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将血恨付秋风”——“红色公主”孙维世之死
1
作者 沈国凡 《同舟共进》 2010年第2期39-43,共5页
"文革"中,社会上曾有一个传闻,说江青、叶群一伙人将周恩来的养女迫害死了。
关键词 孙维世 公主 周恩来 江青
下载PDF
在导演与翻译中探寻外国戏剧的中国传播--外国戏剧在华传播的重要媒介者孙维世
2
作者 费小平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4-71,共8页
中国共产党培养的第一位戏剧专家、新中国诞生的第一位女导演孙维世同志,深谙外国戏剧,她以导演和翻译家的双重身份将其传播到中国,缔结了中外戏剧的"文学因缘"。在短暂的13年艺术剧院工作生涯中,她导演了13部外国戏剧作品,... 中国共产党培养的第一位戏剧专家、新中国诞生的第一位女导演孙维世同志,深谙外国戏剧,她以导演和翻译家的双重身份将其传播到中国,缔结了中外戏剧的"文学因缘"。在短暂的13年艺术剧院工作生涯中,她导演了13部外国戏剧作品,翻译过3部外国戏剧作品和1部外国戏剧理论作品,为新中国话剧艺术的进一步现代化和外国戏剧在中国的引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外国戏剧在我国传播的重要媒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维世 导演 翻译 新中国话剧 外国戏剧 传播 媒介者
原文传递
《孙维世之妹孙新世千里寻母》一文多处与史实不符
3
作者 秦九凤 刘震 《党史纵横》 2004年第1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孙维世之妹孙新世千里寻母》 历史考证 党史 中国共产党 孙炳文 孙维世 周恩来 邓颖超 孙新世
原文传递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周恩来、邓颖超与孙维世
4
作者 刘春秀 《瞭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Z1期47-49,共3页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周恩来、邓颖超与孙维世刘春秀周恩来、邓颖超一生曾关怀、抚育过很多烈士遗孤,孙维世是其中之一。他们之间数十年的亲情,高尚纯洁,诚挚感人,使古今多少托孤育孤的故事黯然逊色。武汉巧逢收作义女孙维世,又...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周恩来、邓颖超与孙维世刘春秀周恩来、邓颖超一生曾关怀、抚育过很多烈士遗孤,孙维世是其中之一。他们之间数十年的亲情,高尚纯洁,诚挚感人,使古今多少托孤育孤的故事黯然逊色。武汉巧逢收作义女孙维世,又名孙光英。他的父亲孙炳文是在德国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维世 任锐 孙光英 孙泱 西花厅 邓大姐 卓琳 八路军办事处 龚澎 何香凝
原文传递
永久的金山、孙维世
5
作者 游默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3,共2页
音容宛在恸文坛,献艺歌台正当年。 久入油田深落户,初升旭日已弥天。 英魂碑立垂青史,魔迹影销化黑烟。 惟有风吹云雾散,方能昭雪辨沉冤。
关键词 孙维世 金山 永久
原文传递
一位真正的戏剧艺术家 纪念中国著名女导演孙维世诞辰90周年
6
作者 张奇虹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0-52,共3页
中国当代著名女导演、惨遭“四人帮”迫害致死的孙维世同志是革命烈士孙炳文的女儿,自幼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爱憎分明,小小年纪就能帮助身为我党地下工作者的妈妈送信或及时销毁秘密文件,青少年时期又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受到磨练,1... 中国当代著名女导演、惨遭“四人帮”迫害致死的孙维世同志是革命烈士孙炳文的女儿,自幼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爱憎分明,小小年纪就能帮助身为我党地下工作者的妈妈送信或及时销毁秘密文件,青少年时期又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受到磨练,14岁随母亲到上海参加由中共领导的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和东方社的进步演出活动。革命的种子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她继承了父辈的铮铮铁骨,这就是她在遭“四人帮”陷害,被投入监狱半年多时间内经受百般殴打与凌辱,誓死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基因。我敬重她革命者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格与情操,视她为我心目中的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 孙维世 女导演 戏剧艺术家 “四人帮” 诞辰 纪念 革命烈士
原文传递
陪孙维世访印
7
作者 朱榕 《百年潮》 CSSCI 2002年第7期51-52,共2页
1958年1月,我当时正在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工作,领导上让我作为翻译兼秘书陪同孙维世和阿甲两人去印度访问.他们一个是著名话剧导演,一个是著名京剧评论家.我和他们在印度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国家朝夕相处近一个月,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关键词 孙维世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话剧 剧种 印度 南亚
原文传递
忘不了的孙维世 读《唯有赤子心》
8
作者 杜高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50,共5页
2013年我所阅读的图书中,最让我珍视和欣慰,读后又让我止不住流泪和伤感的,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编著的《唯有赤子心》这本图册(新华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它是为纪念“文革”受害者——我国杰出话剧女导演孙维世诞辰91周年而编辑出... 2013年我所阅读的图书中,最让我珍视和欣慰,读后又让我止不住流泪和伤感的,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编著的《唯有赤子心》这本图册(新华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它是为纪念“文革”受害者——我国杰出话剧女导演孙维世诞辰91周年而编辑出版,由几位80后的年轻人完成的。她们不但与这位戏剧前辈从未谋面,而且相距不止一个时代。慷慨出资支持这本书的出版和纪念活动的,不是文化戏剧界的当权者,而是大庆油田一群爱戴孙维世的老职工。图册的主编颜榴是一位年轻女学者,她为图册写了一篇动人的《后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维世 中国国家话剧院 新华出版社 纪念活动 编辑出版 “文革” 大庆油田 《后记》
原文传递
悼金山并追念孙维世
9
作者 钟惦棐 《中国戏剧》 1982年第9期-,共3页
从五十年代进入八十年代,我第一次和金山重逢是在民族宫剧场门口的稠人广众之间。他贴近我说:“锣鼓敲了你二十多年!”而后边说边走,进入剧场。那天大概是看《灰色王国的黎明》吧?戏为我留下的印象已经淡忘,而这次和金山相见,却生动地... 从五十年代进入八十年代,我第一次和金山重逢是在民族宫剧场门口的稠人广众之间。他贴近我说:“锣鼓敲了你二十多年!”而后边说边走,进入剧场。那天大概是看《灰色王国的黎明》吧?戏为我留下的印象已经淡忘,而这次和金山相见,却生动地保留在我的记忆中。其后是第一届“金鸡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员 舞台 导演 孙维世 艺术家 银幕 放映幕 金山
原文传递
李伯钊、安娥、孙维世与红色文艺漫谈
10
作者 陈祖燕 《大舞台》 2022年第1期82-87,共6页
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优秀的革命女战士,同时她们又是出色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在众多的革命女性中,李伯钊、安娥、孙维世在红色岁月的洗礼下,成为耀眼的"红色明星"。李伯钊是中央苏区著名的"赤色明星&qu... 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优秀的革命女战士,同时她们又是出色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在众多的革命女性中,李伯钊、安娥、孙维世在红色岁月的洗礼下,成为耀眼的"红色明星"。李伯钊是中央苏区著名的"赤色明星""红色戏剧家"。安娥是家喻户家的《渔光曲》和《卖报歌》的词作者,也是影响田汉"左转"的"红色女郎"。"红色公主"孙维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女导演、斯坦尼拉夫斯基表导演体系在中国的传播者。李伯钊等三人以"红色文艺"闻名,她们孜孜不倦地追求革命事业,在不同的战斗环境中,为我国的红色文艺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诠释了"红色"这个符号之于革命女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艺 李伯钊 安娥 孙维世
原文传递
自古红颜多薄命——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孙维世
11
作者 孟昭庚 《世纪风采》 2007年第6期30-33,共4页
孙维世出身于革命家庭,父亲孙炳文是中共早期党员,周恩来的挚友,在大革命时期被国民党杀害。当时孙维世才6岁。母亲任锐继承丈夫未竟的事业,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家庭的熏陶下,孙维世思想进步,立志革命。在白色恐怖的上海,... 孙维世出身于革命家庭,父亲孙炳文是中共早期党员,周恩来的挚友,在大革命时期被国民党杀害。当时孙维世才6岁。母亲任锐继承丈夫未竟的事业,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家庭的熏陶下,孙维世思想进步,立志革命。在白色恐怖的上海,她小小年纪就先后隐蔽在党所领导的“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上海业余剧团”等进步文化团体,担负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维世 革命家庭 业余剧团 大革命时期 地下工作 白色恐怖 文化团体 革命工作
原文传递
孙维世与金山
12
作者 吴营洲 《各界》 2012年第5期21-21,共1页
孙维世(1921年——1968年)是烈士孙炳文的遗孤,周恩来的干女儿。1939年,18岁的孙维世随周恩来去苏联,学了6年多戏剧。
关键词 孙维世 金山 1968年 1921年 1939年 周恩来 孙炳文 烈士
原文传递
邓颖超与孙维世的母女情
13
作者 秦九凤 《福建党史月刊》 2004年第2期18-21,共4页
  1952年秋天,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到上海检查工作,会见了当时在华东幼儿园工作的周恩来表姐龚志茹.童友重逢,往事悠悠.周恩来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的同时,高度评价了表姐的育幼工作.这时,龚志茹不无惋惜地说:"美中不足的是,你们没...   1952年秋天,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到上海检查工作,会见了当时在华东幼儿园工作的周恩来表姐龚志茹.童友重逢,往事悠悠.周恩来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的同时,高度评价了表姐的育幼工作.这时,龚志茹不无惋惜地说:"美中不足的是,你们没有一个孩子……""谁说没有?"周恩来抬起头,望着邓颖超说:"我们有十个!""是的!"邓颖超心领神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维世 邓颖超 周恩来 母女
原文传递
我与外甥女孙维世
14
作者 任均(口述) 王克明(撰写) 《书摘》 2010年第12期27-31,共5页
孙维世是我二姐任锐的女儿,我的外甥女。她父亲是孙炳文。维世小时候常住在外公外婆家,也就是我父母跟前。从幼年时候第一次见面,到“文革”开始后最后一次见面,她一直管我叫“六姨”。虽然我长她一辈,却只比她大一岁,
关键词 孙维世 “文革” 孙炳文
原文传递
邓颖超与孙维世的母女情
15
作者 秦九凤 《党史纵横》 2004年第6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邓颖超 孙维世 周恩来 家庭生活
原文传递
“红色公主”孙维世命陨五角楼
16
作者 丁帆 《党史纵横》 2008年第3期26-28,共3页
记得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周恩来》中有这样一组镜头:1968年10月,周总理在办公室里看阅公安部送来的有关孙维世的死亡报告书,“在押犯孙维世于10月12日晚11时送公安部医院,诊断系蜘蛛膜下腔出血,经治疗无效,于14日下午3... 记得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周恩来》中有这样一组镜头:1968年10月,周总理在办公室里看阅公安部送来的有关孙维世的死亡报告书,“在押犯孙维世于10月12日晚11时送公安部医院,诊断系蜘蛛膜下腔出血,经治疗无效,于14日下午3时30分死亡。特此报告,王明苏修特务专案组。”周总理心情特别沉重地在孙维世死亡报告上批示并告诉秘书“马上送公安部,叮嘱他们要保护好孙维世的遗体,准备检验。”秘书奉命走后,周总理陷入回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维世 角楼 公主 《周恩来》 电影制片厂 公安部 周总理 故事片
原文传递
孙维世的故事
17
作者 张郎郎 《书摘》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女犯夜半歌声 1968年八九月份,我从北京看守所的“K字楼”搬到了五角楼。这段时期,在我们楼下的牢房里有个女犯不断地喊口号:“打倒野心家,保卫毛主席!”或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日夜不停。
关键词 孙维世 故事 马克思主义者 1968年 看守所 毛主席 女犯
原文传递
周恩来义女孙维世的坎坷人生
18
作者 秦九凤 李勇 《觉悟》 2007年第3期38-45,1,共9页
周恩来、邓颖超夫妇曾抚养过多革命烈士子女,体现了崇高的革命情谊和伟大的父爱与母爱。《周恩誊义女孙维世的坎坷人生》一文,以许多新的史料,反映了孙维世的传奇、壮丽而坎坷的革命人生,读了令人动容,深受震撼与启迪。
关键词 孙维世 坎坷人生 任锐 西花厅 孙新 对我说 就这样 叶剑英元帅 八路军办事处 令人
原文传递
孙维世上海滩初识蓝苹
19
作者 沈国凡 《书摘》 2015年第12期28-33,共6页
在上海,为了保护革命烈士的后代,通过地下党组织送到各个进步文艺团体的烈士后代不止孙维世一人,其中还包括中共情报战线上的英雄钱壮飞的女儿钱蓁蓁。她化名黎莉莉,经地下党介绍进了黎锦晖为班主的歌舞团。后来黎莉莉与徐来、王人... 在上海,为了保护革命烈士的后代,通过地下党组织送到各个进步文艺团体的烈士后代不止孙维世一人,其中还包括中共情报战线上的英雄钱壮飞的女儿钱蓁蓁。她化名黎莉莉,经地下党介绍进了黎锦晖为班主的歌舞团。后来黎莉莉与徐来、王人美成了明月歌舞团三大台柱,又同时进入电影界,成为当时上海滩上的电影红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滩 孙维世 地下党组织 革命烈士 文艺团体 歌舞团 电影界 钱壮飞
原文传递
“红色公主”孙维世传奇一生——从《演员的自我感觉》手稿谈起
20
作者 慕津锋 《传记文学》 2017年第7期77-84,共8页
能够在工作中接触到许多作家的珍贵手稿,这种机会相当难得。每次翻阅这些手稿,我都感觉自己是在与这些大师们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流。《演员的自我感觉》这部手稿,是我偶然间发现的,当时我正在整理档案库房里的文物,无意间发现了这部尘封... 能够在工作中接触到许多作家的珍贵手稿,这种机会相当难得。每次翻阅这些手稿,我都感觉自己是在与这些大师们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流。《演员的自我感觉》这部手稿,是我偶然间发现的,当时我正在整理档案库房里的文物,无意间发现了这部尘封已久的手稿。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大信封,手稿是用蓝色墨水书写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专用稿纸上的,从右往左竖排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维世 周恩来 自我感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