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壁肌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林桦 李冠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8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壁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利用高频电磁波,通过自凝刀介入到肿瘤使局部组织发生振荡,产生高热效应,细胞凝固坏死、吸收。结果... 目的:探讨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壁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利用高频电磁波,通过自凝刀介入到肿瘤使局部组织发生振荡,产生高热效应,细胞凝固坏死、吸收。结果:对116例子宫壁肌瘤治疗效果满意,术后随访临床症状改善,肌瘤进行性缩小,甚至消失。结论:射频自凝刀治疗既安全、有效、方便、微创、出血少,又能保留子宫;不需麻醉,节省医疗费用及血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自凝刀 子宫壁肌瘤 超声引导 疗效确切
下载PDF
无痛技术在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壁肌瘤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张秉贤 林孙枝 +1 位作者 蔡真真 郑安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4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痛静脉麻醉在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壁肌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妇科收治的肌壁间肌瘤(均为Ⅰ-Ⅱ型)患者220例,均为收治入院患者,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 目的:探讨无痛静脉麻醉在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壁肌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妇科收治的肌壁间肌瘤(均为Ⅰ-Ⅱ型)患者220例,均为收治入院患者,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研究组患者在静脉麻醉下行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壁肌瘤,对照组则在局麻下行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壁肌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手术中因疼痛挣扎及因疼痛放弃手术操作及手术过程体验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操作时间、手术中疼痛挣扎及因疼痛放弃手术操作及手术过程体验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麻醉下行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壁肌瘤和普通传统自凝刀射频手术治疗子宫壁肌瘤比较,运用静脉麻醉行射频行子宫壁肌瘤自凝刀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治疗过程中痛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手术过程患者体验好,在临床妇科肌瘤手术中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 静脉麻醉 射频自凝刀 子宫壁肌瘤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嫒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8期32-34,共3页
目的 针对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探讨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12月—2023年11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 目的 针对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探讨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12月—2023年11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中采用经腹部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方式,观察组患者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方式。对比两组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评分量表评分(VAS)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留置导尿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针对肌壁间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经腹部子宫肌瘤切除,不仅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还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降低后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切除术 子宫肌瘤
下载PDF
自制通道单孔腹腔镜联合单层连续内翻缝合法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曾纯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通道单孔腹腔镜联合单层连续内翻缝合法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这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三明市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 目的探讨自制通道单孔腹腔镜联合单层连续内翻缝合法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这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三明市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试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试验组采用自制通道单孔腹腔镜联合单层连续内翻缝合,对照组采用三孔腹腔镜联合单层连续内翻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自行通气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术后身体意象问卷评分、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自行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的体象评分低于对照组,美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自制通道单孔腹腔镜联合单层连续内翻缝合法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且手术切口美观,手术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通道单孔腹腔镜 单层连续内翻缝合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下载PDF
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张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49-52,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传统组(38例,传统开腹治疗)和微创组(38例,超声联合宫... 目的分析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传统组(38例,传统开腹治疗)和微创组(38例,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长短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术后住院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微创组的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低于传统组,雌激素(E_(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微创组的卵巢体积、卵巢窦卵泡数及搏动指数(PI)高于传统组,子宫内膜厚度及阻力指数(RI)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患者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突型子宫肌瘤 超声 宫腔镜 传统开腹手术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液体分离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南顺 盛庭立 +1 位作者 杨帆 吴丹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液体分离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2月~2014年12月349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按掷硬币法分为2组:垂体后叶素液体分离组(n=162)将稀释的垂体后叶素注射于子宫肌瘤的包膜内,游...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液体分离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2月~2014年12月349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按掷硬币法分为2组:垂体后叶素液体分离组(n=162)将稀释的垂体后叶素注射于子宫肌瘤的包膜内,游离出部分肌瘤组织后,将腹腔镜用穿刺针插入瘤体与包膜间,形成"水垫",紧贴瘤体包膜一边加压注射稀释垂体后叶素的生理盐水,一边钝性分离出肌瘤;直接剥离组(n=187)均不注射"水垫",直接钝性分离剥除肌瘤。结果液体分离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直接剥离组[(56.5±10.2)min vs.(90.5±11.9)min,t=-28.426,P=0.000];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20.5±5.5)ml vs.(50.5±5.8)ml,t=-49.358,P=0.000],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缩短[(3.3±1.5)d vs.(4.6±2.5)d,t=-5.778,P=0.000]。2组肛门排气时间[(20.9±3.7)h vs.(21.1±3.9)h,t=-0.489,P=0.625]和住院时间[(7.9±1.8)d vs.(8.1±2.0)d,t=-0.976,P=0.330]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液体分离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术中出血量,且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分离法 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剔除子宫壁间肌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申爱荣 邹顺鸿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子宫肌层愈合情况及对妊娠的影响,从而为子宫壁间肌瘤内镜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行TCRM和L...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子宫肌层愈合情况及对妊娠的影响,从而为子宫壁间肌瘤内镜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行TCRM和LM患者的临床资料,宫腔镜组236例、腹腔镜组392例,比较2组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特点、术后肌层愈合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血红蛋白减低程度比较,宫腔镜组均少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转开腹率、术后发热率和术后月经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随访的181例宫腔镜组患者和336例腹腔镜组患者中,术后1,3,6个月的肌层完全愈合率宫腔镜组均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肌层完全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9)。宫腔镜组首次妊娠距肌瘤剔除术的时间短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术后妊娠患者均未发生妊娠期子宫破裂。结论:TCRM与LM均安全可靠,TCRM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TCRM优于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腹腔镜 肌瘤 平滑肌瘤 子宫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子宫肌瘤
下载PDF
腹腔镜与宫腔镜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新华 赵丹阳 李建华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宫腔镜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的优缺点及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30例子宫壁间肌瘤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编码分为两组,62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68例行宫腔镜手术(宫腔镜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宫腔镜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的优缺点及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30例子宫壁间肌瘤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编码分为两组,62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68例行宫腔镜手术(宫腔镜组),统计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妊娠情况、复发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围手术期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妊娠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均优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肌层愈合率亦高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首次妊娠时间宫腔镜组较腹腔镜组短(P<0.05)。术后随访中位时间12个月,两组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创伤小、康复快,对妊娠结局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 妊娠结局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宫腔镜与腹腔镜切除术对子宫壁间肌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琴 王志毅 吴晶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912-915,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子宫壁间肌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近期收治的150例子宫壁间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75)与B组(n=75),分别采用腹腔镜、宫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子宫壁间肌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近期收治的150例子宫壁间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75)与B组(n=75),分别采用腹腔镜、宫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肌层愈合率、术后复发率、首次妊娠距手术时间、术后妊娠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血红蛋白降低量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肌层愈合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术后妊娠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首次妊娠距手术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壁间肌瘤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创伤,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更适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宫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围手术期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晓杰 刘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12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并征求患者同意后,5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68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对2组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12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并征求患者同意后,5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68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106.3±54.9)minvs(66.5±7.3)min,t=5.918,P=0.000];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略少于开腹组[10~300ml(中位数50ml)vs20~200ml(中位数50ml),Z=-1.998,P=0.046];术后病率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腹组[7.7%(4/52)vs30.9%(21/68),χ2=9.608,P=0.002];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似[3.8%(2/52)vs8.3%(3/36),χ2=0.000,P=1.000];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腹组[(7.5±1.4)dvs(10.4±1.2)d,t=-12.201,P=0.000];术后随访时间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似[(9.7±2.3)月vs(9.6±1.8)月,t=0.267,P=0.790],均无复发;腹腔镜组术后月经恢复正常率与开腹组相似[94.4%(17/18)vs90.5%(19/21),χ2=0.000,P=1.000]。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效果无差异,术后恢复优于开腹手术,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开腹
下载PDF
腹腔镜下大径线肌壁间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程忠平 胡莉萍 +3 位作者 帅桂珍 季芳 瞿晓燕 康乐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2年第5期379-381,共3页
随着腹腔镜器械的发展和手术技巧的成熟,用腹腔镜替代剖腹手术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已成为可能.然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是技术难度较大的手术,其主要的技术困难是:腹腔镜视野和操作空间受限,影响肌瘤快... 随着腹腔镜器械的发展和手术技巧的成熟,用腹腔镜替代剖腹手术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已成为可能.然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是技术难度较大的手术,其主要的技术困难是:腹腔镜视野和操作空间受限,影响肌瘤快速剥出,创面有效止血,子宫缝合修复,子宫标本取出等[1-3],从而制约了LM临床应用.两年来,我们针对上述技术关键改进了LM的手术方法和手术器械,共行肌壁间子宫肌瘤切除术140例,临床效果较好,尤其在大径线子宫肌瘤切除术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径线肌子宫肌瘤切除术 腹腔镜 子宫肌瘤 临床分析 手术指征
下载PDF
腹腔镜结合腹壁小切口行子宫肌壁间肌瘤切除术25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佳萌 张玲玲 于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65-66,共2页
目的 分析腹腔镜结合腹壁小切口行子宫肌壁间肌瘤切除术 (LAM)的手术效果 ,研讨该手术的适应证 ,评估其可行性。方法 LAM 2 5例为研究组 ,同期相等条件的腹腔镜子宫肌壁间肌瘤切除术 (LSHM ) 30例为对照组 ,LAM组改左下腹穿刺点为腹... 目的 分析腹腔镜结合腹壁小切口行子宫肌壁间肌瘤切除术 (LAM)的手术效果 ,研讨该手术的适应证 ,评估其可行性。方法 LAM 2 5例为研究组 ,同期相等条件的腹腔镜子宫肌壁间肌瘤切除术 (LSHM ) 30例为对照组 ,LAM组改左下腹穿刺点为腹中线穿刺点采用腹腔镜下部分剥离肌瘤 ,瘤体牵拉至腹壁 ,延长腹中线切口至 3,4cm。直视下粉碎瘤体 ,缝合子宫创面。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病率及恢复情况 ,并进行比较。结果 LAM组手术时间为 (6 5± 2 0 )min ,LSHM组为 (10 0± 32 )min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1。LAM组出血量 (79± 32 )ml,LSHM组为 (10 1± 4 0 )ml,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两组无术后病率及术后排气起床均 <36h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LAM结合了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优点 ,既保留了腹腔镜手术的优点 ,又使子宫缝合达到了开腹手术的质量标准 ,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切除术 腹腔镜 小切口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彦杰 韩天民 +1 位作者 梁亚丽 夏芸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872-873,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1~12月收治28例经超声确诊的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行UAE治疗,观察术后疗效、并发症及安全性。结果 28例随访9~21个月,月经量较术前减少,痛经症状缓解或消...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1~12月收治28例经超声确诊的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行UAE治疗,观察术后疗效、并发症及安全性。结果 28例随访9~21个月,月经量较术前减少,痛经症状缓解或消失,贫血改善。其中21例子宫肌瘤消失,7例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术中、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腹痛25例,术后发热14例,阴道分泌物增多10例,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在3~7 d内逐渐消失。无一例出现闭经。结论 UAE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疗效显著、微创、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动脉栓塞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DIP付费下子宫壁内平滑肌瘤超费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1
14
作者 伍敏琦 钟碧霞 +1 位作者 蔡进 刘敬 《现代医院》 2021年第3期399-401,共3页
目的以专病和治疗组之间的差异为切入点,分析DIP付费下子宫壁内平滑肌瘤超费的原因。方法选择广州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4月(培训前)和2020年5月—9月(培训后)妇科子宫壁内平滑肌瘤出院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培训前后检查... 目的以专病和治疗组之间的差异为切入点,分析DIP付费下子宫壁内平滑肌瘤超费的原因。方法选择广州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4月(培训前)和2020年5月—9月(培训后)妇科子宫壁内平滑肌瘤出院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培训前后检查费、检验费、西药费等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耗材点评和国家重点治理医用耗材的监管,加大对“材占比”的管控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平滑肌瘤 超费 分析 对策
下载PDF
宫腔镜下切除子宫巨大壁间内突肌瘤1例报告 被引量:6
15
作者 左越 李红霞 +4 位作者 蔡巧生 谢威 周东华 黎美媛 王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6-378,共3页
本文报道1例36岁患者,重度贫血、子宫巨大壁间内突肌瘤,给予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预处理12.5 mg,每日1次,连续5个月。持续闭经5个月,无不适症状,贫血纠正后B超监护下宫腔镜先下后上法在肌瘤假包膜内电切、钳夹、牵引、旋转,清除8 cm×... 本文报道1例36岁患者,重度贫血、子宫巨大壁间内突肌瘤,给予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预处理12.5 mg,每日1次,连续5个月。持续闭经5个月,无不适症状,贫血纠正后B超监护下宫腔镜先下后上法在肌瘤假包膜内电切、钳夹、牵引、旋转,清除8 cm×9 cm子宫巨大壁间内突肌瘤,重约160 g,手术时间110 min。术中使用5%葡萄糖灌流液20 000 ml,灌流液吸收量600 ml,出血400 ml。术后病理:子宫平滑肌瘤,富含细胞。术后2 d顺利出院。术后3个月患者月经量仍多,宫腔镜检查提示:在原电切位置再次生长一6 cm×7 cm球形肿物,经阴道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示子宫平滑肌瘤,富含细胞,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子宫颈慢性炎。我们认为术前每日口服12.5 mg米非司酮3~5个月,可以明显降低宫腔镜电切直径>5 cm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子宫壁间内突肌瘤的手术难度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巨大间内突肌瘤 米非司酮 宫腔镜电切术
下载PDF
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缝合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戴红 王庆一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3441-3443,共3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缝合方式的疗效。方法:对215例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不同缝合方式进行比较和疗效总结分析。结果:21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缝合方式的疗效。方法:对215例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不同缝合方式进行比较和疗效总结分析。结果:21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单层间断内翻缝合子宫术式(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62.37±21.65)min,较双层间断全层缝合术式(对照组)的(88.64±37.14)min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5.32±21.73)ml,较对照组(79.62±38.49)ml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单层间断缝合子宫的方法能有效止血,是一种有价值的创意性缝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缝合方式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唐艳芬 龙凤宜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的手术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32例,同期开腹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32例,观察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组手术时间长,差异...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的手术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32例,同期开腹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32例,观察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组手术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两组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手术方法,适当选择病例,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比开腹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下载PDF
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8
作者 才宇 戴继宏 张明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8年第6期373-373,共1页
总结了38例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的超声诊断资料,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超声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妊娠期子宫收缩处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等回声团,无包膜,分界不清,内部回声光点增粗均匀,血流阻力指数(RI)0.74~1.04。妊娠合并子宫肌壁... 总结了38例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的超声诊断资料,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超声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妊娠期子宫收缩处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等回声团,无包膜,分界不清,内部回声光点增粗均匀,血流阻力指数(RI)0.74~1.04。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者肌壁间包块大多有包膜,分界清,内低回声或螺旋状低回声,血流阻力指数(RI)0.40~0.61,动态观察时图像不消失。超声图像可在形态、包膜、回声、血流、动态变化方面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妊娠期子宫收缩 妊娠期子宫肌瘤
下载PDF
宫腔镜和开腹多发子宫壁间内突肌瘤剔除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邹顺鸿 徐改香 +1 位作者 马艳鸽 申爱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比较多发壁间内突肌瘤患者宫腔镜电切与开腹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宫腔镜电切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12例多发子宫壁间内突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宫腔镜49例... 目的:比较多发壁间内突肌瘤患者宫腔镜电切与开腹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宫腔镜电切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12例多发子宫壁间内突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宫腔镜49例、开腹63例。比较其围手术期特点、术后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结果:宫腔镜手术患者与开腹手术患者术中剔除最大肌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血红蛋白降低程度、术后残留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手术患者及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术后妊娠患者均未发生妊娠中子宫破裂。结论:对于<6 cm的多发壁间内突肌瘤,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疗效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间内突肌瘤 多发肌瘤 开腹 宫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下载PDF
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子宫动脉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琳茹 周万里 +1 位作者 张晓菊 崔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99-501,共3页
目的观察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子宫动脉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12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丸治疗,观察组给予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法联合桂... 目的观察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子宫动脉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12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丸治疗,观察组给予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法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FSH、LH、E2水平无明显变化;观察组FSH水平明显升高(P<0.05),LH、E2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SH、LH水平逐渐恢复到治疗前水平,E2水平也有逐渐恢复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子宫动脉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颗粒 栓塞子宫动脉 桂枝茯苓丸 子宫肌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