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孔隙网络模型的纵波频散衰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魏乐乐 甘利灯 +3 位作者 熊繁升 孙卫涛 丁骞 杨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618-4628,共11页
波场在含流体的孔隙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频散和衰减现象.波场的频散和衰减与孔隙介质的岩石物理属性有关,包括孔隙度、渗透率、流体属性等.现有的三维裂缝/软孔隙网络模型利用椭圆截面纵横比的变化模拟从扁裂缝、软孔隙到硬孔隙的多种情... 波场在含流体的孔隙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频散和衰减现象.波场的频散和衰减与孔隙介质的岩石物理属性有关,包括孔隙度、渗透率、流体属性等.现有的三维裂缝/软孔隙网络模型利用椭圆截面纵横比的变化模拟从扁裂缝、软孔隙到硬孔隙的多种情况,而未考虑同时包含孔隙和裂缝的全局性网络空间.为了更好地描述裂缝-孔隙空间,本文提出同时包含裂缝和孔隙的三维裂缝孔隙网络模型,并给出渗透率的计算方法.通过体积平均法推导了三维裂缝/软孔隙网络模型和三维裂缝-孔隙网络模型的波动方程,利用平面波分析方法得到纵波频散/衰减曲线的表达式,同时应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总孔隙度、裂缝孔隙度、裂缝纵横比、裂缝数密度、孔隙流体黏度对纵波衰减和速度频散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维裂缝-孔隙网络模型下,总孔隙度、裂缝参数等对纵波频散衰减特征的影响与三维裂缝/软孔隙网络模型相似.具体表现为:纵波在高频段内出现频散和衰减现象.孔隙度的变化主要影响逆品质因子曲线峰值的大小;裂缝数密度主要控制速度显著变化的范围;裂缝纵横比对纵波速度和特征频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裂缝/软孔隙网络模型 三维裂缝-孔隙网络模型 波动方程 频散衰减
下载PDF
新型随机重构微孔隙介质模型与扩散特性 被引量:6
2
作者 高源 吴晓燕 孙严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提出一种使用碳纸气体扩散层微孔隙结构的真实形态参数,构建三维微孔隙结构模型的算法.此方法通过扫描真实的扩散层结构获取结构的特性参数.通过确定三维微结构内纤维系统的中心坐标,循环构建N层纤维系统,达到需求的扩散层厚度,各层纤... 提出一种使用碳纸气体扩散层微孔隙结构的真实形态参数,构建三维微孔隙结构模型的算法.此方法通过扫描真实的扩散层结构获取结构的特性参数.通过确定三维微结构内纤维系统的中心坐标,循环构建N层纤维系统,达到需求的扩散层厚度,各层纤维系统由随机分布的重叠并相交的纤维结构构成;并将成功构建的模型转换为能够用于流体仿真的数据模型,对结构模型的渗透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模型符合真实扩散层的渗透特性.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扩散层各项特性参数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可用于扩散层的结构优化设计,更大程度增强渗透传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气体扩散层 三维孔隙结构模型 碳纸 随机重构
下载PDF
低渗储层三维网络模型的岩石电阻率性质研究
3
作者 杨振清 矫玉秋 +3 位作者 邵长金 朱健伟 周广刚 卢贵武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57,共5页
基于岩石孔隙三维网络模型的结构特征构建模型,设计程序,计算分析了孔喉尺寸分布、岩石孔隙的润湿性、油水界面张力、初始含水饱和度等参数对低渗透油藏驱替过程中的电阻率指数的影响,绘出电阻率指数在驱替过程中随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趋... 基于岩石孔隙三维网络模型的结构特征构建模型,设计程序,计算分析了孔喉尺寸分布、岩石孔隙的润湿性、油水界面张力、初始含水饱和度等参数对低渗透油藏驱替过程中的电阻率指数的影响,绘出电阻率指数在驱替过程中随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趋势曲线.结果表明:岩石孔隙的润湿性对驱替过程中电阻率指数的影响比较明显;在同一含水饱和度下,岩石孔隙中的电阻率指数随着喉道尺寸、初始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而上升,随着油水界面张力的增大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孔隙网络模型 驱替 电阻率指数 含水饱和度 润湿性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试验的珊瑚骨架灰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标 雷学文 +3 位作者 魏厚振 孟庆山 李肖肖 王新志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92-1699,共8页
为了探究分布于某岛礁珊瑚骨架灰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定性定量分析,选取6块有代表性的珊瑚骨架灰岩岩样,开展CT扫描试验,建立珊瑚骨架灰岩三维立体数字模型,获得三维数据体并开展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6块岩样整体孔隙率... 为了探究分布于某岛礁珊瑚骨架灰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定性定量分析,选取6块有代表性的珊瑚骨架灰岩岩样,开展CT扫描试验,建立珊瑚骨架灰岩三维立体数字模型,获得三维数据体并开展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6块岩样整体孔隙率均值仅为3.30%,孔隙发育程度较小;岩样逐层面孔隙率有较大程度波动,面孔隙率较小,但其标准差却较大,体现了岩样较强的非均质性;对岩样三维模型中所提取的孔隙进行标记筛分,同时对孔隙体积与数量进行概率统计,结果表明珊瑚骨架灰岩中大孔隙数量虽少,但体积占比很大,存在极个别超大孔隙;通过球棒模型分析可知,配位数主要分布区间为0~2,说明珊瑚骨架灰岩的孔隙连通性较差,主要以独立孔隙和单连通孔隙为主,孔隙在x/y/z方向均无连通性,不存在潜在的流体运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骨架灰岩 孔隙结构 CT扫描试验 孔隙三维模型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的黄土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郑佳 庄建琦 +3 位作者 孔嘉旭 付玉婷 牟家琦 王杰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1-222,共12页
孔隙特征作为反映黄土微观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直接影响黄土的水敏性、渗透性和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为了研究水力耦合作用下黄土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使用CT技术对天然原状、原状饱和与重塑黄土的初始结构以及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后的土... 孔隙特征作为反映黄土微观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直接影响黄土的水敏性、渗透性和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为了研究水力耦合作用下黄土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使用CT技术对天然原状、原状饱和与重塑黄土的初始结构以及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后的土体结构进行了扫描,通过建立黄土三维结构模型,分析了剪切试验前后孔隙结构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饱和与重塑作用使天然原状黄土的大孔隙减少,剪切作用使天然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发生剪切破坏,原状饱和黄土发生压缩破坏,局部孔隙率增加。天然原状黄土与原状饱和黄土在剪切前后均表现为微孔和小孔数量较多,其孔隙倾角主要分布在50°~90°之间,解释了黄土亚稳态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扰动作用使重塑黄土的孔隙尺寸分布均匀,且重塑黄土与原状饱和黄土在水力作用下更易失稳屈服。揭示了黄土剪切变形破坏的微观结构主要表现为粒间胶结物的溶解、孔隙的坍塌与填充以及颗粒旋转、破碎和滑移。试验结果可为黄土剪切强度降低和湿陷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剪切 孔隙结构 CT扫描试验 孔隙三维模型
下载PDF
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与理论综述 被引量:117
6
作者 郝乐伟 王琪 唐俊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5期123-128,共6页
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储集与渗流能力,因此,研究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有利于对储层进行合理的分类评价,进而查明储层的分布规律,提高油气产能及油气采收率。在调研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成因、实验... 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储集与渗流能力,因此,研究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有利于对储层进行合理的分类评价,进而查明储层的分布规律,提高油气产能及油气采收率。在调研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成因、实验方法、理论研究进展和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并对国内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国内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主要以传统的研究方法为主,存在与国内地质实际结合不够及定量化研究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层 孔隙结构 三维孔隙结构模型 分形理论
下载PDF
珊瑚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微观孔隙结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池俊生 王磊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0-35,52,共7页
不同搅拌环境和硅灰掺量下,研究了珊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微观孔隙结构。结果表明:真空负压搅拌珊瑚混凝土强度比常规环境搅拌的高8.3%~21.1%,孔隙率低30%~50%;在相同环境下,珊瑚混凝土强度随硅灰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优掺量为2%;... 不同搅拌环境和硅灰掺量下,研究了珊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微观孔隙结构。结果表明:真空负压搅拌珊瑚混凝土强度比常规环境搅拌的高8.3%~21.1%,孔隙率低30%~50%;在相同环境下,珊瑚混凝土强度随硅灰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优掺量为2%;对珊瑚混凝土进行电镜扫描发现,真空负压环境下水泥浆的孔隙率更低,且珊瑚骨料内部孔隙填充明显;二维断层扫描图像和三维孔隙模型的建立能有效表征珊瑚混凝土微观孔隙结构分布,且误差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环境 硅灰掺量 力学性能 孔隙 三维孔隙模型
下载PDF
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倩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3S期57-58,共2页
储层的储集与渗流能力受其微观孔隙结构很大程度影响,所以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点展开研究,可有效促进对储层展开科学的分类评价,进而明确储层分布状况,改善油气产能及油气采收率。文章将进一步对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 孔隙结构 毛管压力曲线 CT扫描 三维孔隙结构模型 测井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pore scale fluid flow in granular ore media with realistic geometry 被引量:5
9
作者 杨保华 吴爱祥 +2 位作者 王春来 牛文鑫 刘金枝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3081-3086,共6页
The images of granular ore media were captured by X-ray CT scanner. Combined with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s, the three-dimensional geometrical model, which represents the realistic pore st... The images of granular ore media were captured by X-ray CT scanner. Combined with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s, the three-dimensional geometrical model, which represents the realistic pore structure of the media, was constructed. With this model, three dimensional pore scale fluid flow among particles was simulated. Then the distributions of fluid flow velocity and pressure were analyzed and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as calcul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e fluid flow behaviors are mainly dominated by the volume and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pore space. There exist obvious preferential flow and leaching blind zones simultaneously in the medium. The highest velocities generally occur in those narrow pores with high pressure drops.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btained by simulation is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as the laboratory test result, which denotes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The pore-scale and macro-scale are combined and the established geometrical model can be used for the simulations of other phenomena during heap leach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ular ore medium heap leaching computed tomography pore-scale fluid flow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下载PDF
油藏岩石润湿性对气驱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永飞 姚军 M.I.J.van Dijke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7-470,共4页
注气驱是目前油田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油藏岩石润湿性对注气的效果有重要影响。基于三维孔隙级网络模型,运用孔隙级流动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6种不同润湿性油藏注气过程的油气水孔隙级分布和气驱效果。结果表明,水湿和MW... 注气驱是目前油田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油藏岩石润湿性对注气的效果有重要影响。基于三维孔隙级网络模型,运用孔隙级流动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6种不同润湿性油藏注气过程的油气水孔隙级分布和气驱效果。结果表明,水湿和MWS混合润湿(小孔隙为油湿)体系中的注气效果相对于另外4种润湿体系较差;这4种效果较好的润湿体系分别是油湿、中性润湿、MWL混合润湿(大孔隙为油湿)和部分润湿(其中30%孔隙水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驱油藏 岩石润湿性 剩余油分布 三维孔隙网络模型 注气效率
下载PDF
考虑气体滑脱及Knudsen扩散的低渗致密砂岩微观流动模拟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廷宽 刘成川 +3 位作者 卜淘 段永刚 方全堂 孙连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5-1171,共7页
低渗致密砂岩纳米-微米尺度孔喉发育,微观非均质性强,渗流机理复杂,现有物理实验方法难以准确评价。采用基于数字岩心理论的微观流动模拟方法来分析低渗致密砂岩中天然气的渗流规律。以川西地区沙溪庙组砂岩样品为基础,利用CT扫描建立... 低渗致密砂岩纳米-微米尺度孔喉发育,微观非均质性强,渗流机理复杂,现有物理实验方法难以准确评价。采用基于数字岩心理论的微观流动模拟方法来分析低渗致密砂岩中天然气的渗流规律。以川西地区沙溪庙组砂岩样品为基础,利用CT扫描建立目标岩样三维数字岩心,通过孔喉识别、形态简化及喉道调整,构建了包含不同孔喉分布的低渗致密砂岩三维孔隙模型;考虑天然气在纳米-微米孔喉中输运机制的复杂性,建立了耦合Darcy渗流、气体滑脱和Knudsen扩散的流动控制方程,并结合孔隙模型对其进行离散求解。开展流动模拟,评价不同孔隙压力下各输运机制对天然气产出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渗致密砂岩中喉道越小、孔隙压力越低,气体流动非线性越强;在孔隙压力高于10 MPa范围,天然气在平均喉道半径大于0.1μm的砂岩孔隙空间中的流动基本满足Darcy渗流;而对于平均喉道半径小于0.1μm的致密砂岩,孔隙压力低于10 MPa后气体滑脱和Knudsen扩散是气体运移中重要机制,对天然气生产的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Darcy渗流 Knudsn扩散 气体滑脱 三维孔隙模型 低渗致密砂岩 川西地区
下载PDF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Detecting of Landform based on Improved 3D Lacunarity Model 被引量:4
12
作者 TAO Yang TANG Guo'an Josef STROBL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2年第1期88-96,共9页
The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form are the foundation of geomorphologic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This paper proposed a new method on quantifying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errain surfac... The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form are the foundation of geomorphologic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This paper proposed a new method on quantifying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errain surface based on improved 3D Lacunarity model.Lacunarity curve and its numerical integration are used in this model to improve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result that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types may share the close value of indexes based on global statistical analysis.Experiments at four test areas with different landform types show that improved 3D Lacunar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types per texture analysis.Higher sensitivity in distinguishing the tiny differences of tex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errain surface shows that the quantification method by 3D Lacu-narity model and its numerical integration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ould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land-form classifications and relativ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3D Lacunarity model spatial pattern terrain texture LANDFORM
下载PDF
随机模拟预测夹层分布方法在平湖油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崇仁杰 孙立春 +5 位作者 胡光义 刘晓梅 宋春华 于惠娟 朱国金 程立芝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年第1期36-40,共5页
夹层的空间分布研究,对于精细油藏描述而言是一个难题,目前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针对平湖油气田H32油藏开发实际,先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油藏的三维夹层模型,再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油藏的三维孔隙度模型,并依此对夹层模... 夹层的空间分布研究,对于精细油藏描述而言是一个难题,目前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针对平湖油气田H32油藏开发实际,先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油藏的三维夹层模型,再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油藏的三维孔隙度模型,并依此对夹层模型进行校正,然后用于生产动态预测.钻井结果证实,夹层预测结果与油藏实际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模拟 预测 夹层分布方法 平湖油气田 应用 三维夹层模型 三维孔隙模型 随机建模 确定性建模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水气交替注入微观渗流模拟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永飞 尹振 +2 位作者 姚军 李亚军 王晨晨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3-858,886,共7页
针对水气交替注入(water-alternating-gas,WAG)过程中,油气水三相渗流的微观机理认识不足和油气水三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分布规律认识不准确等问题,基于三维孔隙网络模型,应用孔隙级模拟方法,从微观角度模拟了不同润湿性多孔介质中的WAG... 针对水气交替注入(water-alternating-gas,WAG)过程中,油气水三相渗流的微观机理认识不足和油气水三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分布规律认识不准确等问题,基于三维孔隙网络模型,应用孔隙级模拟方法,从微观角度模拟了不同润湿性多孔介质中的WAG驱替过程.结果表明:连通性较好的多孔介质中,原油主要在前两轮的WAG循环中被驱替出来;在前两轮WAG驱替之后,流体饱和度和分布规律达到比较稳定的状态,但在完全水湿模型中油相仍然在多孔介质中流动.得出的WAG驱替过程中各相流体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各相流体分布规律和驱替类型,较好地阐述和解释了多孔介质中的微观驱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交替注入 微观机理 三相流 三维孔隙网络模型 多级驱替链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