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孙晟在隋突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治川
-
机构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529-532,共4页
-
文摘
针对突厥汗国的军事进攻,隋朝采用长孙晟的合弱离强,远交近攻等策略,促使突厥汗国内部分裂,实力削弱,将隋突关系带到了和平时期。在两国关系缓和之际,他多次出使东突厥汗国,凭借过人的智谋,消除了两国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确保两国邦交的正常化。实践证明他的外交策略为隋突关系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关键词
长孙晟
隋突关系
离强合弱
远交近攻
外交策略
-
Keywords
Zhangsun Sheng
relation between Sui dynasty and Turkic khanates
unite the weak and alienate the strong
befriend the far and attack the near
diplomatic strategy
-
分类号
K8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论长孙晟“离强合弱”理论体系的构成及其作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崔明德
-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73-76,共4页
-
文摘
隋初严峻的民族关系形势,迫切呼唤新的民族关系理论的出现,对突厥情况了如指掌的长孙晟提出的“离强合弱”理论,经不断深化与完善,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既建立在突厥内部各统强兵、都称可汗、外示和谐、内怀猜忌的旧格局基础上,又建立在突厥内部经过分化、聚合、归隋新格局以及隋朝故意制造对立面的基础之上;它的深化过程,也是隋王朝与突厥斗争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这一理论之所以会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效果,主要是其思想资料的真实性,理论本身的完善和得到了隋文帝的支持。
-
关键词
长孙晟
离强合弱
隋文帝
削弱突厥势力
-
分类号
K8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论长孙晟的历史作用
- 3
-
-
作者
杨力军
-
机构
晋东南师专政史系
-
出处
《晋东南师专学报》
1997年第4期54-56,60,共4页
-
文摘
隋文帝杨坚代周建隋之物,面对国内餐复杂的形势,首先把注意力放在了解决突厥问题上。在解决突厥问题中,长孙晟提出了“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军事外交策略,并亲自实践了这一策略。有效地解除了突厥对隋朝的威胁,为隋初的社会稳定创造了条件。
-
关键词
历史作用
隋朝
隋文帝杨坚
长孙晟
突厥
外交策略
-
分类号
K2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隋开皇十九年所建“横堑”工程地理位置初探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艾冲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西夏研究》
2021年第4期100-105,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地理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18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开皇十九年(599),隋朝在河曲地域为突厥启民可汗部众游牧区构建南、北两道“横堑”,既作为其游牧区域的屏障(北线),也作为其游牧区与农耕区的地标设施(南线)。南线“横堑”大约自今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乡方家海子村向西,历经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鄂托克前旗南部,止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黄河东岸;又经巴拉素镇何家梁村向东,历经榆阳区东部、佳县北部而抵达黄河西畔。北线“横堑”自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向西,历经达拉特旗西部诸乡镇南部,以及杭锦旗独贵特拉镇南部,终止于今呼和木都镇附近的黄河东岸;再经由王爱召镇门肯梁村向东,历白泥井镇、吉格斯太镇之南部,抵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北部黄河西岸。隋朝“横堑”在特定时期发挥了保护突厥启民可汗部众的安全与游牧经济的作用。
-
关键词
“横堑”
启民可汗
长孙晟
-
分类号
K2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南唐党争评述——与任爽同志商榷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杜文玉
-
机构
渭南师专政史系
-
出处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Z1期54-61,共8页
-
文摘
本文主要探讨南唐党争问题,对任爽同志的观点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看法。一认为党争不是贯穿于南唐统治之始终,而是主要在元宗统治时期;二、两党的分野不是以地域不同为标准,而是以政治观点的分歧为界线;三认为宋党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和孙党具有政治上的保守性的观点是不妥的,宋党的排外性与地域并无必然联系;四评述了党争对南唐社会的影响,补充了其论述之不足。
-
关键词
宋齐丘
冯延
孙晟
潘佑
徐铉
钓矶立谈
元宗
查文徽
魏岑
乔匡舜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隋唐漠南碛口考释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施一揆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历史地理》
1983年第1期187-188,共2页
-
文摘
碛口,是隋唐时期入漠北道南口,是控制大漠南北的要地。《隋书》卷五十一《长孙晟传》:“(仁寿)三年(603年)……达头众大溃,西奔吐谷浑。晟送染干安置于碛口。事毕入朝,遇高祖崩。”《旧唐书》卷六十七《李碛传》:贞观三年(629年)(勣)为通漠(一作“汉”)道行军总管,至云中,与突厥颉利可汗兵会,大战于白道。
-
关键词
行军总管
大漠南北
碛口
长孙晟
漠南
达头
《旧唐书》
染干
-
分类号
K
[历史地理]
-
-
题名长孙皇后籍贯小考
- 7
-
-
作者
黄河舟
-
出处
《人文杂志》
1986年第2期93-93,共1页
-
文摘
近读两唐书,发现对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籍贯的记载有牴牾。《新唐书·后妃传》云:“太宗文德皇后,河南洛阳人。”而《旧唐书·后妃传》则谓长孙皇后系“长安人”。两说究竟孰是?本文拟考辨之。 如何确定一个人的籍贯?一般是以其祖居地或本人出生地为准的。据此,则考察长孙皇后的出生地及其父、祖辈的居住地,当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
关键词
长孙皇后
长孙晟
长安
公元
突厥
出生地
文德
祖居
孝武帝
旧唐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宋齐丘
- 8
-
-
作者
杜文玉
罗勇
-
出处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8年第3期63-69,共7页
-
文摘
五代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舞台上,各出现了一位德高望重、众所瞩目的政治人物,即中原的冯道和南唐的宋齐丘。对于前者,尽管学术界褒贬不一,但毕竟作了一定的研究,而对于后者,目前尚无专文论及。本文通过对宋齐丘一生的研究,试对其作一全面的历史评价,谬误之处望学界同人指正。
-
关键词
宋齐丘
专文
烈祖
孙晟
五代时期
立谈
查文徽
徐温
魏岑
李徵古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唐太宗皇后长孙氏
- 9
-
-
作者
金秀珍
-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7-19,52,共4页
-
文摘
太宗皇后长孙氏,长安人,是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她少小的时候就喜爱读书,并深识礼法。十三岁时就入宫为太宗之嫔。武德元年(公元618)封为秦王妃。九年(626)“玄武门之变”后,秦王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她被封为皇太子妃。不久,李世民即皇帝位,她被立为皇后。
-
关键词
长孙氏
秦王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
右骁卫将军
皇太子妃
长孙晟
豫章公主
谏议
立政殿
李渊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隋对突厥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
- 10
-
-
作者
于全青
-
机构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
出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6-19,共4页
-
文摘
突厥在公元6世纪到8世纪时,曾普遍活跃于中国的西北和北方草原区域。进入隋代,针对突厥内部为争夺可汗正统而产生的尖锐矛盾,隋朝君臣利用"远交近攻,离强合弱"、和亲等民族政策,以及突厥自身政治经济上的离散性等弱点,成功地使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突厥汗国,削弱了突厥人的实力,继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隋朝自立国起就面临的北部边疆危机问题。
-
关键词
隋
突厥
民族政策
隋文帝
长孙晟
离强合弱
-
Keywords
Sui Dynasty the Turks nationality Policies
Emperor Wen Zhangsun Sheng unite theweak and alienate the strong
-
分类号
K2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好弓要松弦
- 11
-
-
作者
郝金红
-
出处
《政工学刊》
2016年第8期88-88,共1页
-
文摘
长孙晟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神箭手。40岁那年,他收了一名徒弟。教他学习射箭。一天,长孙晟带着徒弟去弓箭坊买弓。进得弓箭坊,徒弟一眼就看见屋子中央的柜台上摆放着一张样式精美的弓,弓弦绷得紧紧的,弦上架着一支箭,从木质到雕花,完全符合一张好弓的要求。
-
关键词
长孙晟
南北朝时期
一支箭
张弦
靶位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一箭如何“双”雕
- 12
-
-
作者
艾嘉
-
出处
《快乐作文(中年级版)》
2017年第1期84-85,共2页
-
文摘
金文形体上部是嘴巴朝左的一对鸟,下面是一只右手,意思就是一只手捉住了两只鸟,这就叫作“双”。篆文沿袭了金文形体。
-
关键词
长孙晟
突厥人
一只手
酒过三巡
字海
方孔
一支箭
利箭
-
分类号
H12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隋朝对突厥“近攻远交,离强合弱”政策的背景及实施
- 13
-
-
作者
朱敬玮
-
机构
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6期95-96,共2页
-
文摘
隋朝时期为处理与突厥关系,长孙晟最早将"近攻远交,离强合弱"作为一项民族政策提出来,并逐步形成理论体系.本文从长孙晟的经历、突隋关系和突厥内部状况三个方面分析"近攻远交,离强合弱"政策背景,并且论述隋朝对突厥实行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近攻远交,离强合弱"政策对隋朝处理民族关系以及对后世民族政策的制定具有很大的影响和意义.
-
关键词
"近攻远交
离强合弱"
长孙晟
突厥
隋朝
-
分类号
K2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一箭双雕
- 14
-
-
作者
刘震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必读)》
2023年第8期59-59,共1页
-
文摘
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遂一发双贯焉。释义一箭双雕:发一枚箭能射中两只大鸟,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
关键词
一发双贯
一箭双雕
长孙晟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边疆与民族──历史断面研考》读后
- 15
-
-
作者
蔡家艺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1995年第2期110-111,共2页
-
文摘
《边疆与民族──历史断面研考》读后蔡家艺马大正撰著的《边疆与民族─历史断面研考》一书,最近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近十多来有关边疆史地、民族史方面研究论文的结集,收录论文共有18篇,近26万字。分上、下两篇。有关边疆史地的研究论文,基本上...
-
关键词
边疆史地研究
边疆政策
边疆史地学
长孙晟
研考
民族史
中国古代
卫拉特蒙古
土尔扈特
爱国主义精神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丝路向西:从张掖到玉门关
- 16
-
-
作者
杨献平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江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123,共12页
-
文摘
作为甘州的张掖西汉时代开辟的疆域,意思是“张中国之腋(掖)”,这是汉武帝的想法,也就是从这个时代起,张掖-甘州,就成为了河西走廊的一个重要城镇。宋元时期,此地设甘州路,明朝则是整个甘肃的治所所在,当然,斯时的“甘肃”,疆域也没有现在的大,清时期称为甘州府,后来还叫甘凉道。这一座城市,起先抵达的人不一定是长孙晟,但长孙晟对于西域的了解。
-
关键词
长孙晟
玉门关
甘州
河西走廊
宋元时期
张掖
甘凉道
汉武帝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隋初对突厥政策简析
- 17
-
-
作者
王冠尧
-
机构
保定学院
-
出处
《新丝路(下旬)》
2020年第2期248-248,共1页
-
文摘
突厥自六世纪中叶崛起后,采取武力手段积极向外扩张,收服了塞外的众多少数民族,构建起了庞大的突厥帝国,并时常南下掠夺,给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政权造成了严重的困扰。隋代周后,突厥仍侵扰不断,隋文帝便采纳长孙晟的的建议,分化和军事抵抗并举,削弱了突厥势力,消除了隋朝北部边患,从而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交往中处于主导地位。
-
关键词
突厥
隋朝
外交
长孙晟
-
分类号
K2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一箭双雕
- 18
-
-
作者
于大力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3年第7期98-98,共1页
-
文摘
一只箭射中两只雕,比喻武艺高超,后来也用以表示做事一举两得。这个成语出自《北史·长孙晟传》。【原文】晟字季晟,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矫捷过人。年十八,仕周为司卫上士。初未知名,唯隋文帝一见深异焉,谓曰:'长孙武艺逸群,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
-
关键词
长孙晟
季晟
司卫
神庆
摄图
千金公主
一发双贯
汝南
孙晨
君长
-
分类号
H136.3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一箭双雕
- 19
-
-
作者
一行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少儿国学》
2021年第10期21-23,共3页
-
文摘
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留下了“千古贤后”的美名;她的哥哥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最信任的贤臣之一。他们的父亲长孙晟是北朝时期的一代名将,还为后人贡献了一个很名的成语——一箭双雕。
-
关键词
唐太宗李世民
北朝时期
贞观之治
一代名将
长孙无忌
长孙晟
-
分类号
G624.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国恨家仇以诗殒命的大义公主
- 20
-
-
作者
黄益群
-
出处
《炎黄纵横》
2015年第11期56-58,共3页
-
文摘
南北分治送女和亲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公元577年,雄才大略的周武帝宇文邕终于灭掉了北齐,统一了北方,次年,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出兵攻打突厥时,却因劳累过度而殁。随之继位的宇文赟,胸无大志,只知道声色犬马,导致北周王朝面临着严峻局势。公元578年冬,突厥军队又一次侵扰北周边境,围攻酒泉,北齐人高宝宁也由营州南下,
-
关键词
宇文赟
周王朝
高宝宁
宇文邕
沙钵略可汗
营州
昌期
长孙晟
中国历史
突利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