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湘古诗词声乐套曲《子夜四时歌》的情感意蕴与音乐分析研究
1
作者 肖豆豆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18-529,共12页
中国古诗词声乐套曲《子夜四时歌》是金湘多种体裁作品中唯一的声乐套曲,是中、西融合的代表作品。金湘的中西音乐融合作曲实践,不仅促进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也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世界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此作品在继承中创新、在... 中国古诗词声乐套曲《子夜四时歌》是金湘多种体裁作品中唯一的声乐套曲,是中、西融合的代表作品。金湘的中西音乐融合作曲实践,不仅促进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也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世界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此作品在继承中创新、在借鉴中融合、在融合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是一部研究价值很高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湘 中国古诗词艺术 声乐套曲 子夜四时歌
下载PDF
浅析《子夜四时歌》的艺术特色与演唱风格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明哲 《新校园(上旬刊)》 2015年第3期89-90,共2页
本文对《子夜四时歌》的音乐进行分析,了解了作者对中国古诗词歌曲的体会心得。在歌曲历史的研究、曲式结构的简介、歌曲的演唱这三个方面对歌曲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 中国古诗词 子夜四时歌 艺术特色 演唱风格
下载PDF
声乐套曲《子夜四时歌》演唱分析
3
作者 刘佳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8年第2期178-179,共2页
声乐套曲《子夜四时歌》是一部根据古诗词来创作的声乐作品,作品是为女高音和钢琴伴奏而创作的,用四季来表现当时女子对于情爱的想望、渴望、思恋和怨怼。通过对作品内容背景的了解,分析了演唱该作品的音乐处理。
关键词 声乐套曲《子夜四时歌 金湘 演唱分析
下载PDF
从市井到宫廷:自下而上导向的诗歌思潮——以萧衍拟作《子夜四时歌》为例
4
作者 刘梅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30-34,53,共6页
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导向的诗歌思潮都需要上下两个社会阶层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作用与融合。文章以萧衍拟作乐府《子夜四时歌》为切入点,认识与理解从市井到宫廷自下而上导向的诗歌思潮。从客观与主观两个视角,即市民风尚的渗... 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导向的诗歌思潮都需要上下两个社会阶层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作用与融合。文章以萧衍拟作乐府《子夜四时歌》为切入点,认识与理解从市井到宫廷自下而上导向的诗歌思潮。从客观与主观两个视角,即市民风尚的渗透与民间乐府的普及,宫廷文人的背景与心态,解读这一诗歌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井 宫廷 思潮 萧衍 子夜四时歌
下载PDF
子夜四时歌:夏歌
5
作者 李白 《俄语学习》 2010年第4期1-1,共1页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关键词 俄语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子夜四时歌:夏
下载PDF
子夜四时歌·秋歌
6
作者 李白 《俄语学习》 2010年第5期1-1,共1页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关键词 俄语 文学作品 子夜四时歌·秋
下载PDF
略论《子夜四时歌》中的情爱与性爱
7
作者 倪万军 《固原师专学报》 2005年第4期16-19,共4页
情爱和性爱在大多数时候被认为是文学艺术的禁区,尤其是在主流文学活动中一直处于被疏远、压抑和禁锢的境地,但是在民间文学、通俗文学中却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比如《子夜四时歌》。《子夜四时歌》对人(尤其是女性)的情欲世界进行了... 情爱和性爱在大多数时候被认为是文学艺术的禁区,尤其是在主流文学活动中一直处于被疏远、压抑和禁锢的境地,但是在民间文学、通俗文学中却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比如《子夜四时歌》。《子夜四时歌》对人(尤其是女性)的情欲世界进行了大胆地揭示,而其所使用的表现方法又莫不因爱而生,因情而有,每一字都显示我国古代民间艺术家深厚的艺术涵养及其对现实生活独特的体悟与观察。《子夜四时歌》的出现与当时的地理条件、风俗风尚、思想根源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夜四时歌 情爱 性爱 表现方法 主题
下载PDF
从《子夜四时歌》看南朝五言乐府的演化
8
作者 叶露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45,共6页
作为南朝五言乐府代表的《子夜四时歌》,以其整饬的五言四句组诗形式备受关注。虽然前代不乏五言四句乐府,如《子夜歌》,然而句子的体式、节奏、造语、情感表达都未如《子夜四时歌》那样形成较为统一的范式。深入考察《子夜四时歌》,可... 作为南朝五言乐府代表的《子夜四时歌》,以其整饬的五言四句组诗形式备受关注。虽然前代不乏五言四句乐府,如《子夜歌》,然而句子的体式、节奏、造语、情感表达都未如《子夜四时歌》那样形成较为统一的范式。深入考察《子夜四时歌》,可以看到五言乐府以四句的形式固化成为一种体裁,要点在于体制、表现手法及其诗人意绪的沉淀三个方面:体制上主要体现在渐趋定型的五言四句句式、偶对的频繁使用、造语的固化模式;表现手法上则以叙事转变为抒情,作者自我意识的隐退使得短小的诗歌可以产生更多共鸣;而主题中时序节物与情感的对应使诗人意绪渐渐沉淀为后世足以祖述的对象。可见《子夜四时歌》当为后世五绝产生的关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夜四时歌 五言四句 体制 表现手法 意绪
原文传递
浅论《子夜歌》的艺术创作
9
作者 尹盛楠 《河北农机》 2019年第4期105-105,107,共2页
《子夜歌》作为《清商曲辞》中的开风气者,数量多达40首。其结构完整、内容连贯,通过独特的女性视角、多样的修辞手法、丰富的诗歌意象,创造出一种明丽清新的抒情风格。这种风格对后世宫体诗、敦煌曲子词等诗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直接... 《子夜歌》作为《清商曲辞》中的开风气者,数量多达40首。其结构完整、内容连贯,通过独特的女性视角、多样的修辞手法、丰富的诗歌意象,创造出一种明丽清新的抒情风格。这种风格对后世宫体诗、敦煌曲子词等诗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子夜四时歌》在《子夜歌》的影响下产生。它的诗歌在内容、风格、情感基调以及表现手法上与《子夜歌》基本一致,即这两组诗都是通过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和含蓄婉约的抒情性语言,表达出主人公从痴恋到相思,再到怨恨的真实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夜 子夜四时歌 艺术创作 意象 女性视角
下载PDF
中英诗歌中的“象征”
10
作者 刘保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86-89,共4页
象征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来代表或暗示某种抽象的意义.最典型的例子是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形象,如文英诗中,百合象征纯洁,十字架象征基督教;中国古诗中松象征坚贞,杨柳象征离别,桂、菊象征高洁、孤傲.象征可分为以下三种:1、固定象征.这... 象征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来代表或暗示某种抽象的意义.最典型的例子是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形象,如文英诗中,百合象征纯洁,十字架象征基督教;中国古诗中松象征坚贞,杨柳象征离别,桂、菊象征高洁、孤傲.象征可分为以下三种:1、固定象征.这种象征主要是凭着一定文化中对它们的普遍接受而存在,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成为常规的用法.这种象征由于固定下来常被后人沿用.中国古诗中“杨柳”象征“离别”是众所周知的.例如:“渭城朝雨轻浥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在英诗中,用“玫瑰”象征“爱情”和“美人”也是人所皆知的.如;“采摘玫瑰的花朵吧,时光老人在飞奔.今天笑盈盈的这朵花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诗 时光老人 柳色 西出阳关 英诗 李商隐 孤舟 一杯酒 子夜四时歌 千山鸟飞绝
下载PDF
南朝民间情歌中的女性自我形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洁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4年第3期76-78,共3页
南朝时期,乐府情歌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它们大都以女性为中心,以爱情为题材。这些情歌广泛地反映了她们恋爱生活中的忧喜得失、离合变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情态各异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 自我形象 子夜四时歌 南朝时期 懊侬 乐府民 襄阳乐 华山畿 黄鹄曲 北辰星 白石郎
下载PDF
漫谈郭沫若的夜歌
12
作者 徐明旭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第3期237-243,共7页
在郭沫若早期诗集《女神》、《星空》里,有二十来首以夜为题材的新诗,其分量占两诗集的五分之一左右。它们或描绘夜景,或抒写夜思,我们不妨称之为夜歌。这些诗表面上风格冲淡,色泽柔和。
关键词 郭沫若诗 《女神》 中国诗 子夜四时歌 积极浪漫主义 北朝乐府 子夜 发展史 把酒问月 乌栖曲
下载PDF
女性爱情意识的觉醒——《风》诗与吴歌、西曲中恋歌的一点比较
13
作者 张宏生 《晋中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74-78,共5页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少年维特之烦恼·序诗》,郭沫若译)歌德的这几句诗,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青春的永恒冲动.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并不...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少年维特之烦恼·序诗》,郭沫若译)歌德的这几句诗,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青春的永恒冲动.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并不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它的新鲜和神奇.歌咏爱情的诗篇,其活力生生不息永远地给人们心中印上一片片柔情蜜意.现在,我们沿着时间的河流上溯,通过对我国古老的民歌的非常富有特色的两个部分——“风”诗与吴歌、西曲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爱情 《风》 少年维特之烦恼 子夜四时歌 青年男子 文学历史 菱舟 子衿 广陵潮
下载PDF
《吴声歌曲》的历史文化意义及影响
14
作者 罗永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62-70,共9页
“五四”以后,无论是中国文学史或诗歌研究的著作,对南朝《吴声歌曲》都有专章和专论加以论述。但从思想根源出发来谈论其历史文化意义及其影响的并不多,本文即想在这方面谈一点看法,以供讨论。
关键词 吴声 历史文化意义 中国文学史 子夜四时歌 研究 神弦 道教思想 山水诗 宫体诗 尽意
下载PDF
子夜吴歌(其三)
15
作者 《当代学生》 2023年第14期91-92,96,共3页
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这是李白创作的组诗,分《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 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这是李白创作的组诗,分《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夜 哀苦 吴声 子夜四时歌 《秋 乐府
原文传递
古装电视剧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评电视剧《芈月传》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烨 《视听》 2016年第10期29-30,共2页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装电视剧的映射现状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同时还有利于加深受众的理解和认识。从电视剧作品来说,传统文化涉及的年代久远,与现代社会的场景存在较大的对比和反...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装电视剧的映射现状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同时还有利于加深受众的理解和认识。从电视剧作品来说,传统文化涉及的年代久远,与现代社会的场景存在较大的对比和反差,能够比较系统、整体呈现传统文化又不显突兀的,自然是以古装为基础的电视剧。但遗憾的是,当前古装电视剧内容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创作 电视剧作品 黄歇 古装剧 民族精神 秦王 子夜四时歌 国产电视剧 人物设置 勤劳勇敢
下载PDF
音谐韵美 女儿情长──古代女性爱情诗谐音双关手法释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爱平 彭燕彬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4年第S1期53-55,共3页
音谐韵美女儿情长──古代女性爱情诗谐音双关手法释例韩爱平,彭燕彬爱情,作为人类高尚的精神生活、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可以说是常写常新。我国古代诗作中爱情诗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爱情诗可以说是占典诗苑中的一枝奇葩。而那些出... 音谐韵美女儿情长──古代女性爱情诗谐音双关手法释例韩爱平,彭燕彬爱情,作为人类高尚的精神生活、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可以说是常写常新。我国古代诗作中爱情诗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爱情诗可以说是占典诗苑中的一枝奇葩。而那些出自女性之手、或以女性口吻运用谐音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诗 古代女性 谐音双关 谐韵 古代诗 诗苑 释例 子夜四时歌 雍裕之 江边柳
下载PDF
旅游别称种种
18
作者 王君敏 《语文知识》 1994年第2期21-22,共2页
由于旅行游览的目的方式不同,古汉语中“旅游”一词便有了种种别称。宸游,即帝王或皇室巡视天下。如:御苑清风正麦秋,金舆晚出事宸游。(归有光《西苑观刈麦》)
关键词 旅行游览 壮游 杜审言 子夜四时歌 老僧 文子 古乐府 宦游人 古戍 三国演义
下载PDF
中国古诗词里的永恒之作蚕诗词
19
作者 孙永生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第1期18-19,共2页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这样一类诗词,它既描写生产、又刻画民风,既鞭挞世态、又抒发情感,尤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流光溢彩,鲜艳夺目,它就是纵贯古今、穿越时空的蚕诗词。蚕诗词最早可追溯到2 600年前的《诗经》,在《诗经》305...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这样一类诗词,它既描写生产、又刻画民风,既鞭挞世态、又抒发情感,尤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流光溢彩,鲜艳夺目,它就是纵贯古今、穿越时空的蚕诗词。蚕诗词最早可追溯到2 600年前的《诗经》,在《诗经》305篇诗歌中与蚕有关的就有27篇,如"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魏风·十亩之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亩之间 魏风 罗敷 斧斨 爱国诗人陆游 女桑 子夜四时歌 采桑女 叶沃若 织妇叹
下载PDF
小折扇中的大文化
20
作者 袁帅 《神州》 2012年第7S期68-71,共4页
折扇源于南北朝,千百年来备受人们喜爱。中国文人将折扇看成一种身份的象征,体现着个人的文化素养。折扇本是纳凉工具,它是怎样成为象征高雅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的物件的?折扇究竟是日本舶来的还是中国发明的呢?本文将综合折扇的历史渊... 折扇源于南北朝,千百年来备受人们喜爱。中国文人将折扇看成一种身份的象征,体现着个人的文化素养。折扇本是纳凉工具,它是怎样成为象征高雅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的物件的?折扇究竟是日本舶来的还是中国发明的呢?本文将综合折扇的历史渊源、特点、发展、现状等多方面内容,展现小折扇中的大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修养 聚头扇 腰扇 吴声 子夜四时歌 宋代文学 《乐府诗集》 生活用具 李庆杰 清商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