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MMV病残体中病毒存活力及其传病作用
1
作者 朴君 郭雨晴 +4 位作者 丁爱芳 朴敬爱 杨柳 季英华 李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1-46,共6页
因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MV)寄主范围广,传染性和致病力强,以ToMMV为对象,对其产生的植株病残体进行了病毒分布和存活时间检测、侵染活性分析以及传毒作用测试。结果表明:烟草植株病残体的叶、茎、根中均含有病毒,ToMMV可在病残体存活较... 因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MV)寄主范围广,传染性和致病力强,以ToMMV为对象,对其产生的植株病残体进行了病毒分布和存活时间检测、侵染活性分析以及传毒作用测试。结果表明:烟草植株病残体的叶、茎、根中均含有病毒,ToMMV可在病残体存活较长时间,病死枯叶室温存放90 d后病毒依然存在,且仍保持侵染活性,刀片刮划枯叶模拟农事操作接毒后发现病残体具有传毒作用;ToMMV可在病残体中长时间保持侵染活力,田间病残体很可能会成为下茬作物的初侵染源;土壤无直接传毒作用,但混有病残体的土壤也可成为初侵染源,且沾染在农具表面的离体病毒依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侵染活力,成为潜在的初侵染源。综上,清除植株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是预防和控制ToMMV传播和扩散的重要环节,生产上应给予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 病残体 存活力 传病作用
下载PDF
胜红蓟种子在不同土壤环境的存活力
2
作者 张燕 欧阳爱莲 +3 位作者 王飞 贾成成 杨帆 汤东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1,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探究胜红蓟种子在不同土壤环境中的存活力大小,揭示胜红蓟种子在农田形成优势种群的原因。[方法]以胜红蓟种子为研究对象,检测胜红蓟种子采收后210 d内在不同温度、湿度、深度、pH值、盐浓度和渗透势土壤环境下存活...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探究胜红蓟种子在不同土壤环境中的存活力大小,揭示胜红蓟种子在农田形成优势种群的原因。[方法]以胜红蓟种子为研究对象,检测胜红蓟种子采收后210 d内在不同温度、湿度、深度、pH值、盐浓度和渗透势土壤环境下存活力动态。[结果]在10~30℃的土壤贮藏环境中,210 d内最适萌发温度始终为20℃,因此,将20℃培养的胜红蓟种子萌发率作为表征种子存活力的指标。在不同的土壤温度、湿度环境中,胜红蓟种子在5~30℃、土壤湿度20%环境中贮藏120 d的种子存活力均高于90%。在土壤深度20 cm,贮藏120 d的胜红蓟种子存活力无显著下降;贮藏深度达到30 cm种子存活力下降至60%。在pH值为4~10环境中贮藏120 d的胜红蓟种子存活力一直维持在95%以上,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不同NaCl浓度的土壤环境中贮藏150 d的胜红蓟种子存活力无显著差异,存活力均超过95%;贮藏180 d后,160 mmol·L^(-1)NaCl处理种子存活力才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在渗透势高于-0.8 MPa的土壤环境中,贮藏150 d各处理胜红蓟种子存活力保持在95%以上;当渗透势达到-1 MPa时,贮藏180 d的种子存活力下降至85%。[结论]贮藏210 d,胜红蓟种子在不同梯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pH值、盐浓度、渗透势、深度的贮藏条件下存活力保持稳定,显示出强大的适应性和耐受性,可能是其成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农田恶性杂草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红蓟 土壤环境 种子存活力 持久性
下载PDF
高油酸与非高油酸花生中锈赤扁谷盗的存活力比较研究
3
作者 谷晨迪 王殿轩 +5 位作者 曾芳芳 陈亮 杨宜红 董晓月 谷献锋 唐培安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4,共9页
掌握害虫在储藏物环境的感染发生、存活危害等知识是昆虫生态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防治害虫的基础,锈赤扁谷盗在储藏花生中偶有发生但缺少其适应程度的研究。在高油酸花生2个品种豫花99号(油酸含量76.71%,下同)、冀花11号(80.50%)和非... 掌握害虫在储藏物环境的感染发生、存活危害等知识是昆虫生态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防治害虫的基础,锈赤扁谷盗在储藏花生中偶有发生但缺少其适应程度的研究。在高油酸花生2个品种豫花99号(油酸含量76.71%,下同)、冀花11号(80.50%)和非高油酸花生3个品种豫花22号(35.87%)、天府3号(42.02%)、豫航花1号(55.24%)分别为破损籽仁、去衣籽仁、带衣籽仁、破损荚果和完整荚果的不同物料状态下,观测了锈赤扁谷盗成虫在其中的存活时间、存活率、产卵时间、幼虫存活时间及其龄数。在2种高油酸花生中,破损籽仁中锈赤扁谷盗成虫最多存活48 d(存活率从100%降至0%),半数存活时间ST_(50)值分别为25和23 d;相应品种的去衣籽仁中锈赤扁谷盗成虫可存活44 d,其ST_(50)值为23和20 d;带衣籽仁中可存活40 d, ST_(50)值为19和16 d;破损荚果中可存活28 d, ST_(50)值为13和11 d;完整荚果中最多存活5 d, ST_(50)值均只有2 d。高油酸花生中未见锈赤扁谷盗成虫产卵,更无其幼虫出现,锈赤扁谷盗在高油酸花生中难以正常存活。在3种非高油酸花生中,破损籽仁中锈赤扁谷盗成虫最多可存活56 d, ST_(50)值分别为37、32和31 d;相应品种的去衣籽仁中成虫可存活52 d,其ST_(50)值为34、32和30 d;带衣籽仁中成虫可存活48 d, ST_(50)值为30、27和23 d;破损荚果中成虫可存活36 d, ST_(50)值为20、18和16 d;相应完整荚果中均可存活6 d, ST_(50)值为2和3 d。非高油酸籽仁中锈赤扁谷盗成虫可存活较长时间,期间可产卵,卵能发育至4龄幼虫,幼虫存活期内可为害非高油酸花生。锈赤扁谷盗在高油酸花生中的存活力显著低于在非高油酸花生中的存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赤扁谷盗 花生 非高油酸 高油酸 储藏害虫 存活力
下载PDF
活性氧致人精子运动功能和存活力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商学军 叶章群 +2 位作者 熊承良 黄东晖 王咏梅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 :对活性氧 (ROS)作用后精子的运动参数和存活率的变化进行分析 ,以证实ROS是否为引起精子运动功能障碍的病因之一。 方法 :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选择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人精子作为正常精子模型 ,应用次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 目的 :对活性氧 (ROS)作用后精子的运动参数和存活率的变化进行分析 ,以证实ROS是否为引起精子运动功能障碍的病因之一。 方法 :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选择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人精子作为正常精子模型 ,应用次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ROS ,在有氧环境下与精子模型孵育后 ,运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 (CASA)系统 ,分析ROS攻击后精子运动参数的改变。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正常精子模型与ROS孵育 30min后 ,精子活动率、曲线速度 (VCL)、直线速度 (VSL)、平均路径速度 (VAP)均明显下降 (P <0 .0 0 1) ,头侧摆幅度 (ALH)尚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而与ROS孵育 6 0min后 ,精子运动功能近乎丧失 ,精子主要运动参数趋向于零。 结论 :ROS与正常精子作用后 ,可导致精子运动功能下降 ,从而证实ROS为精子运动功能障碍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运动参数 存活力 精子
下载PDF
渗透剂对酿酒酵母细胞增殖、形态和存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亚军 姚善泾 吴天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50-1154,共5页
为了揭示渗透作用机制 ,考察了氯化钠、山梨醇、甘油和聚乙二醇 (PEG6 0 0 )等 4种化合物对模式生物S cerevisiae细胞生长、形态结构和代谢的影响 . 2 4h细胞培养结果表明 ,渗透剂的抑制作用与其浓度的增加一致 ,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下降 ... 为了揭示渗透作用机制 ,考察了氯化钠、山梨醇、甘油和聚乙二醇 (PEG6 0 0 )等 4种化合物对模式生物S cerevisiae细胞生长、形态结构和代谢的影响 . 2 4h细胞培养结果表明 ,渗透剂的抑制作用与其浓度的增加一致 ,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下降 .高渗环境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趋于球状 .细胞生长动力学表明 ,0 5mol·L-1氯化钠显著延缓耗糖速率 ,降低比生长速率 ,延长细胞指数生长期 ;0 33mol·L-1PEG6 0 0对指数生长期的细胞无显著影响 ,但缩短了细胞平衡期 .在生理可接受的渗透强度内 ,与对照组相比较 ,0 5mol·L-1氯化钠和0 33mol·L-1PEG6 0 0不影响最终残糖水平和生物量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氯化钠 聚乙二醇 渗透应激 生物量 增殖 存活力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在牛奶和自来水中存活力的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范学工 李铁刚 +2 位作者 邹益友 欧阳颗 吴安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p)在外环境的存活力,以及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通过细菌学培养.观察Hp在人工污染的牛奶和自来水中的繁殖和存活情况。结果:不论是保存于4℃抑或室温(25℃),Hp均不能在牛奶和自来水中繁殖;随着保存日...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p)在外环境的存活力,以及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通过细菌学培养.观察Hp在人工污染的牛奶和自来水中的繁殖和存活情况。结果:不论是保存于4℃抑或室温(25℃),Hp均不能在牛奶和自来水中繁殖;随着保存日期的延长,牛奶和自来水中的Hp复活菌落数逐渐减少;4℃时,Hp在牛奶中存活可长达10d,在自来水中则仅4d左右。电镜观察发现,不可复活的Hp转化成了球形。结论:虽然Hp在牛奶中并不增殖,但由于生存时间较长,故牛奶作为媒介物在Hp的传播上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牛奶 自来水 存活力
下载PDF
苦瓜枯萎病病残体上病菌的存活力及其传病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阳华 肖昌华 刘志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在土表、田边草丛和室内纸盒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的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ornordicae Sun&Huang),次年均有传病作用;在稻田水中和稻田泥下5-10cm处的病菌,3个月内失去传病力;菜土地下5-10cm处的病菌,经6-12个月... 在土表、田边草丛和室内纸盒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的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ornordicae Sun&Huang),次年均有传病作用;在稻田水中和稻田泥下5-10cm处的病菌,3个月内失去传病力;菜土地下5-10cm处的病菌,经6-12个月也相继失去传病力,菜地土表和田边草丛中的则需12-18个月失去存活力。木霉可加速病残体上病菌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枯萎 病菌存活力 传病作用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存活力及地下侵染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檀根甲 陈莉 +1 位作者 胡道平 杨勇 《菌物系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2-145,共4页
不同生境下菌核萌发率和影响因子的作用,以及菌核的地下侵染试验结果表明:菌核的萌发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分别组建了菌核萌发率与温度的定量关系式;菌核可多次萌发,室内保存11年的浪渣菌核仍有12%的萌发率。首次报道了不同生... 不同生境下菌核萌发率和影响因子的作用,以及菌核的地下侵染试验结果表明:菌核的萌发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分别组建了菌核萌发率与温度的定量关系式;菌核可多次萌发,室内保存11年的浪渣菌核仍有12%的萌发率。首次报道了不同生境下菌核能在土层下侵染水稻表现典型病斑。菌核多次萌发特性和地下侵染能力使防治增加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纹枯病菌核 存活力 地下侵染 萌发芽 温度
下载PDF
哈茨木霉Th-A和Th-B的存活力与定殖能力的测定 被引量:5
9
作者 何月秋 和志娇 +1 位作者 杨艳丽 张乃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9-282,303,共5页
哈茨木霉Th-A和Th-B的孢子存活力受温度、贮藏期和调理剂的影响,并随时间的延长孢子的存活力明显下降。在室温条件下贮藏60d,Th-A和Th-B的孢子存活率分别达71 33%和73 33%,在4℃冷库里贮藏60d,两菌株孢子存活率分别达90 00%和92 67%.贮... 哈茨木霉Th-A和Th-B的孢子存活力受温度、贮藏期和调理剂的影响,并随时间的延长孢子的存活力明显下降。在室温条件下贮藏60d,Th-A和Th-B的孢子存活率分别达71 33%和73 33%,在4℃冷库里贮藏60d,两菌株孢子存活率分别达90 00%和92 67%.贮藏90d时,室温下Th-A和Th-B的孢子存活率分别为14 00%和18 00%,在冷库中孢子存活率为46 67%和32 67%.两个菌株与土壤调理剂混合时,在45d时,冷库中孢子存活率基本没有变化,但在室温下存活率很低,仅5 77%~57 14%,60d后,冷库和室温下存活率≤1%.2个菌株在马铃薯根围中定殖能力随着施用后的时间延长而下降,但在140d后,仍能检测到施入量的10%以上菌量,Th-A和Th-B比未施用木霉对照高出63 64倍和153 4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存活力 定殖能
下载PDF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外环境中存活力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官增 陈忠妙 +6 位作者 裘丹红 王满琴 郑伟 何浙生 王敬 阮琦 沈伟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 了解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蛏子、水体及物体表面等外环境中的存活力,为防控甲型副伤寒的流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活蛏养殖在适量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污染的海水中,观察不同温度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蛏体内的存活时间;在海水、井水... 目的 了解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蛏子、水体及物体表面等外环境中的存活力,为防控甲型副伤寒的流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活蛏养殖在适量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污染的海水中,观察不同温度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蛏体内的存活时间;在海水、井水、河水、污水、自来水中加入适量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后保存,分别观察不同温度情况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存活时间;在玻璃表面污染适量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自然干燥后,置于不同温度保存,观察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存活时间。结果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4~8℃养殖的蛏子体内可存活10d以上;在井水、河水、污水中可存活3d,在自来水中〈6h,在27℃以下海水中存活3~5d。在27℃以上海水中可存活1~2d,在干燥非吸水性物体表面存活1~2d。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实验蛏体内可存活至蛏子死亡,在温度较低海水中的存活时问比井水、河水、污水、自来水长,环境温度越高死亡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外环境 存活力 不同温度
下载PDF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提高其存活力的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成妮妮 吕嘉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6-147,143,共3页
简要介绍了从选择耐酸和耐胆汁的菌株,合适的接种量,二步发酵法,微胶囊技术,抗性调整,添加微量营养物质,添加抗坏血酸及利用超声波降解乳酸菌释放β-半乳糖酶,选用合适的包装容器等九个方面探讨了提高乳品中益生菌存活力的方法。
关键词 益生菌 生理功能 存活力 抗坏血酸 乳酸菌 超声波 包装容器
下载PDF
乳制品中益生菌存活力的影响因素与提高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旭东 李雅乾 +2 位作者 田洪涛 种克 万红兵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7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提高乳制品中益生菌的存活力是目前益生菌乳制品研制与开发的技术关键。本文根据益生菌的生理特性并结合国内外益生菌乳制品研究开发进展,探讨了菌种(株)、菌种(株)之间的相互关系、营养基质、生产工艺、氧及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对乳制... 提高乳制品中益生菌的存活力是目前益生菌乳制品研制与开发的技术关键。本文根据益生菌的生理特性并结合国内外益生菌乳制品研究开发进展,探讨了菌种(株)、菌种(株)之间的相互关系、营养基质、生产工艺、氧及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对乳制品中益生菌存活力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与技术措施,以期为进一步发展益生菌乳制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乳制品 存活力
下载PDF
小麦全蚀病菌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存活力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厚德 王彰明 +1 位作者 田银芳 胡广淦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4-35,共2页
小麦全蚀病菌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存活力陈厚德,王彰明,田银芳,胡广淦(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225000)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mycesgrami-nis)是土壤寄居菌,它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腐生... 小麦全蚀病菌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存活力陈厚德,王彰明,田银芳,胡广淦(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225000)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mycesgrami-nis)是土壤寄居菌,它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腐生或休眠,然后过渡到下一季小麦上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全蚀病 病原菌 土壤条件 存活力
下载PDF
添加半胱氨酸对提高发酵型酸豆乳中益生菌存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焦凌霞 孔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89,共2页
研究采用嗜酸乳杆菌和传统菌混合发酵制作酸豆乳的工艺,探讨在培养基中添加半胱氨酸对提高嗜酸乳杆菌在发酵酸豆乳成品中存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半胱氨酸的添加量为5%时,嗜酸乳杆菌存活力最高,酸豆乳的口味较好,所含必需氨基酸较其他... 研究采用嗜酸乳杆菌和传统菌混合发酵制作酸豆乳的工艺,探讨在培养基中添加半胱氨酸对提高嗜酸乳杆菌在发酵酸豆乳成品中存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半胱氨酸的添加量为5%时,嗜酸乳杆菌存活力最高,酸豆乳的口味较好,所含必需氨基酸较其他高蛋白食物更接近理想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益生菌 发酵酸豆乳 存活力
下载PDF
香蕉穿孔线虫土壤存活力的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春晓 谢辉 +1 位作者 韩玉春 秦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5-689,共5页
温室内对香蕉穿孔线虫在无植物及其组织土壤中的存活能力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在8~38℃环境下的潮湿土壤中(湿度为50%~100%),所有供试7个种群至少能存活5个月,多数种群可存活6~9个月,个别种群可存活11个月;种群间在... 温室内对香蕉穿孔线虫在无植物及其组织土壤中的存活能力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在8~38℃环境下的潮湿土壤中(湿度为50%~100%),所有供试7个种群至少能存活5个月,多数种群可存活6~9个月,个别种群可存活11个月;种群间在同一种土壤中的存活力有差异,同一种群在基质土和蕉园土中的存活力差异不显著;在存活虫态方面,多数种群雌虫最多、存活时问最长,雄虫次之,幼虫则很少,但也有少数种群的雄虫存活力强于雌虫;在8~38℃环境下的干燥土壤中(湿度为6%~10%),供试的9个种群存活时间不超过20d;各种群在干燥基质土的存活能力强于干燥蕉园土,存活的虫态多数是雌虫,雄虫很少,未见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穿孔线虫 土壤 存活力
下载PDF
不同温度和pH对离体兔疥螨存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古小彬 杨光友 +3 位作者 赖松家 郝桂英 赵小平 张万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兔疥螨 离体 pH 温度 存活力 外寄生虫病 传播机制 疥螨病
下载PDF
二齿新蚤和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存活力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仲来 马立名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44-49,共6页
以1985~1990年实验室观察二齿新蚤和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新羽化蚤在不吸血、吸一次血后再不吸血、每日喂血1h三种条件下,在不同温湿度下的存活日数,利用折线回归,求出蚤存活力发生转变的温湿度。主要结果是:(1)蚤存活... 以1985~1990年实验室观察二齿新蚤和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新羽化蚤在不吸血、吸一次血后再不吸血、每日喂血1h三种条件下,在不同温湿度下的存活日数,利用折线回归,求出蚤存活力发生转变的温湿度。主要结果是:(1)蚤存活力随温度上升而下降,随湿度上升而增加;(2)在每日喂血1h条件下,湿度折点为蚤存活力的极值点,雄雌蚤存活力有明显差异且雄小于雌;(3)与前两种吸血条件比较,在每日喂血1h条件下存活力增加最明显;(4)对两种蚤的雄、雌蚤分别做吸血与温度、吸血与湿度,共8种双因素方差分析,得到吸血次数的多少是影响存活力的最重要因素;温度的作用大于湿度;吸血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大于吸血与湿度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齿新蚤 方形黄鼠蚤 松江亚种 存活力
下载PDF
双歧杆菌在短肽肠内营养液中的存活力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秋玲 李晓明 +1 位作者 李富军 李菊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031-2033,共3页
目的:研究双岐杆菌在短肽肠内营养液中的存活力.方法:将50g/L两歧双歧杆菌菌悬液加入120g/L短肽营养液中,37℃厌氧培养箱中培养,分别在0,4,8,12,14,16,20,24h时间点取样进行活菌数、A550、酸度和pH测定.结果:在短肽肠内营养液中接种两... 目的:研究双岐杆菌在短肽肠内营养液中的存活力.方法:将50g/L两歧双歧杆菌菌悬液加入120g/L短肽营养液中,37℃厌氧培养箱中培养,分别在0,4,8,12,14,16,20,24h时间点取样进行活菌数、A550、酸度和pH测定.结果:在短肽肠内营养液中接种两歧双歧杆菌后,活菌数在培养0~16h生长速度较快,16h达最高峰,以后下降.A550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酸度也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培养0~14h之间增加较快,14h以后增加缓慢.pH值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培养0~12h之间下降较快,12h以后下降缓慢.结论:双歧杆菌能在120g/L的短肽肠内营养液中较好地存活,且在12~14h期间应停止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裂菌属 肠道营养 短肽 存活力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菌核)存活力及地下侵染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晓娇 曹春梅 +2 位作者 逯春杏 许飞 刘秉琦 《中国马铃薯》 2018年第2期101-107,共7页
马铃薯黑痣病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在各大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目前己成为影响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试验研究不同生存环境下病原菌(菌核)萌发率和影响因子的作用以及菌核存活力及地下侵染能力。结果表明,病原菌(菌核)的萌发率随... 马铃薯黑痣病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在各大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目前己成为影响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试验研究不同生存环境下病原菌(菌核)萌发率和影响因子的作用以及菌核存活力及地下侵染能力。结果表明,病原菌(菌核)的萌发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相同地区病原菌不同温度下萌发速度不同,菌核萌发率与温度具有定量关系;菌核可多次萌发,第4次萌发仍具有31.76%的萌发率。通过研究了解了不同环境下病原菌的存活力,掌握了适合病原菌萌发的条件,为在生产过程中预防和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立枯丝核菌 存活力 地下侵染
下载PDF
西瓜蔓枯病研究——Ⅲ.病残体上病菌的存活力及其传病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熙 鲍建荣 +2 位作者 钟慧敏 赵国其 郑玉明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401-406,共6页
1987~1989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西瓜蔓枯病菌〔Mycosphaerella melonis(Pass.)Chiu et Walker.〕在病残体上主要以菌丝体和子囊座形式越冬。处于稻田水中及土壤下 5~10 cm的病残体,3个月后失去传病作用,旱地土壤下 5~10 cm的病残体,经 6... 1987~1989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西瓜蔓枯病菌〔Mycosphaerella melonis(Pass.)Chiu et Walker.〕在病残体上主要以菌丝体和子囊座形式越冬。处于稻田水中及土壤下 5~10 cm的病残体,3个月后失去传病作用,旱地土壤下 5~10 cm的病残体,经 6~9个月后也相继失去传病力,土表和地边草丛中的病残体,需经15~18个月才失去传病力,室内干藏病残体上的病菌则可存活24个月以上,26个月后完全失去生命力。土壤中的木霉(Trichoderma sp.)等可加速病残体上病菌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蔓枯病 病菌 存活力 传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