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君形象的塑造与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兼与五四女性文学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谢稚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
本文通过对《伤逝》中子君悲剧命运的揭示,探索了妇女解放的道路,表现了女性在追求自身解放和人生价值过程中的艰难,从中可见鲁迅小说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并与当时五四女性作家作品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子君形象 鲁迅小说 妇女命运 五四女性文学
下载PDF
涓生手记的叙事策略——《伤逝》中的子君形象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汪瑶 乔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12-114,120,共4页
《伤逝》是鲁迅以青年男女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以男主人公涓生的手记为故事呈现的方式,叙事者涓生对女主人公子君形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涓生最初把子君描述成自觉追求女性解放和自主爱情的独立女性,继而在他们组建家庭后,却又述之为... 《伤逝》是鲁迅以青年男女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以男主人公涓生的手记为故事呈现的方式,叙事者涓生对女主人公子君形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涓生最初把子君描述成自觉追求女性解放和自主爱情的独立女性,继而在他们组建家庭后,却又述之为平庸、俗气、虚荣、琐碎的庸俗女人。子君形象从"女神"到"女人"的大反转,其实包含了涓生的叙事策略,即完全主导话语权,在子君的失语状态下,把婚恋失败的结果完全归咎于子君的变化,一方面掩盖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引导读者按其思路误读子君。因而,从叙事学角度重新解读涓生手记中的子君形象,有助于我们拨开叙事的迷雾,全面而相对真实地审视子君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逝》 叙事者 叙述策略 子君形象
下载PDF
子君是一个勇敢而悲壮的时代女性——试析《伤逝》中的子君形象 被引量:3
3
作者 程维新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60-63,共4页
子君是一个由多重社会因素造成具有复杂心理特征的时代女性。她有着反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觉悟和果敢行动 ,又具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摇摆性、脆弱性和革命不彻底性等弱点。她的悲剧是“五四”退潮期“时代女性”
关键词 《伤逝》 子君形象 时代女性 个性解放 悲剧 小说 鲁迅 婚姻
下载PDF
论歌剧演唱中角色的情感转换——歌剧《伤逝》中的子君形象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晓燕 《艺海》 2010年第6期51-52,共2页
歌剧《伤逝》是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创作的。这部作品可以说是80年代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作曲家施光南先生以抒情作为整部歌剧的基本风格,戏剧性冲突集中在角色的唱段上,使演唱成为歌剧的灵魂。充分运用音乐,
关键词 歌剧演唱 《伤逝》 子君形象 情感转换 诞辰一百周年 歌剧创作 中国民族 80年代
下载PDF
从蘩漪、子君形象看现代知识女性的悲剧命运
5
作者 顾石娟 《语文天地》 2009年第9期58-59,共2页
古往今来.知识女性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描写对象。究其形象,或知书达理,或贤良淑慧.或忠贞不二……戏剧大师曹禺笔下的蘩漪和文坛巨匠鲁迅笔下的子君却独立于她们之外。她们为了爱而觉醒.却又为了爱而迷失了自我;她们受过五四... 古往今来.知识女性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描写对象。究其形象,或知书达理,或贤良淑慧.或忠贞不二……戏剧大师曹禺笔下的蘩漪和文坛巨匠鲁迅笔下的子君却独立于她们之外。她们为了爱而觉醒.却又为了爱而迷失了自我;她们受过五四新思潮洗礼.但又未能彻底摆脱封建礼教的禁锢.是什么造成了她们的悲剧命运呢?笔者认为。个中原因既是个人的.又是时代的。偶然中透着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君形象 悲剧命运 知识女性 蘩漪 描写对象 文学作品 封建礼教 鲁迅
下载PDF
女性主义视角下歌剧《伤逝》中子君的人物形象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雷秀莲 《文教资料》 2011年第23期14-15,共2页
本文分析了男性主义视角下子君的人物形象,两性间的不平等使涓生无法真正认识和发现子君的“美”。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歌剧《伤逝》中子君的人物形象,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子君,还原其真正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 歌剧《伤逝》女性主义.人物形象
下载PDF
自我的丧失与他者的围困——《伤逝》子君悲剧新论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群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19-121,共3页
《伤逝》中子君的悲剧有过多种解析和论述 ,社会学的观点居多。子君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她作为女性自我的丧失与整个男权社会的围困。子君对独立人格的放弃和对男权话语的接受与顺从使她自身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
关键词 《伤逝》 子君形象 悲剧 自我 男权社会 独立人格 鲁迅 小说 文学评论 女性
下载PDF
子君悲剧再议-《伤逝》之解解读
8
作者 牟伯永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版)》 2002年第1期47-49,共3页
从婚姻学的角度阐述子君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婚后矛盾期”矛盾的激化、涓生的人格缺陷、子君对爱的执着及两人爱情观的巨大差异。
关键词 子君形象 悲剧 婚姻学 爱情 人格缺陷 鲁迅 小说 《伤逝》 解读
下载PDF
《伤逝》中子君悲剧命运的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秀林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9-31,共3页
《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的悲剧命运历来有经济因素和情感因素两种观点。本文针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质疑,阐述子君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其未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关键词 经济 情感 封建思想 文学评论 鲁迅 小说 《伤逝》 悲剧命运 子君形象
下载PDF
依附的独立 迷茫的清醒—试析《伤逝》中子君、涓生性格的矛盾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倖子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97-97,113,共2页
关键词 伤逝 矛盾性 鲁迅 小说 子君形象 渭生形象 人物性格
下载PDF
追求与幻灭——试析子君和安娜的共同命运
11
作者 刘丽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2-27,共6页
关键词 鲁迅 托尔斯泰 小说 《伤逝》 《安娜·卡列尼娜》 子君形象 安娜形象 孤独思想 爱情 女权解放运动
下载PDF
略论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形象
12
作者 薛艳萍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80-84,共5页
在鲁迅反映妇女问题的小说中 ,主要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子君和爱姑等四个妇女典型。这几个形象既是独立的 ,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拟通过分析这四个妇女形象 ,揭示旧中国劳动妇女从麻木到觉醒到反抗的斗争历程 。
关键词 鲁迅 小说 妇女形象 妇女解放 人物分析 艺术创作 单四嫂形象 祥林嫂形象 子君形象 爱姑形象
下载PDF
“为了忘却的记念”──论《伤逝》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伟峰 许静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6-68,共3页
《伤逝》具有反讽语义结柏,涓生“忏悔”姿态有可颠覆性和可谴责性,“吉兆胡同”含有隐喻意义。
关键词 文学评论 鲁迅 小说 隐喻 渭生形象 子君形象 反讽 忏悔 《伤逝》
下载PDF
男权话语下的女性写作——对近二十年来女性写作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东洋 金永辉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女性写作 男权话语 女性主义 性爱 《伤逝》 子君形象 《性沟》 《方舟》 《与往事干杯》 《上海宝贝》
下载PDF
易卜生,永远的纪念——写在“2006易卜生年”之际
15
作者 大夏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21,20,共2页
亨利克·易卜生在中国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的作品早在1907年时便被译介过来,《新青年》曾编辑出版过“易卜生专号”,新文化运动的几位主将也都曾撰写文章,详细介绍易卜生和他的剧作。其中,最全面细致的是胡适发表于1918年的... 亨利克·易卜生在中国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的作品早在1907年时便被译介过来,《新青年》曾编辑出版过“易卜生专号”,新文化运动的几位主将也都曾撰写文章,详细介绍易卜生和他的剧作。其中,最全面细致的是胡适发表于1918年的《易卜生主义》,而影响最为广泛的要属1923年鲁迅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所作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以及鲁迅小说《伤逝》中带有“娜拉”意味的子君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主义》 《娜拉走后怎样》 生年 纪念 高等师范学校 鲁迅小说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 编辑出版 子君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