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截断众流——关于孟子思想之“正宗”的几点商榷
1
作者 陈焱 丁增云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94-97,共4页
元至顺元年,孟子被朝廷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祀于文庙。至此,自中唐时由韩退之倡道统并在《原道》中将孟子认作孔门正宗嫡传开始的孟子升格运动才告终结。但宋明以来被视为儒门嫡传的孟子及其主要思想,并不能在孔... 元至顺元年,孟子被朝廷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祀于文庙。至此,自中唐时由韩退之倡道统并在《原道》中将孟子认作孔门正宗嫡传开始的孟子升格运动才告终结。但宋明以来被视为儒门嫡传的孟子及其主要思想,并不能在孔子的言论文本中直接找到理论源头。孟子在"性善论"、"仁"以及"学与思"等问题上与孔子皆有根本性的思想分歧。因此,关于孟子思想为孔子后儒学"正宗"的传统说法,乃是可以进一步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孟之别 道统 人性论 正宗
下载PDF
梁启超的道德思想——以其孔孟立教论为中心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来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4,共10页
辛亥革命以后,梁启超的道德思想,不再使用公德—私德的分析,而专重在从养成人格、人格修养来理解道德的根本;他也正是从养成人格这一点上重新理解孔孟之教的普适意义,并对这些意义给以了高度的肯定。他对孔子与儒家思想的这些认识,作为... 辛亥革命以后,梁启超的道德思想,不再使用公德—私德的分析,而专重在从养成人格、人格修养来理解道德的根本;他也正是从养成人格这一点上重新理解孔孟之教的普适意义,并对这些意义给以了高度的肯定。他对孔子与儒家思想的这些认识,作为与新青年派同时、而又与之完全不同的结论,反映了他成熟的道德思考,在道德认识上是有代表性的,对于我们当代的道德建设,仍有可供借鉴参考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孔孟之 人格 儒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