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医大师夏桂成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经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红玉 任青玲 +2 位作者 胡荣魁 王伟 夏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08-1210,共3页
不孕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妇科疑难病症之一,其中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症临床诊治疗效不佳。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从医六十余载,创造性的提出“心肾调周理论”,强调心(脑)的主导作用,运用治未病思想,重视经间排卵期阴阳... 不孕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妇科疑难病症之一,其中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症临床诊治疗效不佳。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从医六十余载,创造性的提出“心肾调周理论”,强调心(脑)的主导作用,运用治未病思想,重视经间排卵期阴阳转化,经前期阳长阶段,通过基础体温洞察阳长水平,关注锦丝带下的量与时间,治疗重在宁心补肾助阳,促使“六阳”到位,暖宫助孕,同时结合心理疏导,生活方式的调整,共奏奇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桂成 难治性不孕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经验 中医治疗
下载PDF
促性腺素释放素类似物联合体外受精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帆 施祖美 +2 位作者 金炜 邵敬於 凌梅立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7-238,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应用促性腺素释放素类似物 (GnRH A)联合体外受精 (IVF)的妊娠效果。方法 :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 ,其中 3例为子宫肌腺病。先使用GnRH A治疗3~ 6mo ,待月经来潮后采用促性腺激素超排卵治疗 ,卵泡... 目的 :探讨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应用促性腺素释放素类似物 (GnRH A)联合体外受精 (IVF)的妊娠效果。方法 :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 ,其中 3例为子宫肌腺病。先使用GnRH A治疗3~ 6mo ,待月经来潮后采用促性腺激素超排卵治疗 ,卵泡成熟后采卵 ,常规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结果 :发现排卵期血催乳素 (PRL)增高 ,治疗后 5例妊娠 ,住院保胎 ,3例足月妊娠分娩 ,2例流产。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应用GnRH A治疗 3~ 6mo后IVF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育 受精 体外
下载PDF
IVF-ET技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许孝凤 曹云霞 +2 位作者 丛林 魏兆莲 周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1-302,共2页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辅助生殖技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本生殖中心 2 0 0 2年 1月~ 2 0 0 4年 5月 5 3例EMS患者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单精子胞浆内注射 (IVF ET/ICSI)共 5 7个周...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辅助生殖技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本生殖中心 2 0 0 2年 1月~ 2 0 0 4年 5月 5 3例EMS患者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单精子胞浆内注射 (IVF ET/ICSI)共 5 7个周期为研究组。其中 13个周期为A组 ,给予GnRH α治疗后行IVF ET/ICSI ;另 44个周期为B组 ,未经任何治疗直接行IVF ET/IC SI。随机抽取同期行IVF ET病历 111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研究与对照组在IVF ET治疗中的Gn使用量、获卵数、卵裂及受精情况 ,并对其成功率进行分析 ;对研究组中A、B组与对照组在IVF ET/ICSI治疗中的Gn使用量、获卵数、卵裂、受精情况及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 5 7个周期中获临床妊娠 19周期 (3 3 3 3 % ) ,对照组 111个周期中获临床妊娠 40周期 (3 6 0 4%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组中A组 13个周期获临床妊娠 6周期 (4 6 15 % ) ,B组 44个周期中获临床妊娠 12周期 (2 7 2 7%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A组Gn使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与B组。结论 :IVF ET技术是EMS不孕症患者获得生育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下载PDF
滕秀香教授辨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验案举隅 被引量:9
4
作者 苑晶晶 李培培 滕秀香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可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形成结节及包块。临床以下腹痛、痛经、不孕及月经异常等为主要表现。EMs好发于育龄女性,与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可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形成结节及包块。临床以下腹痛、痛经、不孕及月经异常等为主要表现。EMs好发于育龄女性,与不孕症密切相关。文献研究表明:约30%~50%EMs患者合并不孕[1];不孕女性患Ems概率比正常女性高6~8倍[2];EMs可导致女性生育力下降,正常女性生育力为15%~20%,而EMs患者仅为2%~10%[3]。诸多临床研究表明[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辨证治疗 验案举隅 育龄女性 生长功能 医药治疗 子宫肌层 概率比 脉细 形成结节
下载PDF
达必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病人助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爱青 马建华 +2 位作者 杨团真 孟凡会 王春莲 《齐鲁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
①目的 探讨达必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症病人助孕中的作用。②方法 EMs致不孕症病人58例作为EMs组,采用达必佳+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尿促性素方案治疗;58 例不明原因不孕症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ET),... ①目的 探讨达必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症病人助孕中的作用。②方法 EMs致不孕症病人58例作为EMs组,采用达必佳+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尿促性素方案治疗;58 例不明原因不孕症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ET),观察分析助孕过程中MⅡ级卵子数、胚胎质量与妊娠率。③结果 EMs组MⅡ级卵子数目、MⅡ级卵子百分率、Ⅰ级胚胎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27,χ2 =5.78、6.11,P<0.05);EMs组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5.88,P<0.01)。④结论 EMs不孕症病人应用达必佳助孕能显著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女(雌)性 达必佳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妇女的心理状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冯果兰 《全科护理》 2010年第33期3045-3046,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心理
下载PDF
弹射式空芯针活检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合并腺肌病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凌晨 王勇 +2 位作者 张逢春 孙良艳 孙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中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及子宫肌层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178例术前B超未提示异常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期患者;8例术前B超提示子宫腺肌病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腹腔镜下利用快速活检枪进...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中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及子宫肌层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178例术前B超未提示异常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期患者;8例术前B超提示子宫腺肌病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腹腔镜下利用快速活检枪进行子宫后壁肌层6点穿刺并送病理检查,术后均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果 (1)186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穿刺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2)病理检查发现178例术前检查未提示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3例(12.9%)合并子宫腺肌病;8例术前检查提示子宫腺肌病者有6例(75%)确诊。结论 (1)术前检查无异常提示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合并子宫腺肌病;(2)利用快速活检枪进行子宫肌层穿刺活检安全可行,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检枪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合并卵巢反应不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助孕效果的分析
8
作者 雷曼 鹿群 刘来庆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反应不良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微刺激方案行IVF-ET助孕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反应不良的不孕症患者52例,对患者的86个促排卵周期和66个移植周... 目的探讨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反应不良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微刺激方案行IVF-ET助孕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反应不良的不孕症患者52例,对患者的86个促排卵周期和66个移植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内异症组;并选取同期采用微刺激方案行IVF-ET助孕的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卵巢反应不良的不孕症患者104例的138个促排卵周期和131个移植周期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Gn用药总量、用药时间、HCG日LH值、E2值、P值以及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可利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着床率以及流产率等。结果内异症组Gn用药量、用药时间、HCG日LH值、E2值、P值以及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利用胚胎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异症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安全、经济、有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反应不良的不孕症患者行IVF-ET助孕治疗时首选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反应不良 微刺激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肾虚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冉青珍 陈万群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研制肾虚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动物模型以供子宫内膜异位中医药研究使用。方法:模拟女性"肾虚血瘀"的中医病因病机,与传统的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相结合,建立病证结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用中医... 目的:研制肾虚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动物模型以供子宫内膜异位中医药研究使用。方法:模拟女性"肾虚血瘀"的中医病因病机,与传统的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相结合,建立病证结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用中医实验动物证候学指标与理化检验指标共同评价该模型的临床代表性。并与单纯的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相比较。结果:病证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既能反映肾虚血瘀的中医证候基本特点又与现代医学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疾病的特点相一致。结论:病证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可代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进行妊娠功能方面的中医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肾虚血瘀证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谢春丽 赵星 +2 位作者 朱兰妃 吴玉女 马燕琳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5期576-580,共5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腹腔镜手术,观察组予热敏灸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随访1年记录妊娠...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腹腔镜手术,观察组予热敏灸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随访1年记录妊娠及复发情况。治疗前后测定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两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清脂联素(AD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两侧子宫动脉PI、RI降低(P<0.05),观察组两侧子宫动脉PI、RI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ADP、TNF-α水平均改善(P<0.05),观察组血清ADP、TNF-α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这可能与其调节血清ADP、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艾条灸 热敏灸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育 女性 脂联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1
作者 连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2期1931-1932,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统计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不孕时间、病理类型、...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统计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不孕时间、病理类型、不孕类型、术后性激素药物辅助治疗、合并子宫腺肌病,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2年内,9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中妊娠55例,妊娠率为59.14%;未妊娠38例,未妊娠率40.86%;经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不孕时间、不孕类型及合并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大、不孕时间长、原发性不孕症及合并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经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临床需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宫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岩文 陆翰梅 +1 位作者 任建枝 孙晶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0期1464-1467,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不孕症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术后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IVF-ET助孕的EM不孕症患者资...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不孕症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术后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IVF-ET助孕的EM不孕症患者资料,从中选取148例纳入研究,年龄20~42岁,根据患者妊娠结局划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促排卵资料,分析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48例EM不孕患者IVF-ET助孕后,种植率为50.00%(74/148),临床妊娠率为46.62%(69/148);剔除相关病例后成功组纳入47例患者,失败组纳入79例患者。两组EM不孕患者年龄、不孕症病程、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功组窦卵泡数为(10.55±4.68)个,高于失败组的(6.27±2.7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促排卵时间、促性腺激素(Gn)总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分别为(9.25±1.38)d、(1825.70±103.93)IU、(2960.32±148.74)pg/ml、(10.05±1.05)mm、(10.70±2.84)个,均优于失败组的(11.16±1.67)d、(2545.29±136.21)IU、(2196.90±148.07)pg/ml、(11.04±1.39)mm、(6.43±1.86)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EM不孕患者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获卵数、窦卵泡数为EM不孕患者IVF-ET助孕后成功妊娠的保护因素(均OR<1,P<0.05),促排卵时间、HCG日内膜厚度为EM不孕患者IVF-ET助孕后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EM不孕症患者行IVF-ET前,应尽量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以提高妊娠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龚丽新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妊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具体情况。结果 (1)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患者发热、切口感染以及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术后6个月妊娠率、术后1年妊娠率均低于观察组(P<0.05);(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78.13%)(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行宫腹腔镜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术后妊娠率,明显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 宫腹腔镜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血清miR-203a-3p、SOCS1、SOCS3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永乐 张丽 +2 位作者 申小静 杨光 王婷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9期2076-2080,共5页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中miR-203a-3p、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SOCS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经术后随访24个月均妊娠者76例(异位组),根据妊...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中miR-203a-3p、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SOCS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经术后随访24个月均妊娠者76例(异位组),根据妊娠结局良好组(41例)及不良组(35例);本院体检健康女性76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血清中miR-203a-3p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SOCS1、SOCS3水平。Pearson法分析异位组miR-203a-3p与SOCS1、SOCS3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miR-203a-3p、SOCS1、SOCS3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位组血清miR-203a-3p水平较高,血清SOCS1、SOCS3水平较低;与Ⅰ/Ⅱ期相比,Ⅲ/Ⅳ期患者血清miR-203a-3p水平较高,SOCS1、SOCS3水平较低(均P<0.05)。Pearson分析显示,miR-203a-3p与SOCS1、SOCS3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miR-203a-3p、SOCS1、SOCS3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6、0.818、0.806,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29,特异性为90.8%,敏感度为84.2%。异位组中,与妊娠结局良好组相比,不良组患者血清miR-203a-3p水平较高,SOCS1、SOCS3水平较低(均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miR-203a-3p水平异常升高,血清SOCS1、SOCS3水平异常降低,miR-203a-3p、SOCS1、SOCS3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 miR-203a-3p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相关性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腹腔镜手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朝辉 李颖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6期2301-2303,共3页
目的:应用腹腔镜对盆、腹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直视检查和活检做到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可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方法:对157例经腹腔镜诊断为盆、腹腔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并在腹腔镜下探查时按美国生育学会(AFS)1985年提出的"修正... 目的:应用腹腔镜对盆、腹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直视检查和活检做到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可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方法:对157例经腹腔镜诊断为盆、腹腔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并在腹腔镜下探查时按美国生育学会(AFS)1985年提出的"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进行分期。其中Ⅰ期29例,Ⅱ期86例,Ⅲ期34例,Ⅳ期8例。同时行卵巢异位内膜病灶切除和粘连分解、盆腔腹膜异位内膜病灶内凝固术及清除腹腔液等手术治疗,术后随访两年,对妊娠者随访到28周总结患者术后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157例患者术后两年内妊娠共127例,分别为Ⅰ期25例(86.2%,25/29),Ⅱ期70例(81.5%70/86),Ⅲ期26例(76.5%26/34),Ⅳ期6例(75%6/8)。经统计学检验,各期患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内的妊娠率(93.7%,119/127)。高于术后半年~1年内的妊娠率(6.3%,8/127,P<0.01),127例妊娠患者中,流产6例,流产率与分期无关(P>0.05),妊娠12周后流产率(83.3%10/12),高于妊娠12周后(16.7%,2/12,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不仅可检查、诊断各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引起不孕症的盆腔因素:而且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提高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并且在腹腔镜下清除腹腔液及进行盆、腹腔异位内膜病灶内凝固术,可较完全的破坏盆、腹腔异位内膜病灶,对各期特别是Ⅰ,Ⅱ期内异位症的患者生育能力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女性 腹腔镜 手术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希望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婵娟 熊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33期4816-4817,共2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希望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4月—2019年9月在我院行IVF-ET的EMs不孕症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希望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4月—2019年9月在我院行IVF-ET的EMs不孕症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基于此观察组联合希望疗法,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IVF-ET结局。结果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IVF-ET治疗的EMs不孕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希望疗法,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认知行为干预 希望疗法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白建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16期19-20,38,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均实施手术治疗。统计自然妊娠成功率,并分析自然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研究对象中术后自然妊娠成功率为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均实施手术治疗。统计自然妊娠成功率,并分析自然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研究对象中术后自然妊娠成功率为38.10%;自然妊娠失败者年龄>35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程>3年、不孕症病程>3年、输卵管堵塞者构成比均显著高于自然妊娠成功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均为危险因素(OR=5.339、4.007、7.156、6.246,P<0.05);自然妊娠失败者术后促排卵药物应用的构成比明显低于自然妊娠成功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为保护因素(OR=0.423,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失败风险高,年龄>35等均是危险因素,术后促排卵药物应用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自然妊娠
下载PDF
探讨缩宫素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16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缩宫素(OT)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症患者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EMs不孕症患者(A组)、60例因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症患者(B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C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OT、PGE_2、PGF_(2... 目的:探讨缩宫素(OT)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症患者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EMs不孕症患者(A组)、60例因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症患者(B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C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OT、PGE_2、PGF_(2α),分析OT与PGE_2、PGF_(2α)的关系。结果:A组和B组的OT、PGF_2、PGF_(2α)水平均高于C组水平,A组高于B组(P<0.05);Ⅰ/Ⅱ期OT、PGF_2、PGF_(2α)水平均低于Ⅲ/Ⅳ期患者(P<0.05);EMs不孕症患者血清OT水平与PGF2、PGF2α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564/0.348,P<0.05)。结论:OT导致紊乱性子宫收缩,可能促进EMs不孕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宫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相关不孕症的潜在作用
19
作者 何亚伦 丁杰 俞超芹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5年第1期94-98,F0004,共6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与不孕症密切相关。然而,EMs影响生育能力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证实,细胞焦亡可能在导致EMs女性生殖能力降低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的非凋亡程序性细胞坏死...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与不孕症密切相关。然而,EMs影响生育能力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证实,细胞焦亡可能在导致EMs女性生殖能力降低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的非凋亡程序性细胞坏死形式,其特征在于快速的质膜破裂和促炎内容物的释放。本文综述了细胞焦亡的主要分子机制和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细胞焦亡与炎症、类固醇激素的关系及其在EMs进展中的作用,分析了细胞焦亡可能通过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卵巢储备功能导致EMs相关不孕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炎性小体 NLRP3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黄志华 曾丽莉 吴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采取温针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8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采取温针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8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研究组联合温针灸治疗,每个月经期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持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妊娠率。结果研究组性欲冷淡、腰酸体寒、耳鸣头晕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更高较对照组更优(P<0.05)。研究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收缩期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有利于调节血清VEGF水平,进一步优化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 温针灸 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