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求根基性的存在经验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利天 黄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0,共6页
一个时代的哲学理念需要时代经验的支撑,一个民族的哲学理念需要该民族历史经验的支撑,在当代对存在意义的理解需要一种基本的存在经验的支持,这种哲学理念才能是在时代中、在民族中有着根源性或者说是扎了根的哲学理念,否则就只是一些... 一个时代的哲学理念需要时代经验的支撑,一个民族的哲学理念需要该民族历史经验的支撑,在当代对存在意义的理解需要一种基本的存在经验的支持,这种哲学理念才能是在时代中、在民族中有着根源性或者说是扎了根的哲学理念,否则就只是一些抽象的学术化术语。在这样的意义上,在我们当下的时代进程中,要理解存在、把握现实进而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或许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寻找我们自己具有根基性的存在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基性 存在经验 海德格尔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伽达默尔论诠释学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傅永军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6,共11页
伽达默尔反对用科学方法论方式理解经验概念,在他看来,经验的发生并不依循经验者的目的论意图,在方法程序支配下致力发现可重复性、可证实性的共同表象,即关联于科学普遍性的概念共相。实际上,经验是以一种突然降临的、不可预测的、不... 伽达默尔反对用科学方法论方式理解经验概念,在他看来,经验的发生并不依循经验者的目的论意图,在方法程序支配下致力发现可重复性、可证实性的共同表象,即关联于科学普遍性的概念共相。实际上,经验是以一种突然降临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方式发生,旨在形成处于杂多凌乱的知觉与概念共相之间的经验共相。经验共相作为首度降临的原初经验,呈现事物的源初普遍性,构成科学的基础。若无经验共相,便无概念共相,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便无从产生。诠释学经验的一般本质特征表现为不断生成新经验的否证性证实,否定性、历史性和有限性构成它的基本特征。诠释学经验以效果历史意识为真正的经验形式,效果历史意识展露经验的普遍结构,统合经验与经验者的历史存在为一体,由此将诠释学经验表述为存在经验而与黑格尔意义上的意识经验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经验 经验共相 概念共相 效果历史意识 存在经验
下载PDF
存在经验、概念与表征——论孙正聿先生的“哲学表征说”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艳辉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38,共7页
经过德国古典哲学对思维能动性的发现和论证以及分析哲学向德国古典哲学的回归,人们对哲学概念作为纯粹思维的认识由微而显,现代哲学对哲学生活基础的追溯也使哲学对人们存在经验的特殊作用逐步明朗化。哲学概念作为纯粹思维,以其内在... 经过德国古典哲学对思维能动性的发现和论证以及分析哲学向德国古典哲学的回归,人们对哲学概念作为纯粹思维的认识由微而显,现代哲学对哲学生活基础的追溯也使哲学对人们存在经验的特殊作用逐步明朗化。哲学概念作为纯粹思维,以其内在的坚实度、确定性和凝聚着时代真切存在经验的具体普遍性,使公众语言获得了不同于单纯的表达和表述的功能,即对存在意义的表征。一个新概念带来新的存在理解,因而又返指着新的存在经验。新旧概念的更替是哲学的特殊工作方式赋予语言的新句法,哲学的表征意义是对新时代哲学存在方式和作用方式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存在经验 表征 存在的意义
原文传递
论《普宁》中的经验存在与超验现实
4
作者 王桃花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53-57,共5页
小说《普宁》中,纳博科夫通过对同名主人公普宁的一系列回忆与幻觉等超验现实的描写,并以松鼠作为其一贯的意象,阐释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现实——超验现实。这种现实与普宁的经验存在相互交错,表明普宁为了摆脱现实生活的种种困境,在潜意... 小说《普宁》中,纳博科夫通过对同名主人公普宁的一系列回忆与幻觉等超验现实的描写,并以松鼠作为其一贯的意象,阐释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现实——超验现实。这种现实与普宁的经验存在相互交错,表明普宁为了摆脱现实生活的种种困境,在潜意识里充满了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但这种超验现实终究抵挡不住经验存在的残酷,普宁最终不得不面对失业等一系列他想借助回忆与幻觉来逃避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 《普宁》 经验存在 超验现实
下载PDF
食物、经验与话语权力:佩雷克的日常生活书写
5
作者 胡明女 肖明文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19世纪以降,日常生活在法国文化中长期处于被贬抑的地位,直到二战之后,日常生活才逐渐回归大众视野,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承袭先锋派的各类日常生活实践,乔治·佩雷克热衷于书写久被漠视的平凡生活经验。食物乃日常生活之基本要素,... 19世纪以降,日常生活在法国文化中长期处于被贬抑的地位,直到二战之后,日常生活才逐渐回归大众视野,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承袭先锋派的各类日常生活实践,乔治·佩雷克热衷于书写久被漠视的平凡生活经验。食物乃日常生活之基本要素,构成了佩雷克书写日常的关键线索。从佩雷克的多部作品出发,以饮食作为切入点,主要结合列斐伏尔与巴特的日常理论,探索作家关于日常生活的实践轨迹以及人文关怀。借助饮食书写,佩雷克呈现了日常生活或被遗忘忽视、或被过分关注的境遇,以具象化的方式还原生活的日常性,将日常生活之沉默与匿名加以可视化;同时,通过从个体经验到集体经验的转向,日常生活展现了摧毁话语权力的潜在无政府力量,从而为身处异化困境的人们提供了一条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佩雷克 日常生活 饮食 话语权力 存在经验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存在与理性存在
6
作者 周静 《数学教学通讯》 2017年第10期59-60,共2页
柏拉图对经验存在与理性存在的论述,对小学数学教学有重要启发.分析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经验存在与理性存在,分析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经验向理性的转化,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从而让数学教学更为高效.从核心素养角度看,研... 柏拉图对经验存在与理性存在的论述,对小学数学教学有重要启发.分析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经验存在与理性存在,分析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经验向理性的转化,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从而让数学教学更为高效.从核心素养角度看,研究经验存在与理性存在,可以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经验存在 理性存在
下载PDF
为人类未来进入存在做好准备性工作--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一个维度
7
作者 苏振甲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海德格尔对存在展开了长久且极富挑战性的追问与诠释。存在不仅是对人生存于世界中的本真经验的表达,而且还是贯通整个形而上学历史的隐蔽支配性问题。重提存在问题意味着回答自西方哲学开端以来的出路。在判定形而上学终结这一历史性... 海德格尔对存在展开了长久且极富挑战性的追问与诠释。存在不仅是对人生存于世界中的本真经验的表达,而且还是贯通整个形而上学历史的隐蔽支配性问题。重提存在问题意味着回答自西方哲学开端以来的出路。在判定形而上学终结这一历史性的结论后,对存在的思必然要回溯到哲学的发端处。一旦跳出形而上学的思维,存在也将复归到作为源始经验的原在的位置。在海德格尔的追问中不难发现,进入存在问题之难度,而回归到原在,就是基于克服形而上学而来的复归于希腊源始经验的基本思想运作。在这个源始发端处,思想还保持着对于本真存在经验即原在的道说。海德格尔的这一尝试为人类未来真正进入存在做了准备性的工作,并提供了新开端得以开启的思想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未来 准备性工作 海德格尔 源始存在经验 开端性维度
下载PDF
On the Experience, Problem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of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Suggestions——Taking Zhenjia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Hilly Areas of Jiangsu as an Example
8
作者 王敬根 单延博 +1 位作者 曲直 刘照亭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12期2681-2683,2686,共4页
Taking the Jiangsu Province as Zhe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Hilly Areas of an example, the paper elaborated the advanced practice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 Taking the Jiangsu Province as Zhe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Hilly Areas of an example, the paper elaborated the advanced practice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and analyzed th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the services. proc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er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EXPERIENCE Existing problems SOLUTIONS
下载PDF
纳风亭里论绿蒂
9
作者 陈振华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24-27,共4页
纳风亭是绿蒂在诗歌中营造的一个意象。这个意象虽然尚未得到诗人自觉地描写,但它却蕴含着绿蒂诗歌艺术的奥秘。凭借纳风亭这个物象(意象),诗人绿蒂不仅拥有了他独有的感悟之道,书写了他那独特的个体存在经验,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他... 纳风亭是绿蒂在诗歌中营造的一个意象。这个意象虽然尚未得到诗人自觉地描写,但它却蕴含着绿蒂诗歌艺术的奥秘。凭借纳风亭这个物象(意象),诗人绿蒂不仅拥有了他独有的感悟之道,书写了他那独特的个体存在经验,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他清谈与隐逸的诗歌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风亭 意象 观看模式 个体存在经验
下载PDF
泰勒与派纳的课程论思想之比较
10
作者 信凤娇 田良 《辽宁教育》 2013年第4期86-89,共4页
“泰勒原理”作为课程领域的主导范式,在西方世界盛行了几十年。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课程学家派纳对以泰勒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和学校教育实践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反对否定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类行动自主性的“工具理性”。派纳提出... “泰勒原理”作为课程领域的主导范式,在西方世界盛行了几十年。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课程学家派纳对以泰勒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和学校教育实践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反对否定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类行动自主性的“工具理性”。派纳提出从词源上去理解“课程”,把它理解成“存在经验课程”并倡导“自我履历法”。本文从对二者的课程思想的哲学基础、思想渊源以及课程观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中,试图找到一些课程研究的新思维,以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勒原理 派纳 存在经验课程 自我履历法 课程开发与理解课程
下载PDF
潘二矿“7·3”冒顶事故的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华忠 彭祥奎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2年第4期119-120,共2页
根据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潘二矿"7.3"冒顶堵人事故处理经过,总结了事故处理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对煤矿类似事故的处理,保证人员安全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面积冒顶 堵人 成功处理 经验存在问题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the Concept of Local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Chinese Context
12
作者 WANG Da-qiao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5年第12期1129-1136,共8页
Aesthetic anthropology is a new paradigm of the modem aesthetic research of China. Professor Wang Jie and his research team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local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The concept... Aesthetic anthropology is a new paradigm of the modem aesthetic research of China. Professor Wang Jie and his research team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local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The concept is used to summarize and refer to the existing way and existing form of non-westem mainstream culture in aesthetic dimension under global context. Local aesthetic experience converges many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n aesthetic anthrop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ontext local aesthetic experience aesthetic anthropology
下载PDF
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首府桑蚕业
13
作者 曾建国 《广西蚕业》 2006年第4期48-51,共4页
总结了南宁市桑蚕的可喜成效与业绩。至2005年底,南宁市桑园总面积近30万亩,产鲜茧4.17万吨,农民养蚕收入8.13亿元;全市共有年产值超1000万元以上缫丝加工企业9家。2005年仅桑蚕一项就创造了工农业产值11.4l亿元,蚕业生产在全区14个... 总结了南宁市桑蚕的可喜成效与业绩。至2005年底,南宁市桑园总面积近30万亩,产鲜茧4.17万吨,农民养蚕收入8.13亿元;全市共有年产值超1000万元以上缫丝加工企业9家。2005年仅桑蚕一项就创造了工农业产值11.4l亿元,蚕业生产在全区14个市排位中种桑面积第二位,产茧量第一位。其主要经验在于大力推进蚕业产业化的建设,领导重视,抓科技示范,扶持龙头企业和桑蚕协会,加大投入。本文还分析了自身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发展汁划,为面上生产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市 桑蚕业 成效 经验 存在问题 计划
下载PDF
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思想的起源、含义与发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旭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53,共7页
海德格尔最重要的哲学创见之一就是提出了"存在论差异",然而,学界对海德格尔的这一重要学说一直缺乏深入研究。为了澄清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思想的起源、基本含义与发展脉络,需要从"存在现象"的现象学... 海德格尔最重要的哲学创见之一就是提出了"存在论差异",然而,学界对海德格尔的这一重要学说一直缺乏深入研究。为了澄清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思想的起源、基本含义与发展脉络,需要从"存在现象"的现象学分析视角入手,全面考察这一思想在《存在与时间》中的表现形式,分析它在何种意义上深刻批判了传统的本体论,阐明这一学说如何导致海德格尔中期的思想转折,最后又在其晚期思想中自我消解于更大的存在史视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论差异 存在现象 存在 存在经验
原文传递
建构课程的新理念——派纳课程思想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汪霞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0-44,共5页
派纳是课程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课程学家。本文着重探讨了派纳在对传统课程理论和学校教育实践持批判立场基础上所建构的课程的新理念。派纳认为传统的课程理论潜在地坚持了自然科学的"假设一演泽"逻辑,其背后隐藏的是否... 派纳是课程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课程学家。本文着重探讨了派纳在对传统课程理论和学校教育实践持批判立场基础上所建构的课程的新理念。派纳认为传统的课程理论潜在地坚持了自然科学的"假设一演泽"逻辑,其背后隐藏的是否定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类行动自主性的"工具理性"。为认识课程的本质,派纳提出从词源上去理解"课程",把它理解成"存在经验课程"。由此出发,派纳积极倡导课程研究中的自我履历方法。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派纳主张悬置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纳 课程思想 存在经验课程 自我履历法 课程研究 课程本质 研究方法 课程学 教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