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异化中的存在——“在世存在”视野中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
作者 杨德祥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7期171-173,共3页
海德格尔的"在世存在"的观点表明人的存在不是单纯的个体的存在,而是作为"常人"在世之中,强调人处于一个随时都被他人影响、异化的世界,人逐渐背离自己的元初状态,成为一个被世界规训的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则指出... 海德格尔的"在世存在"的观点表明人的存在不是单纯的个体的存在,而是作为"常人"在世之中,强调人处于一个随时都被他人影响、异化的世界,人逐渐背离自己的元初状态,成为一个被世界规训的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则指出劳动过程中人的对象化、客体化,并由此导致人的本质异化。从"在世存在"的视野分析异化理论,有助于探求人的根本存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世存在 异化 人的本质 异化存在
下载PDF
异化——从存在方式的变异到运转机制的变异
2
作者 魏浩波 《城市建筑》 2010年第10期35-36,共2页
通过对高层建筑不同时间段发展规律的分析,以及对通天塔、"三段式"、"皮包骨"与"半疯颠"四种高层形态原型的深度解剖,揭示出导致其形态异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存在方式的异化和运转机制的异化。
关键词 自律性的建构 异质图象系统 存在方式的异化 运转机制的异化
下载PDF
“社会主义异化论”辨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振峰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2-18,共7页
近年来,理论界的一些同志通过各种方式大谈特谈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不仅在经济上存在异化,而且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也存在异化.有的同志甚至把这种异化产生的根源归结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究竟存在... 近年来,理论界的一些同志通过各种方式大谈特谈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不仅在经济上存在异化,而且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也存在异化.有的同志甚至把这种异化产生的根源归结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究竟存在不存在异化呢?搞清楚这个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谨从异化概念的含义入手,对“社会主义异化论”作一番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异化 异化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 费尔巴哈 马克思 劳动产品 黑格尔 私有制 劳动者
下载PDF
“社会主义异化论”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 被引量:1
4
作者 钱裕 《求是学刊》 1984年第2期1-7,共7页
关键词 异化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 异化 马克思主义 异化 劳动异化 费尔巴哈 社会主义社会 存在异化 劳动者
下载PDF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和“社会主义异化论”的错误
5
作者 王洪斌 《河北学刊》 1984年第2期55-57,共3页
近年来,理论界一些同志热衷谈论“异化”,在人们思想上一度造成混乱,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事业和前途失去信心。因此,有必要对异化概念在马克思著作中的地位、演变与发展,作一番考察,以便弄清楚这些言论到底是不是符合马克思主... 近年来,理论界一些同志热衷谈论“异化”,在人们思想上一度造成混乱,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事业和前途失去信心。因此,有必要对异化概念在马克思著作中的地位、演变与发展,作一番考察,以便弄清楚这些言论到底是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特定含义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首创异化劳动概念,把当时流行于哲学界的异化范畴引入了社会经济领域。异化劳动概念侧重分析的是社会经济制度,其出发点是社会存在,不是抽象思维;它研究的是现实的经济关系,不是虚妄的精神关系。这是马克思与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异化,费尔巴哈提出的人性异化的根本区别。 异化劳动概念实质是揭示了一种客观的对立的经济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表现为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这首先表现在马克思规定这一概念的目的上,他说:“我们现在必须弄清楚私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 存在异化 异化 社会主义 劳动产品 资本家 雇佣劳动 资本主义私有制 剩余价值
下载PDF
异化概念不符合于社会主义实践
6
作者 马焉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4年第2期21-23,共3页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社会只是在其自身基础上的历史进程的开始。按照马克思所说“……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有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产生出来就...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社会只是在其自身基础上的历史进程的开始。按照马克思所说“……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有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产生出来就完美无缺,而必然会经历一个从不够成熟到比较成熟、从不甚完善到比较完善的长期的发展过程。进年来理论界,文艺界有些同志用异化的观点解释社会主义社会中出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异化 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劳动者 马克思 社会主义制度 私有制 异化现象 费尔巴哈
下载PDF
从抽象存在到具体存在——马克思存在论思想再解读
7
作者 燕连福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2016年第2期203-217,共15页
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一种存在,人在历史和现实中面临着双重误解:在哲学史中,存在被加以普遍化、神性化、意识化的抽象而与人的存在相去甚远;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存在又被宗教、资本和理论异化而与人自身背道而驰。故此,在马克思看来,真正... 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一种存在,人在历史和现实中面临着双重误解:在哲学史中,存在被加以普遍化、神性化、意识化的抽象而与人的存在相去甚远;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存在又被宗教、资本和理论异化而与人自身背道而驰。故此,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存在论是关心人自身的具体存在的学问。而回到具体存在的途径,也许就是回到实践的存在、个体的存在和关系的存在,从而最终达致自由的存在。在科学信仰缺失、资本逻辑大行其道的今天,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对实现人的解放、自由和发展,实现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在,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存在 抽象存在 异化存在 具体存在
下载PDF
论彼得·汉特克早期作品中的语言主题
8
作者 丰卫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7-30,共4页
奥地利当代著名作家彼得·汉特克在其早期创作中以“语言”作为其创作的主题 ,并以独到的方式揭示了“语言”对个体的存在的意义。在朗诵剧《卡斯帕尔》中“语言”是消灭个性、使人异化的工具 ,在《罚点球时守门员的恐惧》中语言与... 奥地利当代著名作家彼得·汉特克在其早期创作中以“语言”作为其创作的主题 ,并以独到的方式揭示了“语言”对个体的存在的意义。在朗诵剧《卡斯帕尔》中“语言”是消灭个性、使人异化的工具 ,在《罚点球时守门员的恐惧》中语言与现实对个体来说是陌生的 ,符号与意义之间失去了联系 ,个体在现实中不能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而在《无望的不幸》中“语言”重新获得了交际功能 ,成为实现自我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主题 存在异化 语言的双重性
下载PDF
“最痛苦的人”的启示
9
作者 江枫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7-67,共1页
“最痛苦的人”的启示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为了实现产品的消费,调动一切宣传手段,制造“虚假的需求”,实现“强迫性消费”。似乎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追求物,追求这种消费,从而使人的存在发生了分裂,使人成了物的奴隶。由于资产阶... “最痛苦的人”的启示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为了实现产品的消费,调动一切宣传手段,制造“虚假的需求”,实现“强迫性消费”。似乎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追求物,追求这种消费,从而使人的存在发生了分裂,使人成了物的奴隶。由于资产阶级宣传机器的愚弄,许多人以为这种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存在 马尔库塞 启示 物质利益 人的解放 精神文明建设 虚假的需求 物质文明建设 消费需求 存在异化
下载PDF
试论作为辩证法范畴的内涵与外延
10
作者 翟荫塘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4年第1期35-39,共5页
经常注意提炼新的范畴是发展辩证思维的要求。同时,范畴的精确和丰富更是辩证思维发展的重要标志。恩格斯说,没有范畴就无法思维。因此,把内涵与外延作为哲学范畴考察是有一定的认识论意义的。
关键词 内涵与外延 外延与内涵 异化 存在异化 外延量 涵量 思维具体 真理的具体性 辩证法 黑格尔
下载PDF
残缺也是一种美——以《半截儿》《A型血》为例解读王祥夫笔下的残缺美
11
作者 薛恒娟 《太原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66-69,共4页
新世纪以来,在底层写作思潮的涌动中,王祥夫是其中最见笔力的推手之一,他擅长写短篇,将笔触伸向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草根市民群体,以独特的底层人文关怀表现出苦难中人们的生存本质和生命价值。其中两部短篇力作《半截儿》《A型血》塑造出... 新世纪以来,在底层写作思潮的涌动中,王祥夫是其中最见笔力的推手之一,他擅长写短篇,将笔触伸向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草根市民群体,以独特的底层人文关怀表现出苦难中人们的生存本质和生命价值。其中两部短篇力作《半截儿》《A型血》塑造出一类生活在社会底层被遗忘的残疾人形象,他们虽身体残缺、外形丑陋,但有着美好的人性和强烈的生命意志,展现了王祥夫笔下的残缺美。就这两部作品而言,他的残缺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丑对照中的残缺美,二是存在异化中的残缺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祥夫 美丑对照 人性美 存在异化
下载PDF
文明仿制与自治恐惧——卡夫卡两部作品中的认知批判
12
作者 韩嫣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2,共9页
西方历史中有关动物的话语在19和20世纪之交发生了重要转向。现代生物学理论与生命哲学思潮的诞生颠覆了人与动物间固有的绝对差异论,同时,对两者"同质性"的思考也不断涌现。现代主义代表作家卡夫卡创作了大量人与动物的"... 西方历史中有关动物的话语在19和20世纪之交发生了重要转向。现代生物学理论与生命哲学思潮的诞生颠覆了人与动物间固有的绝对差异论,同时,对两者"同质性"的思考也不断涌现。现代主义代表作家卡夫卡创作了大量人与动物的"混合形象"。它们打破了西方惯常的话语逻辑体系,并在一种回归原始的陌生化视角中反观及反思人类文明的现状。卡夫卡在《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与《地洞》这两部中篇小说中,塑造了两个成长方向完全相反的角色。它们分别代表了人类进化史中的两个阶段,即理性的启蒙以及理性中心主义的极端化,而这正折射出20世纪初西方社会对现代文明与人类发展的认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话语 卡夫卡 混合形象 现代文明 存在异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