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在产前诊断和妊娠结局预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傅婉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目的分析孕中期进行血清学筛查对产前诊断以及妊娠结局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孕中期血清学筛查的53 500例孕妇,所有患者均行AFP、free-β-HCG、μE3三联血清学检测,对筛查确定妊娠高风险者进行羊... 目的分析孕中期进行血清学筛查对产前诊断以及妊娠结局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孕中期血清学筛查的53 500例孕妇,所有患者均行AFP、free-β-HCG、μE3三联血清学检测,对筛查确定妊娠高风险者进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对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NTD)行多普勒超声检测予以确诊。对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结果 53 500例产前筛查孕妇中,共筛出高风险2 493例(4.66%),1 494例行介入性产前诊断者染色体结果异常共74例(4.95%),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上染色体异常的阳性检出率为12.70%(32/252);年龄在35岁以下的染色体异常的阳性检出率为3.38%(42/1 242),二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高风险人群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36%(34/2 493)高于低风险人群的0.14%(70/51 007)(P<0.05)。高风险人群中35岁以上孕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占3.61%(15/416),35岁以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占0.91%(19/2 077),二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可以筛查出胎儿染色体以及结构畸形,另外对不良妊娠结局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尤其在对高龄产妇出现缺陷儿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中期血清学筛查 产前诊断 妊娠结局预测
下载PDF
孕前体质指数联合孕中期母血清学筛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旭 丛林 李莉 《安徽医学》 2017年第9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MI)联合孕中期母血清学筛查及糖耐量试验(OGTT)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 496例孕妇资料,将孕期罹患PE的177例孕妇纳入PE组,随机匹...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MI)联合孕中期母血清学筛查及糖耐量试验(OGTT)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 496例孕妇资料,将孕期罹患PE的177例孕妇纳入PE组,随机匹配177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资料做比较分析;对所有孕妇资料进行筛检试验,评价所选取的各指标对PE的单项及联合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孕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前BMI、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 E3)及OGTT 3个时间点的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BMI、h CG和OGTT3个时间点的血糖对PE有预测价值(AUC>0.5),AFP、u E3对PE无预测价值(AUC<0.5)。联合孕前BMI、h CG、2 h-Glu对PE进行预测,AUC=0.79,预测灵敏度为78.41%,特异度为73.38%。结论联合不同来源的指标可以提高对PE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中期血清筛查 糖耐量试验 联合预测
下载PDF
2017年~2018年北京市孕中期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现状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彦春 刘凯波 +1 位作者 张雯 徐宏燕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年第12期1430-1431,1440,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2017年~2018年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数据,比较近两年血清学筛查情况,评估北京市血清学筛查现状。方法回顾分析2017和2018年产前筛查机构的报表及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1.北京市2017年和2018年孕中期血清学筛查覆盖率分别为62... 目的分析北京市2017年~2018年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数据,比较近两年血清学筛查情况,评估北京市血清学筛查现状。方法回顾分析2017和2018年产前筛查机构的报表及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1.北京市2017年和2018年孕中期血清学筛查覆盖率分别为62.37%和66.16%,唐氏综合征筛查阳性率分别为5.25%和5.06%。2.2017年和2018年高龄人群的孕中期血清学筛查覆盖率分别为2.13%和1.31%。3.2017年和2018年唐氏综合征阳性率在4.5%~7%的机构占比分别为56.94%和48.00%。4.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检出率由2017年的78.79%下降到2018年的75.44%,但发生率出现上升趋势(1.56‰vs.1.65‰)。5.唐氏综合征患儿产前诊断率由2017年的93.01%上升至2018年的94.92%。结论孕中期血清学筛查依然是北京市唐氏综合征的一线筛查手段,高龄孕妇是重点关注人群之一,重视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加强质控,持续提升质量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中期血清学筛查 唐氏综合征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孕中期血清学唐氏综合征筛查联合胎儿系统超声诊断胎儿畸形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燕妮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19-1721,共3页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学筛查联合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孕中期胎儿神经管缺陷等胎儿结构畸形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对孕中期妇女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对DS高风险的孕妇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对NTD高风险的孕妇行胎儿系统超...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学筛查联合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孕中期胎儿神经管缺陷等胎儿结构畸形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对孕中期妇女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对DS高风险的孕妇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对NTD高风险的孕妇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每例孕妇追踪随访至胎儿出生。结果:在筛查的161 194例孕妇中,DS高风险8188例,其中2058例接受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染色体异常63例。NTD高风险1132例,其中864例接受咨询,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发现死胎和胎儿畸形119例,NTD高危人群中胎儿结构异常及死胎的检出率为13.8%,其中多发畸形28例占23.5%。胎儿异常的顺位为神经管缺陷、死胎、脐膨出、腹裂、先心病、多囊肾和唇裂,其中神经管缺陷占胎儿异常的52.9%处第一位。结论: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联合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能高效筛查胎儿畸形,是产前诊断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中期血清学筛查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 胎儿畸形
原文传递
不同产前筛查方案对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效率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郭颖 张弘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29-36,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产前筛查方案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效率。方法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对24986例孕妇进行母体血清学二联筛查,根据风险值及后续的检查方案不同将人群分为高风险直接进行羊水穿刺组(A1组)、高风险行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 目的探讨不同产前筛查方案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效率。方法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对24986例孕妇进行母体血清学二联筛查,根据风险值及后续的检查方案不同将人群分为高风险直接进行羊水穿刺组(A1组)、高风险行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组(A2组)、临界风险进行超声软指标筛查组(B1组)及临界风险进行NIPT组(B2组)。并对各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后比较分析各组筛查方案对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检出效率的影响。结果(1)A1组390例直接经羊水穿刺确诊唐氏综合征(Downs’syndrome,DS)1例,爱德华综合征(Edwards’syndrome,ES)2例,其他染色体异常14例;A2组1001例NIPT检出高风险24例,经羊水穿刺确诊DS 9例,ES 2例,其他染色体异常6例,A2组漏诊1例ES及1例6号染色体小片段缺失(arr[hg19]6p12.2(21,816,542-22,431,031)×1)。血清学筛查高风险A1组、A2组筛查方案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B1组确诊DS 2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例,漏诊DS 2例;B2组确诊DS 1例,ES 1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例。B1、B2筛查方案对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者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6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当血清学筛查结果高风险时,选择NIPT可获得最优的卫生经济学评价及更高的工作效率;(2)当血清学筛查为临界风险时,首选NIPT,在经济落后地区,对不接受NIPT者推广孕18~20周时软指标筛查作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中期血清学筛查 胎儿染色体异常 唐氏综合征 无创DNA产前筛查 超声软指标筛查
下载PDF
长沙市不同唐氏综合征筛查策略的性能以及卫生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贺骏 王顺尧 +10 位作者 张晶晶 周世豪 旷洋 丁甲 杨梦月 林嘉伟 丁思意 刘少兰 彭欢欢 王楠 刘激扬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803-808,共6页
目的比较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与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对于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筛查效果并评估4种筛查策略对于预防唐氏综合征的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对长沙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54026... 目的比较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与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对于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筛查效果并评估4种筛查策略对于预防唐氏综合征的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对长沙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54026例同时完成NIPT和孕中期血清学筛查的单胎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为NIPT高风险孕妇提供产前诊断,通过电话或民生系统随访妊娠结局。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模拟4种筛查策略,并对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NIPT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孕中期血清学筛查。策略1~4分别成功预防了71、29、52和54例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安全指数分别为0.0036、0.3944、0.2215和0.1281。NIPT费用降至600元/例时,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6.33万元、60.55万元、44.30万元和39.49万元。策略1与策略4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68.04万元。结论NIPT各项检测性能均显著优于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当NIPT费用降至600元/例时,策略1在具有效果最好、安全性及准确率最高优势的同时也具备了更好的卫生经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筛查 产前筛查 孕中期血清学筛查 21三体 18三体 成本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