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对安娜悲剧的再审视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宏 王永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69,共4页
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的视角对安娜悲剧进行审视,可以看到,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文化上对男性的依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女性他者的地位,是引发安娜悲剧的深层原因。而安娜以其生命的毁灭为代价作为对女性他者地位的反叛,使得其悲剧性... 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的视角对安娜悲剧进行审视,可以看到,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文化上对男性的依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女性他者的地位,是引发安娜悲剧的深层原因。而安娜以其生命的毁灭为代价作为对女性他者地位的反叛,使得其悲剧性结局融入了崇高和悲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女权理论 安娜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
下载PDF
在绝望中寻求希望——从存在主义女权视角解读《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
2
作者 丁洁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94-96,101,共4页
威廉·福克纳的著名作《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表现出作者对女性被束缚的生存现状的深刻反思,以此来呼吁从女性的生活中去理解女人,通过女性自由意志的发挥以及对生活的独立选择,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女性世界,而这也正是存在主义女... 威廉·福克纳的著名作《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表现出作者对女性被束缚的生存现状的深刻反思,以此来呼吁从女性的生活中去理解女人,通过女性自由意志的发挥以及对生活的独立选择,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女性世界,而这也正是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核心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 存在主义女权理论
下载PDF
波伏娃女权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3
作者 李孝英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2期13-14,共2页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女人是社会造就的女人,是父权社会造就的具有女性气质的女人。要改变女人的被动命运,只有从社会制度、法律和意识层面等来引导和改变这种传统的两性既定的关...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女人是社会造就的女人,是父权社会造就的具有女性气质的女人。要改变女人的被动命运,只有从社会制度、法律和意识层面等来引导和改变这种传统的两性既定的关系。在我国,形成两性真正平等、和谐地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并构建一个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和谐社会刻不容缓,社会应该真正地提高女性地位,给女性酿造一个有利于和男性真正平等发展的环境,从而达到和谐完美的人类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伏娃 第二性 存在主义女权理论 和谐社会 女性气质
下载PDF
重审《欢乐之家》中莉莉·巴特的悲剧 被引量:6
4
作者 封金珂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70,共4页
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的视角对《欢乐之家》中女主人公莉莉.巴特悲剧再审视,可以看到,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文化上对男性的依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女性他者地位,是引发莉莉悲剧的深层原因;莉莉以"自欺"的方式生活,但她内心... 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的视角对《欢乐之家》中女主人公莉莉.巴特悲剧再审视,可以看到,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文化上对男性的依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女性他者地位,是引发莉莉悲剧的深层原因;莉莉以"自欺"的方式生活,但她内心的焦虑并未减轻,在经历了积极意义的自我觉醒后,以其生命的毁灭为代价作为对女性他者地位的反叛,使得其悲剧性结局融入了崇高和悲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莉莉·巴特 《欢乐之家》 悲剧 存在主义女权理论 他者
下载PDF
重审《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
5
作者 黄荷 胡燕 《文教资料》 2009年第15期30-32,共3页
本文作者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的视角对《还乡》中女主人公游苔莎的悲剧进行了再审视。作者指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文化上对男性的依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女性他者地位.是导致游苔莎悲剧的深层原因。游苔莎迷恋浮华的城市生活... 本文作者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的视角对《还乡》中女主人公游苔莎的悲剧进行了再审视。作者指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文化上对男性的依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女性他者地位.是导致游苔莎悲剧的深层原因。游苔莎迷恋浮华的城市生活,迷茫地进行自我身份的主体性追寻。最终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他者地位,但为时已晚,使得其悲剧性结局融入了悲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乡》 游苔莎 存在主义女权理论 他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