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孔衍射层析成象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季颖 陈颙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1991年第2期10-17,共8页
本文中,首先利用矩量法产生的非近似正演数据,比较研究了滤波反传播算法和频域插值法。模拟研究了油田薄互层结构的重建问题,讨论了2.5维的问题,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2.5维情况下的点扩展函数随两井的位置、发射阵和接收阵的长度及探测器... 本文中,首先利用矩量法产生的非近似正演数据,比较研究了滤波反传播算法和频域插值法。模拟研究了油田薄互层结构的重建问题,讨论了2.5维的问题,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2.5维情况下的点扩展函数随两井的位置、发射阵和接收阵的长度及探测器的移动间距的畸变程度,最后讨论研究了跨孔衍射层析成象的分辨率,对实际应用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扩展函数 层析成象 计算机模拟研究 孔衍 插值法 投影数据 矩量法 成象系统 图象显示 薄互层
下载PDF
从孔衍栻透视明清文人画的绘画精神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大军 《昌吉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5-19,共5页
文人画在明清之际已成为绘画的主流 ,但自二十世纪初开始 ,对文人画艺术尤其是明清文人画的褒贬之争一直不绝于耳 ,明清文人画也在这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如何正确评价、如何客观认识的问题而始终处在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中。本文以清代... 文人画在明清之际已成为绘画的主流 ,但自二十世纪初开始 ,对文人画艺术尤其是明清文人画的褒贬之争一直不绝于耳 ,明清文人画也在这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如何正确评价、如何客观认识的问题而始终处在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中。本文以清代文人画家孔衍及其画论《石村画诀》为导入点 ,分别从自我情感的抒发、笔墨独立性的确立及表现、创新求变意识的高涨三个方面阐释了明清文人画的绘画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衍 明朝 清朝 文人画 绘画精神 《石村画诀》
下载PDF
从孔衍栻透视明清文人画的绘画精神
3
作者 赵大军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9-12,共4页
本文以清代文人画家孔衍及其画论《石村画诀》为导入点 ,分别从自我情感的抒发、笔墨独立性的确立及表现、创新、求变意识的高涨三个方面阐释了明清文人画的绘画精神。
关键词 明清文人画 孔衍 绘画精神
下载PDF
从孔衍透视明清文人画的绘画精神
4
作者 赵大军 《青海师专学报》 2004年第4期124-128,共5页
文人画在明清之际已成为绘画的主流,但自20世纪初开始,对文人画艺术尤其是明清文人画的褒贬之争一直不绝于耳,明清文人画也在这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如何正确评价、如何客观认识的问题而始终处在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中。本文以清代文人... 文人画在明清之际已成为绘画的主流,但自20世纪初开始,对文人画艺术尤其是明清文人画的褒贬之争一直不绝于耳,明清文人画也在这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如何正确评价、如何客观认识的问题而始终处在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中。本文以清代文人画家孔衍及其画论《石村画诀》为导入点,分别从自我情感的抒发、笔墨独立性的确立及表现、创新求变意识的高涨三个方面阐释了明清文人画的绘画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衍 文人画 绘画精神 明朝 清朝 情境 中锋用笔论 自我存在价值 创新精神
下载PDF
从《石村画诀》看孔衍栻的绘画思想
5
作者 王永 《今古文创》 2022年第25期82-84,共3页
作为清代康熙时期的著名画家孔衍栻在其《石村画诀》中从立意、取神、运笔、以情造景、位置、避俗、点缀、渴染之创、款识、图章等十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自己的绘画思想和创作主张,提出画家在创作中应“以情造景”于“渴染”之中,“独出... 作为清代康熙时期的著名画家孔衍栻在其《石村画诀》中从立意、取神、运笔、以情造景、位置、避俗、点缀、渴染之创、款识、图章等十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自己的绘画思想和创作主张,提出画家在创作中应“以情造景”于“渴染”之中,“独出己意”则“匠气自除”,做到有“逸韵”而“避俗”。《石村画诀》集中反映了孔衍栻的绘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村画诀 以情造景 孔衍
下载PDF
《琴操》新证
6
作者 杨慧丽 《艺术探索》 2023年第5期101-107,共7页
《琴操》作者有桓谭说、蔡邕说及孔衍说,历来多有争议。综合目录书记载及总集、类书中的《琴操》引文以及学界考证成果,可得出以下结论:桓谭未作过《琴操》,蔡邕、孔衍皆作过《琴操》,但先后亡佚,今读画斋本系统的《琴操》当为辑佚而成。
关键词 《琴操》 桓谭 蔡邕 孔衍
下载PDF
《琴操》的作者及其成书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德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82-87,共6页
关于《琴操》的撰者及其创作年代,据史料记载,主要有两汉之际桓谭说、西晋孔衍说、东汉蔡邕说三种说法。但无论从文本的角度、文献记载的角度还是从著者的生平思想的角度分析,将《琴操》一书的编撰权给予蔡邕无疑都是最有说服力的。... 关于《琴操》的撰者及其创作年代,据史料记载,主要有两汉之际桓谭说、西晋孔衍说、东汉蔡邕说三种说法。但无论从文本的角度、文献记载的角度还是从著者的生平思想的角度分析,将《琴操》一书的编撰权给予蔡邕无疑都是最有说服力的。《琴操》一书产生于东汉音乐文化下移、琴的地位得到提升的历史背景下,是蔡邕本人的音乐天赋、儒道兼修的思想及传奇经历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其成书大致在蔡邕流放吴会的十二年间(179~19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操》 蔡邕 桓谭 孔衍 音乐文化 儒道兼修 音乐天赋 吴会
下载PDF
《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琴操二卷提要》辩误
8
作者 陈伦敦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51,共2页
《四库全书总目》附录阮元《四库未收书目题要.琴操二卷提要》云:"隋唐两志有孔衍《琴操》一卷",误,《隋书经籍志》作"《琴操》三卷,孔衍撰",《旧唐书经籍志》作"《琴操》三卷,孔衍撰",宋本《新唐书艺文... 《四库全书总目》附录阮元《四库未收书目题要.琴操二卷提要》云:"隋唐两志有孔衍《琴操》一卷",误,《隋书经籍志》作"《琴操》三卷,孔衍撰",《旧唐书经籍志》作"《琴操》三卷,孔衍撰",宋本《新唐书艺文志》作"孔衍《琴操》二卷",殿本《新唐书艺文志》作"孔衍《琴操》一卷"。提要又言此《琴操》二卷即陈振孙所见一卷本,亦误。玆辨析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衍 《琴操》 陈振孙 辩误
下载PDF
《琴操》——一种思想体系的开端 被引量:4
9
作者 沙敦如 王印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1年第4期38-50,共13页
引言琴是中国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在欧洲,它被称为“中国鲁特琴”“中国齐特琴”“传统的中国指板齐特琴”等。琴的历史悠久。在一处纪元前五世纪帝王墓葬的随葬品中已发现五弦及十弦各一件。另一处公元前二世纪的墓葬中发现了与今... 引言琴是中国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在欧洲,它被称为“中国鲁特琴”“中国齐特琴”“传统的中国指板齐特琴”等。琴的历史悠久。在一处纪元前五世纪帝王墓葬的随葬品中已发现五弦及十弦各一件。另一处公元前二世纪的墓葬中发现了与今天的琴在形制上已颇为近似的七弦琴。然而文献中有关琴的记载追溯得比考古更为久远古老的《诗经》(其中一部分约在公元前八世纪已经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操 特琴 《列女传》 《韩诗外传》 琴清英 孔衍 残篇 拨弦乐器 西狩获麟 《淮南子》
下载PDF
《不下带编》和《巾箱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叶秋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3期36-36,共1页
清金埴所撰的《不下带编》和《巾箱说》两部笔记,经中华书局点校,合为一册印行,于一九八二年出版。“不下带”是什么意思?查《仪礼·士相见礼》云:“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勿改,众皆若是。若父,则游目,勿上于面,
关键词 巾箱 金埴 《桃花扇》 仪礼正义 洪异 《长生殿》 孔尚任 点校 一九 孔衍
下载PDF
进行日晕光度测量的一种方法
11
作者 李秋莎 张柏荣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1990年第3期24-27,共4页
本文从日冕观测和研究的意义出发,说明云南天文台建立日冕观测的必要性。作为建立日冕仪的准备性工作,首先应进行日晕测量。叙述了一种日晕测量装置的原理和可行性。
关键词 准备性 光度测量 云南天文台 光电转换 九十年代 太阳活动 孔衍 日地空间 光电接收器 内冕
下载PDF
《家语证伪·王肃后序》辨误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富章 周晶晶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64,9,共7页
"王肃后序"是个伪标题,内容既非"后序",更非王肃所作。孔子第十三代后裔(或称十二世孙)孔安国作《孔氏家语叙录》,十五代孔衍作《上汉成帝书》,清人范家相却说这两篇全是"王肃之伪作",目之为"王肃后... "王肃后序"是个伪标题,内容既非"后序",更非王肃所作。孔子第十三代后裔(或称十二世孙)孔安国作《孔氏家语叙录》,十五代孔衍作《上汉成帝书》,清人范家相却说这两篇全是"王肃之伪作",目之为"王肃后序"。范氏挑剔十余处,竭力"证伪"。其实,孔安国、孔衍的文章都有所本,相关史实在《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皆有记录。范氏利用《孔子世家》尾段载录世系之阙讹,对孔安国叙录、孔衍奏言展开批判,弃本逐末,以假乱真,不能成立。本文题曰"辨误",意在辨范氏《证伪》之误,证《王肃后序》标题之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安国叙录 孔衍奏言 范家相证伪《证伪》辨误
原文传递
《四库全书总目·孔子家语》篇发疑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富章 陈英立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37,共11页
《孔子家语》是先秦文献,汉初孔安国重编,四十四篇,魏王肃注解,传承至今。《汉书·艺文志》著录"孔子家语二十七卷",唐初颜师古注"非今所有家语",他的意思是说,这个二十七卷本已经失传,从《七略》、《别录》揭... 《孔子家语》是先秦文献,汉初孔安国重编,四十四篇,魏王肃注解,传承至今。《汉书·艺文志》著录"孔子家语二十七卷",唐初颜师古注"非今所有家语",他的意思是说,这个二十七卷本已经失传,从《七略》、《别录》揭示其篇目看,它不是传世今本《家语》之全部。颜师古、孔颖达、司马贞、张守节诸唐人皆不以"今本"为伪。北宋末刊《孔氏家语》十卷四十四篇王注本,卷十含孔安国叙录、孔衍上汉成帝书两篇重要文献。孔安国述本书要领,叙世本源流,至孔子第十三代孔安国(亦称十二世孙)止,其中记载多代多人事迹,为《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所佐证,足可补正《孔子世家》阙讹。安国之孙孔衍诉刘向删减《孔子家语》篇目,可破解二十七卷(篇)本成书之谜。南宋朱熹言:"《家语》虽记得不纯,却是当时书",并据以校正《中庸》。南宋末年,王柏虚拟"古家语"、"后家语"、"今家语"名目,谓"今之家语十卷凡四十有四篇,意王肃杂取《左传》、《国语》、《荀》、《孟》、《二戴》之馀绪,混乱精粗,割裂前后,织而成之"。全无实证,不足为训。明人搜寻、传承宋本,功不可没。清乾隆年间,范家相撰《家语证伪》,孙志祖协同,渐成小气候。《四库全书总目》顺应王柏"怪变"之论,撮空演绎,迹近荒唐,影响深远,有必要逐条分析,正本清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安国 孔衍 王肃 朱熹 王柏 《四库全书总目·孔子 家语》
原文传递
俄藏敦煌写本《春秋后语》残卷探识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离 《文献》 2001年第2期212-225,共14页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敦煌文书Дx02663、Дx02724、Дx05341、Дx05784号残卷为一史书片段,内容系讲述秦始皇灭楚、齐,统一六国,首称皇帝;施行新政:停止实行分封制,销毁天下兵器,书同文,车同轨,焚毁诗书;以及北击匈奴...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敦煌文书Дx02663、Дx02724、Дx05341、Дx05784号残卷为一史书片段,内容系讲述秦始皇灭楚、齐,统一六国,首称皇帝;施行新政:停止实行分封制,销毁天下兵器,书同文,车同轨,焚毁诗书;以及北击匈奴和修建阿房宫等事.写作体裁为编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后语 俄藏 孔衍 残卷 《战国策》 敦煌写本
原文传递
孔子回车处和天井关孔庙
15
作者 干春松 《金融博览》 2016年第1期22-23,共2页
受人尊敬的北京广化寺住持怡学大和尚在山西泽州晋庙铺镇的聚寿山建了一个书院.名日"聚寿山书院".延聘钱穆先生的公子.清华大学教授钱逊先生为书院的山长.邀我前去观礼.我很欣然.山西虽然我去过多次.但晋城始终没有去过.
关键词 晋庙铺镇 广化寺 钱穆先生 赵简子 山西人 太行山上 孔衍 刳胎杀夭 明代文学 见道
原文传递
石版画技法(三) 被引量:1
16
作者 全显光 《美苑》 CSSCI 1994年第4期58-61,共4页
6 制版用的工具和材料 硝酸:制版用的是淡硝酸,需要加水冲淡。往意!只能把硝酸慢慢的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硝酸中,否则会引起爆炸伤人。硝酸的浓度因气候温度变化而不同,夏天较热硝酸宜淡些,冬天气温低,适宜稍浓一些。中国的南北温差较... 6 制版用的工具和材料 硝酸:制版用的是淡硝酸,需要加水冲淡。往意!只能把硝酸慢慢的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硝酸中,否则会引起爆炸伤人。硝酸的浓度因气候温度变化而不同,夏天较热硝酸宜淡些,冬天气温低,适宜稍浓一些。中国的南北温差较大,加上石版的质地不同,因此硝酸的应用得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修版 爆炸伤 画面效果 同样大小 绘制技术 磨版 研磨过程 用墨 孔衍
原文传递
一种易于演示的多孔、多缝衍射
17
作者 贾臣钧 《物理教学》 1991年第3期38-39,共2页
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演示一般需在暗室中进行。这里介绍一种易于演示的多孔、多缝衍射,无需暗(?)条件, 简便易行。适于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光源:钨丝白炽灯或手电筒小钨丝灯泡等。衍射屏:一片的确良布片,大小以能遮住人眼为度;将的确良... 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演示一般需在暗室中进行。这里介绍一种易于演示的多孔、多缝衍射,无需暗(?)条件, 简便易行。适于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光源:钨丝白炽灯或手电筒小钨丝灯泡等。衍射屏:一片的确良布片,大小以能遮住人眼为度;将的确良布片抽去一定宽度的纬线可作多缝衍射屏。接收屏:人眼的视网膜。将钨丝白炽灯或手电筒(去掉灯碗后效果更好)置于讲台前桌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屏 光的衍射 孔衍 实验演示 课堂教学 日光灯管 氦氖激光 上名
原文传递
谈中国画的题款 被引量:1
18
作者 易问耕 《美术》 1959年第2期39-40,共2页
画面之有题款,是中国画的特征之一,也是一种独有的民族形式和风格。这种风气,一般来说,是从宋代兴起的。“唐人只小字藏树根石罅,大约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始有年月纪之,然犹是细楷一线,无书两行者,惟东坡款皆大行楷,或有跋语三五行... 画面之有题款,是中国画的特征之一,也是一种独有的民族形式和风格。这种风气,一般来说,是从宋代兴起的。“唐人只小字藏树根石罅,大约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始有年月纪之,然犹是细楷一线,无书两行者,惟东坡款皆大行楷,或有跋语三五行,已开元人一派矣。”(钱杜:“松壶画忆”)元代以后,这种风气就逐渐地普遍,形成了中国画的一种传统风格,几乎是一个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壶画忆 钱杜 根石 王概 李流芳 卧游录 孔衍 清代画家 白石老人 一幅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