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阴道二维与三维超声评估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巫雁丹 吴丽君 梁秋芳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2期82-85,共4页
目的对比经阴道二维(2D-TVS)与三维超声(3D-TVS)评估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对子宫腺肌病(A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60例疑似AM患者,均给予2D-TVS、3D-TVS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AM的诊断结果,分析子... 目的对比经阴道二维(2D-TVS)与三维超声(3D-TVS)评估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对子宫腺肌病(A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60例疑似AM患者,均给予2D-TVS、3D-TVS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AM的诊断结果,分析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异常量化评分对不同分型AM的诊断结果。结果3D-TVS诊断AM患者40例,2D-TVS诊断AM患者37例,两种方法诊断AM的灵敏度分别为92.31%、76.92%,特异度分别为80.95%、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3D-TVS诊断A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2D-TVS诊断AUC为0.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TVS诊断AM的Kappa值为0.741,而2D-TVS的Kappa值仅为0.427。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异常量化评分(>2分)对不同分型AM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3.33%,AUC为0.925(95%CI:0.827~1.000),Kappa值为0.840。结论与2D-TVS比较,3D-TVS应用于AM的诊断可提高其诊断效能,且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异常量化评分对AM分型诊断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三维超声 阴道二维超声 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 子宫
下载PDF
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的结构、功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何莹 任青 程忠平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2期2317-2320,共4页
尽管目前对于子宫腺肌病的诊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在过去的50多年里,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最被广泛接受的是子宫腺肌病是由内膜基底层向下浸润生长嵌入肌层导致的,但内膜是如何浸润生长的仍在研究中。而子宫内膜... 尽管目前对于子宫腺肌病的诊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在过去的50多年里,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最被广泛接受的是子宫腺肌病是由内膜基底层向下浸润生长嵌入肌层导致的,但内膜是如何浸润生长的仍在研究中。而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的自我损伤与自我修复导致子宫内膜浸润、增殖,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 自我损伤与自我修复
下载PDF
三维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的观察在不孕不育及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8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JZ)的观察能否提高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性及在不孕不育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2例怀疑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用三维阴道超声进行容积成像,进行JZ的观察,测量体外受精... 目的探讨三维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JZ)的观察能否提高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性及在不孕不育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2例怀疑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用三维阴道超声进行容积成像,进行JZ的观察,测量体外受精后不同妊娠结果患者交界区从基底子宫内膜到外子宫肌层内层平均交界区(AJZ)和最大交界区(MJZ)厚度。比较AJZ阀值7 mm(AJZ<7 mm/AJZ≥7 mm)、MJZ阀值10 mm(MJZ<10 mm/MJZ≥10 mm)、AJZ≥7 mm和MJZ≥10 mm及所有其他AJZ、MJZ阀值组合检查的妊娠结果。统计152例不孕症的亚型分布(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性不育症、输卵管、排卵障碍、原因不明等)及不同不孕症的亚型患者采用不同AJZ、MJZ阀值组合检查的妊娠结果。结果82例怀孕患者AJZ为(5.15±1.20)mm、MJZ为(6.25±1.42)mm,小于未孕患者的(6.76±1.35)、(9.84±1.6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JZ≥7 mm患者的未孕率71.8%(28/39)高于AJZ<7 mm的37.2%(42/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JZ≥10 mm患者的未孕率86.2%(25/29)高于MJZ<10 mm的36.6%(45/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JZ≥7 mm和MJZ≥10 mm患者的未孕率95.8%(23/24)高于所有其他AJZ、MJZ阀值组合的36.7%(47/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2例不孕症的亚型分布:子宫内膜异位症54例(35.5%)、男性不育症36例(23.7%)、输卵管23例(15.1%)、排卵障碍11例(7.2%)、原因不明28例(18.4%)。不同亚型不孕症患者采用不同AJZ、MJZ阀值组合检查的妊娠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异常的效果显著,大多数先天性子宫异常在子宫解剖结构的三维重建冠状面中能够得出确凿且可靠的诊断,子宫腔的全景也改善了JZ的可视化,能显着改善早期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并可能有助于引入治疗措施来阻止早期子宫腺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 子宫内膜异位症 宫腔三维阴道超声 子宫内膜息肉 不孕不育
下载PDF
尤昭玲对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异常的认知及诊疗经验
4
作者 周夏芸 游卉 +1 位作者 尤昭玲 周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077-1080,共4页
尤昭玲教授立足于临床,针对女性生殖病症创新性提出"生殖链""生殖链终端效应"的临证假说,将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视为"生殖之泉",利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内膜功能,并构建"中医四体疗法"诊... 尤昭玲教授立足于临床,针对女性生殖病症创新性提出"生殖链""生殖链终端效应"的临证假说,将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视为"生殖之泉",利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内膜功能,并构建"中医四体疗法"诊治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异常的临床助孕策略,推崇整合中医疗膜理带四法,即中药、食疗、针灸、耳穴贴敷,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 内膜容受性 生殖 中医药疗法 尤昭玲 名医经验 医案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超声参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
5
作者 王彩凤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9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EMI)超声参数诊断子宫腺肌病(AD)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青岛市黄岛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A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接受健康体检的56例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三维超声检查。比...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EMI)超声参数诊断子宫腺肌病(AD)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青岛市黄岛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A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接受健康体检的56例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EMI超声各参数,分析EMI超声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EMI形态异常比例较对照组更高(P<0.05),EMI平均厚度、容积较对照组更大(P<0.05),EMI血管化血流指数、EMI血流指数、EMI血管化指数、内膜血流指数较对照组更小(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MI形态异常、EMI平均厚度是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EMI形态、EMI平均厚度、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2、0.739、0.825。结论EMI超声参数(EMI形态、平均厚度)对AD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子宫内膜-交界区 超声参数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肌层界面的表达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志敏 申艳梅 +3 位作者 刘素巧 周淑艳 谷惠芳 柴雪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8-929,共2页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痛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良性病变,但同时又具有侵袭、增殖等恶性肿瘤的特征,确切病因不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与血管生长关系最为密切的细胞因子。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其在...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痛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良性病变,但同时又具有侵袭、增殖等恶性肿瘤的特征,确切病因不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与血管生长关系最为密切的细胞因子。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其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一肌层界面(EMI)的表达以探讨在该病发生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子宫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下载PDF
DWI-T2WI融合图像判断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 被引量:6
7
作者 冯杰 龙淼淼 +3 位作者 倪红艳 季倩 沈文 祁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87-1190,共4页
目的探讨DWI与T2WI融合图像在判定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常规MR及DWI检查。采用T2WI和T2WI-DWI融合图像分别测量肌层浸润深度及肌层厚度,计算二者比值,并将该比值与术后病理标本测量的肌... 目的探讨DWI与T2WI融合图像在判定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常规MR及DWI检查。采用T2WI和T2WI-DWI融合图像分别测量肌层浸润深度及肌层厚度,计算二者比值,并将该比值与术后病理标本测量的肌层浸润深度进行比较。应用ROC曲线评价两种方法对肿瘤是否浸润肌层及是否浸润深肌层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后病理诊断无肌层浸润3例,浅肌层浸润13例,深肌层浸润12例。对于评估肿瘤是否浸润肌层及深肌层,T2WI-DWI融合图像诊断效能优于T2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对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有一定价值;T2WI-DWI融合图像较常规T2WI判断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 肿瘤浸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肌层界面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素巧 董晓瑜 +2 位作者 申莉瑛 韩翠欣 陈靖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EMI)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含部分肌层)和对照组40例子宫肌...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EMI)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含部分肌层)和对照组40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含部分肌层)的组织进行标记及分析。结果腺肌病组MMP-2的表达强度EMI处显著高于远肌层(P<0.05)。EMI处MMP-2表达,腺肌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组EMI处的内膜腺体中MMP-2的高表达,可使子宫内膜的侵蚀能力增强,可能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界面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子宫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内膜-肌层界面MMP-7的表达及其与痛经、贫血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志敏 刘素巧 +2 位作者 周淑艳 申艳梅 谷惠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8期929-931,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肌层界面(EMI)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痛经、贫血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子宫腺肌病(实验组)和60例对照组患者的EMI及深肌层分别进行MMP-7组织标记,并对其与患者痛经、贫...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肌层界面(EMI)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痛经、贫血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子宫腺肌病(实验组)和60例对照组患者的EMI及深肌层分别进行MMP-7组织标记,并对其与患者痛经、贫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EMI处MMP-7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98、8.518,均P<0.05);实验组MMP-7的表达强度在增殖期和分泌期均高于深肌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410、9.552,均P<0.05)。在子宫腺肌病患者EM I处M M P-7的高表达与患者痛经及贫血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319、0.271,均P<0.05)。结论 M M P-7在子宫内膜-肌层界面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发展,并与痛经的发生、贫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界面 基质金属蛋白酶-7 痛经 贫血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对子宫内膜癌诊断、肌层浸润程度的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焱 赵福香 +1 位作者 时园园 李彩霞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10期171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对子宫内膜癌诊断、肌层浸润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将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子宫内膜癌组,并以同期治疗的良性病变患者60例为良性病变组。比较两组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对子宫内膜癌诊断、肌层浸润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将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子宫内膜癌组,并以同期治疗的良性病变患者60例为良性病变组。比较两组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分析各参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根据肌层浸润程度将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深肌层浸润组、浅肌层浸润组及未浸润组,比较三组DCE-MRI定量参数,观察DCE-MRI定量参数与肌层浸润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各参数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及对深、浅肌层浸润的鉴别价值。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的Ktrans、Kep、Ve值均大于良性病变组(P<0.05),Ktrans、Kep、Ve值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UC均大于0.7;深肌层浸润组及浅肌层浸润组的Ktrans、Kep、Ve值均大于未浸润组,肌层浸润程度与Ktrans、Kep呈正相关(P<0.05);Ktrans、Kep、Ve值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AUC均大于0.7,Ktrans、Kep、Ve值鉴别子宫内膜癌深、浅肌层浸润的AUC均小于0.7。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对子宫内膜癌及肌层浸润具有诊断价值,且与肌层浸润程度相关,但对深、浅肌层浸润的鉴别价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子宫内膜 诊断 浸润程度
下载PDF
基于内膜-肌层交界区细胞探讨少腹逐瘀汤对子宫腺肌病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思宁 谭雅文 叶润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对子宫腺肌病痛经在细胞水平上的治疗机制。【方法】进行人体外内膜-肌层交界区(EMI)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确定少腹逐瘀汤抑制EMI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设置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末端脱...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对子宫腺肌病痛经在细胞水平上的治疗机制。【方法】进行人体外内膜-肌层交界区(EMI)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确定少腹逐瘀汤抑制EMI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设置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评价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EMI细胞雌二醇(E;)、前列腺素E;(PG-E2)、雌激素受体(ER)的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EMI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或P<0.01),E2、PG-E2、ER、IL-6、VEGF的表达量降低(P<0.05或P<0.01),NGF表达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可有效促进EMI细胞凋亡,抑制EMI细胞的增殖,可能通过减少雌激素、血管生成因子、炎症因子表达,达到减轻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目的,体现了其中医"活血化瘀止痛"功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子宫 痛经 活血化瘀止痛 镇痛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雌激素 血管生成因子 炎症因子 内膜-交界区(EMI)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三维阴道超声下子宫结合带厚度及形态对子宫腺肌病患者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翠婷 赵飞飞 +3 位作者 赵静云 张娜 郭丽娜 乜照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1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阴道超声下子宫结合带(junctional zone,JZ)厚度及形态对子宫腺肌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殖医学科因子宫腺肌病行IVF-ET助孕的13... 目的:探讨三维阴道超声下子宫结合带(junctional zone,JZ)厚度及形态对子宫腺肌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殖医学科因子宫腺肌病行IVF-ET助孕的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使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方案,据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54周期)与未妊娠组(77周期)。分析三维阴道超声下患者J Z厚度及形态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Gn天数、移植胚胎个数、子宫内膜厚度等参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期、GnRH-a降调节后JZ厚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JZ形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妊娠的相关分析显示:使用GnRH-a后JZ形态与妊娠最相关,随JZ形态正常率越高妊娠率越高(P<0.05)。结论:三维阴道超声评价JZ的形态是预测子宫腺肌病患者IVF-ET妊娠结局良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结合带 子宫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
下载PDF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肌层浸润程度效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闪闪 严静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424-1428,共5页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诊断疾病与肌层浸润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本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均行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癌患者以病理检查结果...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诊断疾病与肌层浸润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本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均行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癌患者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单独及联合应用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肌层浸润程度的效果,观察指标包括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结果:诊断子宫内膜癌,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及2项联合诊断的准确率(75.6%、88.8%、98.1%),敏感度(75.0%、87.5%、97.5%),特异度(76.3%、90.0%、98.8%),AUC(0.756、0.888、0.981)均依次升高;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及2项联合诊断的准确率(62.5%、82.5%、97.5%),敏感度(64.0%、82.0%、96.0%),特异度(60.0%、83.3%、100.0%),AUC(0.620、0.827、0.980)均依次升高(均P<0.05)。结论: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肌层浸润程度均有较高效能,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2项联合诊断效能依次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浸润程度 经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神经轴突导向生长因子-1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晓红 钟少平 +3 位作者 车璇 朱伟英 沈春娟 朱巍立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轴突导向生长因子-1(Netrin-1)在子宫腺肌病(ADM)内膜肌层交界区(EMI)子宫肌层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Netrin-1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标本共30份(患者30例),分为ADM组(实验组)15例和... 目的观察神经轴突导向生长因子-1(Netrin-1)在子宫腺肌病(ADM)内膜肌层交界区(EMI)子宫肌层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Netrin-1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标本共30份(患者30例),分为ADM组(实验组)15例和子宫肌瘤组(对照组)15例,行组织解剖获取EMI肌层,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 PCR和Westem-blotting方法,检测Netrin-1在两组EMI肌层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Netrin-1强阳性表达于增生子宫平滑肌细胞周围神经纤维,同时弱表达于增生血管内皮细胞。EMI在免疫组化染色片子下结构可与外周肌层分辨。在子宫肌瘤患者子宫组织EMI中则未见神经纤维表达。在放大200光镜视野下,每视野ADM纤维数为(3.81±0.17)个,而在子宫肌瘤患者中未见神经纤维表达。Netrin-1m RNA在子宫肌瘤及ADM组织中表达情况为(1.00±0.00)及(32.78±3.37),ADM患者Netrin-1m RNA水平高于子宫肌瘤组织(P<0.05)。Netrin-1蛋白在子宫肌瘤及ADM组织中表达情况为(1.00±0.00)及(26.57±1.26),ADM组织中Netrin-1表达高于子宫肌瘤组织(P<0.05)。结论 Netrin-1可能通过在EMI发挥促血管新生及神经纤维增生来影响ADM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神经轴突导向生长因子-1 子宫内膜交界区
下载PDF
子宫内膜-子宫肌层连接区与子宫腺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桂琴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1年第6期353-355,共3页
子宫内膜-子宫肌层连接区(EMJ)是指子宫内膜与子宫肌层连接的区域,是子宫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均具有特殊性。其结构及功能的损伤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其病理学、影像学的特征改变有助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本文就... 子宫内膜-子宫肌层连接区(EMJ)是指子宫内膜与子宫肌层连接的区域,是子宫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均具有特殊性。其结构及功能的损伤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其病理学、影像学的特征改变有助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本文就EMJ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在子宫腺肌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子宫 子宫 EMJ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1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肌层界面的表达
16
作者 刘素巧 高英芳 +3 位作者 吴小华 申莉瑛 董晓瑜 陈靖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6期896-897,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EMI)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及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40例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含部分肌...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EMI)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及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40例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含部分肌层)和40例子宫肌瘤的子宫内膜(含部分肌层)的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腺肌病组MMP-9的表达强度EMI处显著高于远肌层(P<0.05)。EMI处MMP-9表达,腺肌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MI处TIMP-1在增生期和分泌期的表达,腺肌病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IMP-1在EMI和远肌层的表达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组EMI处的内膜腺体中MMP-9的高表达,可使子宫内膜的侵蚀能力增强,可能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界面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子宫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PLR及肌层浸润深度与其术后预后的关系分析
17
作者 杨晓杰 吕小红 李秋芬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9期1486-1489,1501,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肌层浸润深度与其腹腔镜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收治的预行腹腔镜手术的EC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术前1周检测肌层浸润深度及PLR,统计患者术后4周预后不良发生率;根据其术后是否发...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肌层浸润深度与其腹腔镜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收治的预行腹腔镜手术的EC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术前1周检测肌层浸润深度及PLR,统计患者术后4周预后不良发生率;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预后不良将其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单因素分析EC患者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C患者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肌层浸润深度、术前PLR与EC患者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66例EC患者腹腔镜术后4周,预后良好48例,预后不良18例,其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7.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良组年龄、肿瘤直径、肌肉浸润深度≥1/2占比及术前PLR均高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肌层浸润深度≥1/2、术前PLR较高均为EC患者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肌层浸润深度≥1/2、术前PLR均与EC患者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0.05)。结论肌层浸润深度、术前PLR与EC患者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有关,其中肌层浸润深度≥1/2、较高术前PLR可能会增加术后预后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腹腔镜手术 浸润深度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不良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对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孙舒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96-0099,共4页
探究观察针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上积极实施经阴道超声的诊断肌层浸润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并将其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10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回声厚径、血流阻力、... 探究观察针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上积极实施经阴道超声的诊断肌层浸润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并将其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10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回声厚径、血流阻力、肌层浸润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回声厚径在绝经前、绝经后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以低阻力和高低阻力并存为主,研究组和对照组未探及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高低阻力并存、低阻力(41.00%、38.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3.00%、15.00%),研究组高阻力19例(19.00%)低于对照组68例(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同病理结果间的符合率为93.00%(9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诊断检测子宫内膜癌,可获得清晰的血流阻力特征图像,明确其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特点、临床上诊断患者肌层浸润程度价值较高,是一种可靠地诊断方案,适合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浸润 经阴道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MRI及超声评估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卢佳 胡兵 李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62-1265,共4页
子宫腺肌病(AD)为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可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ER),致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EMI)发生改变,破坏子宫环境,影响临床妊娠率(CPR)甚至造成不良妊娠结局。MRI及超声等影像学方法可综合评估AD患者EMI形态、容积、血流及弹性改变,有... 子宫腺肌病(AD)为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可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ER),致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EMI)发生改变,破坏子宫环境,影响临床妊娠率(CPR)甚至造成不良妊娠结局。MRI及超声等影像学方法可综合评估AD患者EMI形态、容积、血流及弹性改变,有望有效预测CPR及判断胚胎植入最佳时机。本文就MRI及超声评估AD患者EM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子宫内膜 子宫 妊娠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三维阴道超声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指标预测子宫腺肌病辅助生殖妊娠结局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小兰 李梅 冒韵东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9期2142-2146,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阴道超声(3D-TVUS)测定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指标对子宫腺肌病行辅助生殖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6月-2022年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292例,均行辅助生殖助孕,依据妊娠结局情况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 目的:探讨三维阴道超声(3D-TVUS)测定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指标对子宫腺肌病行辅助生殖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6月-2022年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292例,均行辅助生殖助孕,依据妊娠结局情况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3D-TVUS测定的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指标(厚度、形态)情况;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失败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指标对辅助生殖妊娠结局的预测效力。结果:292例行IVF/ICSI-ET助孕后获得临床妊娠122例(41.8%)为妊娠组;未临床妊娠170例(58.2%)为未妊娠组。未妊娠组3D-TVUS测定的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厚度(8.6±2.2 mm)、形态异常率(55.3%)均高于妊娠组(5.2±1.8 mm、24.6%)(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厚度增高、形态异常均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妊娠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厚度、形态均对辅助生殖后妊娠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二者联合预测时曲线下面积为0.896,敏感度81.8%、特异度84.4%,预测效力最大。结论:3D-TVUS测定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指标可较好预测行辅助生殖后妊娠结局情况,且厚度增加、形态异常可增加辅助生殖助孕妊娠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辅助生殖 三维阴道超声 子宫内膜-交界区 厚度 形态 妊娠结局 预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