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Illumina测序分析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
5
1
作者
丘甜美
蔡慧华
+1 位作者
何援利
莫沁晖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88-592,共5页
目的:从菌群总体角度分析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宫腔粘连(IUA)患者与健康育龄期女性的子宫内膜菌群的差异。方法:采集20例轻度IUA患者(IUA-L)、26例中重度IUA(IUA-M/H)及21例子宫内膜正常女性(对照组)的子宫内膜组织,对样本进行细菌基因组DN...
目的:从菌群总体角度分析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宫腔粘连(IUA)患者与健康育龄期女性的子宫内膜菌群的差异。方法:采集20例轻度IUA患者(IUA-L)、26例中重度IUA(IUA-M/H)及21例子宫内膜正常女性(对照组)的子宫内膜组织,对样本进行细菌基因组DNA提取、16S rRNA V4区基因扩增及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比较3组子宫内膜菌群物种丰度结构及多样性。结果:在菌门水平,所有研究对象的子宫内膜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组成,三个组中变形菌门高达67.16%。在菌属水平,IUA组子宫内膜克雷伯氏菌属、希瓦氏菌属、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增加(31.44%、15.50%、8.77%,9.51%、15.32%、4.53%,7.11%、16.00%、6.95%)。IUA-L组和IUA-M/H组的Alpha多样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P=0.030);轻度IUA组与对照组的子宫内膜菌群构成在总体上可区分(P=0.022)。结论:IUA患者与子宫内膜正常女性的子宫内膜菌群构成存在差异,主要改变优势菌群的组成比例,且分布欠均匀、群落结构相似度较低。IUA发病可能与子宫内膜菌群改变有关,维持子宫腔内微生态平衡有利于子宫内膜损伤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子宫内膜菌群
高通量测序
16S
rR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女性阴道和子宫内膜菌群与反复着床失败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芬婷
李蓉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41-944,共4页
反复着床失败已经成为辅助生殖技术亟需解决的重点难题之一,其发病原因不明,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紊乱与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胚胎着床失败及妊娠结局息息相关,这或是提高辅助生殖胚胎着床率的突...
反复着床失败已经成为辅助生殖技术亟需解决的重点难题之一,其发病原因不明,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紊乱与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胚胎着床失败及妊娠结局息息相关,这或是提高辅助生殖胚胎着床率的突破点之一。本文主要总结女性阴道和子宫内膜菌群紊乱与反复着床失败之间的关系,分析女性生殖道菌群影响胚胎着床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反复着床失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
菌
群
子宫内膜菌群
反复着床失败
潜在机制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llumina测序分析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
5
1
作者
丘甜美
蔡慧华
何援利
莫沁晖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妇产科
出处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88-59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701396
No:81771525)
+1 种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7A030313512)
华南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No:2018MS83)。
文摘
目的:从菌群总体角度分析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宫腔粘连(IUA)患者与健康育龄期女性的子宫内膜菌群的差异。方法:采集20例轻度IUA患者(IUA-L)、26例中重度IUA(IUA-M/H)及21例子宫内膜正常女性(对照组)的子宫内膜组织,对样本进行细菌基因组DNA提取、16S rRNA V4区基因扩增及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比较3组子宫内膜菌群物种丰度结构及多样性。结果:在菌门水平,所有研究对象的子宫内膜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组成,三个组中变形菌门高达67.16%。在菌属水平,IUA组子宫内膜克雷伯氏菌属、希瓦氏菌属、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增加(31.44%、15.50%、8.77%,9.51%、15.32%、4.53%,7.11%、16.00%、6.95%)。IUA-L组和IUA-M/H组的Alpha多样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P=0.030);轻度IUA组与对照组的子宫内膜菌群构成在总体上可区分(P=0.022)。结论:IUA患者与子宫内膜正常女性的子宫内膜菌群构成存在差异,主要改变优势菌群的组成比例,且分布欠均匀、群落结构相似度较低。IUA发病可能与子宫内膜菌群改变有关,维持子宫腔内微生态平衡有利于子宫内膜损伤后修复。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子宫内膜菌群
高通量测序
16S
rRNA
Keywords
Intrauterine adhesions
Endometrial microbiot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16S rRNA
分类号
R711.7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性阴道和子宫内膜菌群与反复着床失败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芬婷
李蓉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
出处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41-944,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No:2018YFC100410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o:81925013)。
文摘
反复着床失败已经成为辅助生殖技术亟需解决的重点难题之一,其发病原因不明,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紊乱与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胚胎着床失败及妊娠结局息息相关,这或是提高辅助生殖胚胎着床率的突破点之一。本文主要总结女性阴道和子宫内膜菌群紊乱与反复着床失败之间的关系,分析女性生殖道菌群影响胚胎着床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反复着床失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阴道
菌
群
子宫内膜菌群
反复着床失败
潜在机制
治疗
分类号
R711.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71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Illumina测序分析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菌群多样性
丘甜美
蔡慧华
何援利
莫沁晖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女性阴道和子宫内膜菌群与反复着床失败的相关研究进展
刘芬婷
李蓉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