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瓜未授粉子房超低温保存方法初探
1
作者 李海伦 高宁宁 +6 位作者 李晓慧 康利允 常高正 梁慎 王慧颖 徐小利 赵卫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0,共5页
为延长甜瓜未授粉子房取材时间,克服甜瓜子房取材受生长季节、发育期限制的缺点,以厚皮甜瓜晚熟品种众云18和早熟品种锦绣的子房为试材,对其进行超低温保存和恢复培养研究。结果表明,4℃暗处理的甜瓜子房随着预培养和保护液(PVS2)处理... 为延长甜瓜未授粉子房取材时间,克服甜瓜子房取材受生长季节、发育期限制的缺点,以厚皮甜瓜晚熟品种众云18和早熟品种锦绣的子房为试材,对其进行超低温保存和恢复培养研究。结果表明,4℃暗处理的甜瓜子房随着预培养和保护液(PVS2)处理时间的增加,子房的存活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预培养24 h和PVS2处理30 min时效果最佳,子房存活率均在82%以上;子房经过-196℃超低温保存后,在38、40、42℃卸载液解冻5 min时,子房存活率没有明显差异;超低温保存60 d后的子房,经过恢复培养后,众云18和锦绣子房最高存活率分别达到80.83%、82.43%。采用包埋法和玻璃化法结合的改良超低温保存法可以有效解决甜瓜大孢子培养供体无法持续获得的问题,加速了甜瓜单倍体培育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未授粉子房 超低温保存
下载PDF
基于EDEM花生子房柄切除装置仿真与试验
2
作者 尹诗洋 王东伟 +4 位作者 赵泽龙 张瑞 何晓宁 胥南 郭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7-202,209,共7页
目前,花生在收获后荚果上所带子房柄主要依靠人工去除,人工去柄效率低、作业成本高,制约了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锯齿刀式花生子房柄装置,建立了带子房柄花生荚果颗粒模型,设计2、4、6、8、10共5种不同的锯齿切... 目前,花生在收获后荚果上所带子房柄主要依靠人工去除,人工去柄效率低、作业成本高,制约了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锯齿刀式花生子房柄装置,建立了带子房柄花生荚果颗粒模型,设计2、4、6、8、10共5种不同的锯齿切柄刀排列方式,并采用EDEM软件对该装置进行切柄过程仿真,确定了8组锯齿圆盘刀排列效果最佳。为获取花生子房柄切除装置最佳工作参数组合,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进行设计,建立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最终得到最佳参数组合:在锯齿圆盘刀的转速为64.05r/min、筛选栅板的振动频率为4.31Hz、筛选栅板倾角为8.81°时,去柄率≥94.44%,破损率≤0.92%。试验验证该装置对花生荚果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满足各项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子房 锯齿切柄刀 颗粒模型 EDEM 收获机
下载PDF
热激对甜瓜未授粉子房培养胚珠膨大期内源激素的影响
3
作者 唐桃霞 孔维萍 +2 位作者 任凯丽 程鸿 张化生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探究热激处理对甜瓜未授粉子房培养中胚珠膨大发育与内源激素的影响,以期为揭示胚珠膨大和单倍体培养的机理研究奠定基础。以热激和对照培养不同天数的甜瓜未受粉子房为试材,对胚珠膨大率进行动态监测,并采用UPLC-ESI-MS/MS法测定顺... 为探究热激处理对甜瓜未授粉子房培养中胚珠膨大发育与内源激素的影响,以期为揭示胚珠膨大和单倍体培养的机理研究奠定基础。以热激和对照培养不同天数的甜瓜未受粉子房为试材,对胚珠膨大率进行动态监测,并采用UPLC-ESI-MS/MS法测定顺式玉米素核糖核苷(CZR)、赤霉素3(GA3)、反式玉米素(ZT)、吲哚-3-乙酸(IAA)及脱落酸(ABA)含量,并分析了这5种内源激素与胚珠膨大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25℃室温培养相比,32℃热激处理4 d有利于胚珠的膨大及内源激素的积累,且在胚珠膨大期5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递增。各内源激素间的比例关系处于动态变化中,且在整个膨大期,热激处理下IAA/(ZT+CZR)、IAA/ABA和IAA/GA3均较对照25℃室温培养高;胚珠膨大率与内源激素IAA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818,与ZT、CZR和ABA均呈显著正相关,与(ZT+CZR)/GA3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未授粉子房 胚珠膨大发育 热激 内源激素
下载PDF
烟草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诱导胚状体的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曹景林 王欣 +4 位作者 程君奇 李亚培 吴成林 张俊杰 蔡长春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90,共7页
源于未授粉子房的雌性单倍体在烟草育种利用价值上优于源于花药或小孢子的雄性单倍体,开展烟草未授粉子房的离体培养对烟草单倍体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建立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技术体系,分别以不同的杂种F1代为试材,采用HW培养基探讨... 源于未授粉子房的雌性单倍体在烟草育种利用价值上优于源于花药或小孢子的雄性单倍体,开展烟草未授粉子房的离体培养对烟草单倍体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建立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技术体系,分别以不同的杂种F1代为试材,采用HW培养基探讨了消毒方法、接种方式、接种密度、无机盐浓度、外源激素配比和琼脂浓度6个关键因素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蕾不需剥开花瓣而直接放入0.1%升汞中浸泡8 min,剥开子房壁并横切子房后接种,每个125 mL三角瓶中接种2块子房,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额外增加60%、附加IAA 0.5 mg/L和6-BA 2 mg/L或者附加KT 2.0 mg/L和2,4-D 0.5 mg/L、琼脂浓度9 g/L有助于对胚状体的诱导。据此进一步完善了烟草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过程中的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未授粉子房 离体培养 胚状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多子房性状应用于杂种小麦的研究Ⅱ.多子房小麦的杂种优势与利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马守才 张改生 +1 位作者 刘宏伟 王军卫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295-1299,共5页
利用 3个多子房小麦与 8个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后获得的 2 4个杂种及其相应的亲本材料 ,对多子房小麦的杂种优势与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F1 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依次为株高 >穗粒数 >单株产量 >千粒重。单株产量有较强的杂种优... 利用 3个多子房小麦与 8个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后获得的 2 4个杂种及其相应的亲本材料 ,对多子房小麦的杂种优势与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F1 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依次为株高 >穗粒数 >单株产量 >千粒重。单株产量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1 8个组合超双亲均值 ,平均增产 32 .71 % ;1 2个组合有超标正优势 ,幅度为 3.41~ 42 .84%。多子房小麦杂种优势的主要表现是穗粒数增多 ,其生产应用还应注意加强对多子房小麦其它农艺性状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房性状 应用 杂种小麦 子房小麦 杂种优势 利用
下载PDF
商陆科植物的子房结构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宏春 胡正海 路安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195-1201,共7页
商陆科植物几种雌蕊类型的发育和结构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商陆科植物的心皮发生后 ,首先形成一个开放的心皮 ,开口在心皮的腹侧 ,开口的封闭都是由心皮边缘的表皮细胞及表皮下的几层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完成 .单心皮雌蕊在子房封闭后不... 商陆科植物几种雌蕊类型的发育和结构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商陆科植物的心皮发生后 ,首先形成一个开放的心皮 ,开口在心皮的腹侧 ,开口的封闭都是由心皮边缘的表皮细胞及表皮下的几层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完成 .单心皮雌蕊在子房封闭后不留任何痕迹 ,而多心皮雌蕊的心皮封闭后留下明显的封闭线 .封闭线由栅栏组织状组织构成 .栅栏组织状组织一直延伸到珠柄 ,在珠柄基部形成毛刷状结构 .离生心皮的隔在子房的生长过程中生长很少 ,心皮的大部分是分离的 ;合生心皮的隔在心皮的生长过程中与心皮同步生长 ,心皮始终是合生的 .成熟子房的结构基本相同 ,子房壁为薄壁细胞 ,除表皮以外其他细胞均无太大区别 .在子房外侧壁中均匀地分布有 3~ 5个维管束 ,隔中有一个维管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陆科 子房结构 子房发育 数珠珊瑚属 商陆属
下载PDF
水稻早熟多子房突变体fon5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44
7
作者 张向前 邹金松 +2 位作者 朱海涛 李晓燕 曾瑞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49-1355,共7页
在水稻中花11的后代中筛选到1例花器官数目突变体,突变体主要表现为多雄蕊、多子房和早开花。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因为对花器官数目突变体曾有报道,如fon1、fon2、fon3和fon4,所以该突变体暂定名为fon5。利用f... 在水稻中花11的后代中筛选到1例花器官数目突变体,突变体主要表现为多雄蕊、多子房和早开花。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因为对花器官数目突变体曾有报道,如fon1、fon2、fon3和fon4,所以该突变体暂定名为fon5。利用fon5与籼稻品种华粳籼74构建的F2群体对fon5进行基因定位,发现其与第6染色体上的标记RM400和RM412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10.5cM和1.6cM。通过在两标记间发展6个新的Indel标记,将该基因定位于116kb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发育突变体 子房 INDEL标记
下载PDF
影响黄瓜未授粉子房培养胚发生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刁卫平 陈劲枫 +2 位作者 雷春 宋慧 张晓青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7-140,共4页
以不同基因型黄瓜为试材,研究了子房发育时期、热激处理时间、TDZ和AgNO3对黄瓜未授粉子房培养过程中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开花前2~3d的子房胚发生率相对较高,达83.8%;在子房培养开始阶段进行35℃处理的胚发生率显著高于... 以不同基因型黄瓜为试材,研究了子房发育时期、热激处理时间、TDZ和AgNO3对黄瓜未授粉子房培养过程中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开花前2~3d的子房胚发生率相对较高,达83.8%;在子房培养开始阶段进行35℃处理的胚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0d),其中处理3d的效果最好;添加0.01~0.04mg·L^-1 TDZ的诱导培养基培养的胚发生率为20.0%~72.7%,其中添加0.04mg·L^-1 TDZ的胚发生效果较好;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AgNO3可以提高胚发生率,同时能缩短胚出现的时间并提高胚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未授粉子房 胚发生率
下载PDF
多子房性状应用于杂种小麦的研究Ⅰ.多子房性状基因和细胞质效应 被引量:15
9
作者 马守才 张改生 +2 位作者 刘宏伟 王军卫 王小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949-953,共5页
利用单体分析和多亲本常规杂交 ,研究了小麦多子房性状基因遗传传递规律和细胞质效应。结果表明 :小麦多子房性状有显、隐性两种基因类别 ,均位于 6B染色体 ;粘果山羊草和偏凸山羊草细胞质对 F1杂合显性多子房性状具有抑制表达作用。多... 利用单体分析和多亲本常规杂交 ,研究了小麦多子房性状基因遗传传递规律和细胞质效应。结果表明 :小麦多子房性状有显、隐性两种基因类别 ,均位于 6B染色体 ;粘果山羊草和偏凸山羊草细胞质对 F1杂合显性多子房性状具有抑制表达作用。多子房小麦对 K、Ven型不育系有着不同程度的育性恢复能力 ,恢复度变幅为 4.82 %~ 4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子房性状 基因定位 细胞质效应 杂交
下载PDF
桃树子房发育初期蔗糖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孟海玲 王有年 +3 位作者 李奕松 杨爱珍 王一鸣 关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79-785,共7页
【目的】研究桃树子房发育初期(从现蕾到花萎)蔗糖含量比率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比活力的变化规律。【方法】以‘京玉’和‘久保’两个桃品种为试材,研究桃树子房发育初期子房、韧皮部、叶片与花瓣中蔗糖、淀粉含量及蔗糖代谢关键酶——酸... 【目的】研究桃树子房发育初期(从现蕾到花萎)蔗糖含量比率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比活力的变化规律。【方法】以‘京玉’和‘久保’两个桃品种为试材,研究桃树子房发育初期子房、韧皮部、叶片与花瓣中蔗糖、淀粉含量及蔗糖代谢关键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酶(SPS)和蔗糖合酶(SS)比活力的变化。【结果】两品种各部位中蔗糖积累规律较为相似,韧皮部蔗糖含量比率明显高于其它部位;总可溶性糖在韧皮部中的积累量除盛花期(第10D)低于花瓣中含量,其余时期均较其它部位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子房发育初期子房和叶片中淀粉含量不断升高,韧皮部中则呈下降趋势,花瓣中含量先降低后升高。AI、NI比活力变化对糖的积累作用不明显,SS合成方向、SPS比活力变化与蔗糖的积累量变化一致,SS分解方向比活力变化对两品种桃树糖的积累和转化作用较为突出。【结论】韧皮部是桃树子房发育初期碳水化合物主要的代谢"源",子房发育初期蔗糖代谢相关酶时空性表达受到某些相关因子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子房 发育初期 蔗糖
下载PDF
小麦花粉管通道及子房注射法转化Anti-TrxS基因 被引量:20
11
作者 尹钧 余桂荣 +2 位作者 任江萍 李磊 宋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76-780,共5页
为了获得抗穗发芽转基因小麦材料,以13个小麦品种 品系 为受体材料,用花粉管通道及子房注射法进行了硫氧还蛋白反义基因 Anti-TrxS 的遗传转化.花粉管通道法共转化小花2036朵,收获T0代种子1616粒,结实率为79.4%,将T0代种子大田点播,获T... 为了获得抗穗发芽转基因小麦材料,以13个小麦品种 品系 为受体材料,用花粉管通道及子房注射法进行了硫氧还蛋白反义基因 Anti-TrxS 的遗传转化.花粉管通道法共转化小花2036朵,收获T0代种子1616粒,结实率为79.4%,将T0代种子大田点播,获T1代苗1424株,出苗率为88.1%.对T1代株系叶片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31个株系中有16个株系呈阳性反应.子房注射法共转化小花1206朵,收获种子89粒,结实率为7.4%,T1代共出苗41株,出苗率为46.1%,对郑新991T1代株系进行PCR检测,电泳结果呈阳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子房注射法 Anti-TrxS基因 小麦遗传转化 PCR检测
下载PDF
一个水稻双子房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和遗传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文雯 李双成 +2 位作者 王世全 何体宏 李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3-258,共6页
在籼稻保持系C2与绵香5B的杂交后代中发现了一个植株显著矮化的双子房突变体。该突变体花器官主要表现为:雄蕊数目减少,雌蕊增加,双子房,多柱头,胚囊畸形,有雄蕊雌蕊化现象。由于其高度不育,突变性状采用杂合体保存,经5代连续自交,均表... 在籼稻保持系C2与绵香5B的杂交后代中发现了一个植株显著矮化的双子房突变体。该突变体花器官主要表现为:雄蕊数目减少,雌蕊增加,双子房,多柱头,胚囊畸形,有雄蕊雌蕊化现象。由于其高度不育,突变性状采用杂合体保存,经5代连续自交,均表现稳定遗传特性。同时,杂合株系呈典型的3∶1分离比例,表明该突变性状由单隐性基因控制,并将该突变体暂时命名为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子房突变体 花器官 遗传分析 基因
下载PDF
供体植株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对黄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魏爱民 韩毅科 +2 位作者 杜胜利 张桂华 刘楠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144,共4页
研究了供体植株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对黄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倍体胚胎发生率和植株再生率在温度相对较高的6月下旬、7月上旬以及9月份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生长发育前期的供体植株单倍体再生率相对较高且稳定;随着供体... 研究了供体植株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对黄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倍体胚胎发生率和植株再生率在温度相对较高的6月下旬、7月上旬以及9月份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生长发育前期的供体植株单倍体再生率相对较高且稳定;随着供体植株逐渐衰老,其未受精子房培养的污染率不断上升;种植于塑料大棚内的供体材料比种植在露地中的供体材料具有更高的单倍体胚胎发生率和成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未受精子房 离体培养 栽培季节 栽培方式
下载PDF
板栗果实生长与子房主要营养物质积累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志翔 夏仁学 +3 位作者 章文才 徐永荣 王鹏程 杨晓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4-78,共5页
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板栗果实生长与子房主要营养物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正常栗总苞和坚果直径增长呈“双S”曲线 ,空苞栗总苞直径在花后 6 5d(7月下旬 )以前与正常栗没有明显差异 ,从花后 6 5d起一直比正常栗低 ;空苞栗坚果直径... 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板栗果实生长与子房主要营养物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正常栗总苞和坚果直径增长呈“双S”曲线 ,空苞栗总苞直径在花后 6 5d(7月下旬 )以前与正常栗没有明显差异 ,从花后 6 5d起一直比正常栗低 ;空苞栗坚果直径在花后 2 5d(6月中旬 )即开始比正常栗低 ,花后 45d(7月上旬 )后其增长停滞。空苞栗子房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在花后 45d(7月上旬 )后开始下降或继续处于下降状态 ,而此时正常栗子房中主要营养物质呈上升趋势或稳定在高水平上 ,反映了幼胚发育期 (7月上旬至 8月上旬 )空苞栗子房营养供应严重不足 ,且空苞栗幼胚发育期子房中还原糖、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和P、K素含量与正常栗差异较明显。正常栗总苞直径增长伴随着子房淀粉含量的显著积累和P素的消耗 (以淀粉积累的作用更大 ) ,而子房B素的消耗过程对总苞直径增长有加速作用 ;坚果直径的增长过程主要决定于子房淀粉的显著积累和蛋白质的消耗 (以淀粉积累的作用更大 ) ,而子房还原糖的积累和K素消耗对坚果直径增长具有加速作用 (以还原糖积累的作用更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子房 营养物质 果实生长 空苞栗
下载PDF
子房注射法将Bt基因导入超甜玉米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余良 胡建广 +1 位作者 苏菁 刘建华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3,共3页
用子房注射法将Bt基因导入超甜玉米品种粤甜3号,获得了1株整合有Bt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定名为ZT11,以发芽成苗的植株计算,基因转化效率达9.09%。经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证明抗虫基因已经整合在超甜玉米基因组中,并且为单拷贝。T1代植株... 用子房注射法将Bt基因导入超甜玉米品种粤甜3号,获得了1株整合有Bt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定名为ZT11,以发芽成苗的植株计算,基因转化效率达9.09%。经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证明抗虫基因已经整合在超甜玉米基因组中,并且为单拷贝。T1代植株PCR检测结果表明,Bt基因能够在转基因后代中稳定遗传,基因分离符合1∶1的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BT基因导入 植株 子房注射法 成苗 转基因后代 抗虫基因 孟德尔 ZT 基因组
下载PDF
玉米基因转化的离体子房注射及其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被引量:27
16
作者 沈世华 张秀君 +1 位作者 郭奕明 荆玉祥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10期1055-1057,共3页
用微量注射法对玉米 (ZeamaysL .)进行基因转化已获得成功 ,但这种方法是在田间进行的 ,污染较大 ,操作时劳动强度大 ,转化率低 ,而且受气温影响 ,气温下降则种子不能成熟。采用离体注射培养法 ,取下授粉 2 4h后的玉米雌穗 ,剥去苞叶 ,... 用微量注射法对玉米 (ZeamaysL .)进行基因转化已获得成功 ,但这种方法是在田间进行的 ,污染较大 ,操作时劳动强度大 ,转化率低 ,而且受气温影响 ,气温下降则种子不能成熟。采用离体注射培养法 ,取下授粉 2 4h后的玉米雌穗 ,剥去苞叶 ,在超净工作台进行微量注射 ,然后切成小块放在培养瓶中 ,在光照培养箱内培养 ,3~ 4周可直接获得种子。这种方法克服了非离体培养的缺点 ,提高了转化效率。种子萌发后进行植株抗性筛选和分子检测 ,得到了具抗性的、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均为阳性的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转化 离体子房注射 基因鉴定
下载PDF
大百合子房的离体培养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守丽 石雷 +1 位作者 张金政 庄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7-200,共4页
以大百合的子房为外植体,研究了小鳞茎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BA和KT是影响大百合子房分化途径的关键因素,其浓度分别为0.1-1.0mg/L、2.0-4.0mg/L和高于4.0mg/L时,外植体分别分化为愈伤组织、芽和叶。外植体分化... 以大百合的子房为外植体,研究了小鳞茎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BA和KT是影响大百合子房分化途径的关键因素,其浓度分别为0.1-1.0mg/L、2.0-4.0mg/L和高于4.0mg/L时,外植体分别分化为愈伤组织、芽和叶。外植体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以N6、B5为佳。愈伤组织诱导小鳞茎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0.5mg/LNAA+2.5mg/LBA+2.5mg/LKT+10%蔗糖+0.7%琼脂。在1/2MS+3%蔗糖+0.7%琼脂+1%活性炭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为100%。炼苗一周后移栽,长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百合 组织培养 子房
下载PDF
白菜型油菜和甘蓝杂交子房培养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国庆 唐桂香 周伟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09-1413,共5页
以白菜型油菜Hauarad(70 8)、茅山 3(714 )及油白 (715 )和甘蓝京丰 1号 (6 0 12 )为供体材料 ,对白菜型油菜和甘蓝杂交种进行胚胎挽救研究。对于杂交组合 70 8× 6 0 12和 714× 6 0 12 ,取授粉第 9天的子房培养获得的种子最... 以白菜型油菜Hauarad(70 8)、茅山 3(714 )及油白 (715 )和甘蓝京丰 1号 (6 0 12 )为供体材料 ,对白菜型油菜和甘蓝杂交种进行胚胎挽救研究。对于杂交组合 70 8× 6 0 12和 714× 6 0 12 ,取授粉第 9天的子房培养获得的种子最多 ,结籽率分别为 17.5 %和 95 .0 %。而杂交 715× 6 0 12 ,以取授粉第 12天的子房进行培养得到的种子最多 ,结籽率为 5 0 .0 %。不同杂交组合所获得的种子数存在明显差异 ,以杂交组合 714× 6 0 12为最好 ,结籽率达 4 3.0 %。不同培养基上进行子房培养表明 ,取 70 8× 6 0 12的杂交子房 ,采用培养基C效果最好 ,结籽率达 4 4 .0 % ;对于 714× 6 0 12的杂交子房而言 ,A、B、C、D 4种类型培养基都有一定的效果 ,其中培养基A和B最好 ,结籽率分别达到了 6 4 .0 %和72 .0 %。而B培养基也对 715× 6 0 12的杂交子房培养效果最好 ,结籽率达 6 0 .0 %。所获得的种子在分化 (萌发 )培养基上培养表明 ,来自于杂交 715× 6 0 12的种子萌发效果最好 ,种子萌发率达 6 6 .7% ,并在生根培养基上得到了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进行初步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 ,其单倍体的染色体数均为 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甘蓝 杂交 子房培养 结籽率 授粉 细胞学鉴定 染色体数 单倍体
下载PDF
用子房整体透明法和微分干涉差显微镜研究水稻的胚胎发育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世绪 杜中 凌祖铭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3-33,共1页
水稻的胚囊处于胚珠组织的包围之中,外面还有子房壁,以往观察子房都是用切片的方法.切片制作的过程相当繁杂,并且需要掌握熟练的染色技术。根据连续切片来建立立体概念也需要经验。为了寻找观察胚囊结构的简便方法,人们曾提出过胚珠水... 水稻的胚囊处于胚珠组织的包围之中,外面还有子房壁,以往观察子房都是用切片的方法.切片制作的过程相当繁杂,并且需要掌握熟练的染色技术。根据连续切片来建立立体概念也需要经验。为了寻找观察胚囊结构的简便方法,人们曾提出过胚珠水解压片法、整体解剖法、酶分离法等,但也需要精细的手工操作,并且不能保证每个子房或胚珠都可获得其中的胚囊。整体透明是个比较好的方法,Herr采用胚珠整体透明法在相差和干涉显微镜下观察一些植物的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和早期的胚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发育 子房整体透明 显微镜
下载PDF
普通小麦多子房基因单体分析的染色体定位及双端体分析的染色体臂定位 被引量:14
20
作者 沈光华 童一中 沈革志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6期513-516,共4页
本研究以普通小麦——“中国春”的单体系统和多子房小麦杂交,确定控制多子房性状的基因数目及关键染色体。通过单体分析,初步确定多子房性状分别受染色体5D和6B上的2个非互补的同效异位被动隐性基因所控制,分别用m_1和m_2表示。 继续... 本研究以普通小麦——“中国春”的单体系统和多子房小麦杂交,确定控制多子房性状的基因数目及关键染色体。通过单体分析,初步确定多子房性状分别受染色体5D和6B上的2个非互补的同效异位被动隐性基因所控制,分别用m_1和m_2表示。 继续用“中国春”双端体5DL、6BL和6BS分别与多子房进行正反交,在5DL、6BL与多子房的正反交F_1植株上均出现多子房表型。由此确定,控制多子房性状的m_1、m_2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5D和6B的短臂上(5DS、6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房基因 单体分析 小麦 双端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