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逻辑分析到存在实质的追问——语言哲学的研究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彦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2,共4页
哲学的实质就是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及其发展道路,语言哲学是透过语言剖析人类生活的实质。语言哲学研究经历了从逻辑分析到通过语言研究哲学思维的历史发展,是从"科学之科学"的高度对语言的各个维度进行反思,从而挖掘人在语... 哲学的实质就是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及其发展道路,语言哲学是透过语言剖析人类生活的实质。语言哲学研究经历了从逻辑分析到通过语言研究哲学思维的历史发展,是从"科学之科学"的高度对语言的各个维度进行反思,从而挖掘人在语言中无处不在的存在方式,是通过语言,站在哲学家的角度,对人的存在实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逻辑分析 存在实质
原文传递
我国增强在北极地区实质性存在的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振姣 刘雪霞 辛美君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5-81,共7页
北极地区除北极沿岸国的主权区域和管辖权区域外,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公海区域,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其应该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实行全球治理,而非由北极国家共治。作为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北极理事会缺少国际法基础,我国不... 北极地区除北极沿岸国的主权区域和管辖权区域外,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公海区域,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其应该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实行全球治理,而非由北极国家共治。作为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北极理事会缺少国际法基础,我国不应将加入北极理事会作为参与北极事务的成就,更不应将北极理事会作为参与北极事务的重要平台。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是符合国际法要求的合法组织,北极地区的治理适用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区域制度,而不是某几个国家或组织制定的区域性条约或规章。我国应在增强北极地区实质性目标的基础上,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调整参与北极事务的工作思路,依托符合国际法的国际组织实现对北极的治理,同时加强对北极地区区域性国际制度和理论的研究,倡导全球共治北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地区 实质存在 北极理事会 国际海底管理局
下载PDF
臆想造就“权力人物”——《逃离巫师》中的权力人物存在原因及实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媛媛 吴炳月 《阴山学刊》 2015年第6期42-45,共4页
艾丽丝·默多克的作品《逃离巫师》中,各人物间存在着一种逃离与控制的关系,权力人物既是权力的控制者又是其受害者。权力人物最主要是由周围人物的心理需求创造的,是他们精神生活臆想的产物。
关键词 《逃离巫师》 权力人物 双重特性 存在实质 臆想
下载PDF
我国增强在北极地区实质性存在的利益诉求
4
作者 杨振姣 孙雪敏 《海洋信息》 2015年第4期32-36,共5页
我国属于非北极国家,但是以《联合国海洋国际法公约》为基础的国际法依据、国家安全理论、全球治理理论等都充分证明了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合理合法性,目前我国主要参与的北极治理实践包括科学考察、能源开发、航道开通、环境保护等,取... 我国属于非北极国家,但是以《联合国海洋国际法公约》为基础的国际法依据、国家安全理论、全球治理理论等都充分证明了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合理合法性,目前我国主要参与的北极治理实践包括科学考察、能源开发、航道开通、环境保护等,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障碍。在这种背景下,增强我国在北极地区实质性存在的利益诉求,提高我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将是维护我国在北极地区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实质存在 利益诉求
下载PDF
南极政治“单极化”趋势——以美国南极政策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升贵 潘敏 刘玉新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年第10期75-82,共8页
主要探讨美国南极领土主权政策的酝酿、争夺、犹豫不决,美国政府的妥协与折衷,以及美国在《南极条约》体系的形成和国际南极新秩序建立的主导作用,最后探讨美国一直加强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从而主导了南极政治舞台的话语权... 主要探讨美国南极领土主权政策的酝酿、争夺、犹豫不决,美国政府的妥协与折衷,以及美国在《南极条约》体系的形成和国际南极新秩序建立的主导作用,最后探讨美国一直加强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从而主导了南极政治舞台的话语权,得出结论:美国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是其他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是南极条约当之无愧的倡导者和建筑师。国际南极事务一直被美国等少数南极大国主宰,国际南极政治舞台单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笔者认为国际南极政治舞台应该创建一套类似康德无政府文化的观念和体系,国家之间相互承担义务,友好合作,不使用暴力解决争端,建立一种多元安全共同体和集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南极政策 实质存在 单极化 南极主权 《南极条约》体系
下载PDF
南极搜救体系现状与影响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董跃 葛隆文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1-211,共11页
伴随各类南极活动的增多,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遇险、遇难事件并更好地进行搜救成为南极活动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民航组织(ICAO)所划分搜救区域的基础上,南极地区形成了以距离南极最近的5个国家为主导... 伴随各类南极活动的增多,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遇险、遇难事件并更好地进行搜救成为南极活动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民航组织(ICAO)所划分搜救区域的基础上,南极地区形成了以距离南极最近的5个国家为主导的南极搜救体系。各国的搜救职责依4个国际公约确立。承担搜救责任的5个国家基于本国的搜救体系,开展国际合作,在南极搜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贡献。在现有南极条约体系框架下,南极搜救活动难免会对相关国家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极地安全等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作为参与南极活动的主要国家之一,在南极有着重要的利益诉求,有必要通过完善相关的硬件设施、提升搜救软实力等途径来提高我国的南极搜救活动参与度,强化我国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与影响,增强对南极事务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搜救 实质存在
下载PDF
我国增强在北极地区实质性存在的障碍与挑战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振姣 齐圣群 白佳玉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3-137,共5页
我国增强在北极地区的实质性存在,一方面是保护北极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对我国的能源、航道、非传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环北极国家的地缘优势及其在北极国际机制创建方面的话语权、北极地区治理机制的碎片化... 我国增强在北极地区的实质性存在,一方面是保护北极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对我国的能源、航道、非传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环北极国家的地缘优势及其在北极国际机制创建方面的话语权、北极地区治理机制的碎片化状态、北极国家对于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焦虑和排斥、以经济、政治、文化为主的综合国力的局限等,对增强我国在北极地区的实质性存在构成了障碍与挑战。正视我国在北极治理中存在的障碍与挑战,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对策,抓住机遇,使我国在参与北极事务中实现质的突破,是中国"深入"北极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地区 实质存在 中国 障碍与挑战
原文传递
山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观察与启示
8
作者 师建祺 《山西农经》 2007年第2期52-55,共4页
分析研究山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实质和存在问题,指出必须把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综合素质提高有机结合,通过发展优质优势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教育培训变劳动力资源为人力资本,才能适应产业发展、... 分析研究山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实质和存在问题,指出必须把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综合素质提高有机结合,通过发展优质优势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教育培训变劳动力资源为人力资本,才能适应产业发展、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典型经验和发展趋向分析研究,指出摸清资源底细,掌握需求信息,做到知己知彼,使雇佣双方信息科学沟通,达到双赢是劳动力转移的内在要求。提出把县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结合,加强劳动力综合素质培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服务组织作用,通过组织创新逐步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灵活长效的运转机制等几点启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形势 转移实质存在问题的认识 转移经验与趋向分析 几点启示与建议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设前提
9
作者 曾祥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3年第1期11-12,共2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预设前提的实质性存在从逻辑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有其预设前提的,并且,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它都已实质性地寓于“中国化”这一主张本身之中。首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预设前提,在我国学界早已有了直接或间接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预设前提的实质性存在从逻辑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有其预设前提的,并且,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它都已实质性地寓于“中国化”这一主张本身之中。首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预设前提,在我国学界早已有了直接或间接的不同程度的“默认”。我国学界对“中国化”预设前提的“默认”,集中体现在有关“中国化”成因的解读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质存在 预设前提 默认
原文传递
“理性”概念演进中的三对矛盾
10
作者 陈琪 童潇 《理论文萃》 2003年第2期35-39,51,共6页
关键词 “理性” 概念 社会科学 形式存在 实质存在
原文传递
认知思维的基本特征及数理基础
11
作者 姜明 《思维科学通讯》 2011年第1期20-36,共17页
本文从人类对外界认知的普遍现象入手展开分析,在论证过程中,严格遵守证明论进行论证。所运用的图像模型和数学分析随着论证的不断深入而梯次渐进,首先证明了思维在认知活动时以认知模态形式进行,然后逐层阐释了认知思维的基本特征... 本文从人类对外界认知的普遍现象入手展开分析,在论证过程中,严格遵守证明论进行论证。所运用的图像模型和数学分析随着论证的不断深入而梯次渐进,首先证明了思维在认知活动时以认知模态形式进行,然后逐层阐释了认知思维的基本特征;等价性和拟容性;揭示了人类思维中存在的不符合既往理论的矛盾关系;关联但恒不属于;论证了思维具有拟它化和变元相容的特殊能力,以及这种特殊能力中蕴含的特殊形式的数——虚数。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矛盾和特殊数的存在,使得以往人类文明没能解决认知思维中的许多问题。由大量的认知模态构成意识场。正是意识场的作用把人类的行为与外界联系起来,由外界环境、意识场和人类行为三者共同作用形成了社会场。在人类与外界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的整个链条中,人类运用思维的认知、拟它化和变元相容能力,以复数形式处理与外界的关系,达到了与外界相匹配的目的。人类以认知模态与外界相对应。本文既论证了认知思维的基础,同时又证明了虚数在思维中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特征 认知思维中实质矛盾的存在 虚数存在 意识场 社会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