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研究
1
作者 张瑞 任永凤 +1 位作者 许延兰 王文彬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方法:将本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腹腔镜囊肿剔除术,研究组40例行超声引导介入穿刺治疗。...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方法:将本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腹腔镜囊肿剔除术,研究组40例行超声引导介入穿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价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卵巢功能指标变化,观察两组术后1年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雌激素(E2)水平低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介入穿刺治疗可增强疗效,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改善卵巢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囊肿 超声引导介入 肿瘤标记物 卵巢功能 复发率
下载PDF
临床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宗志强 计雨辰 +4 位作者 郭文玥 申健 詹磊 卫兵 李烦繁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980-2984,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OE)之间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OE的71例患者(观察组)和同期术后证实为单纯性卵巢囊肿或良性畸胎瘤...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OE)之间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OE的71例患者(观察组)和同期术后证实为单纯性卵巢囊肿或良性畸胎瘤的91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包括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人附睾蛋白4(HE4)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运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OE的独立风险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肿瘤标志物对OE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25、CA153和CA199水平分别为53.52(26.50,91.10)U/m L、9.21(7.12,14.03)U/m L和19.80(16.18,28.10)U/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43(9.70,19.90)U/m L、6.53(5.23,8.44)U/m L和8.23(5.66,14.82)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Ⅲ~Ⅳ期OE患者的血清CA125和CA199水平分别为72.84(47.25,102.00)U/mL和9.20(7.80,12.28)U/mL,明显高于Ⅰ~Ⅱ期OE患者的42.10(20.98,59.63)U/mL和16.44(9.20,20.92)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CA125、CA153和CA199等指标升高是OE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125、CA153和CA199预测O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0、0.769和0.843,其敏感度分别为74.6%、73.2%和77.5%,特异性分别为93.4%、96.7%和82.4%,三个指标的联合诊断模型AUC为0.939,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0%和84.6%。结论血清CA125,CA153和CA199水平与OE相关,其联合诊断模型在OE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肿瘤标志物 诊断价值 糖类抗原 相关性
下载PDF
卵巢类似午菲管肿瘤的子宫内膜样癌1例
3
作者 郝雪 高雪岚 +6 位作者 王娟 王媛 赵林远 李月红 吴文新 张祥宏 崔晋峰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5-276,共2页
患者,女,65岁,近一个月出现排尿困难就诊。既往月经规律,50岁自然绝经,无阴道出血及异常排液。查腹部CT+盆腔CT示:(1)盆腔巨大肿物(12.3 cm×15.0 cm×12.1 cm),性质及来源待定;(2)两侧附件显示不清。妇科超声示:盆腔包块(肿瘤... 患者,女,65岁,近一个月出现排尿困难就诊。既往月经规律,50岁自然绝经,无阴道出血及异常排液。查腹部CT+盆腔CT示:(1)盆腔巨大肿物(12.3 cm×15.0 cm×12.1 cm),性质及来源待定;(2)两侧附件显示不清。妇科超声示:盆腔包块(肿瘤来源不确定)(大小约15.7 cm×13.4 cm×12.5cm)。手术所见:右侧卵巢直径约15 cm,质韧,切面呈鱼肉样,细腻,黄褐色。本研究已通过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科研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批准号:2024-P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癌 午菲管肿瘤 卵巢 临床病理特征 女性附件瘤
下载PDF
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
4
作者 曹立宇 田壮壮 +2 位作者 祝利利 白真真 张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4,共6页
目的探讨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62例EC临床资料,根据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分子分型标准,采用免疫组化法和PCR法将EC分为4种亚型,即POLE突变型、错配修... 目的探讨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62例EC临床资料,根据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分子分型标准,采用免疫组化法和PCR法将EC分为4种亚型,即POLE突变型、错配修复缺陷型(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MMRd)、无特异性分子谱型(no specific molecular profile,NMSP)和p53突变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OLE突变型3例(4.8%),MMRd型15例(24.2%),NSMP型36例(58.1%),p53突变型8例(12.9%)。POLE基因突变与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和FIGO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MMRd型患者中,FIGOⅡ+Ⅲ期患者的比例明显增加,其中1例p53蛋白过表达,2例均完全失表达。36例NSMP型患者与组织学低级别(Grade I+Ⅱ)有关(P<0.05),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8例p53突变型患者与组织学高级别(GradeⅢ级)有关(P<0.05);淋巴结转移、FIGOⅡ+Ⅲ期明显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子分型在EC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与POLE基因突变型和NSMP型相比,MMRd型和p53突变型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分子分型 错配修复 免疫组织化学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类似Wolffian肿瘤的输卵管子宫内膜样癌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郝子琪 王昱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28-329,332,共3页
形态类似Wolffian肿瘤的输卵管子宫内膜样癌罕见,易误诊为Wolffian肿瘤及其他肿瘤。2020年本院诊断1例形态类似Wolffian肿瘤的输卵管子宫内膜样癌,现总结其临床及大体、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其的诊断和认识,避免误诊。1材料与方法1.1临... 形态类似Wolffian肿瘤的输卵管子宫内膜样癌罕见,易误诊为Wolffian肿瘤及其他肿瘤。2020年本院诊断1例形态类似Wolffian肿瘤的输卵管子宫内膜样癌,现总结其临床及大体、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其的诊断和认识,避免误诊。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主因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于2020-11-04入院治疗,无阴道出血及流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癌 Wolffian肿瘤 免疫组化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子宫内膜癌肿瘤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郭晶晶 肖雪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90-193,共4页
子宫内膜癌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多种免疫细胞,其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巨噬细胞的来源及异质性、巨噬细胞在子宫内膜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布特点与作用机制以及靶向巨噬细胞对... 子宫内膜癌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多种免疫细胞,其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巨噬细胞的来源及异质性、巨噬细胞在子宫内膜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布特点与作用机制以及靶向巨噬细胞对子宫内膜癌的干预作用予以综述,旨在为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子宫内膜 肿瘤微环境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肿瘤微环境中预后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谱分析
7
作者 丁彩云 马强 +3 位作者 丁锦 王海华 李晶 孙丽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目的: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PCR表达验证,探索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肿瘤微环境中的预后关键基因。方法:下载获取TCGA数据库中552例EC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应用R软件ESTIMATE算法进行免疫评分和基质评分,筛选表达差异基因... 目的: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PCR表达验证,探索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肿瘤微环境中的预后关键基因。方法:下载获取TCGA数据库中552例EC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应用R软件ESTIMATE算法进行免疫评分和基质评分,筛选表达差异基因。多种算法对差异基因的预后情况和相关通路进一步探索。PCR实验分析差异基因在细胞系中的表达相关性。结果:Cox回归分析和KM生存分析提示CCR4(C-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4,CCR4)为潜在预后相关基因。GSEA(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结果发现,CCR4在免疫应答-激活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RT-qPCR结果表明,在细胞水平,CCR4在肿瘤组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肿瘤组。结论:子宫内膜癌的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免疫浸润,CCR4有望成为新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子宫内膜 生物信息学分析 预后基因
下载PDF
地屈孕酮片辅助化疗对改善子宫内膜癌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炎症反应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薛文玲 吕小红 +3 位作者 毛晓红 尹保娜 李玉静 刘延楠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0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片辅助化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将单独实施化疗的40例患者列...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片辅助化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将单独实施化疗的4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采用地屈孕酮片辅助化疗的4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炎症指标及病灶缓解率,对所有患者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人附睾蛋白4(HE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0、2.786、2.140,P<0.05);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7、2.523、2.667,P<0.05);观察组的患者病灶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3,P<0.05);观察组患者QLICP-EN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6、2.827、2.629、2.394,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5)。结论:采用地屈孕酮片辅助子宫内膜癌化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并缓解炎症反应,对促进其病灶改善、提升生活质量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地屈孕酮片 化疗 肿瘤标志物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单纯型子宫内膜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孙娜 王健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7期1965-1968,共4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异质性肿瘤,起源于内分泌系统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大多数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在肺和胃胰腺系统,女性生殖系统此类肿瘤的发病率极低。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small-cell endometrial neuroendocrine c...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异质性肿瘤,起源于内分泌系统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大多数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在肺和胃胰腺系统,女性生殖系统此类肿瘤的发病率极低。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small-cell endometria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CENC)占所有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比例不足1%[1]。研究发现,SCENC多于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和淋巴结转移,一旦确诊即为晚期,患者预后较差[2-3]。本文通过对相关疾病复习,结合济宁医学院附属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1例SCENC患者的病历资料对SCENC临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探索本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术中改良“八”字截石位联合变温毯及术前音乐放松疗法在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术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张晶晶 张宁宁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术中应用改良“八”字截石位联合变温毯及术前音乐放松疗法的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173例子宫内膜癌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8)和对照组(n=85),对照组实施传统截石位联合常规保温措施等干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术中应用改良“八”字截石位联合变温毯及术前音乐放松疗法的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173例子宫内膜癌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8)和对照组(n=85),对照组实施传统截石位联合常规保温措施等干预,观察组实施术中改良“八”字截石位变温毯及术前音乐放松疗法。比较两组体位摆放耗时、体位调整率、低体温发生率,术后肢体疼痛、活动受限发生率,各项手术指标水平变化及术前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体位摆放耗时、体位调整率、低体温、术后肢体疼痛及活动受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广泛焦虑量表(GAD-7)评分、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术中应用术中改良“八”字截石位联合变温毯及术前音乐放松疗法,可缩短患者体位摆放时间,减少术中体位调整次数,减轻术前负性情绪,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外科学 子宫内膜肿瘤/护理
下载PDF
双侧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
11
作者 何英 罗寿召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874-1877,共4页
目的:探究双侧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剥除术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恢复情况及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1年11月本院行腹腔镜肿瘤剥除术的双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2例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月经第2~... 目的:探究双侧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剥除术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恢复情况及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1年11月本院行腹腔镜肿瘤剥除术的双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2例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月经第2~3天卵巢储备功能指标[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础窦卵泡数(AFC)、血清抑制素B(INHB)],基础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_(2))],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黏液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血清AMH、INHB及AFC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成熟性畸胎瘤患者AFC水平低于术前(P<0.05),AMH、INHB水平与术前无差异(P>0.05);患者血清FSH、E_(2)、RI、PI水平均低于术前,L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高于术前(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术后AMH、AFC、INHB与RI、PI水平均呈正相关,与子宫内膜厚度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双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肿瘤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具有相关性,可为术后生育评估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卵巢良性肿瘤 腹腔镜肿瘤剥除术 卵巢储备功能 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关性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李锋 王亚桃 王建敏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8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开腹组(n=43,开腹手术)和腹腔镜组(n=44,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8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开腹组(n=43,开腹手术)和腹腔镜组(n=44,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天,两组患者血清CA125、HE4、CEA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腹腔镜组患者血清CA125、HE4、CEA水平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两组患者PT、APTT均短于本组术前,FIB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腹腔镜组患者PT、APTT均短于开腹组,FIB水平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低于本组术前,CD8^(+)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腹腔镜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开腹组,CD8^(+)水平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安全性较高,但易对凝血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临床需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肿瘤标志物 凝血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孝丽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7期485-489,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住院6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同期65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住院6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同期65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血清CA125、VEGF、MMP-9检测,比较2组检测结果,分析超声造影联合血清CA125、VEGF、MMP-9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应用价值。结果子宫内膜癌组峰值强度大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达峰时间、上升时间短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A125、VEGF、MMP-9高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声造影参数峰值强度、达峰时间、上升时间及血清CA125、VEGF、MMP-9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有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超声造影参数峰值强度、达峰时间、上升时间及血清CA125、VEGF、MMP-9水平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0.885、0.891、0.913、0.861、0.891;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957。结论超声造影联合血清CA125、VEGF、MMP9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糖类抗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PAND治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邱天 谢飞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8期1363-1365,138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PAND)治疗子宫内膜癌(EC)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EC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PAND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性手术+PAND治疗。比较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PAND)治疗子宫内膜癌(EC)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EC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PAND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性手术+PAND治疗。比较2组临床指标、肿瘤标志物、预后情况。结果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时间[(62.45±6.79)min]长于对照组[(49.89±5.16)min],肛门排气时间[(1.46±0.39)d]、住院时间[(8.19±2.11)d]均短于对照组[(2.35±0.47)d、(13.54±3.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CA199、CEA、CA125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PAND治疗能够有效清扫淋巴结,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患者预后,术后恢复时间较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腹腔镜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肿瘤标志物 并发症
下载PDF
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高危子宫内膜癌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何昌晓 陆信求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 探讨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血清肿瘤标准物及预后影响。方法 纳入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两院妇科收治的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化疗治疗4个疗程,观察组盆腔调强放疗... 目的 探讨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血清肿瘤标准物及预后影响。方法 纳入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两院妇科收治的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化疗治疗4个疗程,观察组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4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不良反应率及随访2年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80.00%(P<0.05);治疗4个疗程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E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组间无差异(P>0.05),随访2年观察组复发率5.00%,对照组15.00%(P<0.05)。结论 采取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干预高危子宫内膜癌,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高且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子宫内膜 盆腔调强放疗 化疗 肿瘤标志物 复发
下载PDF
2023年美国放射肿瘤学会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雨璇 王元景 孔为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1期1284-1289,共6页
子宫内膜癌为中高等收入国家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患病群体数量仍呈上升趋势^([1])。手术、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为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方式^([2])。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疾病诊断时常处于早期阶段,其预后较好。... 子宫内膜癌为中高等收入国家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患病群体数量仍呈上升趋势^([1])。手术、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为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方式^([2])。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疾病诊断时常处于早期阶段,其预后较好。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后期复发风险增高,而复发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因此合并高危因素或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应接受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学会 放射治疗
下载PDF
戈舍瑞林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对血清生长因子、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孙红霞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戈舍瑞林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对血清生长因子、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乳山市中医院收治的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安宫黄体酮)与观察组(戈舍瑞林联合安... 目的探讨分析戈舍瑞林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对血清生长因子、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乳山市中医院收治的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安宫黄体酮)与观察组(戈舍瑞林联合安宫黄体酮)各38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上皮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戈舍瑞林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性激素、炎症指标改善,也能调节血清生长因子、肿瘤标志物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舍瑞林 安宫黄体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生长因子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MRI基于2023版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评估子宫内膜癌进展
18
作者 刘晓怡 王珂 +3 位作者 苟心怡 王屹 洪楠 程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2-625,共4页
子宫内膜癌(EC)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MRI对EC评估具有重要价值。2023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做出重大修订,以更细致地对EC进行风险分层,也使MRI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就MRI基于2023版FIGO分期评估EC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肿瘤分期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癌中KIF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邓涛 温媛媛 +1 位作者 何慧 钱立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C1(KIFC1)在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95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KIFC1的表达;应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0对新鲜癌...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C1(KIFC1)在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95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KIFC1的表达;应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0对新鲜癌组织和相邻非癌组织中KIFC1 mRNA和蛋白表达;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KIFC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KIFC1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阳性率(61.0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FC1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肌层浸润深度、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均<0.05)。qRT-PCR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样癌中KIFC1 mRNA相对表达量(2.99±0.59)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00±0.29,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样癌中KIFC1蛋白相对表达量(1.70±0.36)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0.72±0.17,P<0.05)。生存分析发现,子宫内膜样癌中KIFC1阳性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KIFC1在子宫内膜样癌中表达上调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提示其可能成为子宫内膜样癌潜在的治疗靶点和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样癌 KIFC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基于DWI深度学习特征的预测模型评估子宫内膜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的价值
20
作者 牛永超 周芳 +3 位作者 赵丹丹 侯孟岩 李淑建 张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2-927,共6页
目的探索基于扩散加权成像(DWI)深度学习特征的预测模型在子宫内膜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评估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4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行MRI检查的32例微卫星不稳定和55例微卫星稳定子宫内膜癌患者的DWI资料,... 目的探索基于扩散加权成像(DWI)深度学习特征的预测模型在子宫内膜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评估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4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行MRI检查的32例微卫星不稳定和55例微卫星稳定子宫内膜癌患者的DWI资料,测量原发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并分别应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和PyRadiomics提取原发病灶的深度学习特征和影像组学特征。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及随机森林进行特征筛选和模型建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净重新分类指数评估模型性能,基于1000次重采样的Bootstrap进行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深度学习模型共纳入6个特征,分别为第7、57、77、82、97和108个特征,AUC为0.905(95%CI 0.823~0.957);影像组学模型共纳入6个特征,分别为1个邻域灰度差矩阵、4个灰度区域大小矩阵和1个灰度游程长度矩阵特征,AUC为0.844(95%CI 0.751~0.913);微卫星不稳定组的ADC小于微卫星稳定组(t=-4.123,P<0.001),AUC为0.810(95%CI 0.712~0.886)。与影像组学模型和ADC相比,深度学习模型的风险预测效果得到改善,净重新分类指数分别为0.856和0.486(P<0.01,P=0.024)。在基于Bootstrap的内部验证中深度学习模型也展示出较影像组学模型更高的性能,二者的AUC分别为0.897(95%CI 0.889~0.905)和0.829(95%CI 0.812~0.839)。结论与影像组学模型和ADC相比,基于DWI图像深度学习特征的预测模型能够更好地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微卫星不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深度学习 影像组学 微卫星不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