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1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特征联合血清CA19-9、HE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症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陈丽 赵威 +2 位作者 李珊珊 梁爽 丁瑞敏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特征联合血清糖类抗原(CA) 19-9、人附睾蛋白4 (HE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症(EAO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手术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EAOC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临床特征联合血清糖类抗原(CA) 19-9、人附睾蛋白4 (HE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症(EAO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手术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EAOC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2的比例抽取同期在我院手术且经术后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的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CA125、CA19-9和HE4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AOC的独立风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临床特征、CA19-9和HE4诊断EAOC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A19-9和HE4水平分别为[20.99 (17.06,32.40)] U/mL和[64.47 (55.93,72.01)] 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8(2.18,10.86)] U/mL和[43.39(34.61,52.40)] 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A125水平为[59.85 (39.51,92.26)] pmol/L,明略高于对照组的[56.58 (39.80,80.68)] p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19-9、HE4、年龄、肿瘤最长径是影响EAOC的风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最长径、CA19-9、HE4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8,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年龄:0.857;肿瘤最长径:0.767;CA19-9:0.767;HE4:0.808)(P<0.05)。结论 CA19-9、HE4、年龄、肿瘤最长径可用于预测EAOC,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 糖类抗原19-9 人附睾蛋白4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相关卵巢癌的MRI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思萌 赵德利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1-226,共6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的盆腔慢性疾病,对女性的日常生活质量可产生巨大影响。当EMs良性病灶发生恶变时,由EMs恶变引起的卵巢癌在临床上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相关卵巢癌(endometriosis associated ov...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的盆腔慢性疾病,对女性的日常生活质量可产生巨大影响。当EMs良性病灶发生恶变时,由EMs恶变引起的卵巢癌在临床上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相关卵巢癌(endometriosis associated ovarian cancer,EAOC)。既往研究对“EMs恶变为EAOC”这类疾病的关注度和认识度不足,因此如何通过多模态MRI系统性地甄别和诊断该类疾病成为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的早期诊断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干预治疗,对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该类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现状,并详述不同MRI技术中的特征性表现和应用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恰当地对EMs恶变为EAOC进行诊断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 恶变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综述
下载PDF
卵巢透明细胞癌和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袁素珍 靳焰 汪雯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7-1682,共6页
目的:分析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和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OMA)患者的临床特征,阐明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21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确诊为OCCC患者80例及术后病理为OMA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一... 目的:分析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和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OMA)患者的临床特征,阐明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21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确诊为OCCC患者80例及术后病理为OMA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特征、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检查指标等。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临床症状如腹痛、阴道出血及其他症状(腹胀、月经紊乱、便秘和阴道分泌物异常等),术前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卵巢囊肿的超声特征,如卵巢囊肿大小、有无盆腔积液和是否为复杂性囊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CCC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与OMA组比较,OCCC组患者年龄明显升高(P<0.05),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P<0.05),卵巢囊肿直径明显增加(P<0.05),有盆腔积液、其他症状和复杂性囊肿患者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40岁(OR=56.856,95%CI:5.611~576.082,P=0.001)、复杂性卵巢囊肿(OR=4.427,95%CI:1.025~19.114,P=0.046)、合并盆腔积液(OR=8.760,95%CI:1.574~48.760,P=0.013)和卵巢囊肿大小(OR=1.782,95%CI:1.329~2.390,P<0.01)是患OCCC的危险因素。卵巢囊肿大小的截断值为7.35 cm时,其灵敏度(83.75%)和特异度(80.00%)之和最高,AUC为0.883,对于OCCC的识别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对于年龄≥40岁、囊肿直径≥7.35 cm且为复杂性囊肿,尤其是伴有盆腔积液的患者,其恶变为OCCC的风险较高,建议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透明细胞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复杂性囊肿
下载PDF
卵巢及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透明细胞癌一例
4
作者 郭希 刘思敏 +1 位作者 魏佳 杨永秀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80-683,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但发生恶变的概率较低,同时合并卵巢和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透明细胞癌的概率更低,目前相关报道鲜少。报告1例卵巢及输卵管复合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透明细胞癌病例,患者因腹胀就诊,影像学...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但发生恶变的概率较低,同时合并卵巢和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透明细胞癌的概率更低,目前相关报道鲜少。报告1例卵巢及输卵管复合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透明细胞癌病例,患者因腹胀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盆腔巨大肿物及腹腔积液,网膜多发结节,考虑转移。遂行卵巢恶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病理活检符合透明细胞癌,癌灶分布于双侧输卵管及右侧卵巢。术后进行静脉化疗,第1周期使用紫杉醇脂质体和卡铂进行化疗,第2周期在原有化疗方案基础上添加贝伐珠单抗进行靶向治疗。现化疗第6个周期,已进行化疗后评估,无明显不良反应,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 输卵管 透明细胞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临床特点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昌浩 张利达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9-534,共6页
目的 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制定检索策略,通过计算机检索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英文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EAOC文献,利用Note express5文献管理软件严格遵守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 目的 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制定检索策略,通过计算机检索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英文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EAOC文献,利用Note express5文献管理软件严格遵守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要求所纳入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且能提取出所需的原始数据,采用RevMan5.4对各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5篇文献中中文18篇,英文7篇。EAOC组发病年龄显著小于non-EAOC组(P=0.006);EAOC组透明细胞样癌概率显著高于non-EAOC组,浆液性细胞癌概率和黏液性细胞癌概率显著少于non-EAOC组(P<0.05,P<0.000 01),两组间子宫内膜样癌概率无显著差异(P>0.05);EAOC组FIGO分期早期显著多于non-EAOC组,减瘤手术效果显著优于non-EAOC组(P<0.001,P<0.000 01),EAOC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non-EAOC组(P<0.000 1)。结论 EAOC患者具有较早的发病年龄、FIGO分期处于早期、减瘤手术效果佳、5年生存率高等特点,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样癌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 透明细胞样 META分析
下载PDF
MFG-E8和GNA1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程燕 张宁 +5 位作者 董黎 凌箫鸣 王悦 陈贵芹 靖爽 陈雁南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30-535,共6页
目的探讨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和G蛋白亚基α-14(GNA1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EAOC患者51例(EAOC组)、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AEM)患... 目的探讨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和G蛋白亚基α-14(GNA1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EAOC患者51例(EAOC组)、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AEM)患者63例(AEM组)、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82例(EMT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病变组织中MFG-E8、GNA14表达。对EAOC患者随访5年。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EAOC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EAO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EAOC组MFG-E8阳性率为82.35%、GNA14阳性率为70.59%,均显著高于AEM组(41.27%、44.44%)和EMT组(25.61%、23.17%)(P<0.001)。MFG-E8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肿瘤直径、肿瘤级别、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淋巴转移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NA14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淋巴转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FG-E8高表达组和GNA14高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短于MFG-E8低表达组和GNA14低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Ⅱ期、淋巴转移、MFG-E8高表达、GNA14高表达是EAO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值分别为2.337、2.519、3.133、3.080,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258~4.342、1.332~4.764、1.381~7.108、1.318~7.197,P<0.01]。结论MFG-E8、GNA14在EAOC患者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或可作为EAOC患者的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 G蛋白亚基α-1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
下载PDF
糖类抗原19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及抗苗勒管激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卵巢癌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倩 王金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11期1979-1981,共3页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99(CA19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及抗苗勒管激素(AMH)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卵巢癌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卵巢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玉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99(CA19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及抗苗勒管激素(AMH)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卵巢癌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卵巢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玉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癌患者42例为联合组,同期该院收治并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妇女50例为健康组,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血清β-hCG、CA199及AMH表达水平,并比较3组患者其他卵巢功能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β-hCG、CA199及AMH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卵巢癌的预测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β-hCG、CA199及AMH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卵巢癌的相关性。结果联合组患者CA199、β-hC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AM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卵巢癌的预测效能高于任意单一检测(均P<0.05),曲线下面积为0.889,特异度为87.30%,灵敏度为88.50%,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CA199、β-hCG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并发卵巢癌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014、0.218,均P<0.05),AMH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并发卵巢癌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129,P<0.05)。结论血清β-hCG、CA199及AMH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特异性表达,对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否并发卵巢癌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199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抗苗勒管激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卵巢癌 预测效能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的研究进展与治疗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静 翁誉文 余平月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594-601,共8页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全面回顾了EAOC的发病机制、风险因素、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显示,遗传突变如ARID1A和PI3K/AKT通路的异常活化是EAOC发病的重要因素。此外,患者的遗传...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全面回顾了EAOC的发病机制、风险因素、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显示,遗传突变如ARID1A和PI3K/AKT通路的异常活化是EAOC发病的重要因素。此外,患者的遗传背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与EAOC的风险密切相关。在诊断方面,新型生物标志物和先进的成像技术正在被开发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治疗方面,除了传统的手术和化疗,靶向疗法和免疫治疗显示了良好的治疗前景。特别是,PD-1/PD-L1抑制剂在提高某些EAOC患者的生存率方面表现出较大潜力。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EAOC的病理机制,优化诊断策略,并发展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 研究进展 治疗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和卵巢透明细胞癌的特征及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情况分析
9
作者 梁静 姚秋会 +3 位作者 李燕 罗越 汪静 唐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EC)和卵巢透明细胞癌(CCC)的临床、超声、病理特征及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合并率。方法:对2017年6月—202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卵巢CCC(n=63例)和EC(n=5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EC)和卵巢透明细胞癌(CCC)的临床、超声、病理特征及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合并率。方法:对2017年6月—202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卵巢CCC(n=63例)和EC(n=5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年龄、组织学、术前CA-125水平、术前CEA水平、肿瘤大小、是否合并子宫内膜癌等)、超声及病理特征。结果:两组患者部位、最大径、术前CA-125水平、术前C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组患者年龄低于CCC组(P<0.05),EC组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比例高于CCC组(P<0.05)。两组患者超声特征中病灶最长径、肿块性质、边界、形态、阻力指数(RI)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最长径、肿块性质、边界、形态、RI等超声特征鉴别CCC和EC的AUC均低于0.7。EC组免疫组化表现为ER、PR、CK7、EMA、Vim阳性,P63、53及P16阴性或灶性阳性,CK20、CK15、Napsin-A阴性;CCC组免疫组化表现为CK7和EMA阳性,ER、PR、P53、P16、CD125、Napsin-A阴性或灶性阳性,CK20、P63和Vim阴性。CCC和EC组患者再阅片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比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卵巢EC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ER阳性率高于卵巢CCC患者,超声检查恶性特征明显,但缺乏鉴别CCC和EC的特异性表现,卵巢EC和CCC病理报告中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低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异位症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合并卵巢癌1例
10
作者 蒋冰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病例女,46岁,主诉无明显不适,因“体检发现左肾积水1月”来我院就诊。入院后予以常规检查,泌尿系超声检查仅发现左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图1),超声造影提示左肾盂扩张,未见异常增强(图2),考虑肾外肾盂。患者进一步行泌尿系血管与尿路... 病例女,46岁,主诉无明显不适,因“体检发现左肾积水1月”来我院就诊。入院后予以常规检查,泌尿系超声检查仅发现左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图1),超声造影提示左肾盂扩张,未见异常增强(图2),考虑肾外肾盂。患者进一步行泌尿系血管与尿路成像发现,左侧输尿管中段局部截断,似可见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界不清,增强可见强化,周围可见稍大淋巴结,伴上游尿路积水扩张,下段输尿管显示不清,诊断左侧输尿管中段占位,首先考虑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中的鉴别诊断及其相关指标分析
11
作者 杜蕾 姜述怡 张勇生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7期151-155,共5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和卵巢癌中应用价值其相关指标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山东省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妇科收治的40例EMT患者(卵巢EMT组)与40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和卵巢癌中应用价值其相关指标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山东省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妇科收治的40例EMT患者(卵巢EMT组)与40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计算超声诊断准确率,并分析超声成像特征。结果卵巢EMT组漏诊1例,误诊4例(畸胎瘤2例,单纯性囊肿1例,炎症积水1例),卵巢癌组漏诊2例,误诊4例(子宫浆膜下肌瘤1例,盆腔结核1例,浆膜下肌瘤1例,畸胎瘤1例);两组超声诊断准确率、肿块最大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卵巢EMT组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高于卵巢癌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慢于卵巢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EMT组肿瘤分期Ⅰ型、Ⅱ型占比均低于卵巢癌组,Ⅲ型、Ⅳ型、Ⅴ型及Ⅵ型占比均高于卵巢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能提高卵巢EMT和卵巢癌检查准确度,可将RI、PSV及临床症状作为参考依据,为后续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 超声 诊断鉴别
下载PDF
围绝经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媛媛 李颖颖 +4 位作者 常丰华 高雅 李艳芹 李梦梦 封全灵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44-51,共8页
目的构建围绝经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OE)恶变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处于围绝经期并经病理确诊的236例OE患者及4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 目的构建围绝经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OE)恶变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处于围绝经期并经病理确诊的236例OE患者及4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围绝经期OE患者发生恶变的危险因素,运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模型并进行模型的评估。结果建模集OE组与建模集EAOC组的绝经状态、既往巧囊剥除史、合并自身癌症、直系亲属癌症、痛经时间5年及以上、进行性痛经、月经紊乱、术前疾病管理3年以上、不孕、包块压痛触痛、OE分型、重型内异症、超声下病变侧别、超声下包块呈现血流信号、磁共振成像下乳头状结构、磁共振成像下结合带完整的分布,以及初次性生活年龄、孕次、初次妊娠年龄、初次分娩年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527、16.255、1.634、7.609、20.822、15.313、5.140、4.751、13.303、5.264、8.448、8.920、5.248、8.385、7.029、4.223,t值分别为2.228、2.052、3.863、3.046,P<0.1)。验证集OE组与验证集EAOC组的绝经状态、既往巧囊剥除史、月经量多、伴发痛经、痛经时间5年及以上、进行性痛经、术前疾病管理3年以上、不孕、包块固定不动、OE分型、重型内异症、超声下包块呈现血流信号、磁共振成像下囊壁增厚、磁共振成像下乳头状结构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558、20.707、5.004、5.920、10.616、2.325、6.727、4.964、4.234、5.384、1.251、2.325、7.892、6.950,P<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状态(OR=5.007,95%CI:1.363~18.394)、进行性痛经(OR=3.583,95%CI:0.909~14.122)、不孕(OR=22.489,95%CI:3.552~42.382)、重型内异症(OR=3.800,95%CI:0.894~16.147)、超声下包块呈现血流信号(OR=3.431,95%CI:1.044~11.280)均是围绝经期OE恶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集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95%CI:0.769~0.928),验证集AUC为0.880(95%CI:0.725~0.941)。建模集和验证集的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均拟合良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分别为χ2=3.691,P=0.884;χ2=4.166,P=0.842。结论绝经状态、进行性痛经、不孕、重型内异症、超声下包块呈现血流信号均是围绝经期OE恶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对高危人群有较高地筛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恶变 围绝经期 列线图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并发卵巢癌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13
作者 彭诗维 占诗艳 +1 位作者 黄玲 彭秀秀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070-2072,共3页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并发卵巢癌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及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260例。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并发卵巢癌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EAOC)组...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并发卵巢癌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及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260例。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并发卵巢癌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EAOC)组已绝经、卵巢包块5~15 cm、CA125水平35~1000 U/mL、FIGO分期Ⅰ-Ⅱ期、透明细胞癌发病率均高于非EA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卵巢包块直径、CA125水平、FIGO分期、组织学分型是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卵巢癌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且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并发卵巢癌的危险因素较多,在临床干预中需注意缩短绝经后女性按时体检的间隔时间,抽查卵巢情况、CA125水平,若发生异常则及时进行干预,以降低卵巢癌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炎症水平特征及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儒新 傅杨 +1 位作者 张嘉慧 任晓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炎症水平特征及复发性流产(RSA)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该院并住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0例,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划分为微轻度组(64例)和中重度组(8...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炎症水平特征及复发性流产(RSA)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该院并住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0例,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划分为微轻度组(64例)和中重度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外周静脉血血清中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及抗缪管激素(AMH)等卵巢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外周静脉血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相关指标的差异,外周静脉血血清中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卵巢抗体(AoAb)、抗心磷脂抗体(AcAb)及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HCGAb)等自身抗体相关指标的差异。随访并统计两组患者RAS的发生率,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RSA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微轻度组患者RSA发生率低于中重度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25%vs.45.35%,P>0.05);微轻度组患者LH、FSH、CRP、IL-1、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中重度组患者,AMH水平高于中重度组患者(P<0.05);微轻度组患者EmAb、AoAb、AcAb及HCGAb阳性率均低于中重度组患者,其中仅EmAb阳性率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LH、FSH、CRP、IL-1、IL-6、TNF-α水平及EmAb阳性率均与RSA发生呈正相关,且均为RSA发生的危险因素;AMH水平与RSA发生呈负相关,且为RSA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RSA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发生率存在差异,其中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卵巢功能较差,炎症水平及自身抗体水平较高,且与RSA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复发性流产 卵巢功能 炎症水平 自身抗体
下载PDF
同时性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恶性肿瘤6例分析
15
作者 高波 黄章骞 +3 位作者 尉伟东 揭芳 蔡红光 丁海钢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1期2076-2079,共4页
目的分析同时性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同时性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经过。结果因腹痛腹胀就诊者2人,行卵巢恶性肿瘤分期手术。... 目的分析同时性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同时性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经过。结果因腹痛腹胀就诊者2人,行卵巢恶性肿瘤分期手术。因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月经改变就诊者4人:3人术前行诊刮,病理提示子宫内膜样腺癌,行手术治疗,其中2人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按卵巢恶性肿瘤行分期手术,1人合并卵巢囊肿考虑良性,未行冰冻切片,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及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二次手术切除大网膜;另1人行腹腔镜下双侧卵巢囊肿剔除+骶韧带结节切除+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卵巢囊肿冰冻切片提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骶韧带结节及子宫内膜息肉均未行冰冻切片,术后病理提示骶韧带结节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二次手术切除全子宫、双附件、盆腔淋巴结、盆腔深部内异结节及阴道壁。术后1人放弃治疗,2人行放化疗,3人行化疗。结论对疑有子宫内膜病变且同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必须先行诊刮,如病理提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内膜癌,需高度重视异位内膜发生恶性肿瘤,无论异位内膜有无肉眼可见异常,必须行冰冻切片,避免因只处理子宫内膜病变而导致手术范围不够再行二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 同时性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联合亮丙瑞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VEGF和MCP-1的影响
16
作者 栾莹 张伟娜 冯珊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亮丙瑞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亮丙瑞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3)采用亮丙瑞林治疗,研究组(n=44)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桂枝茯苓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卵巢功能、免疫代谢、细胞因子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VEGF、MCP-1、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免疫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亮丙瑞林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功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T淋巴细胞、炎症细胞因子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
17
作者 张瑞 王文娜 +2 位作者 陈立乔 黄晓颖 陈志芳 《西部医学》 2024年第7期1047-1051,1057,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炎症细胞因子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Ms)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经病理确诊OMs患者72例为观察组,根据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r-AFS)分为I~II期37例,...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炎症细胞因子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Ms)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经病理确诊OMs患者72例为观察组,根据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r-AFS)分为I~II期37例,III~IV期35例,另选取同期术后诊断为单纯性卵巢囊肿或良性畸胎瘤的患者72例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检测法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炎症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IL-17A、IFN-γ和TNF-α含量),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讨论OMs影响因素,I~II、III~IV期EMs患者中比较外周血独立影响指标CD4^(+)、TNF-α表达差异。ROC曲线评估CD4^(+)、CD8^(+)和TNF-α3项指标单独及联合对OMs的诊断效能。结果CD8^(+)、IL-2、IL6、IL-10、TNF-α、月经初潮年龄<13岁,经期天数>6天、痛经、人流手术或宫腔操作史和剖宫产史为OMs危险因素,CD4^(+)及CD4^(+)/CD8^(+)为OMs保护因素;CD8^(+)、TNF-α、经期天数>6天、痛经和人流手术或宫腔操作史为OMs独立危险因素,CD4^(+)为OMs独立保护因素;I~II、III~IV期OMs CD4^(+)、CD8^(+)和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与TNF-α联合检测可提高OMs诊断效能。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细胞因子在OMs发生中发挥着一定作用,CD4^(+)、CD8^(+)和TNF-α参与疾病进展且3者联合检测在OMs诊断方面可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影响因素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心理干预联合GnRH-a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韩涛 马立娟 刘晓婉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108-1113,共6页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GnRH-a...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GnRH-a干预组(n=41)和联合心理干预组(n=42)。GnRH-a干预组于术后给予GnRH-a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额外进行心理干预,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抗精子抗体(AsAb)、抗透明带抗体(AZpAb)]阳性率、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性激素水平[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结果干预结束后两组患者AEmAb、AsAb、AZpAb阳性率、E2水平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FSH、LH水平较干预前均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间免疫功能指标、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联合心理干预组患者平均HAMA、HAMD评分、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GnRH-a干预组(P<0.05);两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联合应用GnRH-a及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自身免疫状态、性激素紊乱及全身炎症水平,进而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提示心理干预可能具有协同GnRH-a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预后的积极作用,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心理干预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载PDF
miR-17-5p、IL-6及MCP-1联合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刘冬霞 宋易坤 +4 位作者 于航 薛闪辉 陈飞 奈嫚嫚 李蕾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582-585,590,共5页
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微小RNA-17-5p(miR-17-5p)、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联合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OEM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微小RNA-17-5p(miR-17-5p)、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联合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OE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命名为OEM组(n=100),另选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n=60)。比较两组血清miR-17-5p、IL-6及MCP-1水平;OEM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手术与药物对症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随访12个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EM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7-5p、IL-6、MCP-1水平对OEM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OEM组的血清miR-17-5p水平低于对照组,IL-6、MC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15、59.651、38.199,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囊肿直径>5 cm(OR=1.828)、ASRM分期为Ⅲ~Ⅳ期(OR=1.815)、血清miR-17-5p水平降低(OR=2.042)、IL-6水平升高(OR=2.136)及MCP-1水平升高(OR=1.966)均是OEM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7-5p、IL-6、MCP-1水平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6、0.781、0.745、0.933,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miR-17-5p、IL-6及MCP-1联合检测对OEM患者术后复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小RNA-17-5p 白细胞介素-6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术后复发
下载PDF
卵巢及子宫双原发子宫内膜样癌1例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李宝华 史连国 步晓琳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8期563-565,I0002,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卵巢及子宫双原发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文献,以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本文回顾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1例卵巢及子宫双原发子宫内膜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目前... 目的分析探讨卵巢及子宫双原发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文献,以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本文回顾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1例卵巢及子宫双原发子宫内膜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目前国内外诊断及治疗的最新进展。结果该病例经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确诊,卵巢及子宫见子宫内膜样癌特征性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波形蛋白、Pax核转录因子家族成员Pax8均表达阳性,P53、P16、天冬氨酸蛋白酶A表达阴性。结论该类疾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异性,常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治疗方法为全面分期手术,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子宫 子宫内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