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2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思邈大医之精内涵探赜
1
作者 陈晓林 林怡 李晓梅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第3期104-106,F0003,共4页
大医之精是孙思邈医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蕴含着丰富深邃的内涵,不仅表现在《大医精诚》,更体现在《大医习业》当中。其内涵包括业医须精,精为医本;精专博通,强基固本;用心精微,智圆行方三个方面,从理论知识和临证诊疗提出了具... 大医之精是孙思邈医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蕴含着丰富深邃的内涵,不仅表现在《大医精诚》,更体现在《大医习业》当中。其内涵包括业医须精,精为医本;精专博通,强基固本;用心精微,智圆行方三个方面,从理论知识和临证诊疗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孙思邈不仅是大医之精的倡导者,也是亲身实践者。探寻大医之精内涵,能激励当今医者精进医术,汲取经典医籍智慧,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大医 医术 医德
下载PDF
孙思邈《千金方》辨治㖞僻病证特点浅析
2
作者 罗艳超 徐峰 《四川中医》 2024年第3期64-68,共5页
㖞僻病指口眼歪斜类疾病,《千金方》书中对㖞僻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处方用药及选穴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文通过梳理《千金方》中㖞僻病证治相关原文,针对不同治法,分析其用药选穴规律,对孙思邈治疗㖞僻病的特点总结。孙思邈继承《灵枢·... 㖞僻病指口眼歪斜类疾病,《千金方》书中对㖞僻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处方用药及选穴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文通过梳理《千金方》中㖞僻病证治相关原文,针对不同治法,分析其用药选穴规律,对孙思邈治疗㖞僻病的特点总结。孙思邈继承《灵枢·经筋》“经筋之病,寒则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思想,认为㖞僻病为风寒湿邪侵袭经筋;脏腑虚寒伤风;营卫不和,经筋失养所致,为脏腑虚寒,络虚邪滞,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以方药为主,佐以针灸外敷等,该特点对现今临床㖞僻病治疗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方》 孙思邈 㖞僻病 口眼㖞斜 面瘫
下载PDF
何以为药王:明代“药王孙思邈”民间信仰形成探略
3
作者 汪翔 郭静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3期206-214,共9页
孙思邈被民众奉为“药王”并非当代之事,而是发端于明代,经过韦慈藏、孙思邈两位医药人物形象的发展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历史现象。明代前期,韦慈藏与孙思邈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同等重要;明代中期,孙思邈逐渐显现出后发优势,而韦慈藏形象未... 孙思邈被民众奉为“药王”并非当代之事,而是发端于明代,经过韦慈藏、孙思邈两位医药人物形象的发展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历史现象。明代前期,韦慈藏与孙思邈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同等重要;明代中期,孙思邈逐渐显现出后发优势,而韦慈藏形象未有更进一步发展;明代中后期,孙思邈“药王”名号的出现与“孙思邈何以为药王”理论阐释的跟进,为其名号在民间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医药人物形象背后属性的变化,是孙思邈最终取代韦慈藏的关键因素;医家医史与民间医药祭祀的良性互动,推动“药王孙思邈”名号的形成与行之久远;地方官府为“药王孙思邈”信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颇为宽松的政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民间信仰 药王 韦慈藏 孙思邈
下载PDF
孙思邈的养生十法
4
作者 范军铭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4年第1期79-79,共1页
据传孙思邈活了100多岁,不管具体年龄是多少、是否准确,他在历史上都是以长寿闻名的。不妨跟他学一学这10招养生法,都很简单。1.干梳头: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头部有很多重要... 据传孙思邈活了100多岁,不管具体年龄是多少、是否准确,他在历史上都是以长寿闻名的。不妨跟他学一学这10招养生法,都很简单。1.干梳头: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梳发”,可以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养生法 手掌 白发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角下孙思邈相关研究可视化分析
5
作者 王一丹 《文化产业》 2024年第11期160-162,共3页
现通过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孙思邈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研究趋势进行梳理分析,展望未来研究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在孙思邈相关研究领域发文的作者较分散,未形成有显著学术影响力的核心研究团队;发文机构间存在一定的合... 现通过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孙思邈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研究趋势进行梳理分析,展望未来研究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在孙思邈相关研究领域发文的作者较分散,未形成有显著学术影响力的核心研究团队;发文机构间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整体合作并不紧密。数字人文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将计算与数字技术融入人文学科,运用新方法、新视角和新技术解决传统人文研究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在学科的交叉领域进行更广泛与深层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可视化分析 人文研究 孙思邈 学术影响力 人文学科 研究团队 交叉领域
下载PDF
孙思邈·这个老头活成了精
6
作者 急脚大师 《作文(5-6年级适用)》 2024年第2期22-23,共2页
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但不能分娩,太医们都束手无策。焦急的唐太宗李世民从一个大臣口中得知神医孙思邈,便立刻派人请他进宫。老人诊断病情后,只施了一针,皇后就顺利地产下了婴儿。
关键词 唐太宗李世民 长孙皇后 孙思邈
下载PDF
阐释药王学术思想 汇集后世研究成果——写在《孙思邈研究集成》出版之际 被引量:2
7
作者 温长路 钱超尘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孙思邈 孙思邈研究集成
下载PDF
论孙思邈的饮食养生观 被引量:6
8
作者 潘海强 郭殿彬 +1 位作者 杨涛 吴鸿洲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3期188-190,共3页
孙思邈在中国养生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主张饮食要因时而宜,五味调和,食不过饱,尤其要禁夜食;就餐前后当使心气平和,不生烦恼;餐后应漱口以保护牙齿,还需摩腹散步以助消化。他认为老年人肠胃皮薄,故饮食应忌多忌杂,尤其是长夏之际,... 孙思邈在中国养生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主张饮食要因时而宜,五味调和,食不过饱,尤其要禁夜食;就餐前后当使心气平和,不生烦恼;餐后应漱口以保护牙齿,还需摩腹散步以助消化。他认为老年人肠胃皮薄,故饮食应忌多忌杂,尤其是长夏之际,不可进食肥甘厚腻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 养生 《内经》 儒家 道家 佛教 孙思邈
下载PDF
孙思邈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钟伟才 潘颖宜 +4 位作者 李文龙 杨延龙 郭晨旭 江寒沁 朱国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523-1524,共2页
消渴病在中医学中早有记载,类似于现代医学之糖尿病,虽属慢性疾病,但其危害性极高。孙思邈作为隋唐时期的中医药大家,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均设有治疗消渴病的专篇,其遣方用药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为了更好地指导临... 消渴病在中医学中早有记载,类似于现代医学之糖尿病,虽属慢性疾病,但其危害性极高。孙思邈作为隋唐时期的中医药大家,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均设有治疗消渴病的专篇,其遣方用药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对孙思邈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作了初步探讨。归纳为以下9个方面:审证求因、因证选药;清热滋阴、苦甘并用;清热为主、不乏温阳;分治三焦、清上中下;食疗药治、长服清养;同气相求、以脏补脏;血肉有情、填髓补精;用生鲜药、浸泡捣汁;善用药引、变化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病 用药规律 孙思邈
下载PDF
孙思邈养生方法考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宏 张中豹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3-87,共5页
孙思邈的养生方法由养性、劳形、饮食、房中和禁忌5个基本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养性的内容主要是道德、情绪(心理)和习惯的修养及其养生效用,劳形的内容主要是身体运动对增强体质的作用以及导引、行气等操作方法,饮食方法的内容主... 孙思邈的养生方法由养性、劳形、饮食、房中和禁忌5个基本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养性的内容主要是道德、情绪(心理)和习惯的修养及其养生效用,劳形的内容主要是身体运动对增强体质的作用以及导引、行气等操作方法,饮食方法的内容主要是饮食养生的原则、食物的选择、饮食习惯和饮食疗法,房中的内容主要是养生的性生活原则及其保健方法,禁忌的内容主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疾病的各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养生 中医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从孙思邈的《千金方》看老年人的养生与防病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春妮 罗永兵 冉川莲 《江苏中医药》 CAS 2004年第10期20-21,共2页
孙思邈《千金方》在老年人养生防病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与方法 ,提出老年人的养生与防病应强调养身与养性并重 ,顺应自然环境而养生 ,提倡运动、强调按摩 ,注重食养与食疗等。孙氏关于老年人养生防病治病的论述 ,实为后世提供了很好的借... 孙思邈《千金方》在老年人养生防病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与方法 ,提出老年人的养生与防病应强调养身与养性并重 ,顺应自然环境而养生 ,提倡运动、强调按摩 ,注重食养与食疗等。孙氏关于老年人养生防病治病的论述 ,实为后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为当今的老年养生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千金方》 老年人 养生与防病
下载PDF
孙思邈治痹思想探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会军 冯福海 张二中 《江苏中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4-15,共2页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其治痹的学术思想主要反映在其代表作《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从这两部书的有关章节中可以总结出:孙氏治痹重视虚损,创立了风毒学说;治痹注重扶助阳气,重用辛热之品;治痹"杂合以治"...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其治痹的学术思想主要反映在其代表作《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从这两部书的有关章节中可以总结出:孙氏治痹重视虚损,创立了风毒学说;治痹注重扶助阳气,重用辛热之品;治痹"杂合以治",汤膏丸散并用;创立治痹名方,妙用药物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中医药疗法 孙思邈
下载PDF
孙思邈学术创新思想及其对医学的贡献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寨华 袁立霞 杨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14-816,共3页
关键词 孙思邈 学术创新 医学贡献
下载PDF
孙思邈治疗月经不调学术特色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宏利 何嘉琳 马宝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756-757,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稳定中医调经疗效。方法:解构《千金方》月经不调篇,并结合临床体会,探析孙思邈对月经不调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结果:孙思邈调经学术特色鲜明,有多方面与现今不同,主要有:①病机上强调"胞中风寒"、"忧恚&... 目的:为了提高稳定中医调经疗效。方法:解构《千金方》月经不调篇,并结合临床体会,探析孙思邈对月经不调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结果:孙思邈调经学术特色鲜明,有多方面与现今不同,主要有:①病机上强调"胞中风寒"、"忧恚"内伤、"产""堕"瘀血导致月经失调;②治法上,善于攻下化瘀,慎用补益,善用辛热,寒温并用。结论:孙思邈独特的调经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值得现今妇科同仁传承、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月经不调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孙思邈医学求索之路对当今中医教育模式的启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慧凤 谭春雨 梁尚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0-482,共3页
文章比较地系统介绍了《千金方》成书的历史背景及孙思邈的医学求索经历,认为两汉以来数百年医学探索积累为《千金方》的成书打下继承扬弃基础,而聪慧过人,广博的知识,对生命的关爱,对医学的执著,勤奋不怠等皆是孙思邈能够完成《千金方... 文章比较地系统介绍了《千金方》成书的历史背景及孙思邈的医学求索经历,认为两汉以来数百年医学探索积累为《千金方》的成书打下继承扬弃基础,而聪慧过人,广博的知识,对生命的关爱,对医学的执著,勤奋不怠等皆是孙思邈能够完成《千金方》的个人因素。联系当今中医学发展现状,我们应当认真反思借鉴孙思邈的这种医学成才之路,才有可能走出百年来日趋严峻的中医学人才培养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千金方 文化背景 教育模式
下载PDF
试论孙思邈中医心理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被引量:6
16
作者 曾凤 梁蕾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8-80,i001,共4页
中医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但其起源可追溯到秦汉 时期的《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多有阐发,使之不断发展成熟,唐 代孙思邈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文章从形神相即、养神为先与... 中医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但其起源可追溯到秦汉 时期的《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多有阐发,使之不断发展成熟,唐 代孙思邈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文章从形神相即、养神为先与祝由三个方面概括 论述了孙思邈中医心理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中医心理学理论 基本特点 心理活动
下载PDF
孙思邈中医心身医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健 郭丽娃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8-200,共3页
孙思邈的中医心身医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效法《黄帝内经》,从“七情内伤”立论,倡“痰热相感”说;提出中医心身疾病的分类方法;认为女性一生可因特殊的生理、心理变化而罹患各种心身疾病,并提出女性妊娠、产后心身疾病的相关治... 孙思邈的中医心身医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效法《黄帝内经》,从“七情内伤”立论,倡“痰热相感”说;提出中医心身疾病的分类方法;认为女性一生可因特殊的生理、心理变化而罹患各种心身疾病,并提出女性妊娠、产后心身疾病的相关治则与方药;重视儿科心身疾病的预防,并提出了儿童痫证的辨证方法及相关方药;强调中医心身疾病的食养食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心身医学 七情内伤 痰热相感 孙思邈
下载PDF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英译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永 王文静 +2 位作者 王萱 王丹 王治梅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9期158-160,共3页
分析《备急千金要方》英译现状,梳理译文问题和成因,积极探索可以借鉴的应对策略,指出在中医药对外交流中,《备急千金要方》相关翻译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处于早期翻译探索阶段,其译文推广还存在诸如译文版本稀缺,术语译名不统一,甚... 分析《备急千金要方》英译现状,梳理译文问题和成因,积极探索可以借鉴的应对策略,指出在中医药对外交流中,《备急千金要方》相关翻译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处于早期翻译探索阶段,其译文推广还存在诸如译文版本稀缺,术语译名不统一,甚至误译等现象。因此,构建《备急千金要方》文化经典术语译名平行语料库,进一步补充世中联和WHO西太区制定的中医译名标准化方案(《备急千金要方》方面),为《备急千金要方》等中医药文化典籍翻译提供借鉴,以促进孙思邈中医药文化国际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 现状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孙思邈在老年养生方面的学术贡献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树明 李萍 李琳 《吉林中医药》 2012年第12期1284-1285,共2页
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系统地整理了先秦、两汉诸家的养生经验,结合佛、道等养生成就,立专篇如《养性》《辟谷》《退居》《补益》等论述养生,内容丰富。养老是在养生的基础上对老年人提出的更具体的养生原则,... 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系统地整理了先秦、两汉诸家的养生经验,结合佛、道等养生成就,立专篇如《养性》《辟谷》《退居》《补益》等论述养生,内容丰富。养老是在养生的基础上对老年人提出的更具体的养生原则,孙思邈非常重视老年人养生方法,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重视养性,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导引按摩,注重个人卫生等对老年人养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老年养生 学术贡献 养性 饮食 起居 导引按摩
下载PDF
孙思邈十类隔物灸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锋 周宇 +1 位作者 吴鹏 王笑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13-1715,共3页
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既集唐代前医学之大成,又是对诸多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总结创新。该书重视灸法,将灸法推入唐代新高度,为我国灸法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倡立丰富的隔物灸,灸材掺药作为隔物灸的材料,扩... 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既集唐代前医学之大成,又是对诸多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总结创新。该书重视灸法,将灸法推入唐代新高度,为我国灸法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倡立丰富的隔物灸,灸材掺药作为隔物灸的材料,扩大了艾灸材料学内容及艾灸方法的适应证和治疗范围,对于后世艾条灸、雷火针、太乙针等新灸法诞生之启发和影响巨大,成为后世灸法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其创立的隔盐灸、隔泥灸、隔蒜灸、隔豆豉饼灸、隔薤灸、隔面灸、隔附子灸、隔葶苈子灸、隔商陆灸、隔苇管灸等十类隔物灸之学术方法、临床应用进行阐述,冀望在总结其灸法学术思想的同时,为今日新的隔物灸应用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隔物灸 临床应用 孙思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