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文化记忆到景观意象——江南水乡孟河古镇的文化变迁与空间形态
被引量:
2
1
作者
汪瑞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31-45,共15页
作为文化记忆媒介的江南古村镇犹如一个个容器,既包含着实在的物理场域,又是功能性的栖居之所,更是象征着记忆主体观念的精神家园,已经被升华为一种符号化的地域文化景观;然而经历了多次社会转型后的江南水乡古镇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普...
作为文化记忆媒介的江南古村镇犹如一个个容器,既包含着实在的物理场域,又是功能性的栖居之所,更是象征着记忆主体观念的精神家园,已经被升华为一种符号化的地域文化景观;然而经历了多次社会转型后的江南水乡古镇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普遍存在“同质化”问题,文化记忆理论为江南水乡多重地域感知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跨越时空的判断依据。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研究江南水乡孟河古镇生生不息的变迁动因,从生态、生产、生活和仪式系统来剖析江南水乡古镇文化记忆与景观空间之间深层的转译关系和构成逻辑,可为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照样本。文化记忆是人类对自身的一切认识和反思中最深刻、最复杂、最不可或缺的参照,个体乡愁记忆的生命片断在一次次科学论证或历史求知欲的驱动下重新被唤醒、复活,上升为集体的归属和认同,其主动性和差异性转化为乡村文化记忆建构的内在原动力,最终构建的是一种基于身份认同的可持续发展的地方创生模式,它使得江南水乡几千年的历史文脉在实践、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得到延续,并走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水乡
文化记忆
景观意象
孟河古镇
文化变迁
空间形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文化记忆到景观意象——江南水乡孟河古镇的文化变迁与空间形态
被引量:
2
1
作者
汪瑞霞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31-45,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国家记忆建构中的百年中国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研究”(21AG014)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变迁研究”(2021SJZDA106)。
文摘
作为文化记忆媒介的江南古村镇犹如一个个容器,既包含着实在的物理场域,又是功能性的栖居之所,更是象征着记忆主体观念的精神家园,已经被升华为一种符号化的地域文化景观;然而经历了多次社会转型后的江南水乡古镇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普遍存在“同质化”问题,文化记忆理论为江南水乡多重地域感知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跨越时空的判断依据。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研究江南水乡孟河古镇生生不息的变迁动因,从生态、生产、生活和仪式系统来剖析江南水乡古镇文化记忆与景观空间之间深层的转译关系和构成逻辑,可为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照样本。文化记忆是人类对自身的一切认识和反思中最深刻、最复杂、最不可或缺的参照,个体乡愁记忆的生命片断在一次次科学论证或历史求知欲的驱动下重新被唤醒、复活,上升为集体的归属和认同,其主动性和差异性转化为乡村文化记忆建构的内在原动力,最终构建的是一种基于身份认同的可持续发展的地方创生模式,它使得江南水乡几千年的历史文脉在实践、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得到延续,并走向未来。
关键词
江南水乡
文化记忆
景观意象
孟河古镇
文化变迁
空间形态
Keywords
canal town in areas south of the Yangtze
cultural memory
landscape image
Menghe antient canal town
cultural change
spatial pattern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文化记忆到景观意象——江南水乡孟河古镇的文化变迁与空间形态
汪瑞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