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性写作的开拓性研究——杨经建《存在与虚无——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论辩》评介
1
作者 黄声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58-160,共3页
杨经建的著作《存在与虚无——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论辩》,对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这一边缘性写作之缘起流变、艺术表现形态及审美现代性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系统研究,具有非常独特而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杨经建 存在与虚无——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论辩》 存在主义文学 边缘性写作 艺术表现形态 审美现代性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研究的扛鼎之作——读杨经建教授《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
2
作者 刘年喜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27-128,共2页
《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一书,把存在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思潮,放在20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进程和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进行考量和审视,视其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结构性存在,对其发展历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梳... 《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一书,把存在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思潮,放在20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进程和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进行考量和审视,视其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结构性存在,对其发展历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梳理和考辫,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学界对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的研究,为认知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经建 《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 存在主义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
下载PDF
存在主义文学的东方化表述——论村上春树和王小波的小说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经建 李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6-83,共8页
以王小波和村上春树的创作相似性为出发点进而发掘其存在主义的意义蕴涵和艺术特质,是对东方式存在主义文学更为严谨而合理的探索途径。事实上,村上春树和王小波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倾向有其共同的历史文化及思想资源:同处于东亚文化圈和... 以王小波和村上春树的创作相似性为出发点进而发掘其存在主义的意义蕴涵和艺术特质,是对东方式存在主义文学更为严谨而合理的探索途径。事实上,村上春树和王小波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倾向有其共同的历史文化及思想资源:同处于东亚文化圈和都遭逢现代性民族生存危机;他们的创作表明了东方式存在主义文学的成熟并表现在:首先,他们的小说作品展现了一个"荒谬"世界,这种"荒谬"已不再仅仅是人的一种生存感受,它充盈着的是对人的严酷压制,它所带来的是人的激剧异化。其次,他们的作品体现了对"孤独个体"的强烈关注,作为人物形象主体出现的"孤独个体"既接受了"孤独"的客观存在又从内心拒斥"孤独"加诸于人心的苦闷和郁结。其三,他们的创作呈示出特定的诗性诉求方式,即凭借想象力和幽默品质来表达对存在主义"诗"之"思"的艺术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文学 东方化存在主义 王小波 村上春树
下载PDF
存在的“悲剧性”与悲剧性“存在”——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艺术表现形态之一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经建 赵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127,267-271,共15页
对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目前学界已有初步共识。而(准)悲剧风格是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艺术表现形态之一。虽然中国文学历来缺乏严格意义上的(西方)悲剧意识资源,但经典存在主义的悲剧意识经由王国维到鲁迅传递到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 对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目前学界已有初步共识。而(准)悲剧风格是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艺术表现形态之一。虽然中国文学历来缺乏严格意义上的(西方)悲剧意识资源,但经典存在主义的悲剧意识经由王国维到鲁迅传递到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中,体现出一种既具西方因质又兼容东方底色的悲剧品格。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悲剧品性呈现出三种表现方式:其一是"过客"式悲剧风格类型,它崇尚由尼采的酒神冲动所导致的毁灭意识和创造精神,因而最逼近经典存在主义文学的悲剧格调;其二是非理性的生命冲动与理性的现实存在之间冲突所引起的生存之悲,它更倾向于对悲剧精神所承担的艺术拯救,也更富于审美蕴藉和艺术冲淡意味;其三是对庸常性生存和经验化存在的一种悲切之思,其沉沦化存在本相的书写与东方式命定观的相互制衡形成了悲剧性的张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 (准)悲剧风格 “过客”式悲剧 生存之悲 悲切之思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的象征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经建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1-167,共7页
象征性思维是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一种特定的艺术表现形态。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象征"话语与存在主义现象学的精神契合,为其积蓄了文化资源并提供了创作生成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又是一种由于文学... 象征性思维是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一种特定的艺术表现形态。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象征"话语与存在主义现象学的精神契合,为其积蓄了文化资源并提供了创作生成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又是一种由于文学语境的变迁、新的文化质素的出现激发起的艺术创造意识和诗性诉求方式。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象征性创作呈现出两种审美途径:其一是借用本雅明的话即"废墟美学"上的象征化创作或"忧郁的象征",其中感性化抒写、神秘的意念、感伤意识、唯美情调和象征诗艺发挥着综合互补的作用;其二是追求象征性表达的智性哲思层面的"苦闷的象征",它具有象征主旨知性化的本色,因而是一种深邃的理性、精妙的悟解、渊深的蕴涵在象征化思维逻辑下的审美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文化 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 象征化构思 忧郁的象征 苦闷的象征
下载PDF
从生命哲学到生命诗学——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本土化论之三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经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8,共8页
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的提出,学界已有一定共识。当存在主义从西方语境中被抽取出来放置于中国"现代性"语境后,它已在被重构的基础上获得本土化身份。它由文化理念上反社会性的生命哲学转化为艺术哲学上以和谐为准则的生命... 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的提出,学界已有一定共识。当存在主义从西方语境中被抽取出来放置于中国"现代性"语境后,它已在被重构的基础上获得本土化身份。它由文化理念上反社会性的生命哲学转化为艺术哲学上以和谐为准则的生命诗学,这是存在主义文学本土化的一个明显趋势。中国式存在主义的生命诗学的创作思路,分为"艺术生命化"和"生命艺术化"两个方向。生命艺术化,主要以儒家生命哲学观为主体,化合了柏格森的"生命创化说"、尼采的"酒神精神"所驱动的生命意志论等,它以鲁迅及其创作为代表。艺术生命化,基于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并融合道家的心物俱冥、物我统一等东方生命哲学观,它以何其芳、贾平凹等创作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哲学 生命诗学 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 本土化
下载PDF
文学的哲思——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哲理内涵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玲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10-113,共4页
20世纪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继承了启蒙时期哲理小说的传统,即自觉不自觉地反映小说家的哲学信仰;但由于20世纪幻灭而焦虑的社会背景和人们对"个人存在"认识的深化,存在主义文学与哲理小说已有所不同,更天然地与哲学浑为一体。存... 20世纪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继承了启蒙时期哲理小说的传统,即自觉不自觉地反映小说家的哲学信仰;但由于20世纪幻灭而焦虑的社会背景和人们对"个人存在"认识的深化,存在主义文学与哲理小说已有所不同,更天然地与哲学浑为一体。存在主义哲学思想通过文学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展示,存在主义文学也因具备了丰富哲理内涵而成就卓然。具体表现为:用第一人称"我"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的主观存在;用夸张、荒诞的手法表明人、生活、世界是荒诞的;用冷漠、客观的语言风格记录"地狱"的残酷;用极端自然主义和现代派手法描绘人的自由与责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哲学 存在主义文学 萨特 加缪
下载PDF
大江健三郎存在主义文学的生态批评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春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94-96,共3页
生态批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学者所确立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流派。以这种批评方法,重新诠释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生存危机主题、存在主义人物形象、自然生态的力量,以及边缘人物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存在主义文学 生态批评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论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经建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2011年第2期176-187,共12页
20世纪是中国思想解放、文化开放的世纪,作为现代西方文化之显学的存在主义也随着"西学东渐"步入中国文化"现代性"发展轨道,并在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和通融中逐渐渗透、参与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深层建设。有鉴于此,在2... 20世纪是中国思想解放、文化开放的世纪,作为现代西方文化之显学的存在主义也随着"西学东渐"步入中国文化"现代性"发展轨道,并在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和通融中逐渐渗透、参与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深层建设。有鉴于此,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进程中将存在主义文学作为文学史思潮来考量,由此形成新的"问题意识"以重新认识和诠释20世纪中国文学价值结构形态的不同构成方式及元素,不啻一种可供尝试的学术探索途径。限于篇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文学 中国文学 现代西方文化 启蒙主义 十四行集 《野草》 新写实 思想方式 存在主义 中国文化
下载PDF
文学的哲思——20世纪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哲理内涵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珈仰 《戏剧之家》 2020年第8期220-220,共1页
20世纪的法国,存在主义的文学发扬了启蒙时期哲理小说的一些传统,同时也反映了一些小说家哲学方面的信仰,但是因为20世纪社会背景以及个体的原因,存在主义文学和哲理小说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其表现更加和哲学相一致,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拥... 20世纪的法国,存在主义的文学发扬了启蒙时期哲理小说的一些传统,同时也反映了一些小说家哲学方面的信仰,但是因为20世纪社会背景以及个体的原因,存在主义文学和哲理小说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其表现更加和哲学相一致,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拥有完美的文学形象,并且具备了更加丰富的哲理方面的内涵,有了更多的成就。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20世纪的存在主义文学当中所蕴含的一些哲理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哲学 存在主义文学 萨特 加缪
下载PDF
存在主义文学的对位性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穆旦
11
作者 杨经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7-125,287,共9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先行者,中国现代诗人穆旦的诗作也呈现出存在主义本色,将两者在特定的视域中进行对位性解读不失为一种新的"问题意识"范畴。"对位性"是指两者在存在主义诗学意义(对于陀思妥耶夫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先行者,中国现代诗人穆旦的诗作也呈现出存在主义本色,将两者在特定的视域中进行对位性解读不失为一种新的"问题意识"范畴。"对位性"是指两者在存在主义诗学意义(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小说诗学)上的对应与通融,具体表现在:一是尼采的"酒神式"艺术精神及其审美表现形态成为两者的诗学切合点,如果说陀氏关注的是"上帝死了"后类似于"地下室"乃至"死屋"般的生命存在状态,并通过酒神精神进行审美探究,那么穆旦诗作则彰显自由意志对生命现象的肯定,这种肯定以酒神式狂欢呈现进而获得形而上的审美慰藉。其二,与酒神艺术精神相应的是陀氏小说中的复调形态,陀氏在复调式多声部合奏中构建了小说的先验性存在结构,其中寄寓了个性的自由选择与上帝的必然意志之间悖谬关系;穆旦在非自觉的状态下将陀氏的复调性引借、融入到诗歌中,并以自我不断撕裂、不断质疑的方式、在存在的焦虑与现实的生存状态间体验着"丰富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陀思妥耶夫斯基 对位性解读 存在主义文学
下载PDF
一种不合时宜的悲剧意识诉求——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边缘性论之三
12
作者 杨经建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0-168,共9页
对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目前学界已有初步见识。作为一种世纪性文学思潮(现象)的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实际上又处于边缘性状态,因为它不合"时"宜地延承着西方存在主义的悲剧意识以及由此衍生的审丑化品质。就其悲剧意识而言,... 对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目前学界已有初步见识。作为一种世纪性文学思潮(现象)的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实际上又处于边缘性状态,因为它不合"时"宜地延承着西方存在主义的悲剧意识以及由此衍生的审丑化品质。就其悲剧意识而言,它脱离了主流文学以克服或弥合文化困境为意旨的悲剧艺术精神的运行轨道;而其阴郁、荒冷、颓废等审丑化趋向类似于西方式"病态的愉悦"的艺术品性,既悖逆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也不符合国人业已形成的审美心理和艺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 边缘性 悲剧意识
下载PDF
融合视野,多维阐释——评杨经建《存在与虚无——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论辩》
13
作者 董外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4-125,共2页
20世纪中国文学是否存在一个明晰的存在主义文学现象?如果存在,又是如何表现?这既是本书研究的起点,也是其研究的价值归宿。尽管此前不少学者已关注到中国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的关系,但关于"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的"问题意识"... 20世纪中国文学是否存在一个明晰的存在主义文学现象?如果存在,又是如何表现?这既是本书研究的起点,也是其研究的价值归宿。尽管此前不少学者已关注到中国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的关系,但关于"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的"问题意识"并没有在学界确立。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 论辩 虚无 阐释 存在主义哲学 文学现象 价值归宿
下载PDF
学院传统与诗性情怀——评杨经建《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
14
作者 董外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7-128,共2页
都说文史哲不分家,但真正做到的并不多。随着学科发展的细化、专业化,文史哲之间的界线变得泾渭分明,学术研究朝着所谓“专业”的方向越走越狭窄,学科之间的壁垒和偏见日益深重。由于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单一的专业知识和视... 都说文史哲不分家,但真正做到的并不多。随着学科发展的细化、专业化,文史哲之间的界线变得泾渭分明,学术研究朝着所谓“专业”的方向越走越狭窄,学科之间的壁垒和偏见日益深重。由于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单一的专业知识和视野已经捉襟见肘,不足以充分认识和解决问题,当今的学术研究需要交叉的专业知识和多元的学科视野,否则很难获得真正有效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文学 20世纪 诗性情怀 史论 中国 传统 学院 学科视野
下载PDF
“现代性”境遇中的“归家诗”--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艺术表现形态之二
15
作者 杨经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9-132,共4页
面对着百年中国"现代性"的历史文化语境,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承担了在"现代性"境遇中引领人们"归家"的创作使命,呈现出漂泊——寻找——皈依或逃离的叙事范型并从中展示出海德格尔的"在无家可归... 面对着百年中国"现代性"的历史文化语境,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承担了在"现代性"境遇中引领人们"归家"的创作使命,呈现出漂泊——寻找——皈依或逃离的叙事范型并从中展示出海德格尔的"在无家可归的现代世界"的"归家诗"的艺术哲学特质。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归家诗"叙事大致呈现了两种形态:其一是既具有古典式和谐理想又富于人类普适性意识,且体现出一种宏大叙事特征和哲学探究意味的漂泊叙事,这是一种生命化了的存在方式和人生姿态;其二是对个体存在的认同性焦虑和对一己"身份"进行自我确证的过程性追问,由此永远"在路上"、"在途中"的精神漫游和灵魂寻觅成为最富于哲学意味的生命方式,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还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 艺术表现形态 “归家诗”叙事
下载PDF
“文学即人学”的深度阐释和史实活解——读《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
16
作者 刘长华 《云梦学刊》 2015年第1期156-158,共3页
杨经建教授是我的业师。读杨经建教授的文字总能感受到他力求发人深省的洞察和一针见血的概括,譬如官场文学大行其道之初,他以"新闻化"一词予其精神内蕴以涵盖,至今都觉得相当新鲜;也总能触摸到在富有思辨和行文缜密之下他那跃动的激... 杨经建教授是我的业师。读杨经建教授的文字总能感受到他力求发人深省的洞察和一针见血的概括,譬如官场文学大行其道之初,他以"新闻化"一词予其精神内蕴以涵盖,至今都觉得相当新鲜;也总能触摸到在富有思辨和行文缜密之下他那跃动的激情:"坦言之""准确地说""必须指出"等价值判断色彩鲜明的断语于行文中常频频闪现;亦总能体味到他对生命情调、艺术氛围、文学意象的着意专注和精辟颖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即人学 存在主义文学 精神内蕴 文学意象 杨经 生命情调 现代性 文艺思潮 新感觉派 《废都》
下载PDF
《印度之行》中存在主义文学的预示
17
作者 苑辉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135-136,共2页
小说《印度之行》从始至终带有明显的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首先,同存在主义文学一样,"荒谬"和"痛苦"是《印度之行》的基本主题,表现了在广阔的印度背景下的世界的混乱和世事的荒谬以及存在的无意义。另外在艺术表现... 小说《印度之行》从始至终带有明显的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首先,同存在主义文学一样,"荒谬"和"痛苦"是《印度之行》的基本主题,表现了在广阔的印度背景下的世界的混乱和世事的荒谬以及存在的无意义。另外在艺术表现上,小说运用了象征这一现代手法烘托主题。福斯特笔下的那些山洞与存在主义文学中的许多意象极其相似。无变化、无意义、空荡荡、令人昏乱的马拉巴山洞象征着一个人类必须面对但又无法了解的宇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之行》 存在主义文学 荒谬 象征
下载PDF
试论新时期“存在主义文学”和“新小说”评介中的本土意识
18
作者 姚公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0-53,共4页
新时期的"存在主义文学"和"新小说"的评介中都体现出本土意识。对这两类文本的评介说明,生活在一定文化背景中的人总是会形成特定的文化意识,这种意识会影响到评介;本土意识内涵中的小说审美意识对评介同样会产生... 新时期的"存在主义文学"和"新小说"的评介中都体现出本土意识。对这两类文本的评介说明,生活在一定文化背景中的人总是会形成特定的文化意识,这种意识会影响到评介;本土意识内涵中的小说审美意识对评介同样会产生重要影响。本土意识的本土化特征和兼容性特征在两类文本评介中都有所体现。在特定的条件下,接受过程中本土意识中的某方面主导作用会凸现出来;同时文学评介的本土意识对评介文本的接受者是客观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介 本土意识 存在主义文学 新小说
下载PDF
“可能性”:存在主义文学的自由取向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4期55-59,共5页
关键词 存在主义文学 '自由选择' 自由理论 '可能性'
全文增补中
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真实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林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哲学 真实性 克尔凯郭尔 共产国际 非理性 精神分析 胡塞尔 文学作品 资本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