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重力试验孔压增量模型与适用性研究
1
作者 汤兆光 王永志 +3 位作者 王孟伟 孙锐 刘远鹏 杨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5-29,共5页
超重力试验是目前岩土工程领域一种日趋成熟和广泛使用的物理试验手段,但在本构关系方面研究较少,而其在真实应力和边界条件上对本构关系研究更具明显优势。基于Ishibashi各因子乘积形式的基本思想,重点考虑有效应力、动剪应力比、循环... 超重力试验是目前岩土工程领域一种日趋成熟和广泛使用的物理试验手段,但在本构关系方面研究较少,而其在真实应力和边界条件上对本构关系研究更具明显优势。基于Ishibashi各因子乘积形式的基本思想,重点考虑有效应力、动剪应力比、循环振次和固结比等关键因子,提出了适于任意荷载和非均等固结的全因子孔压增量模型。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孔压传感器DSP-II量测液化孔压动力时程,揭示了不同荷载、密实度、埋深条件下新孔压增量模型预测饱和砂土孔压发展过程和液化阈值的准确性与普适性。给出了不同密实度砂土的抗液化强度与计算参数,结果表明随循环动应力比的减小,初始液化触发循环振次N呈现增大规律;而随相对密度Dr的增加,抗液化强度则呈现逐渐增大规律;该模型计算的抗液化强度预测值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可较好地预测超重力液化试验饱和砂土的抗液化强度与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试验 孔压传感器 增量模型 相对密度 抗液化强度
下载PDF
深海海床孔隙水压力原位观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涛 崔逢 张美鑫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1-116,共6页
我国深海底的原位观测技术薄弱,严重滞后于日新月异的以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为代表的海洋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安全保障技术的需求,深海原位孔隙水压力观测能够有效的反映海底动力地质过程,其原位观测对于地质灾害的有效预测与防治起到重要... 我国深海底的原位观测技术薄弱,严重滞后于日新月异的以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为代表的海洋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安全保障技术的需求,深海原位孔隙水压力观测能够有效的反映海底动力地质过程,其原位观测对于地质灾害的有效预测与防治起到重要的作用。指出了深海孔隙水压力观测与近海的不同,对其原位观测问题从传感器类型和观测设备两个方面进行描述:普通传感器无法满足深海观测的要求,压差式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对数据的精度与分辨率有着极大的提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深海孔隙水压力原位观测设备,并指出长期、实时、多参数观测为当今海底观测研究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隙水 差式孔压传感器 海底观测设备
原文传递
桶形基础及其作用下的粉质土海床失稳机制研究的试验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齐剑峰 冯秀丽 +4 位作者 林霖 李安龙 杨少丽 周松望 刘涛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49-955,共7页
在阅读、分析以往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的试验条件 ,对桶形基础及其作用下的粉质土海床失稳机制研究的试验作出了专门设计。该设计通过配土、设计模型桶基和负压沉贯的操作过程、设置孔压传感器等实验手段 ,努力从土体破坏的角... 在阅读、分析以往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的试验条件 ,对桶形基础及其作用下的粉质土海床失稳机制研究的试验作出了专门设计。该设计通过配土、设计模型桶基和负压沉贯的操作过程、设置孔压传感器等实验手段 ,努力从土体破坏的角度 ,寻求负压沉贯过程中沉贯负压、沉贯阻力及孔隙水压力之间的变化关系和确定桶基的上拔力。并且指出了数据处理的基本思路 ,以利于课题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形基础 粉质土海床 孔压传感器 沉贯过程 试验设计 失稳机制 海上平台
下载PDF
三轴仪压力室的多功能用途
4
作者 钱品高 《勘察科学技术》 1989年第1期17-19,共3页
土工试验用的三轴仪,社会拥有量已达千台之多,由于多数取样器所供应的三轴试样直径小于101毫米,所以多数单位的大号压力室长期闲置没用。为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本文介绍可利用它来组装土粒比重试验的抽气设备、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及土压... 土工试验用的三轴仪,社会拥有量已达千台之多,由于多数取样器所供应的三轴试样直径小于101毫米,所以多数单位的大号压力室长期闲置没用。为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本文介绍可利用它来组装土粒比重试验的抽气设备、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及土压力盒)的标定设备和作抽气法饱和土样的真空容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仪 孔压传感器 真空饱和器
原文传递
High conductive graphene assembled films with porous micro-structure for freestanding and ultra-low power strain sensors 被引量:7
5
作者 Zhe Wang Peng Li +9 位作者 Rongguo Song Wei Qian Huang Zhou Qianlong Wang Yong Wang Xianci Zeng Lin Ren Shilin Yan Shichun Mu Daping H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6期1363-1370,M0004,共9页
Graphene emerges as an ideal material for constructing high-performance strain sensors,due to its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high conductivity.However,in the process of assembling graphene into macroscopic mater... Graphene emerges as an ideal material for constructing high-performance strain sensors,due to its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high conductivity.However,in the process of assembling graphene into macroscopic materials,its conductivity decreases significantly.Also,tedious fabrication process hinders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ene-based strain sensors.In this work,we report a freestanding graphene assembled film(GAF)with high conductivity((2.32±0.08)×105 S m-1).For the sensitive materials of strain sensors,it is higher than most of reported carbon nanotube and graphene materials.These advantages enable the GAF to be an ultra-low power consumption strain sensor for detecting airflow and vocal vibrations.The resistance of the GAF remains unchang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20-100℃),exhibiting a good thermal stability.Also,the GAF can be used as a strain sensor directly without any flexible substrates,which greatly simplifies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in comparison with most reported strain sensors.Additionally,the GAF used as a pressure sensor with only^4.7μW power is investigated.This work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dvanced sensors with ultra-low power consumption,and the development of flexible and energy-saving electr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n sensor High conductivity Graphene assembled film FREESTANDING Ultra-low power consump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