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限制性自由体位对孕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残余羊水量及分娩方式影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学红 范桂金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11期93-94,共2页
目的:针对孕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实施非限制性自由体位,探析该体位对患者残余羊水量及分娩方式有何影响。方法:从科室内孕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参与研究。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入,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体... 目的:针对孕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实施非限制性自由体位,探析该体位对患者残余羊水量及分娩方式有何影响。方法:从科室内孕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参与研究。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入,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体位;另一组为观察组,实施非限制性自由体位。结果:观察组患者残余羊水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平均残余羊水指数为(7.39±3.96)cm,且残余羊水量正常患者人数较多,两组数据比照P<0.05。有24例最终实施自然分娩,所占比例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两组数据比照P<0.05。结论:针对孕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推荐实施非限制性自由体位,降低分娩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足月胎膜早破 非限制性自由体位 残余羊水量 自然分娩 剖宫产
下载PDF
非限制性自由体位对孕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残余羊水量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胡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3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非限制性自由体位对孕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残余羊水量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108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均给予胎膜早破常规处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头低臀高位,观察组给予非... 目的探讨非限制性自由体位对孕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残余羊水量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108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均给予胎膜早破常规处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头低臀高位,观察组给予非限制性自由体位,对比两组孕产妇残余羊水量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残余羊水指数为(10.71±4.56)c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3.3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残余羊水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升高,剖宫产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非限制性自由体位应用于孕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的分娩中,可帮助其使残余羊水量维持在正常水平,从而为其选择自然分娩奠定基础,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以及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等发生率,且其操作简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限制性自由体位 孕足月胎膜早破 残余羊水量 分娩方式
下载PDF
孕足月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余冬梅 赵丽君 +2 位作者 罗思 李华锦 吕勇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0期110-112,共3页
目的 探究孕足月胎膜早破(PROM)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00名无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不良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自... 目的 探究孕足月胎膜早破(PROM)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00名无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不良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60.00%,低于对照组的70.00%,剖宫产率为40.00%,高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绒毛膜炎、新生儿窒息、产褥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未发生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比较,孕足月胎膜早破的剖宫产率、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均较高,应对孕妇实施围生期保健,积极防治阴道炎,对于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应及时终止妊娠,加强感染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足月胎膜早破 分娩方式 母婴结局
下载PDF
缩宫素在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美芳 《临床研究》 2021年第7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缩宫素不同使用方法在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平舆县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55例,依照用药方式不同分为A组(28例)、B组(27例),A组持续静滴宫缩素至分娩,B组在宫口开大4~6 cm即在... 目的观察缩宫素不同使用方法在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平舆县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55例,依照用药方式不同分为A组(28例)、B组(27例),A组持续静滴宫缩素至分娩,B组在宫口开大4~6 cm即在进入活跃期后停用宫缩素。统计对比两组产妇情况(缩宫素用量、产后出血率、产褥感染率、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时间)、新生儿情况(胎儿窘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A组缩宫素用量多于B组,缩宫素使用时间长于B组,剖宫产率42.86%(12/28)、产后出血率28.57%(8/28)、产褥感染率21.43%(6/28)高于B组14.81%(4/27)、3.70%(1/27)、0.00%(0/27),差异显著(P<0.05);A组胎儿窘迫率32.14%(9/28)、新生儿高胆红素症发生率57.14%(16/28)高于B组7.41%(2/27)、29.63%(8/27),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中,予以静滴缩宫素,在宫口开大4~6 cm即在进入活跃期后停用宫缩素,能改善分娩结局,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宫素 孕足月胎膜早破 引产
下载PDF
孕足月胎膜早破时间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耿维维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20期19-19,23,共2页
目的:探讨孕足月胎膜早破时间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孕足月胎膜早破产妇250例,根据胎膜早破时间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胎膜早破至规律宫缩临产开始时间≥12h)和观察组(胎膜早破至规律宫缩临... 目的:探讨孕足月胎膜早破时间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孕足月胎膜早破产妇250例,根据胎膜早破时间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胎膜早破至规律宫缩临产开始时间≥12h)和观察组(胎膜早破至规律宫缩临产开始时间<12h),每组125例,记录两组分娩方式与围生儿预后。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min与5min Apgar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足月胎膜早破时间超过12h后将增加剖宫产的发生率与胎儿窘迫的风险,需积极进行诊治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足月胎膜早破时间 分娩方式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足月孕菌必灭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6
作者 周泓君 林海 +1 位作者 李明霞 伍克立 《攀枝花医药》 2002年第2期42-43,共2页
头孢噻肟钠(菌必灭)过敏性休克极为少见,我科一例孕足月胎膜早破,用菌必灭预防感染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抢救及护理,母婴平安。
关键词 头孢噻肟钠 过敏性休克 孕足月胎膜早破 新生儿重度窒息 急救措施 药物副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