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体分铝基碳化硅超声振动钻削的内孔表面质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利杰 屈海涛 +3 位作者 马尊严 逄明华 冯启高 王占奎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8,共6页
针对高体分铝基碳化硅精密钻削加工技术难题,利用普通超声振动钻削(UVD)和超声振动啄式钻削(UVPD)两种工艺,通过均匀试验设计,对高体分铝基碳化硅套料钻削的内孔表面质量的变化规律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直观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针对高体分铝基碳化硅精密钻削加工技术难题,利用普通超声振动钻削(UVD)和超声振动啄式钻削(UVPD)两种工艺,通过均匀试验设计,对高体分铝基碳化硅套料钻削的内孔表面质量的变化规律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直观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体分铝基碳化硅套料钻削时,内孔表面缺陷表现为SiC颗粒拔出、SiC颗粒破裂、Al基体塑性变形三种形式;采用UVD能够获得比普通钻削更好的内孔质量,而采用UVPD的表面粗糙度可比UVD降低20%以上,各工艺条件下表面缺陷特征的差异是导致内孔质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无论UVD还是UVPD,超声振幅和进给速度都是影响内孔质量的重要因素,增大超声振幅或降低进给速度都有利于提高内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分铝基碳化硅 超声振动钻削 孔表面质量 均匀试验设计
下载PDF
颗粒物表面酸碱特性与孔表面分形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毅力 刘杰 +2 位作者 杜白雨 石宝友 王东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13,共8页
通过电位滴定试验,证明了5种颗粒物的表面存在着一定量的OH^-受体,其表面位浓度(Hs)在0.1219—0.3134mmol·L^-1之间,表面位密度(DOH)在0.8586—2.1305个·nm^-2之间,且不同采样点的颗粒物,其表面位浓度和表面位... 通过电位滴定试验,证明了5种颗粒物的表面存在着一定量的OH^-受体,其表面位浓度(Hs)在0.1219—0.3134mmol·L^-1之间,表面位密度(DOH)在0.8586—2.1305个·nm^-2之间,且不同采样点的颗粒物,其表面位浓度和表面位密度差别很大.所采集的5种颗粒物的孔结构接近平行板狭缝,孔尺寸分布不是均一的,平均孔径分布范围较宽(1.8-76nm);BET比表面积为9.5669—34.5605m^2·g^-1,累积脱附孔体积为0.01729—0.06711cm^3·g^-1,BJH脱附平均孔径为5.6768—7.7388nm,处于中孔范围,且平均孔径均大于其PsD峰值对应的孔径.通过分形FHH方程模拟N2吸附和脱附等温线数据计算出这些颗粒物的孔表面分形维数Ds比较接近(2.68—2.82之间),但它们的分形标度区间不同.另外,采用热力学模型和分形FHH理论计算出的表面分形维数的差异主要归因于这些样品孔尺寸分布的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表面酸碱特性 孔表面分形 标度区间
下载PDF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制孔表面缺陷机理及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石文天 庞庆超 +2 位作者 刘玉德 李杰 任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4-191,共8页
目的减少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制孔的表面缺陷。方法通过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进行钻削试验,研究钻削过程中刀具的作用机理。通过不同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对制孔入口表面缺陷和孔内壁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制孔过程中的缺陷损伤,并进行相关评... 目的减少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制孔的表面缺陷。方法通过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进行钻削试验,研究钻削过程中刀具的作用机理。通过不同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对制孔入口表面缺陷和孔内壁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制孔过程中的缺陷损伤,并进行相关评定。通过改变装夹工艺方式,研究装夹工艺系统的刚度对制孔表面缺陷的影响。结果切削速度与进给速度对制孔表面缺陷的影响较大,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不断增大,孔径入口撕裂区域面积增大,孔径周围毛刺分布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大,切削力总体呈减少趋势。试验表明,切削速度为62.83 m/min时,切削力最大,此时振动频率接近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出现共振现象。孔径内壁质量与切削速度成正比,与进给速度成反比。提高装夹工艺系统刚度,可以减少制孔入口的表面缺陷。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板进行制孔试验,切削速度为87.96 m/min、进给速度为60 mm/min时,获得的表面质量最佳。结论在高转速、大进给情况下,加工表面缺陷较严重,应避免用此工艺参数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板进行加工。工艺系统的装夹方式对制孔缺陷的影响较大,工艺系统的刚度越高,制孔质量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 孔表面缺陷 内壁粗糙度 装夹方式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铁-腐殖酸(PFC-HA)冷冻干燥絮体的表面微观形貌及其孔表面分形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毅力 杜白雨 +3 位作者 卢佳 张桐 石宝友 王东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6-623,共8页
采用低温急速冷冻-真空干燥技术制备了不同pH(9.0、7.0、5.0)原水在45.89mg·L-1(以Fe3+计,原水pH=9.0)或28.41mg·L-1(以Fe3+计,原水pH=7.0、5.0)投药量下混凝后形成的PFC-HA絮体的粉末样品,研究了它们的表面微观形貌和孔表面... 采用低温急速冷冻-真空干燥技术制备了不同pH(9.0、7.0、5.0)原水在45.89mg·L-1(以Fe3+计,原水pH=9.0)或28.41mg·L-1(以Fe3+计,原水pH=7.0、5.0)投药量下混凝后形成的PFC-HA絮体的粉末样品,研究了它们的表面微观形貌和孔表面分形特征.SEM图像表明,PFC-HA絮体具有不规则的块、片状形貌,而且在原水pH=9.0或pH=7.0时形成絮体也存在簇状结构.3种样品对N2的吸附-脱附等温线上均存在滞后圈,但样品3的形状不同.它们的吸附量、BJH累积吸附孔体积与脱附平均孔径的大小顺序均为:样品3>样品2>样品1,即随原水pH的降低而升高,而且孔尺度分布曲线显示样品3的表面存在大孔.BET比表面积的变化趋势与它们不一致,且样品2的比样品3稍大,样品1的最小.基于分形FHH方程,采用吸附等温线和脱附等温线数据计算出样品1和样品2的孔表面分形维Ds数均在2.94左右,而样品3的均小于2.38.这些Ds值似乎不能完全表示出因孔表面粗糙性而导致的空间填充能力的大小,主要表达了3种样品的中孔甚至大孔的尺度分布引起的不规则性.本试验中采用热力学模型计算出的3个样品Ds值大都超过3,它们已经失去了维数的实际意义;但样品3因其吸附-脱附等温线上的滞后圈接近圆桶式的A类,如果缩小分形标度区间,可以得到与分形FHH方程计算出的Ds接近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铁-腐殖酸(PFC-HA)絮体 冷冻干燥 表面微观形貌 孔表面分形 尺度分布
下载PDF
轴向车铣铸铝内孔表面粗糙度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石莉 陈尔涛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在改造的机床上进行了轴向车铣铸铝内孔表面的实验,分别研究了周向进给量、轴向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对内孔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得到不同切削条件下的影响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周向进给量和轴向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 在改造的机床上进行了轴向车铣铸铝内孔表面的实验,分别研究了周向进给量、轴向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对内孔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得到不同切削条件下的影响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周向进给量和轴向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影响不大。切削表面有条纹及滚花纹理,实际生产应该合理控制并加以利用,扩大车铣技术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车铣 孔表面 表面粗糙度 纹理
下载PDF
新型内孔表面激光强化处理机
6
作者 张光钧 陈昌锡 曹永上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5-36,39,共3页
为提高激光强化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新型结构的设计以及免编程、屏幕界面操作以及对在Windows98平台上运行的软件控制实时数控系统的开发 ,成功地研制了新型内孔表面激光强化处理的样机。在扫描运动的结构上 ,为各种类型内孔表面激... 为提高激光强化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新型结构的设计以及免编程、屏幕界面操作以及对在Windows98平台上运行的软件控制实时数控系统的开发 ,成功地研制了新型内孔表面激光强化处理的样机。在扫描运动的结构上 ,为各种类型内孔表面激光强化处理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表面激光强化处理机 激光处理 导光主轴 水冷 开放式数控
下载PDF
镍钛器械在3种不同运动模式下预备根管后根尖孔表面形态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熊梦琳 徐江 +3 位作者 马琰 马俊玥 高文辉 吴佩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研究3种不同运动模式下镍钛器械在平解剖性根尖孔长度时预备根管后根尖孔表面形态变化。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离体牙60颗,随机分为3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术前片,记录根尖孔表面形态,然后分别采用Twist File Adaptive(TFA)、Wave... 目的:研究3种不同运动模式下镍钛器械在平解剖性根尖孔长度时预备根管后根尖孔表面形态变化。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离体牙60颗,随机分为3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术前片,记录根尖孔表面形态,然后分别采用Twist File Adaptive(TFA)、WaveOne、ProTaper(机用)3种镍钛锉在平解剖性根尖孔的工作长度下进行根管预备,然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拍摄术后片,记录根尖孔周围牙骨质的缺损、根尖孔偏移、根尖孔周围表面的裂纹。结果:实验组均出现根尖孔周围牙骨质的缺损、根尖孔偏移、根尖孔周围表面的裂纹。3种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发生根尖孔偏移、根尖孔周围表面裂纹概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发生根尖孔周围牙骨质缺损概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FA和WaveOne在进行预备根管后相比ProTaper可降低根尖孔偏移的发生率,TFA比ProTaper和WaveOne在进行预备根管后产生根尖孔周围表面的裂纹少,降低了根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系统 根管预备 根尖孔表面形态
下载PDF
消除镗刀退出时划伤孔表面的措施
8
作者 武良臣 王德胜 刘丹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1994年第6期52-57,共6页
本文分析了镗刀退出时划伤孔表面的原因,提出改进镗杆和机床工作台结构来消除划伤孔表面的措施。
关键词 镗削 划伤 孔表面 镗刀
下载PDF
二维半无限弹性平面内圆形腔孔表面的动态热应力分布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杰 盖秉政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93,共5页
虽然无限弹性体中球腔的动态热应力分布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是对于二维半无限弹性平面内圆形腔孔表面的动态热应力分布问题还没有得到解答。利用复变函数方法,本文分析了在半无限弹性平面附近施加稳态温度场条件下的圆形腔孔表面的动态... 虽然无限弹性体中球腔的动态热应力分布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是对于二维半无限弹性平面内圆形腔孔表面的动态热应力分布问题还没有得到解答。利用复变函数方法,本文分析了在半无限弹性平面附近施加稳态温度场条件下的圆形腔孔表面的动态热应力分布问题,得到了汉克函数表示的此问题的解析解,给出了相应的数值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热应力 复变函数法 稳态温度场 二维半无限弹性平面 圆形腔孔表面
下载PDF
一种新型超高强度钢铰孔表面酸浸蚀检查及其冶金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武俊 赵振业 +1 位作者 张伟 华文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2-24,共3页
本文对一种新型超高强度钢铰孔表面进行酸浸蚀检查,探讨了零件铰削孔表面酸浸蚀后颜色变化与硬度比正常组织增高的原因,指出该钢铰削可以产生一高耐腐蚀、高抗回火性、高硬度的晶粒细化的马氏体层。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 孔表面 酸浸蚀 检查
下载PDF
泡沫铜微孔表面池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清钊 陈康 +2 位作者 葛艺 冯嘉晖 韩吉田 《山东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73-79,共7页
利用改进电镀法制备了新型的泡沫金属铜微孔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泡沫铜上微孔表面的微观结构,实验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研究了光滑表面和微孔表面的池沸腾传热特性,获得了光滑和微孔表面的池沸腾传热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相... 利用改进电镀法制备了新型的泡沫金属铜微孔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泡沫铜上微孔表面的微观结构,实验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研究了光滑表面和微孔表面的池沸腾传热特性,获得了光滑和微孔表面的池沸腾传热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流密度条件下,微孔表面的汽化核心在核沸腾区密度较大,可有效降低壁面初始沸点的过热度,显著提高池沸腾的换热系数,证明该表面可用于半导体制冷系统等大型功率电子器件散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沸腾 强化换热 孔表面 过热度 换热系数
下载PDF
甲烷在硅(110)圆孔表面物理吸附特征的对比(英文)
12
作者 龚安 炎正馨 +3 位作者 田玉仙 陈倩 廖谦 闫东芝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7-264,共8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广义梯度近似的方法(GGA)对比研究了甲烷分子在多孔硅(110)不同位置分布的圆孔表面物理极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相邻孔的位置分布及其内部吸附的甲烷分子间的作用会影响甲烷在圆孔表面的吸附特征。吸附后甲烷的C-H键布局... 基于第一性原理广义梯度近似的方法(GGA)对比研究了甲烷分子在多孔硅(110)不同位置分布的圆孔表面物理极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相邻孔的位置分布及其内部吸附的甲烷分子间的作用会影响甲烷在圆孔表面的吸附特征。吸附后甲烷的C-H键布局增加,C-H键长变化很小,圆孔表面硅原子的少量电子转移至甲烷,甲烷成键轨道的态密度的离域性增加。同时发现单个甲烷分子在竖直分布圆孔表面吸附时,甲烷吸附能较大而且系统的结构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分子 物理吸附 孔表面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深孔表面三维形貌测量与控制装置的研制
13
作者 李玺 朱坚民 +2 位作者 王中宇 赵书尚 郭冰菁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2-34,共3页
针对深孔表面三维形貌难于检测的问题,在传统的触针扫描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柱面激光—全息光栅传感器,设计出了独特的光栅信号采集处理电路,采用大小数细分与融合的方法,来进行表面微观轮廓信息的采集。由上位机通过PCI总线的多功能板卡... 针对深孔表面三维形貌难于检测的问题,在传统的触针扫描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柱面激光—全息光栅传感器,设计出了独特的光栅信号采集处理电路,采用大小数细分与融合的方法,来进行表面微观轮廓信息的采集。由上位机通过PCI总线的多功能板卡及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器来进行触针轴向微位移量的高精度运行控制,较好地实现了对深孔表面三维形貌的测量。详细介绍了深孔内表面三维形貌的测量与控制装置的测量原理、软硬件设计及特点,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表面 三维形貌 测量与控制 软硬件设计
下载PDF
微孔表面髋关节假体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雪松 齐新生 《铁道医学》 2000年第1期64-66,共3页
微孔表面髋关节假体表面材料包括金属和陶瓷两种。金属假体与骨组织结合牢固,这主要受材料种类及微孔直径影响。但是,金属材料会产生癌症、神经病变、过敏反应、应力遮挡等副作用。因此,陶瓷材料尤其是羟基磷灰石(HA)因其良好的生物相... 微孔表面髋关节假体表面材料包括金属和陶瓷两种。金属假体与骨组织结合牢固,这主要受材料种类及微孔直径影响。但是,金属材料会产生癌症、神经病变、过敏反应、应力遮挡等副作用。因此,陶瓷材料尤其是羟基磷灰石(HA)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传导成骨作用而受到重视。HA主要通过生物结合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与骨组织形成牢固结合,在结合过程中,HA的降解起了重要作用,纯度、结晶率、表面微孔量等几方面影响其降解速度,巨噬细胞等也介入其降解过程。微孔表面假体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优异的疗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已被广泛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假体 髋关节 孔表面
下载PDF
深孔表面气动清扫工具
15
作者 唐林 闫长洲 +1 位作者 史永庆 李淑玲 《机械工人(冷加工)》 2006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孔表面 工具 表面精加工 气动 机械加工过程 专用设备 细长杆件 劳动强度 清理 抽油泵
下载PDF
孔表面贴塑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秦忠 王家和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1996年第11期13-14,共2页
把在机床导轨中广泛应用的塑料软带,应用于变速滑移零件的孔表面上,也可取得抗磨、抗振、降噪等效果,而且与尼龙镶套比,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耐腐蚀性、工艺性、维修更换性和可靠性,制造成本也低。
关键词 孔表面 贴塑 机床 导轨
下载PDF
如何利用车床对工件内圆孔表面进行珩磨加工
17
作者 李培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9-70,82,共3页
关键词 工件 车床 内圆孔表面 珩磨
下载PDF
超疏水低黏附微孔表面的制备及其冷凝微滴的高效自去除性能
18
作者 刘宏伟 轩森森 +1 位作者 崔泽航 李国强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67-72,92,共7页
冷凝微滴在基底材料表面的高效自去除是防结霜的一种有效手段。以硅片为基底材料,采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制备了微孔阵列结构,经低表面能修饰后,表面水接触角为165°,滚动角为0.6°,液滴在微孔结构表面可以实现多次弹跳。通过冷... 冷凝微滴在基底材料表面的高效自去除是防结霜的一种有效手段。以硅片为基底材料,采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制备了微孔阵列结构,经低表面能修饰后,表面水接触角为165°,滚动角为0.6°,液滴在微孔结构表面可以实现多次弹跳。通过冷凝微滴的自去除实验,重点分析了冷凝微滴的成核、生长、合并自去除机制,发现冷凝微滴可以在微孔内部短时间内快速成核,并且微孔表面的超疏水低黏附特性能有效加速合并后液滴的弹跳自去除。通过对自去除过程中的参数分析,讨论了液滴自去除效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制备的微孔表面在防结霜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表面 疏水性 黏附性 冷凝微滴 自去除 防结霜
下载PDF
排气消声器内孔表面的腐蚀与防护
19
作者 刘芝妹 《摩托车技术》 1996年第6期15-18,共4页
四冲程摩托车的排气消声器内孔表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基体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主要是电化学反应)会逐渐腐蚀,严重的会阻塞排气消声器的内孔,穿透排气消声器的外皮,而影响排气消声器的性能;采用耐热防腐蚀涂料,对排气消声器内孔... 四冲程摩托车的排气消声器内孔表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基体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主要是电化学反应)会逐渐腐蚀,严重的会阻塞排气消声器的内孔,穿透排气消声器的外皮,而影响排气消声器的性能;采用耐热防腐蚀涂料,对排气消声器内孔表面进行处理,防腐蚀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声器 孔表面 腐蚀 防护 摩托车 排气
下载PDF
以内孔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的夹具设计原理
20
作者 张鹏 《机械科学与技术(江苏)》 1996年第5期54-55,共2页
1 问题的提出套类零件的加工,一项比较重要的技术要求是保证内孔与外圆表面的同轴度。为此常用的装夹方法有三种。其中,若工件的主要表面加工分在几次装夹巾进行,先加工孔,然后以孔为精基准最终加工外圆这种方法所用夹具(心轴)结构简单... 1 问题的提出套类零件的加工,一项比较重要的技术要求是保证内孔与外圆表面的同轴度。为此常用的装夹方法有三种。其中,若工件的主要表面加工分在几次装夹巾进行,先加工孔,然后以孔为精基准最终加工外圆这种方法所用夹具(心轴)结构简单,定心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表面 定位基准 夹具 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