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中医王孟庸从“扶阳气,存阴液”论治肾虚型尿频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慧婷 渠昕 +1 位作者 楚淑芳 刘斐鉴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1452-1455,共4页
总结名中医王孟庸从“扶阳气,存阴液”论治肾虚型尿频的中医辨证思路及用药经验。王孟庸老师认为尿频以肾虚为根本病机,复加相关治疗耗损,脏腑多阴阳两虚并见,然根据其主要表现依旧沿袭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的分类法。治疗上应以... 总结名中医王孟庸从“扶阳气,存阴液”论治肾虚型尿频的中医辨证思路及用药经验。王孟庸老师认为尿频以肾虚为根本病机,复加相关治疗耗损,脏腑多阴阳两虚并见,然根据其主要表现依旧沿袭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的分类法。治疗上应以补虚、纠正阴阳偏衰为根本要义,即所谓“扶阳气,存阴液”。王孟庸老师临床治疗常选择采用桑螵蛸、益智仁、乌药、菟丝子等扶助肾阳;女贞子、墨旱莲、熟地、五味子等滋养肾阴。临床运用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视阴阳虚损的程度,调整扶阳与存阴药物的比例关系,具体选择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来“扶阳气,存阴液”,平衡水液代谢的物质与动力关系。最终使得阴平阳秘,膀胱气化有权,尿液排泄有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频 肾虚 扶阳气 存阴液 调理
下载PDF
张仲景重视“存阴液”的意义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肖 赵达安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13期109-110,共2页
张仲景根据外感热病演变过程中阴阳胜负之特点,认为伤寒之邪不但能化寒伤阳,亦能化热伤阴,在强调扶阳气的同时。也重视存阴液。《伤寒论》中用:“胃中水竭”、“阴虚”、“心烦”、“亡津液”、“舌上燥而渴”、“反无汗”等来描述... 张仲景根据外感热病演变过程中阴阳胜负之特点,认为伤寒之邪不但能化寒伤阳,亦能化热伤阴,在强调扶阳气的同时。也重视存阴液。《伤寒论》中用:“胃中水竭”、“阴虚”、“心烦”、“亡津液”、“舌上燥而渴”、“反无汗”等来描述外感热病中耗伤阴液的病理现象和临床表现,并将益阴方药巧妙地化裁于寒热温凉,攻散补通诸法之中,为后世杂病、温病中滋阴法的发展开了先河,为中医滋阴法的临床运用奠定了基础,这些非常丰富而可贵的经验,在理论上有研究价值,在实践中也是卓有成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存阴液
下载PDF
《伤寒论》“存阴液”急症应用析微 被引量:2
3
作者 曾修平 马建立 汤一新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3期429-430,共2页
《伤寒论》论“存阴液”总以调和阴阳为根本大法,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桂枝汤可谓典型代表。
关键词 存阴液 伤寒论 应用
下载PDF
对于“扶阳气”“存阴液”的理解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国臣 《甘肃中医》 2007年第3期3-5,共3页
张仲景《伤寒论》的理论来源于《内经》“。扶阳气”包括了扶心阳、扶肝阳、扶脾阳以及扶肾阳;而“存阴液”在临床包括了三阳病固护胃阴、阳明腑实急下存阴、三阴病重在救助肾水。现代研究表明,阳气、阴液是人体的根本“,扶阳气“”存... 张仲景《伤寒论》的理论来源于《内经》“。扶阳气”包括了扶心阳、扶肝阳、扶脾阳以及扶肾阳;而“存阴液”在临床包括了三阳病固护胃阴、阳明腑实急下存阴、三阴病重在救助肾水。现代研究表明,阳气、阴液是人体的根本“,扶阳气“”存阴液”可应用于多种危急重症及消耗性疾病的治疗,起到减轻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扶阳气 存阴液
下载PDF
侯平玺运用“扶阳气”、“存阴液”法则治疗癌症的经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马章玲 《中医研究》 2002年第2期40-42,共3页
吾师侯平玺教授临床近 4 0载 ,擅于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临床治癌突出“扶正祛邪”大法 ,与人合作研制成“复方冰麝抗癌注射液 (及丸 )攻邪消癌 (另文总结 ) ;更多用扶正以“化积” ,运用仲景在《伤寒论》中阐明的“扶阳气”... 吾师侯平玺教授临床近 4 0载 ,擅于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临床治癌突出“扶正祛邪”大法 ,与人合作研制成“复方冰麝抗癌注射液 (及丸 )攻邪消癌 (另文总结 ) ;更多用扶正以“化积” ,运用仲景在《伤寒论》中阐明的“扶阳气”、“存阴液”的法则治疗各类、各期癌症病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平玺 治疗 癌症 中医药疗法 “扶阳气” 存阴液 治则
下载PDF
略论《伤寒论》“存阴液”的意义
6
作者 莫太安 《四川中医》 1993年第5期4-6,共3页
张仲景根据外感热病演变过程中阴阳胜负之特点,认为伤寒之邪不但能化寒伤阳,亦能化热伤阴,在强调扶阳气的同时,也重视存阴液。《伤寒论》中用:“胃中水竭”、“阴虚”、“心烦”、“亡津液”、“舌上燥而渴”、“反无汗”等来描述外感... 张仲景根据外感热病演变过程中阴阳胜负之特点,认为伤寒之邪不但能化寒伤阳,亦能化热伤阴,在强调扶阳气的同时,也重视存阴液。《伤寒论》中用:“胃中水竭”、“阴虚”、“心烦”、“亡津液”、“舌上燥而渴”、“反无汗”等来描述外感热病中耗伤阴液的病理现象和临床表现,并将益阴方药巧妙地化裁于寒热温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存阴液
下载PDF
侯平玺运用仲景“扶阳气”、“存阴液”法则治疗癌症的经验
7
作者 马璋玲 《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1年第6期4-6,共3页
关键词 癌症 张仲景 扶阳气 存阴液 治法
下载PDF
炙甘草在《伤寒论》中的运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崔文臣 《山东中医杂志》 2010年第11期796-796,共1页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融理法方药为一炉的重要医学著作。在整部书中,始终贯穿着张仲景"扶阳气、存阴液"的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仅就《伤寒论》中对炙甘草的广泛、灵活运用,足可以得到明确的印证。《伤寒论》一书共397条,除重复和佚方...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融理法方药为一炉的重要医学著作。在整部书中,始终贯穿着张仲景"扶阳气、存阴液"的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仅就《伤寒论》中对炙甘草的广泛、灵活运用,足可以得到明确的印证。《伤寒论》一书共397条,除重复和佚方外,计112方。据笔者统计,其中运用炙甘草(包括用生甘草二方)的方剂共用有67方(佚方除外),占《伤寒论》载方的60%。现列表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扶阳气 存阴液
下载PDF
浅谈“温病下不嫌早”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映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6年第5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温病治疗 金元时期 存阴液 刘河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