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的父亲》中“父与子”母题的三个维度解析
1
作者 于硕望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79-81,共3页
《我的父亲》(ХорошийСталин)系俄罗斯著名作家维克多·叶罗菲耶夫(Виктор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Ерофеев)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被誉为“当代《父与子》”的小说反映了当代俄罗斯文学进程中“父与子”... 《我的父亲》(ХорошийСталин)系俄罗斯著名作家维克多·叶罗菲耶夫(Виктор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Ерофеев)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被誉为“当代《父与子》”的小说反映了当代俄罗斯文学进程中“父与子”母题的别样面貌。儿子对原生家庭的矛盾态度、父辈与子辈之间的思想冲突以及造成上述现象的文化空间贯穿小说始终。借助家庭、思想与文化空间三种维度,《我的父亲》跳出了建构父子冲突情节的范式,摆脱父子母题小说的中心化思考模式,将人格的形成过程同形成人格的文化空间进行整合,并对“父与子”文学母题进行重构,最终得出:“父与子”的文学母题已突破真实与虚构文本之间的界限,在文本之外得以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亲》 ”母题 文化空间 真实与虚构
下载PDF
父与子书
2
作者 陈其明 《广东经济》 2024年第7期90-92,共3页
儿子13岁时,第一次给远方的父亲写了一封信。“爱儿”!这是父亲对儿子的爱称。回信时,他因记不清儿子年龄而深深自责,称自己是一个“不尽责的父亲”。对父亲信中的每句话,儿子终身刻骨铭心;但记忆中的父亲形象,儿子却感到既清晰又模糊……
关键词 亲形象 一封信 刻骨铭心
下载PDF
能群独立的中子输运非结构网格自适应加密
3
作者 郭海兵 阮政霖 马纪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95-1504,共10页
为兼顾中子输运的模拟精度和计算效率,对网格进行自适应加密和区域分解并行是有效技术途径。通常各能群的中子通量密度分布有较大差异,采用统一的网格不能最佳匹配各群通量密度的空间变化,只能全局加密网格或损失精度。本文通过对各能... 为兼顾中子输运的模拟精度和计算效率,对网格进行自适应加密和区域分解并行是有效技术途径。通常各能群的中子通量密度分布有较大差异,采用统一的网格不能最佳匹配各群通量密度的空间变化,只能全局加密网格或损失精度。本文通过对各能群中子通量密度分别进行后验误差估计,开展能群独立的局部网格加密,获得与各能群的中子通量密度分别匹配的多组非结构网格,即基于共同父网格(粗网格)的多组独立子网格(细网格),进而开发了在这种层次化父-子网格上的多群中子输运模拟耦合算法,通过连续的多轮次自适应加密,实现了不受初始网格分辨率影响的高精度、高效率求解。基于该网格方法建立了间断有限元输运程序ENTER-Ⅱ,并借助开源算法库DEAL.Ⅱ实现了区域分解并行。初步验证表明,计算结果符合良好,时间效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运 间断有限元 非结构网格 自适应加密 -网格 区域分解
下载PDF
屠格涅夫小说《父与子》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
4
作者 郭思文 《西伯利亚研究》 2023年第5期93-102,共10页
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父与子》是最早进入中国读者视野的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之一。学术界对该作品的研究已逾百年:从20世纪初的初步探索和二三十年代的进一步研究,到世纪中期的停滞,再到八十年代的全面繁荣,最后到新世纪的趋于稳定。受... 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父与子》是最早进入中国读者视野的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之一。学术界对该作品的研究已逾百年:从20世纪初的初步探索和二三十年代的进一步研究,到世纪中期的停滞,再到八十年代的全面繁荣,最后到新世纪的趋于稳定。受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每个阶段的研究都带有较鲜明的民族性,同时又体现了对外国文艺理论,尤其是对俄罗斯文学批评主张的接受。通过梳理《父与子》在中国的接受史,可明确各时期影响小说接受的因素,对小说主人公形象的矛盾性进行再审视,并指出未来有待继续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格涅夫 巴扎洛夫 俄罗斯文学
下载PDF
上古帝王传说中父与子关系的传统叙事与地域文化实践
5
作者 闫咚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2-91,共10页
上古帝王传说以帝王为核心人物形成了丰富的叙事,帝子作为特殊的继承者角色,不仅完善了帝王传说的叙事体系,而且在与帝王的关系表述中隐射出历史的某些真相。通过对上古帝王父与子传说典型文本及叙事意义的梳理,可以总结出谱系化与非和... 上古帝王传说以帝王为核心人物形成了丰富的叙事,帝子作为特殊的继承者角色,不仅完善了帝王传说的叙事体系,而且在与帝王的关系表述中隐射出历史的某些真相。通过对上古帝王父与子传说典型文本及叙事意义的梳理,可以总结出谱系化与非和谐化的父与子关系特征,以及“一与多”与“子不肖”的父与子关系模式。同时,在功能性人物如“不肖子”“拒位者”的辅助下,父与子的传统叙事体系进一步得到巩固。然而,在上古帝王传说的当代地域文化实践如山西长子县的“丹朱文化”中,父与子关系却被重新建构,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对上古帝王传说中父与子关系演化的研究,可进一步窥探传说叙事发展背后的多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王传说 功能性人物 地域文化实践
下载PDF
论梁晓声小说《父父子子》中“宏大叙事”的重构策略
6
作者 陈逸飞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1-95,共5页
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日渐呈现出重构“宏大叙事”的主流之势。梁晓声在新作《父父子子》中,用“微观叙事”思维完成对“宏大叙事”模式的重构,体现出作家对当下文学主潮的顺应与接受。在这一过程中,梁晓声所用的写作策略,不仅可以作... 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日渐呈现出重构“宏大叙事”的主流之势。梁晓声在新作《父父子子》中,用“微观叙事”思维完成对“宏大叙事”模式的重构,体现出作家对当下文学主潮的顺应与接受。在这一过程中,梁晓声所用的写作策略,不仅可以作为“个体话语”与“宏大史诗”成功融合的范例,更能为当代中国小说“宏大叙事”的重建与突破,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晓声 宏大叙事 重构策略
下载PDF
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父与子”母题及其社会功能研究——以索尔·贝娄的《勿失良辰》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军 吴建兰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0-104,共5页
"父与子"母题是美国犹太作家重点描写的文学母题之一。索尔·贝娄的著名小说《勿失良辰》中隐含着双重"父与子"关系:一是上帝(艾德勒医生)和基督(汤米)之间的"父与子"关系;二是精神之父(塔莫金医生)... "父与子"母题是美国犹太作家重点描写的文学母题之一。索尔·贝娄的著名小说《勿失良辰》中隐含着双重"父与子"关系:一是上帝(艾德勒医生)和基督(汤米)之间的"父与子"关系;二是精神之父(塔莫金医生)与儿子(汤米)之间的"父与子"关系。第一重"父与子"关系实现了贝娄既质疑上帝又不放弃上帝以及希望唤起美国主流社会对美国犹太民族关注的双重社会功能;第二重"父与子"关系围绕勿失良辰这根主线,实现了贝娄渴望犹太伦理回归的社会功能。"勿失良辰"不仅是犹太民族的出路,也是全人类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犹太文学 《勿失良辰》 ”母题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关于苏格拉底赞赏“子告父罪”的背景知识 被引量:3
8
作者 邓晓芒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109,共5页
文章对近期在《学海》和《江苏社会科学》杂志上展开的关于儒家"父子相隐"(父子之间不告发)的讨论进行了相关背景知识的澄清,作者以充分的、确凿的历史资料为依据,指出苏格拉底出于理性、正义和法律的原则立场,冲破狭隘的血... 文章对近期在《学海》和《江苏社会科学》杂志上展开的关于儒家"父子相隐"(父子之间不告发)的讨论进行了相关背景知识的澄清,作者以充分的、确凿的历史资料为依据,指出苏格拉底出于理性、正义和法律的原则立场,冲破狭隘的血缘关系,主张父亲有罪儿子可以告发,这是对古希腊氏族伦理规范的一个突破,虽然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但却是符合当时的一般社会新思潮的。认为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主张父子相隐的观点是对这些背景知识不熟悉而导致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 理性 正义 法律
下载PDF
父与子:中国现代性焦虑的语义场 被引量:11
9
作者 石万鹏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129-132,共4页
父与子,是人类血缘关系中的重要链条,但是,父与子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与子,它包含了太多的社会文化意义。随着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潮的变动,2 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父子关系出现了弑父、崇父、救父、戏父等诸多形态,父子冲... 父与子,是人类血缘关系中的重要链条,但是,父与子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与子,它包含了太多的社会文化意义。随着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潮的变动,2 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父子关系出现了弑父、崇父、救父、戏父等诸多形态,父子冲突、父子和谐的场景轮番上演,父与子成为人们释放、转移其现代性焦虑的语义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文学叙事
下载PDF
父商子仕:宋代商人家庭成员身份的代际更替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8-132,共5页
在代际更替的过程中,宋代商人家庭成员的身份也在发生变化,其中父商子仕的现象很值得关注。以这一现象为中心考察商人家庭的变化轨迹,可以从一个角度捕捉到宋代商人的家庭观念和心态特征。
关键词 代际更替 商人心态 宋代
下载PDF
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以《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教学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迟艳杰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68,共3页
语文知识是一种人文知识,这是语文教学实现其人文性的前提。学生的体验和理解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内在源泉。心灵时间——内时间意识是实现语文人文性的通衢。语文教学只有深入到心灵时间,才能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涵养,这要求教师通过... 语文知识是一种人文知识,这是语文教学实现其人文性的前提。学生的体验和理解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内在源泉。心灵时间——内时间意识是实现语文人文性的通衢。语文教学只有深入到心灵时间,才能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涵养,这要求教师通过多种形式营造浓重的情感氛围,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感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坚持充满人文意味的教育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性 语文教学 心灵时间 地震中的
下载PDF
“父父子子”——论儒家的纯粹父子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坚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9-134,共6页
儒家所说的"父父子子"的父子关系不是指父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社会关系,而仅仅是指父子之间的家庭关系。家庭语境中的父子关系是一种纯粹父子关系,它体现的是人类本有的一种"家庭良心"。儒家以孔子所说的"父为... 儒家所说的"父父子子"的父子关系不是指父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社会关系,而仅仅是指父子之间的家庭关系。家庭语境中的父子关系是一种纯粹父子关系,它体现的是人类本有的一种"家庭良心"。儒家以孔子所说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为代表的"父子互隐"思想,其合理性就是在这种纯粹父子关系中得以体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家庭 关系 纯粹关系
下载PDF
家庭、青春、代际鸿沟——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父与子》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建华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19年第3期37-43,共7页
"家庭、青春、代际鸿沟"是长篇小说《父与子》中三个重要维度。"家庭小说"不仅沉淀了一种时代的回响,还表达了作家对构建一种合理婚姻、家庭生活的审美体认,彰显了作家独特的家庭言说;长篇小说为青春立碑的意义并... "家庭、青春、代际鸿沟"是长篇小说《父与子》中三个重要维度。"家庭小说"不仅沉淀了一种时代的回响,还表达了作家对构建一种合理婚姻、家庭生活的审美体认,彰显了作家独特的家庭言说;长篇小说为青春立碑的意义并非单一的,无论是巴扎罗夫式的"虚无主义",还是阿尔卡季一度的"求新追异",都只是其青春生命求索中的过渡性观念,在作家看来,唯有不忘民族的精神血缘、摆脱世俗生命的缠累,才能达到青春生命的高扬;长篇小说关于人类"代际鸿沟"的言说表现出了意义图式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它的意义既生成于传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的被质疑,还在于对传统秩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本身合理性的一种认可,解构、传承、建构--形成了作家对处理代际鸿沟的整体认知。家庭、青春、代际鸿沟三个维度潜藏着小说家超越社会、时代的人文关怀和伦理悲悯,他透过时代思想的烟云透射的是更为遥远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格涅夫 家庭 青春 代际鸿沟
下载PDF
儒家思想研究的文本、制度、行为三维度分析——以汉代“三纲”中“父为子纲”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季乃礼 魏朝利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8,2,共8页
由于儒家文本、意识形态、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限制,当前学界对如何认知和评价儒家思想产生了争论。解决这种争论,学界需要改进研究方法、拓展研究维度,以文本、制度、行为三个维度综合分析、评价儒家思想,方能接近历史真相。当前,学术界围... 由于儒家文本、意识形态、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限制,当前学界对如何认知和评价儒家思想产生了争论。解决这种争论,学界需要改进研究方法、拓展研究维度,以文本、制度、行为三个维度综合分析、评价儒家思想,方能接近历史真相。当前,学术界围绕"三纲"产生激烈争论,通过以汉代"父为子纲"为例,结合文本、制度、行为的三维度分析,文本支持了批儒一派的结论:父子间的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三纲"规定本身已经失去了现代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三纲” 纲”
下载PDF
从父慈子孝到父为子纲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亲霞 《晋阳学刊》 2003年第2期58-62,共5页
探讨传统孝道中由早期的父慈子孝向后期的父为子纲观念的历史演变的过程,探讨这种演变过程中早期父慈的内涵及父为子纲中父权的内容,并且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了这种转变的历史根源。
关键词 宗族 功利政治
下载PDF
痛苦·抗争·超越:《向苍天呼吁》的父子伦理建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京伟 李汝成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45,共5页
伦理学语境中,父亲角色的缺失会阻碍父子伦理观念的形成。《向苍天呼吁》展现了三个儿子因父亲角色的缺失成为牺牲品的命运。奴隶制让黑人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可双重沦陷,阻碍了黑人男性角色的正常建构,黑人男性"父亲"角色的土... 伦理学语境中,父亲角色的缺失会阻碍父子伦理观念的形成。《向苍天呼吁》展现了三个儿子因父亲角色的缺失成为牺牲品的命运。奴隶制让黑人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可双重沦陷,阻碍了黑人男性角色的正常建构,黑人男性"父亲"角色的土壤和空间被挤占破坏,黑人家庭精神与价值的传承被残酷阻断,进而导致了黑人家庭一系列的悲剧。儿子对父亲的态度,也映射出一代非裔对宗教游离、叛逆、重塑的轨迹,为新生代探寻出一条在宗教博爱思想中汲取力量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鲍德温 《向苍天呼吁》
下载PDF
从《如父如子》看是枝裕和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84-186,共3页
是枝裕和是备受瞩目的日本中生代导演,他的电影总是在温和的叙事腔调、舒缓的叙事节奏、平常的叙事内容中表现出发人深省的生活哲思,蕴深刻于平凡之中。是枝裕和有着独特的电影叙事姿态,相对于作为个体的人,他更倾向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 是枝裕和是备受瞩目的日本中生代导演,他的电影总是在温和的叙事腔调、舒缓的叙事节奏、平常的叙事内容中表现出发人深省的生活哲思,蕴深刻于平凡之中。是枝裕和有着独特的电影叙事姿态,相对于作为个体的人,他更倾向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代日本家庭伦理。电影《如父如子》作为是枝裕和的代表作之一,用一种含蓄且有张力的伦理叙事方式,表现了抱错孩子的两家人面对血脉与亲情如何做出伦理与情感的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电影 《如 是枝裕和 叙事策略
下载PDF
“父与子”关系的订契、失和与重建——诺曼·梅勒小说对犹太文化身份认同的现代性重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娜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6,共5页
"父与子"关系原型,一直是犹太作家作品不断书写和阐释的主题。美国犹太作家诺曼·梅勒在小说《裸者与死者》与《夜幕下的大军》中通过"父与子"订契、"父与子"失和与"父与子"重建,描写了犹... "父与子"关系原型,一直是犹太作家作品不断书写和阐释的主题。美国犹太作家诺曼·梅勒在小说《裸者与死者》与《夜幕下的大军》中通过"父与子"订契、"父与子"失和与"父与子"重建,描写了犹太"子"辈面对代表传统的"父"辈权威与文化革新的二元选择时,对文化身份经历了从笃信、怀疑到批判式认同的发展过程。小说在继承传统犹太企望——父辈与子辈和谐承接的同时,认可了新一代"子"辈的叛逆特性,并希望在此基础重建"父与子"新型关系,表达了二战后犹太移民后代对重构文化身份的积极思考,是对犹太原型"父与子"关系的一种现代性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梅勒 犹太原型 身份认同
下载PDF
从《父与子》看屠格涅夫的文化理想主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中锋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6-60,共5页
《父与子》所蕴涵的是一场文化冲突 ,在冲突中无论是贵族文化还是平民文化 ,都暴露出了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作家在对文化的批判中 。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小说 俄国 屠格涅夫 贵族文化 平民文化 人文理性 科学理性 文化理想主义
下载PDF
屠格涅夫《父与子》中的风景描写浅析——以巴赫金时空体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思文 《西伯利亚研究》 2016年第6期48-51,共4页
长篇小说《父与子》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重要的代表作。从巴赫金时空体理论视角来看,屠格涅夫风景描写具有独特性,尤其是《父与子》中,阿尔卡季和"新人"巴扎罗夫两个典型人物的时空变化以及小说中时空的几处跳跃,在构建小说结... 长篇小说《父与子》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重要的代表作。从巴赫金时空体理论视角来看,屠格涅夫风景描写具有独特性,尤其是《父与子》中,阿尔卡季和"新人"巴扎罗夫两个典型人物的时空变化以及小说中时空的几处跳跃,在构建小说结构、塑造主人公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及形成屠格涅夫式情与景交融的抒情风格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格涅夫 巴赫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