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5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风险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
作者 张敏 张琳琳 +1 位作者 房琳 成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27-33,共7页
目的探讨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3例FEVR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RRD分为RRD组(41例)与非RRD组(62例)... 目的探讨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3例FEVR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RRD分为RRD组(41例)与非RRD组(6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FEVR合并RRD的影响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IC)评价模型拟合效果,将传统Logistic与LASSO-Logistic两组回归模型对比,通过校准曲线进行验证。结果RRD组中男性青少年更多,且合并眼部外伤史、高度近视、角膜、视网膜及颞侧玻璃体增生、嵴样改变和基因突变的概率较非RRD组更高(P<0.05)。RRD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效球镜度及整体血流密度均低于非RRD组,眼压高于非RRD组(P<0.05)。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5.257(95%CI:2.012,15.828)]、青少年[OR=0.887(95%CI:0.848,0.923)]、眼部外伤史[OR=4.750(95%CI:1.762,13.781)]、高度近视[OR=3.867(95%CI:1.330,11.678)]、眼压高[OR=1.171(95%CI:1.065,1.298)]、整体血流密度低[OR=0.684(95%CI:0.579,0.790)]、视网膜增生[OR=2.977(95%CI:1.214,7.750)]、颞侧玻璃体增生[OR=3.379(95%CI:1.522,7.861)]、嵴样改变[OR=6.715(95%CI:2.824,17.789)]、FZD4突变[OR=5.430(95%CI:1.814,18.183)]、LRP5突变[OR=5.057(95%CI:1.749,15.756)]的FEVR患者合并RRD的风险更高(P<0.05)。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的AIC及BIC分别为212.380和263.308,精确度高于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基于LASSO法筛选出的变量组成的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在评估FEVR患者合并RRD方面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渗出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孔源性视网膜脱落 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 风险因素
下载PDF
改良巩膜扣带手术与玻璃体切割术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吴华 姚磊 +1 位作者 杨雅媛 杨晨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巩膜扣带手术(RSB)与玻璃体切割术(PPV)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 目的比较改良巩膜扣带手术(RSB)与玻璃体切割术(PPV)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RSB治疗,47例)和对照组(PPV治疗,46例)。两组患者均完成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初次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P=0.693)。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BCVA均较术前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BCVA比对照组低,组间、时点、组间时点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B与PPV均可有效复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促进患者视力改善。但与PPV相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RSB术后早期视力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改良巩膜扣带术 玻璃体切割术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发脉络膜脱离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方法应用进展
3
作者 周颖 杨勋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07-110,共4页
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严重危害视力的一种疾病。在视网膜裂孔形成后,暴露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持续吸收玻璃体腔内的液体,导致眼内压力降低,脉络膜离开巩膜表面,而炎症反应的参与更加重了脉络膜血管的渗出,使液体在脉络膜上腔内积... 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严重危害视力的一种疾病。在视网膜裂孔形成后,暴露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持续吸收玻璃体腔内的液体,导致眼内压力降低,脉络膜离开巩膜表面,而炎症反应的参与更加重了脉络膜血管的渗出,使液体在脉络膜上腔内积聚,从而并发脉络膜脱离。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大范围脱离、视网膜多发裂孔等都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发脉络膜脱离的危险因素。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主要为纠正低眼压和改善炎症反应,例如封闭视网膜裂孔、切除增殖的玻璃体、激素治疗及玻璃体注气等,其中在恢复眼压的效果上,术前玻璃体注气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低眼压 反应 视网膜裂孔封闭术 增殖玻璃体切除术 激素
下载PDF
微创折叠球囊巩膜外加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孙旭阳 陈太想 +2 位作者 李瑞 孙文 董方田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77-283,共7页
目的:探讨微创折叠球囊巩膜外加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3-05/07于我院采用折叠球囊行微创巩膜外加压术连续治疗的RRD患者11例11眼,术中均采用结膜下麻醉、不做肌肉牵拉线、不做术中视网膜裂... 目的:探讨微创折叠球囊巩膜外加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3-05/07于我院采用折叠球囊行微创巩膜外加压术连续治疗的RRD患者11例11眼,术中均采用结膜下麻醉、不做肌肉牵拉线、不做术中视网膜裂孔定位,不做视网膜冷冻和视网膜下放液、不做球囊巩膜固定缝线,观察手术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和术后并发症。结果:纳入11眼中视网膜成功复位10眼(91%),1眼(9%)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因多发视网膜裂孔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成功行球囊顶压手术的10眼中球囊顶压一次成功4眼(40%),球囊顶压后行玻璃体注气1眼(10%),球囊顶压后再次调位3眼(30%),球囊顶压后再次调位及玻璃体腔注气2眼(20%);5眼(50%)术后4-12 wk行球囊取出,视网膜脱离无复发;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1.30±1.10,术后4 wk为0.37±0.39(P<0.01);术前平均眼压11.51±3.37 mmHg,术后4 wk为13.72±2.57 mmHg(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折叠球囊巩膜外加压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并发症少,是治疗RRD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球囊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外加压 微创
下载PDF
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郭洁 魏凌君 郑海涛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G玻璃体切割术)与对照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 目的探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G玻璃体切割术)与对照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研究组BCVA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眼压、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低于对照组的17.65%(P<0.05)。结论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更利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力恢复,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G微创玻璃体手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最佳矫正视力 视网膜复位率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周永莹 卢谦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1,7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进行检查并确诊为RRD的患者403例403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巩膜扣带术35眼,玻璃体切割术(PPV)+玻璃体... 目的探讨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进行检查并确诊为RRD的患者403例403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巩膜扣带术35眼,玻璃体切割术(PPV)+玻璃体空气填充79眼,PPV+玻璃体硅油填充222眼,PPV+玻璃体硅油填充+取油术67眼。术后连续随访至少3个月。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RRD术后视网膜一次性未复位的危险因素,并应用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本组共369眼术后视网膜一次性复位,34眼未复位,一次性复位率为9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视网膜一次性复位和未复位患者眼轴长度(AL)、手术方式、裂孔位置、裂孔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由回归方程可知:AL≥26 mm的患者,RRD术后视网膜一次性未复位发生的风险比AL<26 mm的患者增加了4.248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L、裂孔位置、裂孔大小、手术方式是影响RRD术后视网膜未复位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H-L检验P=0.165,ROC分析结果显示,预测RRD术后视网膜是否发生再次脱离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0.832~0.95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4%和87.3%(P<0.05)。结论AL是影响RRD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由AL、裂孔位置、裂孔大小、手术方式构建的预测模型可较为精准的预测RRD术后视网膜是否发生再次脱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眼轴长度 复发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及视力的影响
7
作者 贺诗慧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116-119,共4页
目的:研究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及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49例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及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49例和对照组(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49例,比较两组视网膜复位、视力及视网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俯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患眼内环区上、下及黄斑中央凹区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前降低,且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的作用与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相当,更利于促进视力恢复,且能减小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 视力
下载PDF
部分重水填充技术在提高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有效性上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唐聪 刘金秒 +1 位作者 李燕林 赵春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8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部分重水填充技术在提高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有效性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江门五邑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治疗的RRD患者120例(120眼)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部分重水填充技术在提高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有效性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江门五邑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治疗的RRD患者120例(120眼)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部分重水填充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与眼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较治疗前改善,眼压均较治疗后7 d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重水填充技术可提高RRD治疗的有效性,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视网膜复位率,同时提高其视力水平,改善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部分重水填充技术 视网膜复位 视力 眼压
下载PDF
中青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希望与重返工作准备度的相关性
9
作者 李磊磊 李真 赵玄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21-0125,共5页
分析中青年RRD患者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希望和重返工作准备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出院后复诊的422名中青年R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简化版疾病感知问卷、Herth希望量表和重返工作准... 分析中青年RRD患者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希望和重返工作准备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出院后复诊的422名中青年R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简化版疾病感知问卷、Herth希望量表和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希望和重返工作准备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社会支持与重返工作准备度呈正相关(r=0.494,P<0.001)、希望与重返工作准备度呈正相关(r=0.449,P<0.001)、疾病感知与重返工作准备度呈负相关(r=-0.483,P<0.001)、社会支持与希望呈正相关(r=0.458,P<0.001)、社会支持与疾病感知呈负相关(r=-0.500,P<0.001)和疾病感知与希望呈负相关(r=-0.233,P<0.001)。结论 中青年RRD患者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希望与重返工作准备度具有相关性,即患者社会支持越高、负性疾病感知越低、希望水平越高,重返工作准备度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社会支持 疾病感知 希望 重返工作准备度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研究
10
作者 李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29-0032,共4页
分析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中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时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23例患者资料,患者(23只患眼)均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对比患者术前、... 分析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中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时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23例患者资料,患者(23只患眼)均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对比患者术前、术后黄斑中心厚度、眼压、视力等指标,同时记录患者随访3月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开展,相较术前,术后黄斑中心厚度、视力、眼压等指标均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而术后仅有2例患者出现眼压升高的情况,对其进行对症降压治疗后,眼压稳定。术后3月复查,23例患者视网膜重新复位,无并发性白内障、玻璃体出血以及视网膜再度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中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效果较好,可成功复位脱离的视网膜,同时提高视力水平,维持稳定的眼压,让患者回归正常视物,更好的进行工作和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 空气填充治疗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眼部疾病 眼压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空气或硅油填充术对黄斑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鸽 杨洁 +3 位作者 鹿晓燕 董淑倩 胡芷柔 李秋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黄斑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经玻璃体切割联合空气或硅油填充术后黄斑区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测量参数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黄斑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经玻璃体切割联合空气或硅油填充术后黄斑区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测量参数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二科于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黄斑脱离型RRD患者77例(77眼),根据玻璃体切割术中眼内填充物的不同,分为空气组(37眼)和硅油组(40眼)。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2个月通过SS⁃OCTA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眼BCVA和黄斑区微血管结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空气组和硅油组患者的BCVA术后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两组间对比,术后1周、1个月、2个月空气组较硅油组患眼BC⁃VA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2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空气组患眼视网膜浅层血管复合体(SVC)和视网膜深层血管复合体(DVC)的整体血流密度(VD)、黄斑区中心凹血流密度(FVD)、黄斑区旁中心凹血流密度(PFVD)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硅油组患眼SVC的整体VD、PFVD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SVC的FVD及DVC的整体VD、FVD、PFV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空气组相比,硅油组患眼术后2个月SVC和DVC的整体VD、FVD、PFVD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个月,FAZ 300μm内VD(FD⁃300)、SVC的FVD及DVC整体VD、FVD、PFVD均与BCVA(log⁃MAR)呈负相关(均为P<0.05);FD⁃300的变化与BCVA(logMAR)的变化呈负相关(r=-0.274,P=0.017)。结论黄斑脱离型RRD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空气填充较硅油填充患眼术后黄斑区微血管结构更佳,BCVA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 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空气 硅油
下载PDF
OCTA评估硅油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敏捷 范玲玲 《安徽医学》 2023年第7期767-771,共5页
目的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硅油填充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密度(VD)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因RRD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 目的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硅油填充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密度(VD)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因RRD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18例(18眼)患者为病例组,并选取患者另一眼为对照组(15眼)。利用OCTA在硅油取出术后1周内测量双眼视乳头周围VD及RNFL。结果病例组硅油填充时间为91~223 d,平均(149.27±36.51)d。病例组视乳头周围VD低于对照组[(45.21±5.57)%比(52.50±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视乳头周围鼻上、鼻下、下鼻、下颞、颞上、颞下、上颞及上鼻侧8个区域的VD也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视乳头RNFL及周围8个区域厚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D及RNFL与硅油填充时间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RRD患者的硅油填充眼可出现视乳头周围VD降低,但RNFL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毛细血管密度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节段性巩膜扣带术治疗下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马佳佳 李秋明 +1 位作者 鹿晓燕 胡芷柔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玻璃体切割(PPV)联合节段性巩膜扣带术(SSB)治疗下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二科收治的下方RRD患者87例87眼,其中45例(45眼)接受PPV-SSB治疗为PPV-... 目的探讨采用玻璃体切割(PPV)联合节段性巩膜扣带术(SSB)治疗下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二科收治的下方RRD患者87例87眼,其中45例(45眼)接受PPV-SSB治疗为PPV-SSB组,42例(42眼)仅接受PPV治疗为PPV组,比较两组患者单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PV-SSB组患者单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率95.56%(43/45),而PPV组为80.95%(34/4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术后3个月及6个月,PPV-SSB组与PPV组患者间BCVA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04)。PPV-SSB组与PPV组患者术后晶状体混浊发生率分别为28.89%(13/45)、54.76%(23/4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余少数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PPV-SSB治疗下方RRD具有较高的视网膜复位率、良好的视力效果和较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巩膜扣带术 下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状况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青楠 刘炯 +4 位作者 杨光 刘爽 李静 吴怡 许兰芳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状况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因单眼RRD在我院成功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视网膜复位满意后3... 目的探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状况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因单眼RRD在我院成功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视网膜复位满意后3个月的患眼为研究组,对侧健眼为对照组,对两组行OCTA检测,获取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周长、黄斑中心凹及旁中心凹处浅层毛细血管层(SCP)血流密度、深层毛细血管层(DCP)血流密度及总体血流密度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眼轴长度、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BCVA、CMT低于对照组;而FAZ面积及周长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黄斑中心凹处SCP、DCP血流密度、旁中心凹处SCP血流密度及总体血流密度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旁中心凹处DCP血流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RRD离患者在接受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有明显变化,OCTA检查可检测患者术后视网膜结构、血流变化,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复位术 黄斑区
下载PDF
折叠顶压球囊与传统巩膜外加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宁 张百珂 +5 位作者 贾雍 郭丽莎 王春磊 张向阳 冯继伟 田学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3-817,共5页
目的:对折叠顶压球囊(FCB)与传统巩膜外加压术(SB)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3/2022-04我院81例82眼RR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术后的视网膜复位率、最佳矫正视力和... 目的:对折叠顶压球囊(FCB)与传统巩膜外加压术(SB)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3/2022-04我院81例82眼RR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术后的视网膜复位率、最佳矫正视力和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的疗效差异,以及术后不适、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FCB组视网膜复位率为96%,SB组复位率为92%,两组无差异(P>0.05)。两组波及黄斑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手术前后比较均有差异(P<0.01)。两组均可促进患眼视网膜下积液吸收。FCB组手术时间为16.50(12.75,25.00)min, SB组手术时间为38.00(36.25,41.75)min(P<0.001)。FCB组患者术后眼睑肿胀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SB组(P<0.001),术后1d FCB组VAS疼痛评分1.00(0.00,2.00)分,SB组3.00(2.00,3.00)分(P<0.001)。结论:FCB治疗RRD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可减轻患者痛苦的手术方法,相较于SB,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术后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折叠顶压球囊 传统巩膜外加压术
下载PDF
最小量外路手术与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翠文 谢林英 +2 位作者 刘琳琳 吴维霖 蒋贻平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817-820,共4页
目的:对比最小量外路手术与玻璃体切割伴硅油填充术在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518例RRD(黄斑裂孔除外)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对比最小量外路手术与玻璃体切割伴硅油填充术在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518例RRD(黄斑裂孔除外)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58例行最小量外路手术(外路组);260例行玻璃体切割伴硅油填充术(玻璃体切割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视网膜复位率、最佳矫正视力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首次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率在外路组及玻璃体切割组分别为96.90%和9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路组术后1、3、6月视力提高4行患者比率分别为37.60%、43.41%、48.84%,提高2~4行的患者比率分别为:41.08%、44.57%、46.51%,提高不足2行患者的比率分别为:21.32%、12.02%、4.65%;玻璃体切割组术后1、3、6月视力提高4行的患者比率分别为15.77%、19.23%、21.54%,提高2~4行的患者比率分别为:31.54%、36.15%、37.31%,提高不足2行或视力下降的患者比率分别为:52.69%、44.62%、41.15%,1、3、6个月外路组手术患者视力改善幅度均较玻璃体切割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路组和玻璃体切割组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1.94%、26.15%,白内障发生率分别为0%、89.23%,外路组白内障和高眼压发生率均小于玻璃体切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最小量外路手术与玻璃体切割术伴硅油填充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首次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最小量外路手术患者术后视力收益较好,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最小量外路手术 玻璃体切割术 硅油填充术
下载PDF
高度近视非黄斑裂孔的后极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17
作者 何建忠 潘铭东 +1 位作者 郑永征 陈颖芳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初步观察高度近视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后极部裂孔(非黄斑裂孔)的形态及相关因素,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非黄斑裂孔的后极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9例19眼的病例资料,观察裂孔的形态、位置... 目的:初步观察高度近视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后极部裂孔(非黄斑裂孔)的形态及相关因素,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非黄斑裂孔的后极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9例19眼的病例资料,观察裂孔的形态、位置、玻璃体牵拉和后巩膜葡萄肿的形态。所有病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裂孔周围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术中眼内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不同的辅助处理,如玻璃体腔内填充消毒空气、C3F8、硅油等,术后3~5个月行硅油取出手术。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和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19只眼中后极部裂孔呈裂隙状12只眼(63.2%),小马蹄形3只眼(15.8%),小圆形4只眼(21.0%)。其中<1/4 PD者10眼(52.6%),1/2~1/4 PD者7眼(36.8%),1~1/2 PD者2眼(10.5%)。裂孔位于下方血管弓旁9只眼(占47.4%),上方血管弓旁4只眼(占21.1%),视盘下方1-4个视盘直径距离5只眼(占26.3%),视盘上方2个视盘直径距离1只眼(占5.2%)。后巩膜葡萄肿18只眼(占94.7%),其中Ⅰ型(宽基底黄斑型)11只眼(占61.1%),Ⅱ型(窄基底黄斑型)5只眼(占27.8%),Ⅲ型(盘周型)2只眼(占11.1%)。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62,P=0.002)。术后6个月视网膜复位率94.7%。结论:导致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的后极部裂孔的形成可能与后巩膜葡萄肿、血管延伸性、玻璃体皮质牵拉有关,以裂隙状和细小裂孔为主,玻璃体切除手术中仔细寻找裂孔,联合裂孔周围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可促进视网膜复位,提高术后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后极部裂孔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抉择相关临床因素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林振强 崔金利(综述) +3 位作者 熊晓媚 蔡晨希 王强 林英(审校) 《眼科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504-511,共8页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眼部疾病,目前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主要有视网膜气体填充术(pneumatic retinopexy,PR)、巩膜扣带术(scleral buckling,SB)以及经睫状体扁平部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眼部疾病,目前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主要有视网膜气体填充术(pneumatic retinopexy,PR)、巩膜扣带术(scleral buckling,SB)以及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目前对于RRD手术术式的选择仍然存在争议,因此研究及制定RRD手术方式抉择的临床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临床上制定RRD患者手术方案往往与患者的年龄、视网膜脱离时间、裂孔的类型、位置、数量、大小等等临床因素有关,该文就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抉择的相关临床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临床因素 视网膜气体填充术 巩膜扣带术 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中并发急性浆液性脉络膜脱离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军 田超伟 +2 位作者 朱燕妮 孙董洁 王雨生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65-366,共2页
患者女性,5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上方黑影遮挡2月余于2020年12月10日以“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双眼高度近视”入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2(-16.50 DS-1.00 DC×90°→0.4),左眼0.05(-11.50 DS-2.00 DC×95°→0.6)... 患者女性,5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上方黑影遮挡2月余于2020年12月10日以“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双眼高度近视”入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2(-16.50 DS-1.00 DC×90°→0.4),左眼0.05(-11.50 DS-2.00 DC×95°→0.6)。右眼眼压19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20 mmHg。双眼角膜透明,前房中央深度正常,晶状体密度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眼视力 玻璃体切割术 浆液脉络膜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眼科检查 高度近视 晶状体密度 MMHG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后黄斑区微血管变化
20
作者 孙小艺 金燕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11期1313-1317,共5页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是严重致盲性眼病,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硅油填充是治疗RRD的常用手术方式。研究表明,使用硅油填充的RRD患眼会出现视网膜微循环的改变[1]。此外,在硅...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是严重致盲性眼病,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硅油填充是治疗RRD的常用手术方式。研究表明,使用硅油填充的RRD患眼会出现视网膜微循环的改变[1]。此外,在硅油填充期间及硅油取出术后均有大幅度视力下降的病例报道,在这些病例中发现了视网膜血流的变化[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硅油填充 黄斑区 病例报道 硅油取出术 视网膜微循环 视网膜血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