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对话的技术转向:嬗递路径、应用困顿与范式重构--兼论对ChatGPT的逻辑审视及展望
1
作者 赵丽 刘寅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4,共9页
“对话”作为一种原初教育价值取向,既是传统教育理念传承的核心,亦是教育价值反思的基础。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落地,教育对话进入新的演进阶段。不同于过往教学中的“人-人对话”或“人-机-人对话”,生成式人工... “对话”作为一种原初教育价值取向,既是传统教育理念传承的核心,亦是教育价值反思的基础。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落地,教育对话进入新的演进阶段。不同于过往教学中的“人-人对话”或“人-机-人对话”,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强势介入使得机器成为对话主体,“人机对话”的关系得以建立,进而推动对话主体、对话形式、对话关系不同程度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从教育对话形式的嬗递路径出发,反思在“人-机对话”中,对话主体、对话关系、对话内容生成的变化将为教育对话带来怎样的实质性转变,并从技术批判哲学的角度对人机对话的应用困顿进行审视,剖析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教育对话中的潜在风险,尝试回应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实现技术与教育对话的优质聚合这一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对话 人工智能 ChatGPT 嬗递路径 应用困顿 范式重构
下载PDF
时空迭嬗视域下数字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的实践进路
2
作者 宋振超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0,共8页
数字技术的迭代与应用正推动着以时空迭嬗为表征的时空演变,已成为数字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的技术赋能力量。数字意识形态是数字时代意识形态发展的新形态。数字空间中信息生产方式迭变窒碍社会共识凝聚的风险,话语表达场域迭嬗导致主... 数字技术的迭代与应用正推动着以时空迭嬗为表征的时空演变,已成为数字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的技术赋能力量。数字意识形态是数字时代意识形态发展的新形态。数字空间中信息生产方式迭变窒碍社会共识凝聚的风险,话语表达场域迭嬗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式微的风险,西方意识形态与不良社会思潮错综交织威胁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等,其为数字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表征。对此,应基于内外环境的迭嬗,通过完善数字信息内容生产,提升数字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聚合力;强化数字话语转化,提升数字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引领力;优化数字传播手段,增强数字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不断筑牢数字意识形态安全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时空迭嬗 数字意识形态 风险治理 实践进路
下载PDF
褚渊:从宋明帝的顾命大臣到齐高帝的佐命功臣
3
作者 王斐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刘宋时期出身高门士族的褚渊,父子两代联姻皇室,深受宋明帝的信任,被委以托孤之重任。但他却投靠权臣萧道成,辅佐萧道成灭宋建齐,由宋明帝的顾命大臣转变为齐高帝的佐命功臣。其客观原因是刘宋晚期政治腐败、积重难返,其主观原因则是当... 刘宋时期出身高门士族的褚渊,父子两代联姻皇室,深受宋明帝的信任,被委以托孤之重任。但他却投靠权臣萧道成,辅佐萧道成灭宋建齐,由宋明帝的顾命大臣转变为齐高帝的佐命功臣。其客观原因是刘宋晚期政治腐败、积重难返,其主观原因则是当时门阀士族普遍而浓厚的家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的观念以及褚氏家族利益至上的传统。褚渊在萧道成建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褚氏家族赢得了荣华富贵。但褚渊的行为与传统儒家忠君思想背道而驰,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讥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褚渊 宋齐嬗代 顾命大臣 佐命功臣
下载PDF
中国古代军旅诗歌的尚武精神
4
作者 高峰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中国古代军旅诗歌是以军人、军营生活、战争场面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题材。它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意旨和风貌各不相同,但是都蕴含着遒劲的情感力度,充溢着豪迈的尚武精神。此类诗歌抒写同仇敌忾的凌云壮志,描摹波澜起伏的战斗场景,彰显坚... 中国古代军旅诗歌是以军人、军营生活、战争场面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题材。它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意旨和风貌各不相同,但是都蕴含着遒劲的情感力度,充溢着豪迈的尚武精神。此类诗歌抒写同仇敌忾的凌云壮志,描摹波澜起伏的战斗场景,彰显坚定赤诚的家国情怀。它们构筑了独特的语汇系统,着意营造紧张的战争氛围,不断拓展雄奇浪漫的情意空间,从而形成了慷慨沉雄的风格特征和艺术张力。深刻解读中国古代军旅诗歌中的尚武精神,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提振现代军人的战斗意志,乃至铸造国人坚强勇毅的人格品质,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旅诗歌 尚武精神 历时递嬗 诗意表达 艺术张力
下载PDF
周人何以“克昏夙有商”
5
作者 杜勇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57-63,共7页
牧野之战是殷周两国命运攸关的大决战。此役周人以少胜多,一战克捷,致使共主地位易嬗。周人偏居西土,本一蕞尔小邦,其疆域不比殷人辽阔,生产力不比殷人发达,军事实力也不比殷人强大,竟一夜之间战胜“大邑商”代之为天下共主,此亦有故。... 牧野之战是殷周两国命运攸关的大决战。此役周人以少胜多,一战克捷,致使共主地位易嬗。周人偏居西土,本一蕞尔小邦,其疆域不比殷人辽阔,生产力不比殷人发达,军事实力也不比殷人强大,竟一夜之间战胜“大邑商”代之为天下共主,此亦有故。商纣统治时期,藩属诸侯离心离德,统一贵族国家渐趋瓦解,宗主国地位风雨飘摇。作为单个政治实体来说,殷周实力对比也发生微妙变化。在疆域、人口、经济等客观条件上,商本土国优于周邦,在治国效能上周邦却远胜于殷王国,从而弥补了客观条件上的不足。当殷周牧野决战时,殷军数量上虽居优势,但周人在战术上高扬正义,以激励士气;严整布阵,以形成合力;驰车突进,以锐兵破敌。牧野之战推翻了商王国对天下万国的统治,确立了周邦天下共主的地位,从而揭开了西周文明与历史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人 克商 利簋 牧野之战 共主易嬗
下载PDF
论移民浪潮下福建古典园林时空递嬗
6
作者 张杰 杨诗雨 《安徽建筑》 2023年第12期3-6,共4页
福建园林在北人南迁的移民浪潮中孕育而生,通过对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西文化的融通,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据此,文章基于移民的视角,通过对福建各历史时期移民历程的梳理,解析了福建古典园林的萌芽、兴起、发展、鼎盛与成熟的生长过... 福建园林在北人南迁的移民浪潮中孕育而生,通过对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西文化的融通,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据此,文章基于移民的视角,通过对福建各历史时期移民历程的梳理,解析了福建古典园林的萌芽、兴起、发展、鼎盛与成熟的生长过程,揭示了其时空递嬗规律、地理空间的分布特征.同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园林,剖析了福建园林的发展体系,即以"因山、因水、因树、因石、因人"与"园居"营造理念指导下独特的发展体系,而这种体系的形成契合了移民聚集的路径,也符合福建开发的历程.以此匡清福建古典园林前世今生,为深入研究与保护园林遗产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福建古典园林 时空递嬗 营造理念
下载PDF
新旧递嬗:陈虬与近代新式中医学校的雏形
7
作者 文庠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1期64-74,共11页
身处社会急剧变革的晚清,陈虬是学界公认的早期维新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新式中医教育创始人之一。其医学底蕴深厚,但“师从江苏孟河名医费伯雄一说”仍有待学界进一步考证。其1885年开办的瑞安利济医院(利济医学堂)新旧杂糅,成为... 身处社会急剧变革的晚清,陈虬是学界公认的早期维新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新式中医教育创始人之一。其医学底蕴深厚,但“师从江苏孟河名医费伯雄一说”仍有待学界进一步考证。其1885年开办的瑞安利济医院(利济医学堂)新旧杂糅,成为传统书院向近代新式学校的过渡,是新式中医学校的雏形;其通过自编教材,构建了新式中医学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样板;其传播西学,将西医学知识纳入中医课程体系;其关注教改,为利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陈虬去世后,利济医学堂于1911年完成了由传统书院向近代新式学校的转型。1885年到1920年的35年年间,利济办学模式的嬗变史是近代中医教育转型发展的历史写照,值得认真梳理与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虬 利济医院(利济医学堂) 新旧递嬗 中医学校
下载PDF
圣俗之间:16—18世纪中国格言在欧洲的递嬗考述
8
作者 胡文婷 王雨嫣 《国际汉学》 2023年第6期72-79,157,158,共10页
格言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符号,记录了先贤哲人的所言所思,并因其句式凝练、易诵易记,成为不同文化的核心载体代代相传。中国格言从先秦开始,便蕴含了儒家的伦理精神,且随着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而兼采释道,成为精英和大众日常修身的重要训导... 格言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符号,记录了先贤哲人的所言所思,并因其句式凝练、易诵易记,成为不同文化的核心载体代代相传。中国格言从先秦开始,便蕴含了儒家的伦理精神,且随着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而兼采释道,成为精英和大众日常修身的重要训导。而16—18世纪中国格言在欧洲的译介和传播,一方面搭建了欧人认识和理解中国的主要路径,另一方面见证了中西文明的互动与互鉴。中国格言在欧洲内部的递嬗不仅呈现出中国文化在西方语境中的不同阐释及影响,还构成了域外中国形象的丰富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格言 欧洲 中国观 中国格言递嬗
下载PDF
从侨土嬗代到吴会之争:孙吴文学本土化与世族文学兴起
9
作者 徐昌盛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48-59,共12页
根据历史进程和文学发展,将现在可以考知的49名孙吴文人分为前、中、后三期,能够鲜明地发现侨土嬗代的演进趋势以及孙吴文学从侨土融合到全面本土化的进程。在江东文学的崛起过程中,出现了吴会之争,吴郡文人后来居上,形成了颇具规模的... 根据历史进程和文学发展,将现在可以考知的49名孙吴文人分为前、中、后三期,能够鲜明地发现侨土嬗代的演进趋势以及孙吴文学从侨土融合到全面本土化的进程。在江东文学的崛起过程中,出现了吴会之争,吴郡文人后来居上,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世族文学群体。不同于汉代世族的经学传家,吴郡世族的文史成就斐然,尤以文学名世,开启了东晋以降门阀士族的尚文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吴 文人 文学 侨土嬗代 吴会之争
下载PDF
“风”:刘咸炘历史理论的枢机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小文 曹守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4-169,共6页
刘咸炘指出,"风"是贯穿历史进程始终、推动历史发展变化的"根本",它既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因,又是《易》所展演的规律在历史运动中的具体形态。刘咸炘对"风"与历史嬗递和历史兴亡关系的阐发,意在探索... 刘咸炘指出,"风"是贯穿历史进程始终、推动历史发展变化的"根本",它既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因,又是《易》所展演的规律在历史运动中的具体形态。刘咸炘对"风"与历史嬗递和历史兴亡关系的阐发,意在探索救国救民的文化道路。刘咸炘的"风"论与中国历史上连绵不断的"时风"、"气运"研究一脉相承,受到了中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表现出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咸炘 “风” 历史嬗递 历史兴亡
下载PDF
朝鲜燕行使节中华认同观的递嬗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玉波 彭卫民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3-160,184,共8页
燕行使节的中华认同观是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的风向标。研究以《燕行录》为代表的中朝关系史料,不难发现,奠基于礼学体系的中朝宗藩关系从明末便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朝鲜使节对明代的批判、对中华文化正统性的质疑便时有显现,其中华认同观... 燕行使节的中华认同观是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的风向标。研究以《燕行录》为代表的中朝关系史料,不难发现,奠基于礼学体系的中朝宗藩关系从明末便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朝鲜使节对明代的批判、对中华文化正统性的质疑便时有显现,其中华认同观也渐始减弱。明清易代后,朝鲜已不满足于"小中华"的自我定位,视满清入主中国为"鸠占鹊巢"而予以批判,有意识地区分出"他者"与"自我"并以正朔自居。总体而言,朝鲜中华认同观的变化是一种彼此渐行渐远的双向过程:自我意识日渐强烈,中华认同观因时递减,导致朝贡关系与自我身份认同背道而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王朝 燕行使节 《燕行录》 中华认同观 递嬗
下载PDF
从小隐、大隐到中隐——论隐逸观念的递嬗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红霞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116,共6页
隐逸是中国士人心理—行为哲学的命题之一,也是士人内在价值取向与处世态度的外在表征。隐逸历经小隐、大隐到中隐的嬗变,三者有轩轾之别,高下之分。隐逸在其历时性演进过程中,逐渐淡化了传统隐逸以道抗势的抗议精神,显示出隐逸精神化... 隐逸是中国士人心理—行为哲学的命题之一,也是士人内在价值取向与处世态度的外在表征。隐逸历经小隐、大隐到中隐的嬗变,三者有轩轾之别,高下之分。隐逸在其历时性演进过程中,逐渐淡化了传统隐逸以道抗势的抗议精神,显示出隐逸精神化、世俗化的走向,反映了在世俗王权为代表的势统的挤压下士人持守的道统的不断整合和重新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隐 大隐 朝隐 中隐 递嬗 意蕴
下载PDF
文类递嬗与抒叙博弈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乃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8,I0002,共11页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类很丰富,许多文类的产生都缘于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需要。最早产生的文类是史述与诗歌,即史与诗。它们原本都是实用性强的文体。史的本质是代表官方记载史事,基本形式为散文;诗多韵语,起源民间口头,官方借以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类很丰富,许多文类的产生都缘于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需要。最早产生的文类是史述与诗歌,即史与诗。它们原本都是实用性强的文体。史的本质是代表官方记载史事,基本形式为散文;诗多韵语,起源民间口头,官方借以了解社会与民情。上古有一段时期,诗除用于礼乐、仪式之需,还兼具史的职能,直到春秋后期,二者的分野才渐趋明朗。此后日益繁复的文类,或原就包含于史、诗二体之内,或由史、诗分化发展而来,以是否具有应用性,判分为两大系列。故古代文学作品,其结构大多为“史性”与“诗性”不同比例的融汇组合。所谓叙事传统、抒情传统,便植根于各文类所具之“史性”与“诗性”之中,既与二性相对应,亦分别积累、演变、更新、消长而传延至今。考察文学史,可以发现抒叙传统之博弈实乃文类变异递嬗之一种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类 史性 诗性 叙事传统 抒情传统 递嬗 博弈
下载PDF
在快堆中布置慢化靶件嬗变亚锕元素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宏春 竹田敏一 谢仲生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1-227,共7页
提出在快中子反应堆中布置慢化靶件嬗变压水堆的核电厂卸料元件中的亚锕元素优化方案。快堆满功率动行3 年后可消灭(Incinerate)亚锕元素939 kg(约装载量的67% ),其中裂变了489 kg(约装载量的35% )... 提出在快中子反应堆中布置慢化靶件嬗变压水堆的核电厂卸料元件中的亚锕元素优化方案。快堆满功率动行3 年后可消灭(Incinerate)亚锕元素939 kg(约装载量的67% ),其中裂变了489 kg(约装载量的35% )。其消灭量和消灭率均为国际上普遍提出的均匀布置方案的2~3 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中子反应堆 亚锕元素 嬗素 核废料 消灭
下载PDF
魏晋嬗代史事探微 被引量:7
15
作者 仇鹿鸣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魏晋嬗代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讨论颇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魏晋嬗代过程中一些关键事件和人物的考订,分析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原因和依靠的主要力量。对司马师在魏晋嬗代中的作用和功业进行了考证和阐释,并对齐王攸... 魏晋嬗代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讨论颇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魏晋嬗代过程中一些关键事件和人物的考订,分析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原因和依靠的主要力量。对司马师在魏晋嬗代中的作用和功业进行了考证和阐释,并对齐王攸地位的形成过程提出了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嬗代 高平陵之变 司马师 淮南
下载PDF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嬗变 被引量:8
16
作者 匡爱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1-24,共4页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变迁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96年,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建立起单独的农村金融安排时期;第二个阶段,1996—2003年,意图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时期;第三个阶段,2003年以来,...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变迁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96年,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建立起单独的农村金融安排时期;第二个阶段,1996—2003年,意图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时期;第三个阶段,2003年以来,农信社初步走向市场化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正规金融体系角度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思路已不可行,新的农村金融模式的探究应扩大到农村信用社视野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结构 变迁 历史 嬗交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报刊近代化嬗演的历程、特征与启悟 被引量:5
17
作者 施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8-104,共7页
翻检与探賾中国古代报刊的历史脉络与发展进程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报刊历史漫长、继轨无绝,是维护国家"大一统"局面和稳固统治秩序的得力助手与有效工具;囿于封建制度与顽固势力严酷禁锢,古代报刊因不具备适宜的生存环境与充分... 翻检与探賾中国古代报刊的历史脉络与发展进程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报刊历史漫长、继轨无绝,是维护国家"大一统"局面和稳固统治秩序的得力助手与有效工具;囿于封建制度与顽固势力严酷禁锢,古代报刊因不具备适宜的生存环境与充分的进化条件而无法向近代报刊演进;古代报刊是掌握在统治者手中的独享特权,普通大众一直被排斥在阅读对象范围之外;晚近时期的报刊不仅没能过渡到近代报刊,而且日益成为革命事业的绊脚石、社会进步的拦路虎。通过对古代报刊发展历程及其办报实践的回溯与探析,检视与探究其未能演变为近代报刊的深层次的各种原因以及其未能向近代化程途嬗进与衍化的诸多制约性因素,可以得出对报纸鼎革、报企转型及报业升级的有益启示与现实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报刊 嬗演进路 近代化历程 特征 启示
下载PDF
论蒙元时代“乐府文学”的流衍及元人“乐府文学”观的建构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29,111,共5页
金亡至南宋灭亡(1234-1279)前的蒙元时代,就词曲嬗递过程的文学生态而言,“乐府文学”流衍的含义系指存在着一个“亦词亦曲”的阶段;其次则指在曲体体式形成、确立后,仍复有一个词曲并行而同被目为“乐府文学”的时期。词曲的合流为“... 金亡至南宋灭亡(1234-1279)前的蒙元时代,就词曲嬗递过程的文学生态而言,“乐府文学”流衍的含义系指存在着一个“亦词亦曲”的阶段;其次则指在曲体体式形成、确立后,仍复有一个词曲并行而同被目为“乐府文学”的时期。词曲的合流为“乐府”而并行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又因其所属音乐体系并非同一个,这种“并行”、“合流”也必然是阶段性的。元人广义的“乐府”观中是包含着那部分在蒙元特定时期仍然可歌的词体文学的,元人明确区分词曲的自觉意识乃萌生、形成于元代中后期。元人“乐府文学”观的建构的一个基本导向就是严雅俗之辨及其下的尊体意识,元人“乐府观”中的尊体意识最终结出的是“大元乐府”与唐诗、宋词有同等文学史地位的“鼎足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曲嬗递 文学生态 “乐府文学”观 尊体意识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的成人教育研究:冲击、发展与嬗越 被引量:3
19
作者 范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0-63,共4页
大数据时代,有关人类行为和倾向的丰沛数据正不断冲击着教育科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成人教育学也不例外。大数据时代,总体研究冲击局部研究,证据研究冲击文献研究,相关研究冲击因果研究,使得成人教育研究出现了诸多发展空间。为... 大数据时代,有关人类行为和倾向的丰沛数据正不断冲击着教育科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成人教育学也不例外。大数据时代,总体研究冲击局部研究,证据研究冲击文献研究,相关研究冲击因果研究,使得成人教育研究出现了诸多发展空间。为此,有效地挖掘成人教育研究的大数据库,成人教育研究者需要提升大数据的应用能力,寻求研究范式的转变,这些都是成人教育研究嬗越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成人教育研究 冲击 嬗越
下载PDF
王国维戏曲史观的百年学术递嬗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于锋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0-94,共5页
王国维先生对戏曲概念的辨析以及新的戏曲史学研究方法的使用,开启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戏曲研究新模式。王国维认为戏曲起源于歌舞,同时确立"戏曲"、"戏剧"、"真戏曲"、"真戏剧"等概念,认为真正... 王国维先生对戏曲概念的辨析以及新的戏曲史学研究方法的使用,开启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戏曲研究新模式。王国维认为戏曲起源于歌舞,同时确立"戏曲"、"戏剧"、"真戏曲"、"真戏剧"等概念,认为真正的戏曲成于宋元。王国维的戏曲史观,在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以及近30年引发了学者对于戏曲起源、形成与本质等问题的多次反思与探讨。学术论争经历的百年学术递嬗,也是对中国民族戏剧的艺术特征进行探讨的过程,研究者没有囿于一家之成说,反而走向了多元化和开放性,成为戏曲研究中的百年学案。这也应该是学术史论争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戏曲史观 真戏剧 学术递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