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论、五论“新子学”的再探讨——兼论“《子藏》学”对于《汉》《隋》二志的超越
1
作者 王泽宇 《宜宾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9-27,共9页
方勇先生在四论、五论“新子学”中,均提出变革《汉志》“尊经卑子”思想的主张。沿着方勇先生的思路向上追溯,我们可以发现刘歆、班固等人所阐发的“尊经卑子”理念,其理论支撑是《汉志》《七略》所构建的“诸子出于王官”之学的思想脉... 方勇先生在四论、五论“新子学”中,均提出变革《汉志》“尊经卑子”思想的主张。沿着方勇先生的思路向上追溯,我们可以发现刘歆、班固等人所阐发的“尊经卑子”理念,其理论支撑是《汉志》《七略》所构建的“诸子出于王官”之学的思想脉络,其后《隋志》进一步将各派诸子与《周礼》中的职官一一对应,试图将诸子之学纳入“六经”体系。但若将诸子思想与《周礼》中各职官、职文仔细进行比对,则能发现《周礼》产生于各家诸子思想成熟之后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不存在诸子借鉴《周礼》思想而成己派之说的可能,这显示出《汉》《隋》两志在处理“诸子”源流问题上单一、粗简的缺点。在此种情况下,方勇先生所提倡的“《子藏》学”则较好地填补了《汉》《隋》两志在诸子学领域内的缺失之处,其对诸子的分类、评析与等而视之的研究理念,超越以往疏解诸子思想的常规路径,并俨然成为当今子学研究系统中的显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学” “《》学” 汉志 隋志
下载PDF
論《子藏》與“子藏學”之關係
2
作者 陳志平 《诸子学刊》 2021年第1期291-299,共9页
“子藏學”是在大型古籍影印叢書《子藏》編纂、使用和研究過程中形成的概念。《子藏》編纂承接了諸子學文獻研究傳統,其實踐性品格爲諸子學學科的建立奠定了文獻基礎,促成了“子藏學”的誕生。
关键词 子藏學 實踐
下载PDF
“務爲治”:從文獻整理到家國之思——《子藏》第六批成果發布會暨“子藏學”學術研討會綜述
3
作者 袁朗 《诸子学刊》 2022年第1期335-342,共8页
2021年11月13日,《子藏》第六批成果發布會暨“子藏學”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圓滿結束,來自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14所高校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的近四十位專家學者和青年學子出席會議。會議上,《子藏》第六批成... 2021年11月13日,《子藏》第六批成果發布會暨“子藏學”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圓滿結束,來自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14所高校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的近四十位專家學者和青年學子出席會議。會議上,《子藏》第六批成果——《儒家部》之《論語卷》《孟子卷》正式發布。圍繞《子藏》的研究利用與“子藏學”、“子藏學”的理論創新、“子藏學”的價值訴求等核心問題,與會學者就“子藏學”這一概念展開深入交流。《子藏》、“子藏學”、“新子學”相互聯繫與促進的關係,諸子學的整體觀,“務爲治”的最終價值指向等,可以視爲本次“子藏學”學術研討會的初步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藏學 務爲治
下载PDF
“子藏學”研究的主體認識、核心問題及發展路徑
4
作者 李小白 《诸子学刊》 2021年第1期307-319,共13页
作爲子學發展的新階段,“子藏學”研究新局面的開闢,意味着研究主體需要從認識論的角度賦予這一領域新的學術價值。這是因爲,“子藏學”研究的主體認識應從主體意識結構、主體意識參與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研究群體認識的一致性等方面進行理... 作爲子學發展的新階段,“子藏學”研究新局面的開闢,意味着研究主體需要從認識論的角度賦予這一領域新的學術價值。這是因爲,“子藏學”研究的主體認識應從主體意識結構、主體意識參與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研究群體認識的一致性等方面進行理解,才能彰顯“子藏學”認識主體的存在價值。與此相應,“子藏學”根基於子學史料客體,透過子學認識主體與子學認識客體的對象性認識結構,發揮其作爲子學研究的中介客體作用。處於動態發展過程中的“子藏學”認識客體,只有在實際的研究活動中與主體構成對象性關係,才能獲其作爲認識客體的存在價值。最後,文章針對“子藏學”研究的發展路徑,給出深化“子藏學”理論探討、提供研究路徑和豐富研究主體學術素養等建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藏學 學認識主體 學認識客體 意識結構 發展路徑
下载PDF
“子藏學”研究需要强調整體性思維
5
作者 李小白 《诸子学刊》 2022年第1期324-334,共11页
《子藏》的編修者彙編歷代思想性强的子學文獻的做法,從外部形態和編修理念上反映出一定的整體性意識。《子藏》將所收子學文獻分爲子學元典及其後世衍生詮釋文本兩類。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對其進行考察:一是考察子學元典生成時期的歷史... 《子藏》的編修者彙編歷代思想性强的子學文獻的做法,從外部形態和編修理念上反映出一定的整體性意識。《子藏》將所收子學文獻分爲子學元典及其後世衍生詮釋文本兩類。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對其進行考察:一是考察子學元典生成時期的歷史性與時代性問題,從中獲致子學元典得以生成的一般性認知;二是分析帝制時代子學衍生詮釋文本與經學思維、漢人分家分派觀念的離合關係,繼而引出《子藏》作者群體的思維共性問題。强調整體性的思維方法,不但能從《子藏》作者群與國家意識形態的構築與發展之間的關聯處推知他們的思想底色,還能梳理出不同時代作者群整體思想下的歷史綫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藏學 學元典 整體性思維
下载PDF
流傳史、校讎學、思想研究——論《子藏》學的内容與方法
6
作者 揣松森 《诸子学刊》 2021年第1期320-333,共14页
時值《子藏》將峻,方勇教授提出“《子藏》學”概念。所謂《子藏》學,當是以《子藏》爲中心之諸子文獻學——其核心内容與方法均在文獻研究。它可具體化爲三個課題:一曰諸子著作流傳史,探討文本早期流傳和古書通例問題。二曰子籍校讎學... 時值《子藏》將峻,方勇教授提出“《子藏》學”概念。所謂《子藏》學,當是以《子藏》爲中心之諸子文獻學——其核心内容與方法均在文獻研究。它可具體化爲三個課題:一曰諸子著作流傳史,探討文本早期流傳和古書通例問題。二曰子籍校讎學,任務包括編製子籍目録、收集整理相關文獻、辨章學術源流,涉及目録、1佚、版本、校勘、書目提要、學術史等。三曰文獻學視野下之思想研究,這裏討論諸子思想研究方法,就譜系、徵引、互見三種研究手段作具體分析。通過文獻學研究,考察諸子文本流變規律及其思想成份複雜性,從而呈現諸子學原生態之多面性、鮮活性,實與“新子學”殊途同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學 流傳史 校讎學 思想
下载PDF
論“《子藏》學”的定位——兼談其與子學史、“新子學”的區别
7
作者 孫廣 《诸子学刊》 2021年第1期300-306,共7页
“《子藏》學”是以《子藏》爲研究對象的一個學術範疇,其研究目的是通過發掘《子藏》編纂理念,建構子學文獻整理範式,爲今後的文獻整理和子學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論自覺。同時,“《子藏》學”也應當探討《子藏》的開發利用空間,使《子藏... “《子藏》學”是以《子藏》爲研究對象的一個學術範疇,其研究目的是通過發掘《子藏》編纂理念,建構子學文獻整理範式,爲今後的文獻整理和子學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論自覺。同時,“《子藏》學”也應當探討《子藏》的開發利用空間,使《子藏》落實爲切實的學術助力,推動諸子學研究的發展。相比而言,子學史的研究重點在於子學思想和學術方法的梳理和繼承,“新子學”的研究重點則是當下及未來的學術思想、話語體系的建構。“《子藏》學”、子學史、“新子學”,均以《子藏》爲基礎,分别承擔了子學研究中的文獻研究、思想研究和理論創發三個層面的任務,共同構建了子學研究的立體大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學
下载PDF
當代子學研究的新進展——“第九届‘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8
作者 刁生虎 弓少瀟 《诸子学刊》 2022年第1期414-425,共12页
2021年10月23日,第九届“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臺北順利召開。共有來自中國内地、港澳臺等地區以及日本、韓國等國家38所大學的51位專家學者參加此次大會,議題涉及“新子學”研究、“子藏學”研究、諸子思想及學術的專題研究等... 2021年10月23日,第九届“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臺北順利召開。共有來自中國内地、港澳臺等地區以及日本、韓國等國家38所大學的51位專家學者參加此次大會,議題涉及“新子學”研究、“子藏學”研究、諸子思想及學術的專題研究等方面,充分體現了子學研究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新子學”由學術理念向文化立場轉化以及“子藏學”研究等新觀點和新議題代表了當代子學研究的新進展,必將對子學主體地位的提升、子學研究方法的拓展産生積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九届“新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新學” 子藏學
下载PDF
“新子学”视域中的“子藏学”建构与“数字人文”前瞻
9
作者 陈成吒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CSSCI 2022年第1期77-86,158,159,共12页
“新子学”以整体多元的方式重构子学,并以“文本”的创造与解放为立足点,继往开来。“新子学”与《子藏》存在着内源性关系,“子藏学”的建构及其意义也有赖于“新子学”理念的观照。在“新子学”视域下,仅从“物”的方面来看,“子藏... “新子学”以整体多元的方式重构子学,并以“文本”的创造与解放为立足点,继往开来。“新子学”与《子藏》存在着内源性关系,“子藏学”的建构及其意义也有赖于“新子学”理念的观照。在“新子学”视域下,仅从“物”的方面来看,“子藏学”与传统的“四库学”“敦煌学”等相较,优在理念、研究方向与方法的突破。而新兴的“数字人文”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它在研究理念与方法上仍延续旧经学或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立足于“作品”的结构、内容的相似性。但它将来的影响将非常突出,因为它意味着学术研究主体以及对象的彻底改变。但这在根源处牵涉着人和数据的实质与关系这一根本性问题。“新子学”对此可以有也应有充分的反思,从事真实有效的人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学 数字人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