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产妇体重指数、新生儿体重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健 夏志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80-85,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因素,比较孕产妇孕前、产前不同水平体重指数(BMI)及新生儿体重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盆底产后功能检查的210例足月产后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因素,比较孕产妇孕前、产前不同水平体重指数(BMI)及新生儿体重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盆底产后功能检查的210例足月产后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盆底状况、肌力、脱垂和压力尿失禁情况。对产后跟踪3次复查的100例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估其产后3、6个月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结果产前BMI、增重、胎儿体重、出生方式对盆底肌有显著影响;胎次、年龄对盆底肌的影响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动态压力、Ⅰ类肌力、Ⅱ类肌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显著性<0.1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方式对动态压力有显著影响,新生儿体重对Ⅰ类肌肌力有负向影响,产前BMI对Ⅰ、Ⅱ类肌肌力有显著负向影响(P<0.05)。单因素分析中,对各组盆底肌功能比较发现,出生方式对漏尿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7,P=0.048)。以漏尿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显著性<0.1的因素(孕前BMI,产前BMI、出生方式)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方式(β=0.151,P=0.029)的回归模型显著;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增重、胎儿体重和出生方式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刺激治疗有显著正相影响(P<0.05)。以产后3个月复查病例的动态压力、Ⅰ类肌肌力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显著性<0.1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方式、治疗分别对产后3个月的动态压力、Ⅰ类肌肌力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产后6个月复查病例的动态压力、Ⅰ类肌肌力、Ⅱ类肌肌力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显著性<0.1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体重、产前BMI对盆底肌肌力有显著负向影响,治疗能有效提高快慢肌纤维肌力。结论产前BMI、孕期增重、新生儿体重和出生方式对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体质量 新生儿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