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存在论境域 被引量:1
1
作者 卜祥记 赖志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实证科学的理论视域,或者从根本上来说,作为实证科学之哲学基础的传统本体论的理论根基,是在历史上以及在现实中导致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种种误读的理论根源。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决不是作为实证科学世界的伦理的、道德的、人性方... 实证科学的理论视域,或者从根本上来说,作为实证科学之哲学基础的传统本体论的理论根基,是在历史上以及在现实中导致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种种误读的理论根源。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决不是作为实证科学世界的伦理的、道德的、人性方面的外在补充,而是作为历史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之全部内容的一个侧面;作为历史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从根本上来看就是关于社会的学说、关于人的学说,即马克思哲学存在论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共产主义 存在境域 实证科学 感性对象性活动
下载PDF
在存在论境域中领会历史唯物主义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德峰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3-38,共6页
历史唯物主义自诞生以来,已遭到了各种各样的曲解。历史唯物主义之被曲解,根源于西方近代存在论与当今资本世界的同构性。因此,把历史唯物主义从它的被曲解的状况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就在于人们已有可能从存在论的境域中揭明并批判当今... 历史唯物主义自诞生以来,已遭到了各种各样的曲解。历史唯物主义之被曲解,根源于西方近代存在论与当今资本世界的同构性。因此,把历史唯物主义从它的被曲解的状况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就在于人们已有可能从存在论的境域中揭明并批判当今世界的本质原理。本文从“生产力”和“感性意识”等概念出发,分析、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境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存在境域 生产力 感性意识
下载PDF
论存在论境域中的共产主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卜祥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正如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被历史地遗忘一样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真正的科学性也被近代理智形而上学的本体论视域所遮蔽。在历史与现实中发生的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种种误解 ,是近代理智形而上学本体论基础的根本性危机在理论和现实层面的折... 正如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被历史地遗忘一样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真正的科学性也被近代理智形而上学的本体论视域所遮蔽。在历史与现实中发生的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种种误解 ,是近代理智形而上学本体论基础的根本性危机在理论和现实层面的折射。因此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真正的科学性只能在马克思已经开辟 ,但却被历史地遗忘了的新的本体论 ,即存在论的境域中予以全新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理智形而上学 存在境域 感性对象性活动 共产主义
下载PDF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之思中相遇——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境域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德峰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22-28,共7页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 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 存在境域 费尔巴哈 存在本身 人的本质 存在 近代哲学
原文传递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逆完形”结构分析
5
作者 翁静平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4期53-54,共2页
本文通过对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逆完形"结构分析,以及对作曲家的人生境遇、思想等存在性境域的分析,阐述其作品中的叛逆、逆转的内容与其作品所表现出的"逆完形"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传统... 本文通过对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逆完形"结构分析,以及对作曲家的人生境遇、思想等存在性境域的分析,阐述其作品中的叛逆、逆转的内容与其作品所表现出的"逆完形"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传统完形与逆完形之间的关系,以及两种完形形式叠加后所呈现的回旋特征。说明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以及对个性、独创性的追求是作曲家创作的重要特点。而就分析方法来说,从逆完形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有更多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怆》 存在境域 显现活动 完形与逆完形
下载PDF
《浮士德》:一部时间哲理的悲剧
6
作者 蒋世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91-96,共6页
从时空结构上对《浮士德》进行诠释,是解开这部博大精深、元气淋漓而又虚荒诞幻的作品之谜的一把独特钥匙。从这个向度看,《浮士德》
关键词 时间哲理 时空震荡 多重时空 时空座标 时间是生命存在境域
下载PDF
行动:一种哲学的阐释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国荣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31,共11页
行动既以人为主体,又构成了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对人而言,"是什么"(何为人)与"做什么"(如何行动)往往无法相分。行动展开于人与世界的关系,其内在的指向在于通过人与世界的互动,使人和世界发生一定的变化。与之相联... 行动既以人为主体,又构成了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对人而言,"是什么"(何为人)与"做什么"(如何行动)往往无法相分。行动展开于人与世界的关系,其内在的指向在于通过人与世界的互动,使人和世界发生一定的变化。与之相联系,行动的基本单位,源于行动的意义:判断某一动作是否为行动,往往取决于这种动作是否呈现意义以及呈现何种意义。作为具有综合性或系统性的现实存在形态,行动包含着内在的结构。从意欲到评价,从权衡到选择,从做出决定到付诸实施,等等,行动的结构体现于不同的方面。行动的结构既表现为不同环节、方面之间的逻辑关联,也展开于动态的过程。行动一方面具有意向性,另一方面又呈现规范性。意向性与规范性的交互作用,赋予行动以复杂的形态。以人(行动主体)为视域,问题又进一步涉及习行、习性与存在境域的关系,其中蕴涵深沉的本体论和价值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 行动结构 存在境域
原文传递
他者的理解:《庄子》的思考——从濠梁之辩说起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国荣 黄勇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8-55,共8页
不同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沟通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在对人之“在”的沉思中,庄子对此作了多方面考察,后者首先体现于濠梁之辩。濠梁之辩在理论上既涉及他人之心是否可知,也关联着“如何可能知”与“以何种方式知”有无区分或二者能... 不同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沟通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在对人之“在”的沉思中,庄子对此作了多方面考察,后者首先体现于濠梁之辩。濠梁之辩在理论上既涉及他人之心是否可知,也关联着“如何可能知”与“以何种方式知”有无区分或二者能否等同。惠施作为对话的一方对前一个问题持怀疑的态度,但其推论的过程又包含着内在的悖论;庄子对鱼之乐的可知性予以了确认,后者同时蕴涵着对他人之心是否可知这一问题的肯定回应。不过,在论证以上立场的过程中,庄子又将“如何可能知”的问题转换为“以何种方式知”,从而在逻辑上犯有转换论题的错误。当然,知“鱼”之乐所隐喻的知他人之心,同时又涉及社会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解、沟通过程。从后一角度看,肯定他人之心的可知性,无疑为确认交往过程中人与人相互理解、沟通的可能性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广而言之,人存在于世,总是难以避免与他人的共处,而在共处或“群于人”的过程中,则不能不发生彼此之间的交往及相互理解,庄子着重分析了存在境域对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影响。通过共处、交往过程中的对话而达到相互理解,以存在方式及存在形态的转换为其指向。就人自身之“在”而言,存在形态既涉及外在的生活境域,也关乎内在的精神世界,庄子对后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濠梁之辩 他人 存在境域 理解
原文传递
“时”·历史·境遇——《庄子》哲学中的时间性与历史性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国荣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32,共6页
《庄子》对“时”及“时势”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以“时”及“时势”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性,首先与社会领域或“类”的存在形态相联系,但历史性并不仅仅限于“类”的领域,它同样体现于个体的存在过程。在个体的层面,《庄子》通过对“时... 《庄子》对“时”及“时势”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以“时”及“时势”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性,首先与社会领域或“类”的存在形态相联系,但历史性并不仅仅限于“类”的领域,它同样体现于个体的存在过程。在个体的层面,《庄子》通过对“时”、“命”等问题的考察,着重突出了其存在的境遇性。“时”所体现的历史性,通过化为人的“在”世原则而获得了本体论与价值论的具体内涵。按《庄子》的理解,人的存在过程既无法疏离道,又需要因“时”(特定境遇)而做出变通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 存在境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