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3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大型子囊菌名录
1
作者 牛鑫 赵倩 +2 位作者 柯善文 单华佳 梁倩倩 《河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8-58,共11页
甘肃省自然地理状况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对大型子囊菌的认识不足,没有系统性报道。本文对现有甘肃省大型子囊菌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按照真菌索引(Index Fungorum)的最新分类系统和学名,系统考证、校订甘肃省大... 甘肃省自然地理状况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对大型子囊菌的认识不足,没有系统性报道。本文对现有甘肃省大型子囊菌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按照真菌索引(Index Fungorum)的最新分类系统和学名,系统考证、校订甘肃省大型子囊菌180种,分属于5纲、12目、38科、80属,其中粪生7种、腐木生54种、林下土生107种、寄生18种、共生10种。44种可食用、26种药用、11种有毒。主要分布于陇南、甘南、临夏、武威等市州。本文初步明确了甘肃省大型子囊菌资源及其分布,为甘肃省大型子囊菌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大型子囊 订正 名录
下载PDF
不同诱孢方法对辣椒疫霉菌孢子囊消长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岩 祝文慧 +3 位作者 赵晓军 殷辉 任璐 周建波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400-405,共6页
为明确不同诱孢方法对辣椒疫霉菌孢子囊消长动态的影响,为以辣椒疫霉菌孢子囊为病原接种体的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试验通过选取5种培养基并结合抹伤处理方式诱导孢子囊产生,研究在不同诱孢条件下辣椒疫霉菌孢子囊从产生到完全释放的变... 为明确不同诱孢方法对辣椒疫霉菌孢子囊消长动态的影响,为以辣椒疫霉菌孢子囊为病原接种体的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试验通过选取5种培养基并结合抹伤处理方式诱导孢子囊产生,研究在不同诱孢条件下辣椒疫霉菌孢子囊从产生到完全释放的变化动态差异。结果表明,5种供试培养基中,辣椒疫霉菌仅在PA、CA和V8培养基上可以产生孢子囊,孢子囊产生最大量分别为7.238万、3.712万、0.523万个/mL;OA和PDA培养基上未产生孢子囊。抹伤处理后,PA、CA和V8这3种培养基上最大产孢子囊量均增加,孢子囊产生最大量分别为8.412万、3.916万、0.669万个/mL,孢子囊产生时间提前,最大产孢续存期增加;其中PA培养基经过抹伤处理对辣椒疫霉菌孢子囊产生的诱导效果最佳,不仅产生的孢子囊量最多,而且抹伤处理后比未处理的培养基孢子囊产生时间提前了2 d,最大产孢续存期增加了2 d,孢子囊的释放时间增加4 d。此外,OA培养基上也有孢子囊产生,但所需的时间较长,PDA培养基上仍未产生孢子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霉菌 最佳诱孢条件 抹伤处理 子囊产生 子囊释放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的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孢子囊检测计数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明 丁智欢 +3 位作者 赵靖暄 陈思铭 李文勇 杨信廷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0,共8页
针对温室孢子捕捉设备所采集图像中孢子囊分布密集、粘连堆叠和背景复杂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黄瓜霜霉病孢子囊检测算法。首先,使用带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的Ghost卷积替代原始网络中的CSP... 针对温室孢子捕捉设备所采集图像中孢子囊分布密集、粘连堆叠和背景复杂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黄瓜霜霉病孢子囊检测算法。首先,使用带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的Ghost卷积替代原始网络中的CSP(Cross Stage Partial)模块,抑制背景中的杂质,在保证产生丰富特征图的同时,降低模型的参数量,提升计算速度。其次,修改特征融合网络的连接方式,删除原来负责大物体检测的分支并加入一个更细粒度的分支,以加强对小目标和密集、堆叠目标的检测。最后,对不同预测头产生的损失值赋予不同的权重,并用考虑中心点距离的DIOU_NMS非极大值抑制方法代替原来的NMS方法。改进后的YOLOv5s算法的平均准确率和FPS分别为91.18%和65.4帧/s,比原始的YOLOv5s算法高4.88%和7.1帧/s。该研究可为监测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对于保障黄瓜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YOLOv5 黄瓜霜霉病 子囊
下载PDF
印度块菌子囊果内部解剖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龙月娟 陈严平 李荣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22-2225,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成熟印度块菌子囊果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以系统揭示其子囊果内部组织特征,为块菌属的分类以及块菌属真菌子囊果的生理研究奠定基础。观察结果进一步证明,成熟印度块菌子囊果横切面上的白色迷宫状脉络是由不育的侧丝构成... 利用扫描电镜对成熟印度块菌子囊果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以系统揭示其子囊果内部组织特征,为块菌属的分类以及块菌属真菌子囊果的生理研究奠定基础。观察结果进一步证明,成熟印度块菌子囊果横切面上的白色迷宫状脉络是由不育的侧丝构成,而暗脉则是被侧丝缠绕并包裹着的可育的菌丝组织,即产孢组织,这些白色脉络和暗脉就构成了印度块菌子囊果横切面上迷宫状的纹脉;产孢组织中,可观察到正在发育的大大小小的子囊被缠绕在一起的大量产囊丝与侧丝包裹着,形成密密麻麻微小的类似蜂巢状结构;子囊孢子游离于子囊中,成熟子囊孢子表面有刺状纹饰,刺的顶端有小弯钩。单个子囊内含的子囊孢子大小与其内含的子囊孢子数目有关,子囊内所含的子囊孢子越多,子囊孢子就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块菌 子囊 产孢组织 子囊 子囊孢子
下载PDF
Fusarium graminearum sensu stricto和F.asiaticum在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上子囊壳形成的比较
5
作者 茹艳艳 谢淑娜 +3 位作者 刘佳中 李保叶 孙静 郝俊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61,200,共11页
为探究麦田前茬作物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上中国小麦赤霉病菌的两个优势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ensu stricto(F.graminearum)和F.asiaticum子囊壳形成和发育成熟过程的差异,分别选择3株F.graminearum菌株(SE81,3-ADON型;LcA-2,15-ADON型... 为探究麦田前茬作物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上中国小麦赤霉病菌的两个优势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ensu stricto(F.graminearum)和F.asiaticum子囊壳形成和发育成熟过程的差异,分别选择3株F.graminearum菌株(SE81,3-ADON型;LcA-2,15-ADON型;HX5-1,NIV型)和2株F.asiaticum菌株(M4A,3-ADON型;M31-2,NIV型),用其孢子悬浮液接种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放置于花泥和地表两种环境条件下,比较接种不同菌株秸秆上子囊壳的形成和发育成熟情况及5个菌株对‘郑麦366’(高感小麦赤霉病品种)的致病力。结果表明:花泥环境下产生子囊壳的速度要快于地表,以玉米秸秆为载体子囊壳产生速度比水稻秸秆快且多数密度大,3个F.graminearum菌株(SE81、LcA-2和HX5-1)在同种秸秆相同环境下比2个F.asiaticum菌株(M4A和M31-2)产生子囊壳的速度快且子囊壳密度大。5个菌株在不同环境的不同秸秆上产生的子囊壳的成熟度均无规律,接种‘郑麦366’后其病情指数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花泥和地表的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上3次调查的子囊壳密度与‘郑麦366’的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子囊壳产生速度(AUPGC)与‘郑麦366’的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将为阐明F.graminearum和F.asiaticum在中国小麦赤霉病上表现区域性地理分布的原因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arium graminearum sensu stricto F.asiaticum 玉米秸秆 水稻秸秆 子囊
下载PDF
海带晚熟杂交品种孢子囊形成的条件优化
6
作者 刘义 梁洲瑞 +4 位作者 张朋艳 袁艳敏 吴宇坤 刘福利 戴宏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70,共10页
为优化诱导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孢子囊形成的培养条件,本研究以晚熟的海带杂交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温度、光照强度、营养盐浓度、脱落酸浓度、孢子体横切、海带培养方式等培养条件对海带孢子囊形成的影响,确定了影响海带孢子囊... 为优化诱导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孢子囊形成的培养条件,本研究以晚熟的海带杂交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温度、光照强度、营养盐浓度、脱落酸浓度、孢子体横切、海带培养方式等培养条件对海带孢子囊形成的影响,确定了影响海带孢子囊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筛选了室内促进海带孢子囊形成的最适培养条件。研究表明:在光照强度20~100μmol·m^(-2)·s^(-1)充气培养时,孢子体两面均能形成孢子囊,在光照强度60~100μmol·m^(-2)·s^(-1)时孢子囊成熟较快;室内培养的受光面与海上养殖的受光面是否一致对最终形成的孢子囊面积无显著影响,但背光一侧的孢子囊面积显著高于向光一侧(P<0.05)。横切能够促进孢子囊的形成,但最终的孢子囊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盐,其中N 5 mg/L+P 0.5 mg/L能较快地促进孢子囊发育,添加1×10^(-6)~1×10^(-5)mol/L的外源脱落酸也能促进孢子囊形成。温度是影响海带孢子囊成熟的最主要环境因素,培养温度为17℃时孢子囊形成最快。Fe^(3+)通过增加氮磷营养盐的吸收促进孢子囊的发育增殖,在培养液中添加外源Fe^(3+)能够明显延缓孢子囊的形成,但对最终形成的孢子囊面积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室内诱导海带孢子囊形成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17℃、光照周期8∶16(L∶D)、光照强度60~100μmol·m^(-2)·s^(-1)、营养盐浓度N 5 mg/L+P 0.5 mg/L、脱落酸浓度1×10^(-6)~1×10^(-5)mol/L、不额外添加Fe^(3+)。本研究结果可用于适时诱导晚熟杂交海带形成孢子囊和晚熟杂交海带的夏苗培育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子囊 杂交品种 海带养殖 条件优化
下载PDF
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萱藻丝状体单室孢子囊发育条件
7
作者 张玉敏 王玉萌 宫相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3-492,共10页
为优化萱藻丝状体单室孢子囊发育条件,提高孢子囊比例,研究以萱藻丝状体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对丝状体单室孢子囊的发育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诱导萱藻丝状体单室孢子囊发育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7.67°C,光... 为优化萱藻丝状体单室孢子囊发育条件,提高孢子囊比例,研究以萱藻丝状体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对丝状体单室孢子囊的发育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诱导萱藻丝状体单室孢子囊发育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7.67°C,光照强度30.32μmol/(m^(2)·s),外加氮浓度37.37 mg/L,外加磷浓度10.63 mg/L。在该条件下诱导培养20 d,丝状体孢子囊比例为48.92%±5.58%,约为对照组的1.41倍。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模型可靠。为评价优化培养后萱藻丝状体孢子囊的发育情况,对丝状体进行了阴干刺激(17°C,2h),结果显示,优化培养后的丝状体游孢子放散量(3.33×10^(6) ind./g FW)约为对照组(1.67×10^(6) ind./g FW)的1.99倍。研究表明,在萱藻丝状体单室孢子囊诱导过程中,对诱导环境条件进行有目的性的调控,不仅可以提高孢子囊比例,还可以促进孢子囊发育和游孢子放散的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萱藻 丝状体 响应曲面法 子囊 发育
下载PDF
海带孢子囊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8
作者 刘义 梁洲瑞 +5 位作者 张朋艳 袁艳敏 吴宇坤 段茂宏 刘福利 戴宏亮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2-222,共11页
本研究以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杂交品系“玉带1号”为研究对象,根据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将孢子囊形成与发育过程分为5个阶段,系统观察了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结构变化,研究了孢子囊发育不同阶段生理生化特征... 本研究以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杂交品系“玉带1号”为研究对象,根据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将孢子囊形成与发育过程分为5个阶段,系统观察了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结构变化,研究了孢子囊发育不同阶段生理生化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中,孢子体表面依次出现光滑、磨砂、突起、破皮和光滑等表观现象,伴随着表皮细胞的突起、隔丝的伸长、孢子母细胞的分化与发育,以及游孢子的形成和释放等组织变化过程;另外,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中,海带孢子体对氮的积累持续增加,蛋白含量呈先显著增加到释放游孢子阶段又有所降低的趋势;过氧化氢(H2O_(2))和超氧阴离子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在孢子囊形成初期,其含量呈先上升到后期又有所下降;不同抗氧化酶在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存在差异,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MDA)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变化;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无显著变化。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海带杂交品种孢子囊形成过程及生理生化特征的理解,可为海带杂交品种孢子囊的人工诱导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子囊 发育过程 形态结构 生理生化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桑椹菌核病菌核萌发及子囊盘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唐名艳 蒋满贵 +6 位作者 唐亮 黄深惠 赵烨芸 黄贤帅 韦幂 董桂清 陈小青 《广西蚕业》 2023年第2期6-11,共6页
以在桑园收集的越冬桑椹菌核为材料,调查其在湿度充足的自然气候条件下萌发形成子囊盘的发育历期。探索了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对菌核萌发和子囊盘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椹菌核病菌核在湿度充足的自然气候条件下从萌芽到子囊... 以在桑园收集的越冬桑椹菌核为材料,调查其在湿度充足的自然气候条件下萌发形成子囊盘的发育历期。探索了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对菌核萌发和子囊盘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椹菌核病菌核在湿度充足的自然气候条件下从萌芽到子囊盘消亡历时38~52 d,平均历时45.0 d;其中萌芽抽生期16~23 d,平均18.7 d;杯盘膨大期6~12 d,平均8.4 d;平盘期8~20 d,平均14.1 d;消亡期1~6 d,平均3.3 d。菌核在10~20℃范围均可萌发形成子囊盘,最佳温度是15℃。土壤湿度对于菌核萌发有显著影响。土壤湿度25%时,菌核不能萌发;土壤湿度50%时,菌核萌发率为23.5%;土壤湿度75%时,菌核萌发率达78.0%;土壤湿度90%时,菌核萌发率达到100%。光照能刺激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并能促进子囊盘的生长发育。菌核在全光照不遮光和黑膜遮光透光率5%的情况下均能萌发,全光照不遮光培养,单粒菌核萌发子囊柄的平均数量为4.1个,并且子囊柄顶端均能形成子囊盘;黑膜遮光透光率5%培养,单粒菌核萌发子囊柄的平均数量为1.2个,只有51.3%的子囊柄顶端能形成子囊盘。研究结果为桑椹菌核病的预报和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桑椹菌核病 菌核萌发 子囊盘生长
下载PDF
大量诱导核盘菌产生子囊盘的方法改进(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国庆 姜道宏 +3 位作者 孟金陵 易先宏 朱斌 RimmerSR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49-553,共5页
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引起包括油菜在内的多种经济作物的菌核病。为筛选抗菌核病的作物品种及探讨防治该病的其它途径,获得足够的子囊孢子是极其重要的技术环节。本研究对大量获得子囊盘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从158个单... 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引起包括油菜在内的多种经济作物的菌核病。为筛选抗菌核病的作物品种及探讨防治该病的其它途径,获得足够的子囊孢子是极其重要的技术环节。本研究对大量获得子囊盘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从158个单菌核分离物中筛选出了6个能够在高温(20℃)下直接形成子囊盘的核盘菌菌株。其次对形成菌核的温度条件、形成菌核的营养基质及菌核形成期等因于对子囊盘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筛选的菌株在灭菌胡萝卜片上培育1个月即可产生大量的成熟菌核,这些菌核在20℃下保湿10-30d即可形成大量的子囊盘和子囊孢子。菌株Zxd-1的菌核最容易前发。试验还表明按这一程序获得的子囊孢子长出的菌丝能感染油菜,抗(耐)性品种(中油821)和感病品种(Westar)对接种体的反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盘菌 子囊盘前发 子囊 油菜
下载PDF
昆明地区印度块菌子囊果的解剖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龙月娟 李荣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9-274,共6页
通过印度块菌子囊果石蜡切片的显微观察,对印度块菌子囊果包被及子实层的显微结构、子囊及子囊孢子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印度块菌子囊果是由包被和子实层构成,子囊果的表面密被大量大小不一的疣状突起,包被由外皮层和内皮层... 通过印度块菌子囊果石蜡切片的显微观察,对印度块菌子囊果包被及子实层的显微结构、子囊及子囊孢子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印度块菌子囊果是由包被和子实层构成,子囊果的表面密被大量大小不一的疣状突起,包被由外皮层和内皮层构成;子实层由封闭的、大小不一的产孢组织构成,在产孢组织中包含有侧丝、产囊丝、子囊和子囊内的子囊孢子;(2)成熟印度块菌子囊果横切面上有明暗相间的迷宫状纹脉;(3)子囊卵形,由产囊丝顶端的细胞发育而来;(4)成熟子囊孢子红褐色,椭圆形至近球形不等,子囊孢子双层壁,外壁密布有刺状纹饰.子囊孢子在子囊内的发育过程中常出现败育现象,每个成熟子囊中含有1~5个子囊孢子(常见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块菌 子囊 子囊孢子 发育
下载PDF
羊肚菌(Morchella)子囊发育的观察及营养和紫外线对孢子的反应
12
作者 刘士旺 耿德贵 +1 位作者 刘文 温洪宇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52-55,共4页
经光学显微镜观察,羊肚菌子囊发育可分为三个阶段:子囊形成期、子囊伸长期和子囊成熟期.子囊孢子在YG培养基上萌发率为96.5%,紫外线对子囊孢子作用时间7min,存活率为60%
关键词 羊肚菌 子囊发育 子囊孢子 紫外线
下载PDF
避雨栽培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飞散时空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于舒怡 刘长远 +2 位作者 王辉 刘丽 关天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92-1902,共11页
【目的】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多雨潮湿地区常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研究旨在明确避雨栽培对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孢子囊飞散的影响,确定孢子囊飞散与病情变化之间关系,揭示避雨栽培对病菌数量的控制... 【目的】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多雨潮湿地区常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研究旨在明确避雨栽培对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孢子囊飞散的影响,确定孢子囊飞散与病情变化之间关系,揭示避雨栽培对病菌数量的控制作用,推测避雨栽培下霜霉病的初侵染来源,为葡萄霜霉病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生长季7—9月份,分别对沈阳地区露地和避雨栽培小区内葡萄霜霉病发病情况进行定株定枝系统调查,统计得到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应用SPSS19.0中回归曲线估计程序构建葡萄霜霉病流行时间动态模型,获得能描述不同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发病动态的模型参数,并推导2种栽培模式下霜霉病流行时期和流行速率。通过对田间小区内的孢子囊飞散进行定期监测,对比不同栽培模式下孢子囊飞散时间动态差异,探索关键流行时期内病害流行速率与捕孢量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避雨栽培对葡萄霜霉病孢子囊水平、垂直方向飞散的影响,明确关键流行时期内孢子囊的主要来源和孢子囊飞散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避雨和露地栽培下葡萄霜霉病的季节流行曲线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典型的S形曲线。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明确了Logistic模型能够反映沈阳地区葡萄霜霉病流行时间动态情况。露地和避雨栽培下病害流行时期:指数增长期分别为7月5—23日和8月18—30日,逻辑斯蒂增长期分别为7月23日至8月19日和8月30日至9月17日,衰退期分别为8月19日至葡萄生育末期和9月17日至葡萄生育末期。露地栽培下整个生长季孢子囊飞散表现为多峰曲线,当日降雨对孢子囊飞散有显著的冲刷作用。沈阳地区露地和避雨栽培下孢子囊飞散盛期分别为7—8月和8—9月。避雨栽培可明显降低空中孢子囊数量,从而减少孢子囊与避雨设施内葡萄叶片的接触概率,达到降低菌源基数的作用。避雨设施边行最早捕获孢子囊,且数量最多,随着逐渐向中心靠近,首次捕孢时间逐渐推迟,数量逐渐降低。葡萄叶幕对于孢子囊水平方向的飞散具有显著的阻隔效应。不同栽培模式下均以接近地面处的捕孢量最大,且随着高度增加,捕孢量逐渐减少。避雨设施对于接近棚顶处的孢子囊飞散有着显著的遮蔽作用。【结论】避雨栽培可推迟葡萄霜霉病始发时间和首次捕孢时间,缩短病害流行过程和孢子囊飞散周期,显著降低病害流行程度和孢子囊飞散数量。孢子囊飞散受到葡萄叶幕和避雨设施显著的阻隔效应。避雨栽培下葡萄霜霉病的初侵染主要为本地露地栽培下葡萄霜霉病病株上的病斑产生的孢子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菌 避雨栽培 子囊飞散 时空动态
下载PDF
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扩散动态及与田间病情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14
作者 吉丽丽 李海强 +4 位作者 任毓忠 祁立敏 赵宝龙 李国英 李春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8,共5页
病原体的数量和密度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病害预测预报的重要依据。葡萄霜霉病是新疆葡萄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有必要对其病菌的扩散动态进行研究,从而对病害进行预测。采取孢子捕捉和田间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葡萄... 病原体的数量和密度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病害预测预报的重要依据。葡萄霜霉病是新疆葡萄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有必要对其病菌的扩散动态进行研究,从而对病害进行预测。采取孢子捕捉和田间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葡萄霜霉菌孢子囊的时空扩散动态,并分析其与田间病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葡萄霜霉菌孢子囊一般在6月上中旬开始出现,7月下旬到9月上旬为高峰期,随后进入消退期。其孢子囊通常在葡萄冠层以下分布较多,一天24 h内都可捕到孢子囊,但一般8:00左右和20:00左右捕捉量最多。孢子囊的扩散与温度呈正相关,与湿度和降雨量呈负相关。在P<0.01水平下,霜霉病菌孢子囊扩散动态与5 d后病害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菌 葡萄霜霉病 子囊扩散动态 孢子捕捉 与病情相关性
下载PDF
一株嗜热子囊菌产生的碱性耐热过氧化氢酶及其应用潜力 被引量:24
15
作者 方芳 李寅 +2 位作者 堵国成 张娟 陈坚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3-428,共6页
研究了一株嗜热子囊菌产过氧化氢酶的摇瓶发酵条件 ,并对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评价。以2 0g L糊精和 1% (V V)乙醇为混合碳源时 ,过氧化氢酶酶活达到 15 94u mL ,比以糊精和乙醇单独为碳源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之和还高 2 3%。... 研究了一株嗜热子囊菌产过氧化氢酶的摇瓶发酵条件 ,并对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评价。以2 0g L糊精和 1% (V V)乙醇为混合碳源时 ,过氧化氢酶酶活达到 15 94u mL ,比以糊精和乙醇单独为碳源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之和还高 2 3%。改变培养基的初始pH、提高发酵液中的溶氧水平及添加外源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酶的产量进一步提高到 2 76 2u mL ,比优化前提高了 5 8倍。将嗜热子囊菌的过氧化氢酶同来源于牛肝、黑曲霉的过氧化氢酶进行了热 (70℃ ,80℃ ,90℃ )、碱 (pH 9 0 ,pH 10 0 ,pH 11 0 )稳定性的比较。结果显示 ,产自嗜热子囊菌的过氧化氢酶对高温和强碱性的耐受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来源的酶 ,在纺织染整工艺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 嗜热子囊 混合碳源 过氧化氢 热、碱稳定性
下载PDF
冬虫夏草子囊孢子及其无性型在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肖岩岩 陈超 +2 位作者 董建飞 李春如 樊美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7-591,共5页
在显微镜下挑取冬虫夏草弹射的单子囊孢子接种于平板上,18℃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过程,发现单子囊孢子产生芽管后,直接进行微循环产孢,产生被粘液包裹的球状分生孢子团,经过缓慢生长形成菌落后,开始无性繁殖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取... 在显微镜下挑取冬虫夏草弹射的单子囊孢子接种于平板上,18℃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过程,发现单子囊孢子产生芽管后,直接进行微循环产孢,产生被粘液包裹的球状分生孢子团,经过缓慢生长形成菌落后,开始无性繁殖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取其分生孢子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18℃下振荡培养,观察其生长过程。分生孢子液态培养主要经过:(Ⅰ)分生孢子萌发进行微循环产孢;(Ⅱ)孢子萌发产生菌丝;(Ⅲ)菌丝产生芽生孢子;(Ⅳ)芽生孢子生长形成新的芽孢。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冬虫夏草的无性型是中国被毛孢,且分生孢子在液体培养中也存在微循环产孢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 形态学 微循环产孢
下载PDF
诱导疫霉菌产生游动孢子囊液体培养基的研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方新 齐永霞 +3 位作者 高智谋 潘月敏 曹君 徐仁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7,共4页
研制了几种诱导疫霉菌产生游动孢子囊的蔬菜汁混合培养液,测定了各培养液诱导苎麻疫霉游动孢子囊的效果以及其对苎麻疫霉菌游动孢囊产生量、形态特征、游动孢子释放、卵孢子产生量、卵孢子的形态、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等生物学性状的影... 研制了几种诱导疫霉菌产生游动孢子囊的蔬菜汁混合培养液,测定了各培养液诱导苎麻疫霉游动孢子囊的效果以及其对苎麻疫霉菌游动孢囊产生量、形态特征、游动孢子释放、卵孢子产生量、卵孢子的形态、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各配比培养液均能很好地诱导游动孢子囊的产生,且以较低浓度的培养液对孢子囊诱导效果较好,而高浓度则有利于卵孢子的产生,不同培养液中产生的游动孢子囊均能正常释放游动孢子。其中西红柿∶黄瓜=1∶2配比的培养液简单易行且诱导效果最好,是V8C的理想替代培养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苎麻疫霉 子囊诱导 培养液
下载PDF
诱导大豆疫霉菌大量产生游动孢子囊的最佳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兰成忠 陈庆河 +4 位作者 赵健 邱荣洲 李本金 吕新 翁启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7-560,共4页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是疫霉菌中难在培养条件下形成孢子囊的菌种之一。对诱发大豆疫霉菌产生游动孢子囊的10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0种方法除了MSS溶液法外均能诱发产生游动孢子囊,其中以土壤浸出液法和皮氏液...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是疫霉菌中难在培养条件下形成孢子囊的菌种之一。对诱发大豆疫霉菌产生游动孢子囊的10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0种方法除了MSS溶液法外均能诱发产生游动孢子囊,其中以土壤浸出液法和皮氏液加土壤浸出液法效果最佳,产孢量大,所需的时间最短,游动孢子囊成熟度一致,且能一次性释放出游动孢子,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大豆疫霉菌产生孢子囊难这一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疫霉菌 子囊诱导 游动孢子
下载PDF
酿酒酵母子囊孢子单倍体形成和制备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龚熠 伍时华 +2 位作者 易弋 赵东玲 黄翠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0-84,共5页
实验研究了二倍体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GJ2008和GGFS16的孢子形成和分离条件,并获得了相应的单倍体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GJ2008和GGFS16在McClary培养基上22℃培养7d,产孢率分别为91.46%和87.20%。在此条件下... 实验研究了二倍体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GJ2008和GGFS16的孢子形成和分离条件,并获得了相应的单倍体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GJ2008和GGFS16在McClary培养基上22℃培养7d,产孢率分别为91.46%和87.20%。在此条件下,以浓度为0.3g/L的蜗牛酶37℃水浴处理,孢子释放率分别为66.15%和67.35%。对获得的单倍体菌株进行发酵实验,并测定其酒精发酵性能,为融合实验做好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子囊孢子 单倍体 产孢条件 单倍体分离
下载PDF
秦岭地区子囊菌酵母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陆惠中 王启明 +1 位作者 贾建华 白逢彦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从陕西秦岭地区的果实和叶等不同基物上分离得到子囊菌酵母262株,利用26SrDNA的D1/D2区域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探讨了该地区子囊菌酵母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共鉴定出10属31种,其中优势属为假丝酵母属C... 从陕西秦岭地区的果实和叶等不同基物上分离得到子囊菌酵母262株,利用26SrDNA的D1/D2区域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探讨了该地区子囊菌酵母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共鉴定出10属31种,其中优势属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12种,(其中新种2个,另文发表)、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5种、毕赤酵母属Pichia,5种和有孢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3种。对分离自陕西秦岭不同地区与海拔的同一个种的不同菌株进行了D1/D2序列分析比较,以探讨子囊菌酵母种内序列稳定性和变异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地区 子囊 酵母 物种多样性 地理分布 序列分析 陕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