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康口服液对缺铁性贫血孕鼠产后恢复及子代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李婷 颜美秋 +7 位作者 苏洁 郭静妍 汪晨兴 韩丽萍 俞静静 陈素红 吕圭源 楼招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1161,共11页
目的 探究孕康口服液对缺铁性贫血(IDA)孕鼠产后恢复及子代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饲喂缺铁饲料联合放血法建立缺铁性贫血孕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在妊娠第7天同期灌胃给予琥珀酸亚铁片(52 mg/kg)及孕康口服液(9、6、4 mL/kg),每天1次,直至... 目的 探究孕康口服液对缺铁性贫血(IDA)孕鼠产后恢复及子代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饲喂缺铁饲料联合放血法建立缺铁性贫血孕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在妊娠第7天同期灌胃给予琥珀酸亚铁片(52 mg/kg)及孕康口服液(9、6、4 mL/kg),每天1次,直至产后6周。结束后,检测小鼠相关体征指标(自主活动、抓力、背温、爪色)、脏器系数(心脏、脾、胸腺系数)、外周血指标(RBC、HGB、HCT、MCH、MCHC)、铁代谢相关血清因子指标(EPO、FEP、SF、sTfR、TFR1),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FPN、Tf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TFR1、Hepcidin蛋白表达,RT-qPCR检测肝组织Hepcidin、FPN、Tf、TFR1 mRNA表达,测定子代相关情况(存活率、自主活动、抓力、爪色、心脏系数、脾脏系数、体长、外周血象指标)。结果 孕康口服液可提高IDA孕鼠产后的自主活动次数、抓力、背温、爪色(P<0.05,P<0.01),降低心脏和脾脏系数(P<0.01),提高全血RBC、HGB、HCT、MCH、MCHC水平(P<0.05,P<0.01),降低血清EPO、FEP、TFR1、sTfR水平(P<0.05,P<0.01),升高SF水平(P<0.05,P<0.01),提高肝组织Hepcidin、FPN mRNA及蛋白表达(P<0.05,P<0.01),降低Tf、TFR1 mRNA及蛋白表达(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孕康口服液各剂量组子代存活率、自主活动次数、抓力提高(P<0.05,P<0.01),心脏系数、脾脏系数降低(P<0.05,P<0.01),体长增加(P<0.05,P<0.01),全血RBC、HGB、HCT水平升高(P<0.01)。结论 孕康口服液可改善IDA孕鼠的贫血状况,促进其产后恢复,并提高子代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康口服液 缺铁性贫血 铁调素-膜铁转运铁蛋白轴 子代质量
下载PDF
两种雀形目鸟类孵化行为对子代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赵亮 李来兴 张晓爱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30,共6页
对高寒草甸地面营巢的小云雀 (Alaudagulgula)和灌丛筑巢的黄嘴朱顶雀 (Acanthisflavirostris)繁殖方式的研究表明 :①小云雀孵化异步性较弱 (1d) ;平均卵重与产卵顺序不显著相关 ,但最后 1枚卵最重 ;出壳顺序与雏鸟生长率极显著正相关 ... 对高寒草甸地面营巢的小云雀 (Alaudagulgula)和灌丛筑巢的黄嘴朱顶雀 (Acanthisflavirostris)繁殖方式的研究表明 :①小云雀孵化异步性较弱 (1d) ;平均卵重与产卵顺序不显著相关 ,但最后 1枚卵最重 ;出壳顺序与雏鸟生长率极显著正相关 (P <0 0 1) ;出壳顺序对幼鸟的雏期和离巢体重无显著影响 (P >0 0 5 )。②黄嘴朱顶雀孵化异步性较强 (2~ 3d) ;平均卵重与产卵顺序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最后 1枚卵最重 ,第 1枚次之 ;出壳顺序对雏鸟生长率、雏期和离巢体重均无显著影响 (P >0 0 5 )。结果分析表明 ,2种雀形目鸟类都选择了异步孵化和加强窝雏数对策的繁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小云雀 黄嘴朱顶雀 繁殖模式 异步孵化 削减窝雏数对策 加强窝雏数对策 雀形目 鸟类 孵化行为 子代质量
下载PDF
根田鼠母体繁殖投入对子代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都玉蓉 马建滨 +1 位作者 苏建平 刘季科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8-60,共3页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根田鼠母体繁殖和子代发育参数,分析其母体繁殖投入对子代质量的影响,目的在于探讨子代胎仔数与胎仔质量间的权衡理论.结果表明,母体体重与其繁殖投入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子代胎仔数与初生窝重间存在显著的正...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根田鼠母体繁殖和子代发育参数,分析其母体繁殖投入对子代质量的影响,目的在于探讨子代胎仔数与胎仔质量间的权衡理论.结果表明,母体体重与其繁殖投入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子代胎仔数与初生窝重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初生均重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支持哺乳动物胎仔数与胎仔质量间权衡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 母体体重 繁殖投入 胎子数 子代质量
下载PDF
窝雏数处理对两种雀形目幼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赵亮 张晓爱 李明才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8,共3页
基于 1 997~ 1 999年野外实验 ,对高寒草甸小云雀和黄嘴朱顶雀两种雀形目鸟的窝雏数进行增减处理。结果表明 ,对照组的幼鸟生长率和离巢体重都大于增加组 ,说明窝雏数增加后 ,幼鸟质量下降。随着窝雏数增加 ,这两种幼鸟生长率显著下降 ... 基于 1 997~ 1 999年野外实验 ,对高寒草甸小云雀和黄嘴朱顶雀两种雀形目鸟的窝雏数进行增减处理。结果表明 ,对照组的幼鸟生长率和离巢体重都大于增加组 ,说明窝雏数增加后 ,幼鸟质量下降。随着窝雏数增加 ,这两种幼鸟生长率显著下降 (小云雀 :r =-0 965 ,P =0 0 3 5 <0 0 5 ;朱顶雀 :r =-0 82 8,P =0 0 2 2 <0 0 5 )。窝雏数改变对小云雀幼鸟出飞重影响不显著 (r =-0 41 8,P =0 5 2 8>0 0 5 ) ,而对黄嘴朱顶雀有显著的影响 (r=-0 90 1 ,P =0 0 1 4<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雏数 雀形目 幼鸟 生长 子代质量
下载PDF
双酚A和壬基酚长期暴露对斑马鱼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沈万赟 周忠良 李祥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9期59-64,共6页
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目前正逐渐成为国际研究新的热点,但长期暴露条件下对生殖情况的研究目前较少。本文研究了环境类雌激素双酚A(BPA)以及和壬基酚(NP)联合的作用,对暴露一个世代的斑马鱼(F1)(Danio rerio)的生殖情况、子代质量的影响... 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目前正逐渐成为国际研究新的热点,但长期暴露条件下对生殖情况的研究目前较少。本文研究了环境类雌激素双酚A(BPA)以及和壬基酚(NP)联合的作用,对暴露一个世代的斑马鱼(F1)(Danio rerio)的生殖情况、子代质量的影响。将健康的受精卵48h后暴露于200,500,1000μg.L-1BPA以及三个浓度与30μg.L-1NP的联合,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和30μg.L-1NP对照。130 dph将成鱼置于清水喂养20 d,统计每天的产卵量、产卵次数、畸形率、孵化率、卵径、破膜时间以及耐饥时间。以此为终点评估暴露后斑马鱼的生殖能力和子代质量。与对照相比NP,BPA可以抑制斑马鱼的生殖,两种类雌激素联合作用可以极显著地抑制斑马鱼的生殖(P<0.01);BPA各浓度组导致F1代畸形率上升(P<0.05);高浓度BPA抑制产卵量(P<0.05);BPA200,500μg.L-1会延长F1代的破膜时间和耐饥时间(P<0.01),而BPA1000μg.L-1则产生相反的效果(P<0.05)。双酚A对斑马鱼的生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双酚A和壬基酚有协同效应。长时间暴露于双酚A会影响斑马鱼的生殖能力和子代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双酚A 壬基酚 生殖能力 子代质量
下载PDF
接种量对花绒寄甲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唐艳龙 王丽娜 +3 位作者 何浪群 张彦龙 王小艺 杨忠岐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8-1463,共6页
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天牛已成为重要手段,而繁殖花绒寄甲时,接种花绒寄甲幼虫到大麦虫蛹体时,控制合适的接种量是提高花绒寄甲繁殖数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本研究通过在替代寄主上人工接种不同数量的花绒寄甲幼虫,观察其发育情况及其子代数... 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天牛已成为重要手段,而繁殖花绒寄甲时,接种花绒寄甲幼虫到大麦虫蛹体时,控制合适的接种量是提高花绒寄甲繁殖数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本研究通过在替代寄主上人工接种不同数量的花绒寄甲幼虫,观察其发育情况及其子代数量、质量等指标,明确最佳接种量。结果表明:随着接种量的增加,花绒寄甲幼虫历期和蛹历期明显缩短,其中接种4头/个和6头/个,幼虫历期为13 d,蛹历期为33 d,而接种14头/个和16头/个时,幼虫历期短于12 d,蛹历期明显缩短为28~29 d。花绒寄甲结茧数随接种量增加而增加,接种数为16头/个时,结茧数最多,接近7个。花绒寄甲结茧率随着接种量增多而降低,4头/个时,结茧率最高为72.3%。接种量对花绒寄甲子代个体数量和大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接种8头/个时,羽化数平均为4.3头,显著高于接种4头/个(羽化数平均为2.8头),明显低于接种16头/个(羽化数平均为6.9头)。接种量为4头/个和6头/个时,子代成虫个体最大,单头重平均每头可达0.035 g,接种量为8头/个时,成虫单头重平均每头0.032 g左右,接种量达到16头/个时,单头重最轻,为0.023 g。对花绒寄甲羽化率无显著影响,7个处理下子代羽化率均较高,平均在94.4%~100%。接种量越少,更利于花绒寄甲的生长发育,当接种量为4头/个时,花绒寄甲成虫发育最好,其子代个体最大,但子代数较少。因此,利用大麦虫蛹繁育花绒寄甲种虫时,最佳接种量为4头/个,而需要规模化繁育花绒寄甲作为天敌使用时,综合考虑子代数量和质量以及经济成本,最佳接种量为8头/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接种量 子代数量 子代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