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比较
1
作者 陈洁 何春雷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9期166-169,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子宫肌瘤采取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 TCRM)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lyomectomy, LM)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子宫... 目的 对比分析子宫肌瘤采取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 TCRM)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lyomectomy, LM)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TCRM治疗,对照组采用LM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卵巢储备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42.41±9.05)min、术中出血量为(74.12±20.06)mL、术后排气时间为(14.56±3.06)h、住院时间为(4.55±0.78)d,均优于对照组的(61.84±12.35)min、(95.61±22.36)mL、(19.80±5.12)h、(6.30±1.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24、4.636、5.693、7.566,P均<0.05)。两组患者的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5)。结论 LM和TCRM治疗子宫肌瘤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且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但TCRM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康复更快,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 子宫肌瘤 指标 卵巢储备功能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非随机对照研究
2
作者 郑海娜 赵维英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1期61-64,共4页
目的对比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103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 目的对比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103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组(52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宫腔镜组(51例,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1、3、6个月的子宫肌层愈合率和术后妊娠情况,术前和术后36 h的炎症因子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腹腔镜组比,宫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耗时、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术后妊娠率更高;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的子宫肌层愈合率均呈升高趋势,且宫腔镜组各时间点均高于腹腔镜组;与术前比,术后36 h宫腔镜组患者的血清CRP、IL-1β、IL-6水平均升高,但宫腔镜组均低于腹腔镜组(均P<0.05)。随访期间腹腔镜组和宫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9.23%和7.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有利于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促进患者的子宫肌层愈合,提高妊娠率,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更轻,且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肌瘤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局部微循环、卵巢储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蔷薇 张凤莲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6月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0)与研究组(n=80)。对照组采用腹腔镜...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6月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0)与研究组(n=80)。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研究组采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3 d的心率(HR)、促黄体生成素(LH)、血氧饱和度(SaO_(2))、促卵泡激素(FSH)、收缩压(SBP)、睾酮(T)水平。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7,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22、5.416、8.632,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H、FSH、SaO_(2)、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23、4.858、7.992、9.479,P<0.05),HR、S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64、11.093,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良好确切,可有效保护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减轻手术对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宫腔镜 子宫肌瘤电切术 卵巢功能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何金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4期98-101,共4页
目的:对比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 目的:对比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根据临床病例资料,分析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及子宫肌层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卵巢储备功能[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子宫肌层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两组AMH、E2、LH、FSH指标水平、卵巢储备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容受性各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与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并发症相对较少,且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更具微创性,术中出血量少,子宫肌层术后恢复更快,且保持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白军丽 《大医生》 2024年第17期12-15,共4页
目的探究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会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目的探究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会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LM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TCRM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卵巢储备功能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均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 d两组患者的IL-6、hs-CRP、TNF-α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升高,雌二醇(E_(2))水平均降低(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与LM比较,TCRM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安全性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子宫肌瘤 安全性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预处理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对血钠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益民 薛敏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预处理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对血钠的影响。方法 2008年8月~2009年10月在该院住院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87例,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预处理组及对照组行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结果经垂体后叶素预处理组与...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预处理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对血钠的影响。方法 2008年8月~2009年10月在该院住院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87例,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预处理组及对照组行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结果经垂体后叶素预处理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钠变化预处理组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与处理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月经周期及量正常,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垂体后叶素预处理可减少血钠降低,减少稀释性低钠血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 垂体后叶素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惠谨 廖红云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结果94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无1例子宫穿孔.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血钠比较差异无统计...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结果94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无1例子宫穿孔.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血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随访,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手术前(P<0.01).全部月经恢复正常或减少,无宫腔粘连.1例无蒂性粘膜下肌瘤术后3月,再发肌瘤.希望生育的29例患者中,术后3月试行妊娠,11例妊娠成功.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操作简单、精确、出血少、并发症少及疗效明显,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传蕾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第3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患者治疗中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28例;A组采用手术室护理路... 目的探讨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患者治疗中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28例;A组采用手术室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干预,B组采用手术室基础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A组的护理质量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B组(P<0.05);A组的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P<0.05),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患者治疗中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能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使手术有序不紊地进行,避免了手术差错,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康复,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护理路径 宫腔镜 子宫肌瘤电切术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9
作者 张玉英 王靖雯 刘宏侠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8期344-344,共1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选取我院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109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前...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选取我院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109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血钠比较差异元显著性(P〉0.05)。6位患者需要进一步肌瘸手术术后,2位患者最终子宫摘除,3月随访,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瘸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电切术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
10
作者 黎成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5期59-63,共5页
目的:观察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8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开腹手术与宫腔镜子宫肌瘤... 目的:观察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8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开腹手术与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术前及术后性激素水平、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更早(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7.50%)(P<0.05);术后,观察组雌二醇水平比对照组低,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性生活满意度、性欲望、性高潮、阴道浸润和性唤起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子宫肌瘤临床治疗过程中,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应用效果比传统开腹手术优,不仅可以改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能够改善性激素水平和性功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传统手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差异分析
11
作者 陈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综合分析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传统手术后的疗效差异。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子宫肌瘤患者;共104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12月,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回顾性研究,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和实验... 综合分析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传统手术后的疗效差异。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子宫肌瘤患者;共104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12月,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回顾性研究,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和实验组(应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每组均为52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手术有关指标(①术中出血量、②术后肛门排气时间、③术后下床活动时间、④手术时间)、并发症(①子宫穿孔、②切口感染、③阴道出血、④宫颈粘连)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术后不同时间点(①术后0.5h、②术后6h、③术后12h、④术后24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有关指标,结果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且P<0.05;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传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宫腔镜 子宫肌瘤电切术 传统手 疗效差异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伴不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8
12
作者 王君梅 杜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5期56-59,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伴不孕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与研究组(采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每组44例.比较2组治...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伴不孕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与研究组(采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每组44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2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均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2组复发率、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妊娠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伴不孕治疗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均较小,可改善妊娠率,控制复发.相较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可更好地控制手术创伤,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首次妊娠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不孕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 妊娠率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7
13
作者 林碧绿 彭幼 陈素文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447-1449,1453,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LM组)及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TCRM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LM组)及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TCRM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TCRM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LM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M组,住院费用少于LM组,疼痛评分低于L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RM组患者治疗的满意率明显高于LM组(96.00%vs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RM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LM组(6.00%vs 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不开放腹部、无切口,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电切术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与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子宫壁间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妊娠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40
14
作者 刘娟弟 邓晓红 +1 位作者 何菊仙 侯小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597-160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08例子宫壁间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CRM组和LM组,每...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08例子宫壁间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CRM组和LM组,每组54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卵巢功能指标、复发率及妊娠结局。结果:TCRM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血红蛋白(Hb)降低值均显著低于LM组(均P<0.05)。术后3个、6个月,两组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窦卵泡数(AF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E_2、FSH、LH均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TCRM组肌层愈合率显著高于LM组(P<0.05)。两组复发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CRM组术后首次妊娠时间较LM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TCRM与LM对子宫壁间肌瘤患者的卵巢功能均无明显影响,但TCRM治疗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首次妊娠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壁间肌瘤 子宫肌瘤电切术 宫腔镜 腹腔镜
下载PDF
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在子宫肌瘤电切术中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14
15
作者 鲜潋艳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6期612-613,共2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在子宫肌瘤电切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88例行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按就诊分两组,各44例,对照组用七氟烷麻醉,研究组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麻醉...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在子宫肌瘤电切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88例行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按就诊分两组,各44例,对照组用七氟烷麻醉,研究组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麻醉效果、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VAS评分及术后清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子宫肌瘤电切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七氟烷 子宫肌瘤电切术 镇痛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壁间肌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代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5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与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治疗子宫壁间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子宫壁间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3例)及实验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实验组...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与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治疗子宫壁间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子宫壁间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3例)及实验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卵巢储备功能[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复发及妊娠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E2与FS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E2先降低后升高,FSH先升高后降低,组内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实验组患者的E2低于对照组,FSH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复发率6.1%低于对照组的20.8%,妊娠率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2%低于对照组的2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壁间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的效果确切,在卵巢功能恢复情况及妊娠情况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 子宫壁间肌瘤 卵巢功能 妊娠情况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闯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7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12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意愿、身体情况确定手术方式,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68)。对...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12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意愿、身体情况确定手术方式,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68)。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情况,随访12~24个月统计总满意率。结果①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4 h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随访1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两组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术后排气、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其远期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子宫肌瘤 宫腔镜 子宫肌瘤电切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碧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6期2640-2642,共3页
目的探究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 目的探究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对比两组病情复发率、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复发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37%,并发症发生率为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 子宫肌瘤 中出血量 预后
下载PDF
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秀文 李雪云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7期4657-4658,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对其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血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对其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血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发生子宫穿孔1例,随即开腹切除子宫。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并恢复快,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宫腔镜下行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福云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0期166-167,共2页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行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两组。传统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治疗,电切组采用宫腔镜下行子宫肌瘤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治疗效果;手术平均出血量、...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行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两组。传统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治疗,电切组采用宫腔镜下行子宫肌瘤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治疗效果;手术平均出血量、手术平均操作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理、心理等生存质量指标的差异;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电切组患者子宫肌瘤治疗效果高于传统组(P<0.05);电切组手术平均出血量、手术平均操作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低于传统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理、心理等生存质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电切组生理、心理等生存质量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电切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行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子宫肌瘤电切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