设问责制度的良好契机。本文对国内五份主要报纸媒体中有关汶川地震的11515篇报道按照问责主题进行了二次主题抽取,对抽取出的249篇报道进行了主题词统计和分析。调查发现:国内媒体已经开始建设问责制度,不同的媒体由于定位和特征的不同,在问责主题的选择上也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应协同媒体在灾害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并提高问责的功能和效能,促使媒体在危机沟通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危机沟通 媒体问责 主题分析 议程设置
下载PDF
廓清对媒体问责质疑的几个观点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国舫 《岭南学刊》 2007年第6期56-58,共3页
媒体问责是官员问责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虽然在基本价值指向上都赞成媒体问责存在的合理性,但媒体问责还是举步维艰。其关键在于围绕媒体问责,社会上还存在若干似是而非的质疑:一是媒体问责可能危及社会稳定;二是媒体侵犯被问责者之... 媒体问责是官员问责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虽然在基本价值指向上都赞成媒体问责存在的合理性,但媒体问责还是举步维艰。其关键在于围绕媒体问责,社会上还存在若干似是而非的质疑:一是媒体问责可能危及社会稳定;二是媒体侵犯被问责者之名誉权和隐私权;三是顾虑媒体问责会导致干扰司法审判。对这些质疑媒体问责的观点应进行合情合理的分析,分清是非,并给出明确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廓清 媒体问责 质疑
下载PDF
自媒体问责及其扭曲现象研究
3
作者 王群光 魏惺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第10期295-297,共3页
自媒体问责是建立在自媒体不断普及、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公民意识的崛起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网络问责行为的方式,但在长期的公众话语权缺失的习惯下,突获的问责监督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了种种问题。问责范围扩大化、问责缘由迁政化、问责结果复... 自媒体问责是建立在自媒体不断普及、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公民意识的崛起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网络问责行为的方式,但在长期的公众话语权缺失的习惯下,突获的问责监督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了种种问题。问责范围扩大化、问责缘由迁政化、问责结果复杂化等现象频发,"自媒体"问责在控制与反控制中不断扭曲。影响因素主要是网络传播特性等,这要求拓宽意见表达渠道、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加强网络管理能力建设、倡导实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问责 微博 网络监督 异化
下载PDF
政府预算公开中媒体问责有效吗? 被引量:43
4
作者 张琦 吕敏康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84,共13页
“预算公开一媒体问责一政府回应”是提升政府治理,打造“透明政府”、“责任政府”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2010~2013年间中国各级政府预(决)算公开中的媒体质询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预算公开中媒体问责的有效性。研究发现,... “预算公开一媒体问责一政府回应”是提升政府治理,打造“透明政府”、“责任政府”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2010~2013年间中国各级政府预(决)算公开中的媒体质询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预算公开中媒体问责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媒体质询显著提升了政府回应的可能性;且媒体质询密集度越高,政府回应速度越快;质询传播范围越广,回应质量越高。进一步发现,媒体对不同级别政府与不同类型信息(“三公”与非“三公”、预算与决算)的问责效果存在差异,其可能原因是,各级政府部门不同的预算调整能力与问责压力影响了其回应的意愿和行为。本文研究意义不仅在于实证分析了政府预算公开中媒体问责的效果与作用机理,更在于揭示了媒体问责机制在中国制度背景下的适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公开 媒体问责 政府回应
原文传递
欧洲的“媒体问责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德威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6-27,共2页
"媒体问责制"的英语原文是Media Accountability System(缩写MAS),这个词组也可译作"媒体责任机制",它为新闻媒体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有实践意义的参照系.
关键词 欧洲 媒体问责制” 媒体任机制” 新闻真实性 新闻自由 人权保护
原文传递
西方媒体责任研究动态综述 被引量:4
6
作者 董媛媛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122,共2页
本文考察新世纪以来西方传播学界对媒体责任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得出了以下两点结论:1、媒体问责制和媒介伦理是西方传播学界近期研究媒体责任的重要领域;2、有关媒体责任的个案研究呈上升趋势。在媒体责任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今社会,这... 本文考察新世纪以来西方传播学界对媒体责任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得出了以下两点结论:1、媒体问责制和媒介伦理是西方传播学界近期研究媒体责任的重要领域;2、有关媒体责任的个案研究呈上升趋势。在媒体责任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今社会,这种研究发现将会对新形势下我国传媒研究和媒体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 媒体问责 媒介伦理 个案研究
下载PDF
媒体公信力:概念界定、建构维度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婷 《青年记者》 2024年第6期29-32,共4页
以美国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为代表的媒体公信力研究,对于媒体公信力的理论概念重视程度不够,而近年来现实世界中媒体公信力缺失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使对公信力这一概念的重新审视和研究有了必要性。本文首先对与媒体公信力意义相近的几组概... 以美国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为代表的媒体公信力研究,对于媒体公信力的理论概念重视程度不够,而近年来现实世界中媒体公信力缺失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使对公信力这一概念的重新审视和研究有了必要性。本文首先对与媒体公信力意义相近的几组概念进行辨析,包括“媒体问责”“媒体责任”以及“对媒体的信任”。基于此,尝试对媒体公信力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构建媒体公信力的四个维度:信源、媒介渠道、信息以及受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公信力 媒体问责 媒体 媒体的信任 媒介素养
下载PDF
从“烂尾新闻”看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菲 《今传媒》 2013年第11期29-30,39,共3页
"烂尾新闻"的产生并非单纯的媒介原因,但是作为新闻"烂尾"的直接执行者,新闻媒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烂尾新闻"实质上是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缺失的表现,本文以"烂尾新闻"为切入点,深入分... "烂尾新闻"的产生并非单纯的媒介原因,但是作为新闻"烂尾"的直接执行者,新闻媒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烂尾新闻"实质上是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缺失的表现,本文以"烂尾新闻"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媒体问责应当成为舆论监督的着力点,并具体分析了后续报道作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具体呈现方式应该被更加重视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烂尾新闻 新闻媒体 舆论监督 媒体问责 后续报道
下载PDF
媒介市场化中的节目品质议题:流变与困境 被引量:1
9
作者 夏倩芳 管成云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 CSSCI 2013年第1期8-18,213,217,共13页
节目品质议题源起于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理念,经过多国的不断探索,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公平"、"创新"、"多元""和"品位,不低俗"的品质内涵共识。这组内涵确立了评判节目品质的基本标... 节目品质议题源起于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理念,经过多国的不断探索,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公平"、"创新"、"多元""和"品位,不低俗"的品质内涵共识。这组内涵确立了评判节目品质的基本标准。然而在市场化的媒介环境里,这组品质内涵在实践中却难以落实,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制度与公共利益之间的深层矛盾。为了协调这一矛盾,矫正市场失灵的效应,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建构具有可操作性的媒体问责体制,以促使广电媒体切实落实提升节目品质的公共责任。本文通过分析他国在节目品质维护方面的经验,为我国改善广电节目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制度 节目品质 媒体问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