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储集层孔喉网络场演化规律和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
58
1
作者
徐守余
李红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53,共6页
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第 8砂组第 3小层的三角洲储集层为例 ,研究了长期受到开发流体浸泡、驱动的储集层的孔喉网络场的演化机理和演化规律及其与微观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储层孔喉网络演化是由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
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第 8砂组第 3小层的三角洲储集层为例 ,研究了长期受到开发流体浸泡、驱动的储集层的孔喉网络场的演化机理和演化规律及其与微观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储层孔喉网络演化是由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所造成的 ,孔喉网络场的演化是动态的、持续发生的 ,孔喉网络场总的演化规律是 :颗粒点、线接触关系减少 ;孔喉连通程度提高 ,喉道分选性变好 ;粘土矿物减少 ,各类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变化 ;岩石颗粒的润湿性向亲水转化。孔喉网络场的演化控制和影响了剩余油分布 ,并建立了特高含水率开发阶段微观剩余油的 4种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孔喉网络场
演化规律
渗流
场
三角洲储层
剩余油分布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稠油油藏蒸汽驱过程中储集层微观变化——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欢曙上台阶齐40块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朋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27-135,共9页
在高温高压强碱性蒸汽的长期作用下,辽河油田莲花油层受到了较大的损伤,导致总体产量下降。以齐40块为例,从岩石骨架场、孔喉网络场和黏土矿物三个方面分析了储集层内部微观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蒸汽的注入孔隙形态向着利于油气...
在高温高压强碱性蒸汽的长期作用下,辽河油田莲花油层受到了较大的损伤,导致总体产量下降。以齐40块为例,从岩石骨架场、孔喉网络场和黏土矿物三个方面分析了储集层内部微观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蒸汽的注入孔隙形态向着利于油气驱出的方向发展;与蒸汽驱前相比,距注气井40 m范围内的储集层宏观物性变好,颗粒点-线接触关系减少;喉道半径增加,孔喉连通性变好,喉道分选程度提高。随着注采井距的增加,储集层孔渗性能逐渐变差。井距达到120 m时,储集层的物性明显差于汽驱前,颗粒点-线接触大面积增加,蒸汽对孔隙连通性和喉道半径呈破坏作用。黏土矿物形态变化情况为高岭石由汽驱前的蠕虫状转变为汽驱后的零乱片状并堵塞喉道,影响了油气的运移。根据储集层蒸汽驱前后的微观变化规律,提出了调整井位井网的布置,以减小储集层伤害的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
齐40块
稠油油藏
蒸汽驱
孔喉网络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储集层孔喉网络场演化规律和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
58
1
作者
徐守余
李红南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出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53,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2 0 0 1GA60 5A 1 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 (G1 9990 2 2 50 9)研究成果
文摘
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第 8砂组第 3小层的三角洲储集层为例 ,研究了长期受到开发流体浸泡、驱动的储集层的孔喉网络场的演化机理和演化规律及其与微观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储层孔喉网络演化是由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所造成的 ,孔喉网络场的演化是动态的、持续发生的 ,孔喉网络场总的演化规律是 :颗粒点、线接触关系减少 ;孔喉连通程度提高 ,喉道分选性变好 ;粘土矿物减少 ,各类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变化 ;岩石颗粒的润湿性向亲水转化。孔喉网络场的演化控制和影响了剩余油分布 ,并建立了特高含水率开发阶段微观剩余油的 4种分布模式。
关键词
储集层
孔喉网络场
演化规律
渗流
场
三角洲储层
剩余油分布模式
Keywords
reservoir
pore throat net
evolvement
seepage field
delta reservoir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mode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稠油油藏蒸汽驱过程中储集层微观变化——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欢曙上台阶齐40块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朋祥
机构
中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试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27-135,共9页
文摘
在高温高压强碱性蒸汽的长期作用下,辽河油田莲花油层受到了较大的损伤,导致总体产量下降。以齐40块为例,从岩石骨架场、孔喉网络场和黏土矿物三个方面分析了储集层内部微观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蒸汽的注入孔隙形态向着利于油气驱出的方向发展;与蒸汽驱前相比,距注气井40 m范围内的储集层宏观物性变好,颗粒点-线接触关系减少;喉道半径增加,孔喉连通性变好,喉道分选程度提高。随着注采井距的增加,储集层孔渗性能逐渐变差。井距达到120 m时,储集层的物性明显差于汽驱前,颗粒点-线接触大面积增加,蒸汽对孔隙连通性和喉道半径呈破坏作用。黏土矿物形态变化情况为高岭石由汽驱前的蠕虫状转变为汽驱后的零乱片状并堵塞喉道,影响了油气的运移。根据储集层蒸汽驱前后的微观变化规律,提出了调整井位井网的布置,以减小储集层伤害的技术对策。
关键词
辽河盆地
齐40块
稠油油藏
蒸汽驱
孔喉网络场
Keywords
Liaohe Basin
Block Qi 40
heavy oil reservoirs
steam flooding
pore throat network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储集层孔喉网络场演化规律和剩余油分布
徐守余
李红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5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稠油油藏蒸汽驱过程中储集层微观变化——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欢曙上台阶齐40块为例
张朋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