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4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进行性子宫颈癌肿瘤细胞的DNA多倍体型与放射疗法
1
作者 路国红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237-237,共1页
作者对高龄进行性子宫颈癌DNA多倍体型与放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以30例65岁以上Ⅲb期子宫颈扁平上皮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用流动血细胞计数器取足量新鲜肿瘤组织,行DNA多倍体分析,患者平均年龄70.5岁。
关键词 子宫 多倍体 非整倍体 肿瘤细胞 流动血细胞计数器 放射疗法 二倍体 巨大型肿瘤 进行性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基于β-catenin/Slug信号通路表达探讨LPCAT1对子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时春丽 周桂华 +3 位作者 陈炜 吴晓玲 陆宏 林春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目的观察β-catenin/Slug信号特异性抑制剂FH535与EMT的关系,探讨LPCAT1在调节子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和生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h-NC和sh-LPCAT1转染Hela细胞,利用载体(Vector)组和LPCAT1过表达质粒转染SiHa细胞,将SiHa细胞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β-catenin/Slug信号特异性抑制剂FH535与EMT的关系,探讨LPCAT1在调节子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和生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h-NC和sh-LPCAT1转染Hela细胞,利用载体(Vector)组和LPCAT1过表达质粒转染SiHa细胞,将SiHa细胞分为对照组(Con)、LPCAT1组、LPCAT1+FH535组和FH535组。运用CCK-8法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的增殖。通过伤口愈合试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应用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LPCAT1、β-catenin/Slug信号通路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Vector组相比,LPCAT1组SiHa细胞的活力、集落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与sh-NC组相比,sh-LPCAT1组Hela细胞的活力、集落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LPCAT1组相比,LPCAT1+FH535组SiHa细胞中Wnt4(1.18±0.05 vs 0.80±0.06)、β-catenin(1.05±0.08 vs 0.77±0.05)、Slug(1.13±0.06 vs 0.28±0.02)、Cyclin D1(0.99±0.06 vs 0.44±0.02)、N-cadherin(0.91±0.07 vs 0.46±0.03)和vimentin(0.95±0.06 vs 0.49±0.03)表达降低(P<0.05),E-cadherin(0.44±0.03 vs 0.58±0.03)表达增加(P<0.05)。此外,与LPCAT1组相比,LPCAT1+FH535组SiHa细胞的集落数(224±15 vs 146±11)、迁移数(85±3 vs 51±4)和侵袭数(166±10 vs 90±5)均降低(P<0.05)。结论LPCAT1表达增加可能通过激活β-catenin/Slug信号通路促进子宫颈癌的转移和进展,LPCAT1的靶向治疗有望提高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Β-CATENIN SLUG LPCAT1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子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伴腺样囊性癌1例
3
作者 张哲 孙淼淼 +4 位作者 罗婷 刘肖楠 于丽莹 余兰燕 陈奎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7-328,共2页
患者女性,64岁,因绝经20余年后阴道不规则出血2周就诊。妇科检查:可见最大径约4 cm的肉芽样赘生物。子宫附件超声检查示:子宫颈处可见大小45 mm×41 mm低回声,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匀。盆腔MRI示:子宫颈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可能。HPV... 患者女性,64岁,因绝经20余年后阴道不规则出血2周就诊。妇科检查:可见最大径约4 cm的肉芽样赘生物。子宫附件超声检查示:子宫颈处可见大小45 mm×41 mm低回声,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匀。盆腔MRI示:子宫颈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可能。HPV 16阳性,TCT检查示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遂对患者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病理检查眼观:子宫颈黏膜面可见一外生性肿物,切面灰黄色,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腺样囊性癌 神经内分泌癌 病例报道
下载PDF
CD147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脂肪酸合成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4
作者 李金秋 尚香玉 +2 位作者 严怡然 艾丽努尔·艾尼 阿仙姑·哈斯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1-267,共7页
目的探讨CD147的表达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析UCSC数据库BSG基因(编码CD147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采用Log-rank test法评估各组表达的预后差异。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D147在Siha、Hela和H... 目的探讨CD147的表达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析UCSC数据库BSG基因(编码CD147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采用Log-rank test法评估各组表达的预后差异。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D147在Siha、Hela和H8细胞中的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Hela细胞下调CD147表达,并验证其转染效率。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Akt、p-mTOR、ACC1、FASN、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使用BODIPY染色和脂肪酸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脂肪酸含量;利用CCK-8、平板克隆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sh-CD147组经Akt激动剂(SC79)处理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Akt、p-mTOR、ACC1、FASN、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选用BODIPY染色和脂肪酸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脂肪酸含量;利用平板克隆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UCSC数据库显示CD147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P<0.01);CD147过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H8细胞相比,Siha和Hela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增高(P=0.011)。下调CD147表达后,与Hela组相比,sh-CD147组细胞中CD147、ACC1和FASN蛋白表达降低(P<0.001);BODIPY荧光染色减弱,脂肪酸含量下降(P<0.001);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sh-CD147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N-cadherin、p-Akt和p-mTOR表达降低。与sh-CD147相比,经Akt激动剂SC-79剂处理后(sh-CD147-SC79)细胞内p-Akt、p-mTOR、ACC1、FASN和N-cadherin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降低,脂质染色和脂肪酸含量检测结果与关键酶表达一致(P<0.01),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显著增强。结论CD147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脂肪酸合成,促进子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脂肪酸合成 增殖 侵袭 迁移 CD147
下载PDF
子宫颈NTRK基因重排梭形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周小晴 张珊 +3 位作者 粟占三 曾向阳 陈晓艳 邹琼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68-2072,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神经营养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neuro trophin receptor kinase,NTRK)基因重排的梭形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子宫颈NTRK基因重排梭形细胞肿瘤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 目的:探讨子宫颈神经营养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neuro trophin receptor kinase,NTRK)基因重排的梭形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子宫颈NTRK基因重排梭形细胞肿瘤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采用FISH、NGS检测NTRK基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常规HE染色镜下见相对一致的梭形肿瘤细胞呈条束状及鱼骨样排列,似“纤维肉瘤”样,区域有黏液样变性,血管丰富,血管周散在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轻-中度异型,核分裂象少见,极少许凝固型坏死。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弥漫强表达pan-TRK,Vimentin、WT-1、CD34、cyclinD1、S-100不同程度表达。病例1 FISH示NTRK3基因发生断裂,NGS检测发现KHDRBS1-NTRK3融合。病例2 NGS检测发现TPR-NTRK1融合。结论:子宫颈NTRK基因重排的梭形细胞肿瘤罕见,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NTRK重排 免疫组织化学 FISH NGS
下载PDF
子宫颈SWI/SNF缺陷型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6
作者 周永清 褚红娟 +1 位作者 饶楠 唐福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SWI/SNF缺陷型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及分子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子宫颈SWI/SNF缺陷型未分化癌的临床资料、细胞学涂片、组织学切片、免疫表型和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50岁和51岁,均因阴道... 目的探讨子宫颈SWI/SNF缺陷型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及分子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子宫颈SWI/SNF缺陷型未分化癌的临床资料、细胞学涂片、组织学切片、免疫表型和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50岁和51岁,均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高危型HPV检测阴性,子宫颈细胞学涂片显示与基底细胞类似的恶性肿瘤细胞;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呈片状、梁状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小,核质比高,染色质粗,核仁不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及坏死。免疫表型:2例肿瘤均弥漫表达vimentin,局部表达CK8/18,1例缺失表达SMARCA4、SMARCA2,1例缺失表达SMARCA2、保留表达SMARCA4,2例均不表达Syn、CgA、CKpan、CK5/6、p40、S-100、SOX10、CD3、CD20、CD43、MPO、CD34、TDT、desmin和MyoD1;基因检测显示2例均出现SMARCA4基因突变。随访12个月,1例确诊后6个月死亡,1例手术后无瘤生存。结论子宫颈SWI/SNF缺陷型未分化癌为罕见肿瘤,组织学形态与小细胞癌相似,SMARCA4是常见的突变基因,不同病例的分子改变及预后有差异,基因检测对该肿瘤的诊断与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未分化癌 SWI/SNF SMARCA4
下载PDF
子宫颈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3、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表达变化分析
7
作者 张玉莲 朱玥洁 +2 位作者 王碧辉 阿迪莱·扎克尔 陈志芳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9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子宫颈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3(IL-33)、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ST2)的表达变化,探讨两者与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正常子宫颈组织4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50例、子宫颈癌组织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 目的观察子宫颈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3(IL-33)、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ST2)的表达变化,探讨两者与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正常子宫颈组织4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50例、子宫颈癌组织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子宫颈癌组织、CIN组织及正常子宫颈组织IL-33、ST2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各组织IL-33、ST2mRNA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子宫颈癌患者癌组织IL-33、ST2蛋白表达。结果IL-33、ST2蛋白及mRNA表达子宫颈癌组织>CIN组织>正常子宫颈组织(P均<0.05)。不同肿瘤肌层浸润深度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子宫颈癌患者癌组织IL-33、ST2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FIGO分期的子宫颈癌患者癌组织IL-33、ST2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颈癌组织中IL-33、ST2表达上调,其表达与子宫颈癌患者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上皮内瘤变 子宫
下载PDF
腹膜后巨大子宫颈梭形细胞肿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冶富娟 徐文雅 +4 位作者 严昕 祝传奇 王睿琦 赵香莲 王海燕 《医学诊断》 2023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通过本院1例腹膜后巨大子宫颈梭形细胞肿瘤病例分析,以此提高临床上对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1例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因无生育要求在剖腹探查后行经腹子宫全切术 + 双侧附件切除术 + 盆腔... 目的:通过本院1例腹膜后巨大子宫颈梭形细胞肿瘤病例分析,以此提高临床上对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1例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因无生育要求在剖腹探查后行经腹子宫全切术 + 双侧附件切除术 + 盆腔肿物切除术;结论:巨大子宫颈肌瘤在临床上较少见,而腹膜后平滑肌肌瘤也很少见,而由宫颈延续而来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在临床上更是极少报道,通过本案例和相关文献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对巨大子宫颈梭形细胞肿瘤及腹膜后平滑肌瘤的认识,让每一位临床工作者在今后的疾病诊治中能更加全面地分析和考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形细胞肿瘤 经腹子宫全切术 腹膜后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剖腹探查 子宫平滑肌肿瘤 子宫 特殊类型
下载PDF
不同示踪剂对子宫颈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中前哨淋巴结检测价值比较
9
作者 翟欣欣 马孝辉 李好山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3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示踪剂对子宫颈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中前哨淋巴结(SLN)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开封市祥符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子宫颈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亚甲蓝组(n=55)、纳米碳... 目的:探讨不同示踪剂对子宫颈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中前哨淋巴结(SLN)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开封市祥符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子宫颈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亚甲蓝组(n=55)、纳米碳组(n=22)和吲哚菁绿组(n=10).比较3种示踪剂对SLN的示踪效果及检测价值.结果:亚甲蓝组SLN的检出率高于纳米碳组及吲哚菁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蓝组SLN检测的敏感度及诊断准确率高于纳米碳组及吲哚菁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及吲哚菁绿组SLN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及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吲哚菁绿和纳米炭混悬液比较,亚甲蓝对SLN的检测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子宫恶性肿瘤 腹腔镜手术 淋巴结活检
下载PDF
子宫颈恶性肿瘤年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羽 沈铿 +4 位作者 高劲松 吴鸣 黄惠芳 潘凌亚 郎景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分析子宫颈恶性肿瘤年轻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探讨年轻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17年间初治的52例≤35岁年轻的子宫颈恶性肿瘤患者(研究组)和45例≥50岁的子宫颈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 目的分析子宫颈恶性肿瘤年轻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探讨年轻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17年间初治的52例≤35岁年轻的子宫颈恶性肿瘤患者(研究组)和45例≥50岁的子宫颈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在临床特点、治疗方式、预后方面的差别。对于保留卵巢的患者应用问卷调查结合血清激素水平测定评价卵巢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以接触性出血和不规则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55.8%的患者合并两种以上症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为20.5%,高于对照组(P<0.05);晚期病例(Ⅱb期~Ⅳb期)占30.8%,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类型以鳞癌为主(71.2%),30岁以下患者非鳞癌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25岁以下患者都是非鳞癌;组织学分级为G1,G2和G3级者分别是21.2%,54.5%和24.2%;巨块型(肿瘤直径>4cm)占27.9%,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5年生存率75.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直径的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是影响子宫颈恶性肿瘤年轻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年轻患者中非鳞癌成分比例高、晚期患者多、预后差,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和人性化原则,尽量保留生育和女性内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年龄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放射合并化疗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魏克 蔡树模 +4 位作者 王香娥 丁亚琴 曹世龙 沈铭昌 沈翠英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20-222,共3页
实验研究示放射合并抗癌药对HeLa细胞及裸鼠人宫颈癌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均大于单纯放射。25例Ⅰ_b~Ⅳ期宫颈癌分别接受^(60)Co腔内放疗(A点照射量800cGy/次)和腔内放疗合并化疗(顺铂30mg/m^2+博莱霉素15mg/m^2),照射后即刻用药,每周1... 实验研究示放射合并抗癌药对HeLa细胞及裸鼠人宫颈癌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均大于单纯放射。25例Ⅰ_b~Ⅳ期宫颈癌分别接受^(60)Co腔内放疗(A点照射量800cGy/次)和腔内放疗合并化疗(顺铂30mg/m^2+博莱霉素15mg/m^2),照射后即刻用药,每周1次。结果示合并化疗组(11/25)肿瘤缩小及病理改变明显较单纯放疗组显著,毒副反应不明显。作者认为放射后即刻化疗(顺铂+博莱霉素)治疗子宫颈癌的方案,可能提高晚期宫颈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子宫肿瘤
下载PDF
子宫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大庆 陈建安 +2 位作者 成金娥 彭丽 李海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04-306,共3页
为了探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应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A组)和单纯放疗(B组)随机对照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74例,A、B组各37例,比较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A组近期有效率91·9%(34/37),B组为... 为了探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应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A组)和单纯放疗(B组)随机对照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74例,A、B组各37例,比较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A组近期有效率91·9%(34/37),B组为70·3%(26/37),χ2=5·64,P=0·018。1、3和5年生存率A组为97·3%、86·5%和81·1%;B组为83·8%、64·9%和56·8%,χ2值分别为3·95、4·70和5·11,P值分别为0·047、0·030和0·024。血液毒性反应主要表现白细胞下降,A组为78·4%,B组为56·8%,χ2=3·95,P=0·047。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子宫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较单纯放疗显著提高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 灌注 局部 动脉 放射疗法 子宫/血液供给
下载PDF
子宫颈腺癌的放射治疗 被引量:8
13
作者 翁练斌 王香娥 +1 位作者 丁亚琴 蔡树模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2-394,共3页
子宫颈腺癌的放射治疗翁练斌,王香娥,丁亚琴,蔡树模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上海200032)近年来,子宫颈腺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1],但其治疗方法目前尚无一致的意见,本文分析宫颈腺癌的放疗疗效,并探讨其综合治疗方案。材... 子宫颈腺癌的放射治疗翁练斌,王香娥,丁亚琴,蔡树模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上海200032)近年来,子宫颈腺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1],但其治疗方法目前尚无一致的意见,本文分析宫颈腺癌的放疗疗效,并探讨其综合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一、资料自1981年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癌 放射疗法
下载PDF
子宫颈部肿瘤中DNA甲基化转移酶-1表达和P16/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贞花 李柱虎 +2 位作者 任香善 刘双平 赵祎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部肿瘤中Dnmt-(1DNA甲基化转移酶-1)表达和P16/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MS-PCR(Methylation Specific-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Dnmt-1蛋白和P16/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117例子宫颈部良、恶性病变... 目的探讨子宫颈部肿瘤中Dnmt-(1DNA甲基化转移酶-1)表达和P16/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MS-PCR(Methylation Specific-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Dnmt-1蛋白和P16/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117例子宫颈部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意义。结果Dnmt-1在浸润性鳞状上皮癌和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P16/MGMT基因启动区在慢性宫颈炎中全部表现为非甲基化,而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浸润性鳞状上皮癌和腺癌中则表现为很高的异常甲基化水平。在子宫颈腺癌中,P16/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在Dnmt-1表达阳性组明显高于Dnmt-1表达阴性组。结论Dnmt-1蛋白表达和P16/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宫颈癌进展过程中的早期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Dnmt-1蛋白表达和P16/MGMT甲基化检测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有着重要的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转移酶 甲基化 子宫肿瘤
下载PDF
白英汤防治头颈肿瘤放射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尹礼烘 黄小陆 周荣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27-282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白英汤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性口干症和口咽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面颈联合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放疗同时每天饮矿泉水,治疗组采用放疗的同时服用中药白英汤水煎... 目的观察中药白英汤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性口干症和口咽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面颈联合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放疗同时每天饮矿泉水,治疗组采用放疗的同时服用中药白英汤水煎剂,观察两组的口干症状和口咽黏膜情况。结果放疗结束时和结束后4周,治疗组患者口干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中重度口咽黏膜反应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P<0.05)。结论中药白英汤能减轻面颈联合野放疗后口干症状,降低放疗引起的口咽黏膜反应。能否提高患者放疗耐受剂量进而提高肿瘤控制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联合野 白英汤
下载PDF
子宫颈及阔韧带原发Ewing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云新 吴群英 +4 位作者 张彤 沈丹华 张银丽 王颖 宋秋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99-1400,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原发Ewing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EWS/pPNE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子宫颈及阔韧带EWS/pPNET进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EWS/pPNET分别发生于子宫颈和子宫阔韧... 目的探讨子宫原发Ewing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EWS/pPNE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子宫颈及阔韧带EWS/pPNET进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EWS/pPNET分别发生于子宫颈和子宫阔韧带,患者年龄分别为60岁和32岁。肿瘤由幼稚深染的小圆形细胞组成,阔韧带肿瘤细胞核呈粗颗粒状,局灶可见小核仁,子宫颈EWS/pPNET细胞核染色质细腻,胞质稀少,核分裂象易见。免疫表型:vimentin、CD99及Syn阳性,PAS染色胞质呈灶状阳性,CK、CD45阴性。结论子宫颈及阔韧带EWS/pPNET是一种罕见的小细胞恶性肿瘤,免疫表型及特染在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阔韧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子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汤金梁 张哉根 +4 位作者 叶明福 许建平 刁鑫伟 陈锐 王亚丽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9期2205-2206,2261,2262,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NT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对5例NTC进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观察分析、随访及文献复习。结果瘤组织呈弥漫性或片团状浸润,瘤细胞体积小,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胞质少,核深染,... 目的探讨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NT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对5例NTC进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观察分析、随访及文献复习。结果瘤组织呈弥漫性或片团状浸润,瘤细胞体积小,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胞质少,核深染,分裂象多见,每例均有坏死。2例可见菊形团样结构。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K、低分子量CK(35βH11),5例瘤细胞均表达CgA、Syn及NSE。电镜观察到菊形团样结构及神经内分泌颗粒。5例NTC中2例为非典型类癌,3例为小细胞癌,2例伴鳞癌分化,1例伴腺癌分化。结论宫颈NTC的组织形态类似于肺的NTC,除典型类癌外,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诊断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必须两项以上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或电镜观察到神经内分泌颗粒。病理诊断应与子宫颈内膜间质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及小细胞型低分化鳞癌等鉴别。免疫组化及电镜对这些肿瘤的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小细胞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子宫颈胃型腺癌35例临床病理分析
18
作者 钟萍萍 王志强 +4 位作者 郑兴征 韩一丁 于海云 武春春 金玉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胃型腺癌(gastric-type cervical adenocarcinoma,GC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5例GCA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GCA石蜡组织中p53、p16、PAX2、HIK1083、MUC6等的表达,应用AB-PA... 目的探讨子宫颈胃型腺癌(gastric-type cervical adenocarcinoma,GC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5例GCA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GCA石蜡组织中p53、p16、PAX2、HIK1083、MUC6等的表达,应用AB-PAS特殊染色检测其黏液性质,分析GCA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5例患者年龄28~75岁,平均51.1岁;临床表现最常见为异常子宫出血及阴道排液,部分病例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15/24,62.5%);大部分病例FIGO分期处于进展期(Ⅱ~Ⅳ期)。免疫表型:p53突变型患者FIGO分期高于野生型患者(P<0.05);HIK1083(13/24,54.2%)、MUC6(27/30,90.0%)在部分GCA中呈阳性,PAX2均阴性。AB-PAS特殊染色示黏液均红染。结论GCA组织学复杂多样,根据组织学特征并联合应用AB-PAS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可进行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胃型腺癌 病理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DIAPH3表达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19
作者 贺国洋 陈庆庆 +8 位作者 葛虹 常海敏 张静雨 孙媛 邓美静 王文鑫 孙瑞利 千新来 李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7-543,共7页
目的探讨Diaphanous相关成蛋白3(diaphanous-related formin 3,DIAPH3)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30例CSCC石蜡包埋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应用生物信息学与... 目的探讨Diaphanous相关成蛋白3(diaphanous-related formin 3,DIAPH3)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30例CSCC石蜡包埋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应用生物信息学与免疫组化分析CSCC组织中DIAPH3的表达,并进行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采用分子生物学与肿瘤迁移相关实验分析DIAPH3对C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仙桃学术数据库分析显示:DIAPH3 mRNA在CSCC组织(2.37)中表达比癌旁组织(0.25)明显升高(P<0.05);DIAPH3高表达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明显降低(P=0.031)。免疫表型:CSCC组织中DIAPH3的阳性率为70.00%(21/30),高于癌旁组织(30%,9/30);DIAPH3的阳性率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P=0.032)和有无淋巴结转移(P=0.0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RNA干扰DIAPH3组:CSCC细胞的迁移率(28.33%,P=0.002)、穿过小室的细胞数(207.67,P=0.001)及p-ERK(P=0.001)、MMP-2(P=0.003)、MMP-9(P=0.00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过表达DIAPH3组:CSCC细胞的迁移率(79.00%,P=0.0004)和穿过小室的细胞数(224.33,P=0.0003)及p-ERK(P=0.001)、MMP-2(P=0.001)、MMP-9(P=0.00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DIAPH3+U0126组:CSCC细胞的迁移率(46.00%,P=0.0001)和穿过小室的细胞数(106.33,P=0.0003)及p-ERK(P=0.001)、MMP-2(P=0.002)、MMP-9(P=0.004)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结论DIAPH3在CSCC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通过ERK1/2通路促进C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鳞状细胞癌 DIAPH3 迁移 侵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子宫颈及子宫内膜肿瘤组织EGFR和c-erbB-2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天福 魏志敏 +2 位作者 刘祖华 孟云霄 梁超群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5-16,19,共3页
①目的 观察子宫颈及子宫内膜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和原癌基因c erbB 2的表达及其意义。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77例子宫颈和 72例子宫内膜正常及肿瘤组织进行EGFR和c erbB 2检测。③结果 c erbB 2在子宫颈鳞状细... ①目的 观察子宫颈及子宫内膜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和原癌基因c erbB 2的表达及其意义。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77例子宫颈和 72例子宫内膜正常及肿瘤组织进行EGFR和c erbB 2检测。③结果 c erbB 2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 ,分别为 71 .1 %和 6 8.9%。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及不典型增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1 0 .31 3、5 .5 4 8,P<0 .0 5 ) ;子宫内膜腺癌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增殖期内膜、分泌期内膜及子宫肌腺病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1~ 0 .0 1 2 ) ;而EGFR在各组织内表达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χ2 =4 .2 4 0、0 .2 4 0 ,P >0 .0 5 )。④结论 c erbB 2是鉴别子宫颈和子宫内膜肿瘤良恶性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子宫内膜肿瘤 EGFR c—erbB-2 表达 肿瘤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