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社会存在感与网络学习投入:心流体验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程思锐 顾兴萍 +2 位作者 唐可心 扶长青 高斌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64-172,共9页
为了考察大学生社会存在感、心流体验与网络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社会存在感量表、心流体验量表和大学生网络学习投入量表对84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 大学生的网络学习投入在性别、年级以及生源地上有显著差... 为了考察大学生社会存在感、心流体验与网络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社会存在感量表、心流体验量表和大学生网络学习投入量表对84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 大学生的网络学习投入在性别、年级以及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2) 社会存在感对网络学习投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 心流体验在社会存在感与网络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投入具有启发意义,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关注大学生的社会存在感与心流体验,从而使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存在感 心流体验 网络学习投入
下载PDF
学习存在感与探究社区模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兰国帅 钟秋菊 +1 位作者 吕彩杰 宋亚婷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107,共16页
探究社区模型是国际在线教学和混合学习领域探讨网络探究学习社区影响因素的重要理论模型。该模型以协作建构学习与批判反思对话为实施理念,以批判探究迈向有意义的深度学习为实施路径,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反思思维、高阶思维为终极... 探究社区模型是国际在线教学和混合学习领域探讨网络探究学习社区影响因素的重要理论模型。该模型以协作建构学习与批判反思对话为实施理念,以批判探究迈向有意义的深度学习为实施路径,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反思思维、高阶思维为终极目标,提出了由教学存在感、社会存在感和认知存在感三个相互依存的基本要素构成的网络探究学习社区基本框架。随着对该框架的深入研究,研究者愈发意识到需进一步扩充组成要素,以使模型更具解释力。此外,在网络探究学习社区中,学习者采用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优化学习策略、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在线学习品质,实现有意义的深度学习。本研究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的混合教学实践,采用问卷调查、信度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法等方法,探讨混合教学中学习存在感与探究社区模型的结构关系。研究表明:在网络探究学习社区中,学习存在感可作为独立影响因素,与社会存在感、教学存在感要素共同预测并影响认知存在感;教学存在感与社会存在感通过学习存在感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认知存在感。强调学习存在感要素的探究社区模型,有助于指导学习者在网络探究学习中进行有意义的深度学习,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思维、反思思维和高阶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社区模型 社会存在感 教学存在感 认知存在感 学习存在感 自我效能 自我调节学习
下载PDF
对杀马特青年存在感、归属感和自主感的分析
3
作者 沈辉 严婷婷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4481-4488,共8页
在2000年~2010年,杀马特青年掀起了一场非主流运动,虽然杀马特时代已经过去,但是杀马特青年身上展现出的叛逆精神和审美自觉却值得人们深思。生活经历、社会制度以及特殊的成长阶段等因素导致杀马特青年心理失衡,表现为在城市和农村环... 在2000年~2010年,杀马特青年掀起了一场非主流运动,虽然杀马特时代已经过去,但是杀马特青年身上展现出的叛逆精神和审美自觉却值得人们深思。生活经历、社会制度以及特殊的成长阶段等因素导致杀马特青年心理失衡,表现为在城市和农村环境中存在感的长期缺失,在城市环境中缺乏归属感,以及他们身上强烈的自主感。这些基本心理需求的失衡促进了杀马特这一亚文化在社会底层青年群体流行,他们用杀马特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心理诉求。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是包容性,各群体应该理性看待城乡身份标签,对弱势群体给予足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感 归属 自主 杀马特青年
下载PDF
教育现象学视野下中等生课堂存在感的缺失与提升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朦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期66-69,共4页
课堂存在感是指作为独特个体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被教师所感知、关注和重视的自我体验,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存在价值。然而,“抓两头,带中间”的实践教学策略却使得中等生缺失课堂存在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教育现象学分析,解读... 课堂存在感是指作为独特个体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被教师所感知、关注和重视的自我体验,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存在价值。然而,“抓两头,带中间”的实践教学策略却使得中等生缺失课堂存在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教育现象学分析,解读中等生课堂存在感缺失现象背后的隐忧,诸如对中等生权利的剥夺增加其消极体验、被关注感缺失导致中等生与“重要他人”疏离、标签内化催生消极的自我实现预言,在此基础上反思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寻求提升中等生课堂存在感的方法:以关注理解为起点,采取更为公正的教学行动减少中等生的消极体验;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给中等生以情感支撑;形成中等生特有的休戚与共的亲密团体,祛除标签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生 课堂存在感 教育现象学 标签效应
下载PDF
在线直播课程中教师教学存在感个案研究——以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为例
5
作者 黄琰 张琳 王毅 《教育信息技术》 2023年第7期103-106,共4页
足够的教学存在感是保障学习者获得成功在线学习体验的重要因素。为探究在直播教学方式下学生感知教师存在的程度,文章对基于腾讯会议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开展的课程进行了研究,根据教学存在感内容分析编码体系,借助Nvivo软件对课堂中教师... 足够的教学存在感是保障学习者获得成功在线学习体验的重要因素。为探究在直播教学方式下学生感知教师存在的程度,文章对基于腾讯会议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开展的课程进行了研究,根据教学存在感内容分析编码体系,借助Nvivo软件对课堂中教师教学存在感言论进行量化处理和节点覆盖率分析。研究发现,案例课程有较为充足的教学存在感,其中促进对话占比最大,其次是直接教学,再次是设计与组织。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对提升在线直播课程教学存在感提出三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直播课程 教学存在感 教师 内容分析
下载PDF
在线学习中学生社会存在感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南充市为例
6
作者 马明月 杨海茹 +1 位作者 周桥 李晴 《教育信息技术》 2023年第7期146-150,共5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出台,各地高校纷纷开展在线学习。然而在线学习中仍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满意度低等现象,如何提升在线学习效果是研究者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社会存在感作为学习者的主观感受,能够正向预测学习满意度,...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出台,各地高校纷纷开展在线学习。然而在线学习中仍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满意度低等现象,如何提升在线学习效果是研究者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社会存在感作为学习者的主观感受,能够正向预测学习满意度,影响学习效果。基于此,文章采用调查研究法,探究在线学习环境下学生的社会存在感现状,比较与统计分析学生社会存在感差异性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学段与学习时长的学生社会存在感有显著性差异;软件平台和学习阶段对学生社会存在感产生显著影响;最后提出学生社会存在感的提升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在线教学与在线学习效果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社会存在感 差异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高校在线教学质量提升研究——基于社会存在感理论 被引量:1
7
作者 靳振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5期106-108,共3页
本文基于社会存在感理论,从教学平台功能限制、传统教学惯性延续以及教师授课方式选择三个维度,剖析了当前高校在线教育质量不理想的原因,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完善教学平台、扭转教学惯性以及调整授课方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 在线教学质量 社会存在感
下载PDF
不同社交媒体使用目的与社会存在感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投入的影响
8
作者 李诗韵 高斌 汪倩 《教育进展》 2023年第11期9057-9063,共7页
为了考察不同社交媒体使用目的和社会存在感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74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了社会存在感、社交媒体使用量表和远程学习投入量表。研究结果如下:1) 网络学习投入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 为了考察不同社交媒体使用目的和社会存在感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74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了社会存在感、社交媒体使用量表和远程学习投入量表。研究结果如下:1) 网络学习投入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2) 社会存在感与网络学习投入之间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会存在感能正向预测网络学习投入程度;3) 基于学习的社交媒体使用可以正向预测网络学习投入,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无法显著预测预测网络学习投入。研究结果显示,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引导大学生以学习为目标使用社交媒体,并提高网络学习环境的社会存在感,对于促进大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投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使用 社会存在感 网络学习投入 大学生
下载PDF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存在感:概念体系、形成机制及提升途径 被引量:2
9
作者 欧贤才 《安康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67-74,共8页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存在感是指在社会互动情境中,人们关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存在状态及存在意义或存在价值的意识经验,影响个体的在世经验、心理健康以及冒险和社会失范行为。它包括自我价值感、自我重要感和自我被需要感三个核心成分。自...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存在感是指在社会互动情境中,人们关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存在状态及存在意义或存在价值的意识经验,影响个体的在世经验、心理健康以及冒险和社会失范行为。它包括自我价值感、自我重要感和自我被需要感三个核心成分。自我存在感的形成遵循“主体呈现—被他人看见—存在感”的过程。通过自我呈现与社会参与、工作与创造、爱与被爱、权力支配与资源控制以及张扬个性与突破常规等途径,个体可以提升自我存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存在感 存在主义 存在感 社会存在感 存在焦虑
下载PDF
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存在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肖锋 王倩 张龙革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4,共8页
目前,虚拟社区已经非常流行,其应用已经扩展到社会、教育和娱乐等许多领域,但应用效果并不如意,重点在于没有解决社区的"深度互动"和"持续性"问题,社会存在感的提出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本文对虚拟学习... 目前,虚拟社区已经非常流行,其应用已经扩展到社会、教育和娱乐等许多领域,但应用效果并不如意,重点在于没有解决社区的"深度互动"和"持续性"问题,社会存在感的提出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本文对虚拟学习社区以及社会存在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问卷调查,选取CSDN、Ucenter以及Moodle等三个学习社区中的209名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七个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最后还提出了增强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社会存在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同步性中的“存在感”:经由直播媒介的人际交往与日常生活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丽华 骆世查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4期64-77,共14页
该研究立足于直播媒介的独特性,即'同步性',从理论与经验的层面考察直播如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进而分析这种关系如何重塑日常生活。将主体诠释中不断浮现的'存在感'与同步性嫁接起来,并根据信息传递能力与反... 该研究立足于直播媒介的独特性,即'同步性',从理论与经验的层面考察直播如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进而分析这种关系如何重塑日常生活。将主体诠释中不断浮现的'存在感'与同步性嫁接起来,并根据信息传递能力与反馈范围,将'存在感'概念化为基于直播媒介的同步性所生成的关系。它涉及三个层面:在一对一的互动中所形成的'个人关系',指涉玩家与媒介人物之间亲密之感;当某位玩家成为直播间的互动焦点,众人的回应成为其声望、实力的象征,即一对多或多对一的互动中所形成的'表演关系';在多对多互动中形成的'共享关系',玩家只要涉入其中便无主次之分,分享共同的情感体验。研究还指出,直播媒介中的人际交往对日常生活的改变可用'直播化的日常'来概括。亦即,在直播间中生出的人际羁绊重构了直播玩家的日常生活,这体现在生活序列、生活构成,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 同步性 存在感 人际交往 日常生活
下载PDF
“教学存在感”及实现路径辨析 被引量:41
12
作者 汪琼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9,共9页
"教学存在感"阐释了教学环境下建立良好学习体验的核心要义,其理论视角对于网络教学、面授教学以及混合教学中改进教学质量、提升学习体验具有指导价值,可作为建立有效教学的抓手。"教学存在感"是"社会存在感&... "教学存在感"阐释了教学环境下建立良好学习体验的核心要义,其理论视角对于网络教学、面授教学以及混合教学中改进教学质量、提升学习体验具有指导价值,可作为建立有效教学的抓手。"教学存在感"是"社会存在感"在教育领域的投影,是指学生感知到的教师对其学习的指导和关注,该描述性定义揭示了有效教学过程的本质,适用于在各种情形下确定有效教学的特征。对"教学存在感"定义及其内涵的辨析,有助于理解其存在现实差异的原因,进而揭示影响其强弱的因素:一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精通程度,二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三是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从扩展专业知识的渊博程度、与学生沟通教学用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等方面提升"教学存在感"。与此同时,为避免因过于强调"教学存在感"而带来的教师工作量激增,可采取如下策略控制实现"教学存在感"的工作量:一是采取有规划更新教学内容的策略以降低更新工作量,二是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降低答疑工作量,三是采取学生互助的策略降低回帖工作量,四是采取覆盖抽样的策略降低一对一交流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存在感 有效教学 混合教学 网络教学
下载PDF
浅谈网络教育中学生社会存在感的培养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辉 黄堂红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07年第4期38-40,共3页
社会存在感是影响网络学习的关键性的情感因素。网络社会存在感通常被用来指人与人通过网络通信所产生的理解、感觉及反应的程度。旨在通过对网络教育中学生社会存在感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影响学生社会存在感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 社会存在感是影响网络学习的关键性的情感因素。网络社会存在感通常被用来指人与人通过网络通信所产生的理解、感觉及反应的程度。旨在通过对网络教育中学生社会存在感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影响学生社会存在感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存在理论 社会存在感 网络教育
下载PDF
面授与远程学习者社会存在感之作用差异研究——以美国高校学生为样本 被引量:14
14
作者 詹泽慧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39,共5页
该文旨在比较面授与远程学习者的社会存在感对其学习绩效和课程满意度的作用差异。研究以美国高校学生为样本,分别收集了同一门课程中面授学习者与远程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学习绩效数据和课程满意度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多群组分析方法... 该文旨在比较面授与远程学习者的社会存在感对其学习绩效和课程满意度的作用差异。研究以美国高校学生为样本,分别收集了同一门课程中面授学习者与远程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学习绩效数据和课程满意度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多群组分析方法比较面授学习者与远程学习者的社会存在感的作用差异。结果表明:(1)面授学习者与远程学习者的社会存在感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情绪蔓延感和参与关注感两项上;(2)社会存在感对面授学习者的学习绩效具有积极作用,而对远程学习者则效果不显著;(3)社会存在感对两类学习者的课程满意度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存在感 面授学习者 远程学习者 学习绩效 满意度
下载PDF
论喜感:被叙述的存在感 被引量:4
15
作者 谭光辉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90,共10页
喜感是人从叙述中获得的存在感,与笑感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笑感是恐惧等紧张期待突然消失产生的情感。喜感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个大类:一类为存在感期待实现的肯定型,包括愉悦感、欢乐感、惊喜感、狂欢感;二类为存在感威胁被解除的否定... 喜感是人从叙述中获得的存在感,与笑感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笑感是恐惧等紧张期待突然消失产生的情感。喜感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个大类:一类为存在感期待实现的肯定型,包括愉悦感、欢乐感、惊喜感、狂欢感;二类为存在感威胁被解除的否定型,包括轻松感、滑稽感、反讽感、复仇感;三类为存在感威胁解除并实现期待的复合型,主要是幽默感。通过各类喜感的分析可知,喜感就是被叙述的存在感。叙述的逻辑关系形态不同,喜感的类型也就不同。叙述是动态的,所以喜感也是动态的。人为了寻求存在感,需要不断体验不同的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感 类型 符号现象学 叙述学
下载PDF
社会存在感的满足:微信用户的广告接受意愿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雪冰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64-70,共7页
微信是当下较为重要的社交媒介,微信广告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在"技术魔弹论"为主的逻辑下,以微信为主的社交媒体广告的研究具有重技术轻用户、重精准策略轻深层逻辑的取向,从深层心理去理解用户的广告接受意愿是... 微信是当下较为重要的社交媒介,微信广告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在"技术魔弹论"为主的逻辑下,以微信为主的社交媒体广告的研究具有重技术轻用户、重精准策略轻深层逻辑的取向,从深层心理去理解用户的广告接受意愿是非常有必要但又有所欠缺的;在研究方法上,演绎推理盛行,质化与定量研究稀少。研究者通过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发现,用户的社会存在感是其接受微信广告的关键因素,表现为:用户对社会存在感凸显的广告的追寻,对社会存在感偏差的广告的厌倦和反感;对社会存在感缺失的广告的反抗及无法反抗的无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存在感 微信广告 接受意愿 用户体验
下载PDF
浅析互联网时代电视综艺节目的“存在感”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66-68,共3页
互联网时代,电视综艺节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新的媒介技术和传播平台的生存挑战。然而危机总与希望同在,国家级电视台和省级卫视都在此现实语境中积极探索维护和提升综艺节目"存在感"的各种可能。其中"一老一小"... 互联网时代,电视综艺节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新的媒介技术和传播平台的生存挑战。然而危机总与希望同在,国家级电视台和省级卫视都在此现实语境中积极探索维护和提升综艺节目"存在感"的各种可能。其中"一老一小"的受众需求、"内容融合"的生产实践以及"精神突围"的责任担当正在成为互联网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创新实践的有力抓手,同时也成为电视这一传统媒体在网络社会延续自身价值的有力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电视综艺节目 网络综艺节目 存在感
下载PDF
死生幽明与存在感通——清明祭祀仪式的文化哲学内涵解读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新民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9,共9页
清明藕合了上巳、寒食两个习俗节日的内容,从而同时兼有时令与节日两重解读意义。故不但历代题咏篇什积累甚多,而且民俗活动也名目繁杂,成为大、小传统均共同关注的节日,体现了华夏民族慎终追远的集体文化心理意识。其中特别值得注意者... 清明藕合了上巳、寒食两个习俗节日的内容,从而同时兼有时令与节日两重解读意义。故不但历代题咏篇什积累甚多,而且民俗活动也名目繁杂,成为大、小传统均共同关注的节日,体现了华夏民族慎终追远的集体文化心理意识。其中特别值得注意者,则为隐藏在其中的生死智慧和人间情怀,要在透过祭祀仪式沟通生死两界,促使幽明两界皆处于相通相安的和谐化秩序状态之中,从而更好地协调世俗人伦关系,建构家族血缘情感及其社会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节 祭祀仪式 生死一体 幽明互应 存在感
下载PDF
大学生自我存在感缺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悦 汤文隽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97-100,共4页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可和诉求逐渐高涨,由于社会、家庭、个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他们在努力追求自我成长的同时也导致了自我存在感缺失。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认同感,从根本上...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可和诉求逐渐高涨,由于社会、家庭、个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他们在努力追求自我成长的同时也导致了自我存在感缺失。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认同感,从根本上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确导向和全面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自我存在感缺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大学生存在感偏差的体育修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方坤 李伟峰 +1 位作者 刘美玲 周红杏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期79-83,共5页
从存在心理学视角分析了大学生存在感偏差的各种现象及其成因,并从体育学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存在感偏差的体育修复路径。通过编制《大学生存在感偏差测评量表》对中南大学40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了大学生中检出存在感偏差的大学生为39人... 从存在心理学视角分析了大学生存在感偏差的各种现象及其成因,并从体育学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存在感偏差的体育修复路径。通过编制《大学生存在感偏差测评量表》对中南大学40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了大学生中检出存在感偏差的大学生为39人,检出率为9.78%,且存在感偏差程度差异明显;通过对有存在感偏差的大学生实施体育修复方案后,量表各维度均值得分都有所下降,其中参与维度与焦虑维度的体育修复效果呈显著性差异;再者,存在感偏差程度与修复效果呈反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存在感偏差 心理健康 体育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