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孙犁晚年咏物散文的感发
1
作者 何洁 《天中学刊》 2018年第6期93-97,共5页
对孙犁散文中的感发研究,目前学界只有部分研究者在分析具体篇目时稍有提及,进一步的分析仍有待深入。"感发"不仅是孙犁晚年文体选择和散文理论建设的结果,也是其散文创作的重要方法。孙犁咏物散文正是他晚年感发体物的结果:... 对孙犁散文中的感发研究,目前学界只有部分研究者在分析具体篇目时稍有提及,进一步的分析仍有待深入。"感发"不仅是孙犁晚年文体选择和散文理论建设的结果,也是其散文创作的重要方法。孙犁咏物散文正是他晚年感发体物的结果:心有郁结,遇有景(物),遂成文字。其中包含着心与物的关系,昭示了晚年孙犁如何体物。孙犁咏物散文的叙事模式正是他感物方式的结果:通过物与心的契合点来感知物,并以物贯穿散文,在时空的转变模式中加强情感的稳定性,以及利用与物有关的细节来展现人的形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晚年 咏物散文 感发 叙事模式
下载PDF
论孙犁晚年咏物散文中的移情现象
2
作者 何洁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4期89-93,共5页
咏物散文中的移情现象尚未在孙犁晚年的研究中被论及。与孙犁早期创作的散文相比,移情现象是孙犁晚年咏物散文所独有的:以自身情感的移注来体验物的品格与生命,在联想中建构物理与人情间的相互联系。移情作用是感知形象的审美方式,也是... 咏物散文中的移情现象尚未在孙犁晚年的研究中被论及。与孙犁早期创作的散文相比,移情现象是孙犁晚年咏物散文所独有的:以自身情感的移注来体验物的品格与生命,在联想中建构物理与人情间的相互联系。移情作用是感知形象的审美方式,也是咏物文学创作中抒情言志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孙犁晚年咏物散文中移情现象的表现、所移之情,以及移情的方式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意义的指归不仅是孙犁晚年的个人体验和情感心志,而且展现了他在散文中咏物写心所持有的联想方式和文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晚年 咏物散文 移情现象 联想方式
下载PDF
他者压迫与自我救赎——论孙犁晚年创作
3
作者 王百伶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5-78,共4页
文革后的孙犁,将创作筑基在历史和自己人生经历上,重新讲述"过去的故事"。在他这一时期的文学世界中,一直存在着"自我"与"他者"的两极对立。面对着权力世界中的人物与城市的"他者"压迫,孙犁将&... 文革后的孙犁,将创作筑基在历史和自己人生经历上,重新讲述"过去的故事"。在他这一时期的文学世界中,一直存在着"自我"与"他者"的两极对立。面对着权力世界中的人物与城市的"他者"压迫,孙犁将"自我"救赎的目光投向了另一时间和空间组合而成的"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孙犁 他者压迫 自我救赎
下载PDF
晚年孙犁的道德自觉
4
作者 陈非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3期29-33,共5页
正心诚意,培植情操;坚守人格,洁身自好;立己达人,倡明义理——是晚年孙犁道德自觉的具体表现。这种道德自觉,与他早年对乡土传统文化的感知与体验、革命年代的怀笔从戎、反思"文革"的人性沦陷密切相关。晚年孙犁在道德传统&qu... 正心诚意,培植情操;坚守人格,洁身自好;立己达人,倡明义理——是晚年孙犁道德自觉的具体表现。这种道德自觉,与他早年对乡土传统文化的感知与体验、革命年代的怀笔从戎、反思"文革"的人性沦陷密切相关。晚年孙犁在道德传统"花果飘零"之时的"灵根自植",为时代与文化守护了尊严,树立了风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孙犁 道德 自觉
下载PDF
生趣与死意──晚年孙犁的生命意识解读
5
作者 叶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31-135,共5页
衰老之于作家孙犁是一个转捩,在其身上这种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内在心态的种种波动、演化,是解读晚年孙犁生命意识的鲜明症候。从其晚年著述不时表达的"生趣"和偶尔流露的"死意"中,可以窥见他那几乎不为人知的心理深... 衰老之于作家孙犁是一个转捩,在其身上这种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内在心态的种种波动、演化,是解读晚年孙犁生命意识的鲜明症候。从其晚年著述不时表达的"生趣"和偶尔流露的"死意"中,可以窥见他那几乎不为人知的心理深层。由"文革经验"感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在极度孤寂中流露出生趣体悟,以及基于大失望的死之神往,是晚年孙犁传达生命意识的三个主要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孙犁 生命意识 “文革经验”
下载PDF
失望与愤激──论晚年孙犁的内心世界
6
作者 叶君 《绥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3-76,共4页
随着"文革"十年浩劫的结束,作家孙犁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此时,他已然步入生命的晚途。文革经验、无以抗拒的生命衰老及其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成为晚年孙犁所有言说的内在规约。综观孙犁晚年的创作,"失望"... 随着"文革"十年浩劫的结束,作家孙犁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此时,他已然步入生命的晚途。文革经验、无以抗拒的生命衰老及其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成为晚年孙犁所有言说的内在规约。综观孙犁晚年的创作,"失望"与"愤激"是弥漫其间的两种主要情绪,分别对应着其文革经验和步入人生晚途的生命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孙犁 文革经验 愤激
下载PDF
《晚年孙犁研究》学术方法论
7
作者 孟改正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2-64,共3页
阎庆生教授的《晚年孙犁研究》,以"晚年"为研究视角,通过文本细读把握孙犁核心精神,采用历史与逻辑并重的研究思路,情理交融、多学科方法全面解读,以其富有特色的独创性、学理性与浓郁别致的情采受到文学评论界普遍关注和好... 阎庆生教授的《晚年孙犁研究》,以"晚年"为研究视角,通过文本细读把握孙犁核心精神,采用历史与逻辑并重的研究思路,情理交融、多学科方法全面解读,以其富有特色的独创性、学理性与浓郁别致的情采受到文学评论界普遍关注和好评。其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态度也带给我们若干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孙犁研究》 精神核心 学术方法
下载PDF
晚年孙犁简论 被引量:4
8
作者 丛正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文化大革命”前孙犁长期搁笔的根本原因是其“不合时宜”,且不愿迎合“时宜”。“文化大革命”中孙犁“置之死地而后生”,抗日战争与“文化大革命”在他心中形成了二大心理情结。这构成了晚年孙犁创作强大的内驱力,并规定了其作品... “文化大革命”前孙犁长期搁笔的根本原因是其“不合时宜”,且不愿迎合“时宜”。“文化大革命”中孙犁“置之死地而后生”,抗日战争与“文化大革命”在他心中形成了二大心理情结。这构成了晚年孙犁创作强大的内驱力,并规定了其作品的基本内容、基本意旨──晚年孙犁的散文观、散文面貌和严谨到苛刻程度的现实主义态度、强烈的道义精神及其由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孙犁 二大心理情结 苛刻严谨的现实主义态度 强烈的道义精神
下载PDF
观夕阳──晚年孙犁述论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学正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1-68,共8页
观夕阳──晚年孙犁述论张学正1938年春,在“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抗日烽火中,孙犁走上了革命文学之路,至今已近六十年了。人们趋向于把“文化大革命”前的孙犁称作“老孙犁”,而把“文化大革命”后的孙犁称作“新孙犁”①。“文... 观夕阳──晚年孙犁述论张学正1938年春,在“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抗日烽火中,孙犁走上了革命文学之路,至今已近六十年了。人们趋向于把“文化大革命”前的孙犁称作“老孙犁”,而把“文化大革命”后的孙犁称作“新孙犁”①。“文化大革命”后己进入晚年的“新孙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孙犁 文化大革命 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 作家 人与人的关系 述论 文学大师 终集 战争年代
下载PDF
从物与心的维度看晚年孙犁对庄子的继承关系
10
作者 何洁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现如今不乏研究孙犁对庄子的继承关系,大都着眼闲适的人格气质和自然平淡的文风。心与物的关系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范畴,也是孙犁咏物散文中的审美维度。孙犁虽继承庄子对物的独立观照,但由于对庄子的误读使之有别于庄子对物的超脱,呈现出... 现如今不乏研究孙犁对庄子的继承关系,大都着眼闲适的人格气质和自然平淡的文风。心与物的关系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范畴,也是孙犁咏物散文中的审美维度。孙犁虽继承庄子对物的独立观照,但由于对庄子的误读使之有别于庄子对物的超脱,呈现出自己的特质。以孙犁晚年咏物散文为对象,从庄子与孙犁的感物差别入手,不仅能更直观地发现孙犁对庄子继承与超越、异与同,且更准确体察出孙犁晚年咏物散文的审美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孙犁 散文 物与心 庄子 继承关系
下载PDF
论晚年孙犁的精神返乡之旅
11
作者 孙世群 《绥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96-98,共3页
孙犁进入人生晚途最为鲜明的表征,莫过于晚年著述中流露出的精神返回意向和浓重的怀旧情绪。晚年孙犁的精神返乡之旅,主要表现在通过对故人、故事的怀念与追忆,试图回到挥洒青春热情的抗战年代。在这三种不同向度的精神返乡之旅中,凸显... 孙犁进入人生晚途最为鲜明的表征,莫过于晚年著述中流露出的精神返回意向和浓重的怀旧情绪。晚年孙犁的精神返乡之旅,主要表现在通过对故人、故事的怀念与追忆,试图回到挥洒青春热情的抗战年代。在这三种不同向度的精神返乡之旅中,凸显出一个迥别于此前形象的晚年孙犁,其写作由此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孙犁 精神返乡 文革经验
下载PDF
晚年孙犁简论
12
作者 马从正 《高校教育管理》 1997年第2期32-36,41,共6页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晚年孙犁 抗日战争时 道义精神 现实主义态度 二大心理情结 艺术个性 鲁迅 散文写作 审美情趣
下载PDF
还原一个本真的孙犁
13
作者 张学正 《文学与文化》 2017年第1期10-15,共6页
本文以孙犁六十年的创作历程为线索,论述了孙犁由激情到幻灭的重大心态变化,并对他晚年出现幻灭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作者围绕晚年孙犁评价上存在的分岐,以及晚年孙犁研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晚年孙犁 幻灭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