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化处境中的生存之痛——解读毕飞宇长篇小说《平原》
1
作者 何霄燕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3期216-219,共4页
从人的存在本质和处境关系上解读毕飞宇的长篇小说《平原》,可以看出由特定政治意识形态和乡村传统习俗文化所形成的存在处境对于人的存在异化。作品揭示了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的悲剧性,反讽了生存处境的非理性和荒诞性,昭示对存在... 从人的存在本质和处境关系上解读毕飞宇的长篇小说《平原》,可以看出由特定政治意识形态和乡村传统习俗文化所形成的存在处境对于人的存在异化。作品揭示了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的悲剧性,反讽了生存处境的非理性和荒诞性,昭示对存在理性的深度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命运 存在处境
下载PDF
存在的天平——从亚伯拉罕到约伯
2
作者 李贺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79-80,共2页
亚伯拉罕和约伯都是《圣经》里面的人物,历来是人们探究的热点。本文结合存在主义的理论,重点探讨亚伯拉罕与约伯的存在性境遇、存在性选择、存在性超越。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期望更好地理解亚伯拉罕和约伯这两个《圣经》人物,挖掘出... 亚伯拉罕和约伯都是《圣经》里面的人物,历来是人们探究的热点。本文结合存在主义的理论,重点探讨亚伯拉罕与约伯的存在性境遇、存在性选择、存在性超越。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期望更好地理解亚伯拉罕和约伯这两个《圣经》人物,挖掘出更深层次的解读内容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伯拉罕 约伯 存在处境 存在性选择 存在性超越
下载PDF
论“焦—虑”现象的本质及“焦虑时代”的焦虑管理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志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2,238,共8页
从词源学上讲,在"焦虑"中,"焦"其实就是已现端倪的、感受性的"虑"的加重、加剧和"恶化",它既有外在的症候,又有内在的不安。从现象上看,焦虑乃是自我对自己有可能身不由己或无能为力地陷入某... 从词源学上讲,在"焦虑"中,"焦"其实就是已现端倪的、感受性的"虑"的加重、加剧和"恶化",它既有外在的症候,又有内在的不安。从现象上看,焦虑乃是自我对自己有可能身不由己或无能为力地陷入某种自我所不愿意身处其中的存在处境所作出的情感性抵制或抵抗,它在造成自我紧张的同时又是自我辅助性的精神动力。不过,焦虑既有适度性和过度性、个体性和社会性之分,也有必要性和不必要性之分。在焦虑时代,如何让人们的社会性焦虑保持在适度性、必要性的范围内,防止其过度,同时又尽量减少或消除导致不必要的社会性焦虑产生的各种因素,就成为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的出发点之一。因为社会的进步与否,总体上还是要靠其效果即人心对社会的感受来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存在处境 焦虑时代 焦虑管理
下载PDF
自卑和超越——再读《丑小鸭》和《海的女儿》 被引量:1
4
作者 韦晓瑛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4-57,共4页
安徒生的童话多少年来始终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影响力的原因 ,不仅仅在于那些美丽而充满想象力的故事 ,更重要的因素是躲藏在那些故事中的对于人类处境的洞察和同情。本文尝试着通过读解《丑小鸭》和《海的女儿》 ,来理解在这两个故事中所... 安徒生的童话多少年来始终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影响力的原因 ,不仅仅在于那些美丽而充满想象力的故事 ,更重要的因素是躲藏在那些故事中的对于人类处境的洞察和同情。本文尝试着通过读解《丑小鸭》和《海的女儿》 ,来理解在这两个故事中所包含着的对人类的存在处境和生命激情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卑 超越 激情 存在处境
下载PDF
社会关怀、个体关怀与终极关怀 被引量:3
5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个体关怀 社会关怀 当代文学 “终极关怀” 文坛景观 生存境遇 存在处境 存在困境 阶段特征 生存处境
下载PDF
当代社会情境与人的存在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东方朔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11,共3页
不论人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否得当,有一点是共识的,即建立哲学与人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既非哲学家一厢情愿的玄思论辩,亦非哲学概念之间纯粹的逻辑推演。可以这样说,没有什么比对人的存在处境的遗忘更能映照出今天人的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了。
关键词 人的存在 社会情境 人的问题 非哲学 哲学本体论 存在问题 存在处境 历史境遇 逻辑推演 哲学概念
原文传递
文艺批评需重启时代精神概念
7
作者 刘小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2,共5页
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反思与批判,"时代精神"这个总体性范畴逐渐退出了当代文艺学话语体系。这个大概念的退场,一方面表明人文领域对个体性、异质性和偶然性因素的尊重和保护,但另一方面,彻底放弃"时代精神"可能... 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反思与批判,"时代精神"这个总体性范畴逐渐退出了当代文艺学话语体系。这个大概念的退场,一方面表明人文领域对个体性、异质性和偶然性因素的尊重和保护,但另一方面,彻底放弃"时代精神"可能也意味着放弃整体性地思想当代和批判当代的人文责任,客观上加重了人文知识和时代感受性的碎片化、零散化和原子化。我们时代的理论与批评如果要有效避免陷入纯粹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泥潭之中,如果要避免个人主义的纯粹主观性,就有必要重新启用"时代精神"范畴,需要重建一种能够将我们的存在处境与"时代精神"相勾连的整体性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精神 重启 存在处境
原文传递
佛教哲学:不是一种思辩而是一种体悟
8
作者 张文良 孔明安 《法音》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8-39,共2页
佛教哲学:不是一种思辩而是一种体悟释迦佛的“觉悟”的全部佛教教义的源泉,对其涵义、内容及其深层意蕴的阐释,是佛教哲学的任务。“觉悟”还被说成“法的现成”。故此,从事佛教哲学研究,可以说,就是献身于对“法”的追求,即探... 佛教哲学:不是一种思辩而是一种体悟释迦佛的“觉悟”的全部佛教教义的源泉,对其涵义、内容及其深层意蕴的阐释,是佛教哲学的任务。“觉悟”还被说成“法的现成”。故此,从事佛教哲学研究,可以说,就是献身于对“法”的追求,即探求万物的终极真实。因而所谓佛教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哲学 哲学思考 生命体验 生存困境 《奥义书》 终极关怀 哲学与宗教 人为界线 存在处境 终极命运
原文传递
对小说文本的人类学考察
9
作者 郑少雄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第6期157-157,共1页
小说把历史文本作为一种根本的存在处境来理解,小说所能提供的复杂性超出历史记载本身,因而较具有“根本性的人类学体验”和“极高的人类学意义”。通过对各文化中代表性小说的阅读,不仅可以理解各地的社会文化特色,而且可以突破藩篱,... 小说把历史文本作为一种根本的存在处境来理解,小说所能提供的复杂性超出历史记载本身,因而较具有“根本性的人类学体验”和“极高的人类学意义”。通过对各文化中代表性小说的阅读,不仅可以理解各地的社会文化特色,而且可以突破藩篱,探索更普遍的共同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本 小说文本 共同人性 存在处境 人类学考察 人类学意义 复杂性 藩篱
原文传递
我的立场
10
作者 陈家桥 《南方文坛》 1998年第6期29-29,共1页
当小说返回到作者的主观世界,脱离阅读者的批评,而重新刺激作者时,小说的立场是这样的,以作者的立场去反对它叙述可能以外的东西,也即它的表达可能已获得它自身的合理性。当我涉及到立场和它自身所坚持的某种原则时,我想我仅仅通过小说... 当小说返回到作者的主观世界,脱离阅读者的批评,而重新刺激作者时,小说的立场是这样的,以作者的立场去反对它叙述可能以外的东西,也即它的表达可能已获得它自身的合理性。当我涉及到立场和它自身所坚持的某种原则时,我想我仅仅通过小说突然表达了我的唯一可能——我发生在我写作方式中的反对性。我反对没有原则的已经发生的现实,但并不是通过反对而找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小说 写作方式 主观世界 合理性 阅读者 存在处境 返回到 阅读群体 经验方式
原文传递
主持人语
11
作者 微蓝 《诗歌月刊》 2020年第5期62-62,共1页
刘剑的诗通过对外部景物的描绘和抒写,创造了一个人内心的诗意山水。虽然他的诗有很多都是游历之诗,但诗中更多关注的是个体的存在处境,他在《存在主义》一诗中认为"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由此,他赋予了诗歌一种行动性,... 刘剑的诗通过对外部景物的描绘和抒写,创造了一个人内心的诗意山水。虽然他的诗有很多都是游历之诗,但诗中更多关注的是个体的存在处境,他在《存在主义》一诗中认为"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由此,他赋予了诗歌一种行动性,而这种行动性最好的表现是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的,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借此进入诗歌,跟随内心的指引,进入一个建设中的精神王国,将空间和时间进行有限的叠加,任意的变形,重塑一个人心中的山光水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精神王国 人道主义 存在处境 主持人 空间和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