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移民线”地理景观书写——从《啊,拓荒者!》到《孔雀的叫喊》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超超 张海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4-94,共11页
薇拉·凯瑟的《啊,拓荒者!》(1913)与虹影的《孔雀的叫喊》(2003)都将小说创作视角聚焦于移民群体,她们借助富含审美情感的地域景观话语,共同书写了中美迥异性的“移民线”地理景观,它们既是中美文化景观的客观载体,也影射可视的家... 薇拉·凯瑟的《啊,拓荒者!》(1913)与虹影的《孔雀的叫喊》(2003)都将小说创作视角聚焦于移民群体,她们借助富含审美情感的地域景观话语,共同书写了中美迥异性的“移民线”地理景观,它们既是中美文化景观的客观载体,也影射可视的家国传统和民族精神。本文运用罗伯特·塔利的“处所意识”,分析了上述作品里中美移民人地关系的演化历程,认为无论是前者美国“迁入型”内布拉斯加州移民“分界线”,抑或中国“迁出型”三峡库区移民“水位线”,她们都运用非自然叙事手法完成了生命共同体意识的构建,表明了移民线地理景观与国家政策间的一致性,尤其是虹影在中国传统人地关系的思考上注入中国式现代化元素,使她的移民书写成为具有科技忧思的后现代移民叙事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景观 《啊 拓荒者!》 孔雀的叫喊 处所意识
下载PDF
现代文明的审视与生存的反思——论虹影小说《孔雀的叫喊》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欣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7期118-119,共2页
虹影的小说《孔雀的叫喊》是以三峡工程为背景的小说,这个转世轮回的传奇故事贯注了作者对于现代文明中技术文明和道德人性的审视,传达了她对于人类生存现状的反思,超越了以往女性主义的性别写作。
关键词 虹影 孔雀的叫喊 现代文明 生存
下载PDF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虹影小说分析——以《孔雀的叫喊》为例
3
作者 陈寿琴 《华文文学》 2022年第3期54-59,共6页
从重庆、长江三峡走向世界的女作家虹影,她的小说从不同维度体现出中国生态思想的旨趣。以她的长篇小说《孔雀的叫喊》为例进行分析,该小说形象地讲述了三峡工程背景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虹影... 从重庆、长江三峡走向世界的女作家虹影,她的小说从不同维度体现出中国生态思想的旨趣。以她的长篇小说《孔雀的叫喊》为例进行分析,该小说形象地讲述了三峡工程背景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虹影的这部小说通过不同的发展观念、人生态度、生态思想的互辩互动,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凸显了中国生态思想所追求的大和谐观念;通过自然生态下人与自然的关系、精神生态下人与自我关系的书写,社会生态下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描述,强化了作家主体精神、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之间和谐共融的生态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孔雀的叫喊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下载PDF
“河的女儿”:解读虹影的一种文化维度
4
作者 龙扬志 《粤海风》 2019年第1期40-44,共5页
海外华文文学走向成熟,既体现于生命感悟和文学形式的复杂化,也在题材层面不断超越个体经验的书写,对民族命运、华人历史、文化认同的自觉思考。然而文学作为呈现生命感知的一种方式,与成长密切相关,不论浪迹天涯如何成为一种确证海外... 海外华文文学走向成熟,既体现于生命感悟和文学形式的复杂化,也在题材层面不断超越个体经验的书写,对民族命运、华人历史、文化认同的自觉思考。然而文学作为呈现生命感知的一种方式,与成长密切相关,不论浪迹天涯如何成为一种确证海外华文作家身份特征的实践经历,基于成长的体验与文化环境总是如此这般植入作家记忆,在想象世界里建立与原乡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文学意象就是最为具体的中介。意象是个人情感的投射,也是文化积淀的编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的女儿》 《好儿女花》 孔雀的叫喊 朱利安 文化维度 黄浦江
下载PDF
焦虑、追寻与重塑——论虹影长篇小说中的文化身份建构
5
作者 汤振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4-170,共7页
作为海外“流散”作家的虹影,长期处于中西文化的双重边缘位置,面临着文化身份的焦虑乃至危机。摆脱焦虑的渴望促使她不断通过文学创作进行文化身份的追寻与重塑。在《饥饿的女儿》《上海之死》《上海魔术师》《孔雀的叫喊》等长篇小说... 作为海外“流散”作家的虹影,长期处于中西文化的双重边缘位置,面临着文化身份的焦虑乃至危机。摆脱焦虑的渴望促使她不断通过文学创作进行文化身份的追寻与重塑。在《饥饿的女儿》《上海之死》《上海魔术师》《孔雀的叫喊》等长篇小说中,虹影通过重拾个人成长记忆、展现民族文化“边缘人”的自我追寻、设置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情境以及回归本土文化等途径对文化身份焦虑进行克服,并对自我文化身份进行追寻和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身份建构 虹影 自我追寻 身份的焦虑 《饥饿的女儿》 孔雀的叫喊 文化交融 文学创作
下载PDF
从小说到电影
6
作者 虹影 白睿文 《天涯》 2024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1962年出生于重庆的陈红英从一九八○年代初开始以笔名“虹影”发表作品。从诗到小说,虹影的代表作包括自传题材小说《饥饿的女儿》;自传体散文集《53种离别》;诗集《鱼教会鱼唱歌》;中短篇小说集《六指》《双层感觉》《带鞍的鹿》《玄... 1962年出生于重庆的陈红英从一九八○年代初开始以笔名“虹影”发表作品。从诗到小说,虹影的代表作包括自传题材小说《饥饿的女儿》;自传体散文集《53种离别》;诗集《鱼教会鱼唱歌》;中短篇小说集《六指》《双层感觉》《带鞍的鹿》《玄机之桥》;长篇小说《女子有行》《阿难》《孔雀的叫喊》《K》(又名《英国情人》)《上海王》《月光武士》等作品。曾经在北京师范大学和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硕士研究生班以及上海复旦大学读过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短篇小说集 虹影 上海复旦大学 《上海王》 《饥饿的女儿》 孔雀的叫喊 《英国情人》 硕士研究生班
原文传递
三峡移民文艺作品中的“家园”主题
7
作者 王诗瑶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84-87,共4页
三峡文学是一个地理文学概念,它着重强调三峡自然和人文环境对相关文学作品的影响。三峡水库的兴建为当代三峡文艺作品增添了新的主题——移民。这种类型的作品倾向于表达三峡地区在经历这场世纪大工程时的人文变化和对立矛盾,在淹没与... 三峡文学是一个地理文学概念,它着重强调三峡自然和人文环境对相关文学作品的影响。三峡水库的兴建为当代三峡文艺作品增添了新的主题——移民。这种类型的作品倾向于表达三峡地区在经历这场世纪大工程时的人文变化和对立矛盾,在淹没与重建的过程中,"家园"的缺失引发了很多人文工作者的思考。小说《孔雀的叫喊》表达了作者追溯个人和历史文化家园的主旨,电影《三峡好人》更注重人文关怀,挖掘了人类共有的漂泊情结和苦难感,并试图在迁徙过程中重建自我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移民 家园 孔雀的叫喊 三峡好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