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孢子丝菌病血清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崔岩 石滢 +1 位作者 Mulubwa Changa Chibesa 李珊山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443-447,共5页
孢子丝菌病是由致病性孢子丝菌感染引起的呈全球分布的皮肤真菌病。目前孢子丝菌病的诊断方法仍依赖于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但是这两种方法存在所需时间长、技术门槛高等弊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清学诊断在孢子丝菌病诊断中的... 孢子丝菌病是由致病性孢子丝菌感染引起的呈全球分布的皮肤真菌病。目前孢子丝菌病的诊断方法仍依赖于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但是这两种方法存在所需时间长、技术门槛高等弊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清学诊断在孢子丝菌病诊断中的可行性,其关键则是诊断靶点,决定了特异性及敏感性。该文旨在回顾孢子丝菌血清学诊断靶点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丝菌 血清学诊断 鼠李甘露聚糖肽
下载PDF
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孢子丝菌病1例
2
作者 赵明丹 黄梦雅 +1 位作者 王晋蜀 周汛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47-48,70,共3页
患者,女,62岁,右手食指结节半年,右前臂结节3个月,经皮肤病理、真菌培养及其分子生物学鉴定,诊断为孢子丝菌病,予以口服伊曲康唑,同时配合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3次,1个月后治愈。
关键词 点阵激光 光动力 孢子丝菌
下载PDF
面部局限性肉芽肿型孢子丝菌病一例
3
作者 段晋婧 周向昭 温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828-830,共3页
本文报道一例面部局限性肉芽肿型孢子丝菌病患者。皮肤科查体:右侧面部见3 cm×2.5 cm大小椭圆形浸润性红斑、斑块,周围伴红晕,边界清楚,斑块边缘见绿豆大小结节,中央破溃渗出,可见黄色浆痂附着。真菌镜检可见大量孢子和菌丝,给予... 本文报道一例面部局限性肉芽肿型孢子丝菌病患者。皮肤科查体:右侧面部见3 cm×2.5 cm大小椭圆形浸润性红斑、斑块,周围伴红晕,边界清楚,斑块边缘见绿豆大小结节,中央破溃渗出,可见黄色浆痂附着。真菌镜检可见大量孢子和菌丝,给予伊曲康唑、碘化钾口服溶液、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等治疗3个月,皮损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丝菌 面部 局限性肉芽肿型
下载PDF
播散型孢子丝菌病 被引量:2
4
作者 金学洙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年第6期321-323,共3页
关键词 申克孢子丝菌 孢子丝菌 播散型孢子丝菌
下载PDF
不同抗真菌药物对申克孢子丝菌的体外敏感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苏海辉 罗庆录 李若瑜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7期592-594,共3页
关键词 体外敏感性研究 申克孢子丝菌 抗真药物 条件致病性真感染 体外药敏试验 双相真 孢子丝菌 孢子丝菌 传播途径 统一标准
下载PDF
皮肤真菌孢子丝菌病误诊2例分析
6
作者 王建军 张楠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40期15-15,共1页
皮肤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附近淋巴结的亚急性或慢性真菌感染,偶可播散至全身各脏器,病程缓慢。皮肤孢子丝菌病非临床多发病极易误诊,笔者于2003~2010年从收治病例中选取典型病例2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皮肤真孢子丝菌 误诊 皮肤孢子丝菌 申克孢子丝菌 典型病例 感染 皮下组织 亚急性
下载PDF
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治疗孢子丝菌病疗效及其对病原真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爱平 高那 +4 位作者 刘伟 万喆 陈伟 涂平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联合治疗孢子丝菌病的疗效,评价两药体外联合对申克孢子丝菌菌丝相和酵母相的抗菌活性。方法口服伊曲康唑200 mg/d和特比萘芬250 mg/d治疗孢子丝菌病;体外联合药敏试验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计算分数抑菌浓... 目的初步探讨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联合治疗孢子丝菌病的疗效,评价两药体外联合对申克孢子丝菌菌丝相和酵母相的抗菌活性。方法口服伊曲康唑200 mg/d和特比萘芬250 mg/d治疗孢子丝菌病;体外联合药敏试验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计算分数抑菌浓度(FIC)指数判定两药相互作用具有协同、拮抗或无关作用。结果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联合成功治愈3例经伊曲康唑治疗无效的孢子丝菌病患者。两药体外联合对申克孢子丝菌菌丝相具有75%的协同作用,对酵母相为70%(P=0.50)。结论初步研究显示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联合治疗孢子丝菌病有效安全,体外联合药敏试验显示两药具有较高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丝菌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申克孢子丝菌 酵母相 联合药敏 协同作用
下载PDF
16株中国东北地区临床孢子丝菌菌种分子生物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梦雅 刘婷婷 +1 位作者 杨致邦 周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4-908,共5页
目的测定孢子丝菌的基因序列并同参考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孢子丝菌种,探讨准确高效的鉴别菌种的方法。方法提取既往根据组织病理鉴定为申克孢子丝菌的16株临床孢子丝菌株的基因组DNA,利用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Ribosomal Intern... 目的测定孢子丝菌的基因序列并同参考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孢子丝菌种,探讨准确高效的鉴别菌种的方法。方法提取既往根据组织病理鉴定为申克孢子丝菌的16株临床孢子丝菌株的基因组DNA,利用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Ribosomal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部分β微管蛋白(β-tubulin)序列进行PCR扩增,扩增序列同来源于基因库(GenBank)的参考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基因组DNA分别扩增出约600bp的ITS及约400bp的β-tubulin编码基因,测序后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所有的菌株均位于球形孢子丝菌分支上,该16株菌并非申克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S.schenckii),而是球形孢子丝菌(Sporothrix globosa,S.globosa)。结论中国东北孢子丝菌病致病菌可能为球形孢子丝菌或并非只是单一的申克孢子丝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更为准确,为临床快速有效鉴别孢子丝菌菌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克孢子丝菌 球形孢子丝菌 系统发育 鉴定
下载PDF
特比萘芬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孢子丝菌病失败1例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润超 王爱平 +1 位作者 万喆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294-296,共3页
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治疗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有效安全,目前已成为孢子丝菌病治疗指南中的推荐用药[1].但少数患者单用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研究显示两药分别联合碘化钾溶液或两药联合治疗皮肤型孢子丝菌病显... 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治疗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有效安全,目前已成为孢子丝菌病治疗指南中的推荐用药[1].但少数患者单用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研究显示两药分别联合碘化钾溶液或两药联合治疗皮肤型孢子丝菌病显示疗效增强2-6].最近,我们诊治1例由球形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患者,采用特比萘芬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失败,之后经特比萘芬联合碘化钾溶液治疗才获得痊愈.鉴于该病例治疗过程的特殊性,我们对其分离菌株进行了一些相关的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丝菌 球形孢子丝菌 特比萘芬 伊曲康唑
下载PDF
特比萘芬治愈儿童鼻翼孢子丝菌病1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发增 冉玉平 +1 位作者 代亚玲 彭雪梅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年第1期33-34,19,共3页
目的报道1例发生在4岁儿童鼻翼的孢子丝菌病。方法刮取病变组织接种到沙堡弱培养基培养,并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ITS区序列分析。结果病变组织在沙堡弱培养基25℃培养长出黑褐色菌落,25℃小培养后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见菌丝细长... 目的报道1例发生在4岁儿童鼻翼的孢子丝菌病。方法刮取病变组织接种到沙堡弱培养基培养,并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ITS区序列分析。结果病变组织在沙堡弱培养基25℃培养长出黑褐色菌落,25℃小培养后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见菌丝细长,分枝分隔,合轴式产孢形成的成簇和沿菌丝两侧排列,分生孢子卵圆形。提取真菌总DNA用PCR方法扩增ITS序列,测序后登录GeneBank进行比对,该菌与申克孢子丝菌菌株KMU3360ITS区碱基序列一致性达99%,鉴定为申克孢子丝菌。内服联合局部应用特比萘芬治疗6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结论确诊1例儿童鼻翼的孢子丝菌病,内服联合局部应用特比萘芬治疗儿童孢子丝菌病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丝菌 申克孢子丝菌 特比萘芬
下载PDF
中国南北方地区临床孢子丝菌菌种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贺羽 黄梦雅 +1 位作者 胡青碧 周汛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279-282,共4页
目的对分离自我国南、北方地区50株临床孢子丝菌进行菌种鉴定。方法分离菌株分别进行25℃恒温培养和玻片小培养,肉眼和镜下观察形态特征;同时提取菌丝相基因组DNA,用PCR分别扩增部分微管蛋白(β-tubulin)基因和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Rib... 目的对分离自我国南、北方地区50株临床孢子丝菌进行菌种鉴定。方法分离菌株分别进行25℃恒温培养和玻片小培养,肉眼和镜下观察形态特征;同时提取菌丝相基因组DNA,用PCR分别扩增部分微管蛋白(β-tubulin)基因和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Ribosomal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联合β-tubulin基因和ITS区域的系统发育树。结果结合形态学及系统发育分析,50株菌均鉴定为球形孢子丝菌(Sporothrix globosa,S.globosa)。结论球形孢子丝菌是目前我国南、北方地区孢子丝菌病的主要致病菌种,为进一步明确我国孢子丝菌病致病菌种的分布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丝菌 形态学 系统发育 球形孢子丝菌
下载PDF
皮肤型孢子丝菌病3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建东 林俊萍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分析1972~2007年间就诊于我院的孢子丝菌病447例,其中有详细资料者316例,做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的203例中,105例做了PAS染色检查。结果春季发病者占50.34%,临床分型以固定型略... 目的探讨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分析1972~2007年间就诊于我院的孢子丝菌病447例,其中有详细资料者316例,做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的203例中,105例做了PAS染色检查。结果春季发病者占50.34%,临床分型以固定型略多(52.53%)。儿童主要以面部发病。主要病理改变为混合细胞性肉芽肿。PAS染色阳性率为38.1%。结论孢子丝菌病常年皆可发病,近几年有增多的趋势,春季为本病高发季节。儿童皮损主要在面部,多为固定型。病理改变多为混合细胞性肉芽肿。病理切片、PAS染色诊断阳性率不高,确诊主要靠真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丝菌 申克孢子丝菌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申克孢子丝菌毒力因子及宿主抗感染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雪 贺丹 王丽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307-310,共4页
申克孢子丝菌是一种重要的双相型真菌,其引起的孢子丝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侵袭性皮肤感染。研究该菌毒力因子及宿主对其抗感染免疫对于深入了解其致病性及防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申克孢子丝菌毒力因子及宿主对其抗感染免疫方面... 申克孢子丝菌是一种重要的双相型真菌,其引起的孢子丝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侵袭性皮肤感染。研究该菌毒力因子及宿主对其抗感染免疫对于深入了解其致病性及防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申克孢子丝菌毒力因子及宿主对其抗感染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克孢子丝菌 孢子丝菌 毒力因子 抗感染免疫
下载PDF
沈阳地区孢子丝菌病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峰 王强 李铁男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46-147,157,共3页
目的 探讨孢子丝菌病的发病原因、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48例孢子丝菌病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全部行真菌学检查,部分行病理检查,采用碘化钾、特比萘芬或以碘化钾为基础的联合治疗。结果 48例患者有明确外伤史,蚊虫叮咬病史者占总... 目的 探讨孢子丝菌病的发病原因、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48例孢子丝菌病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全部行真菌学检查,部分行病理检查,采用碘化钾、特比萘芬或以碘化钾为基础的联合治疗。结果 48例患者有明确外伤史,蚊虫叮咬病史者占总发病人数66.67%。单纯应用碘化钾或以碘化钾为基础的联合治疗8-12周,治愈率均达100%。结论 外伤及昆虫叮咬、动物抓伤为本病的重要致病诱因,单纯应用碘化钾或特比萘芬均可治愈,但联合用药起效更快,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丝菌 申克孢子丝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鼻尖部固定型孢子丝菌病1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学洙 石华 +1 位作者 李福秋 曲生明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9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孢子丝菌 申克孢子丝菌 伊曲康唑
下载PDF
申克孢子丝菌病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珊珊 路永红 +3 位作者 高诗燕 何丽莎 章培 李芬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8-730,共3页
患者女,49岁。2年前右手背出现一黄豆大小结节,此后皮损逐渐增至鸽蛋大。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感染性肉芽肿"。经培养,通过对菌落形态学鉴定病原菌为申克孢子丝菌。内服10%碘化钾溶液(10mL,3次/d),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与萘... 患者女,49岁。2年前右手背出现一黄豆大小结节,此后皮损逐渐增至鸽蛋大。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感染性肉芽肿"。经培养,通过对菌落形态学鉴定病原菌为申克孢子丝菌。内服10%碘化钾溶液(10mL,3次/d),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与萘替芬酮康唑乳膏(交替使用,1次/d)结合局部热敷(1次/d,20min/次)治疗,治疗2个月后,斑块明显变平变小。现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丝菌 申克孢子丝菌 右手背
下载PDF
申克孢子丝菌菌丝相至酵母相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晴 宋洋 +4 位作者 沈永年 吕桂霞 陈伟 李珊山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0年第5期273-276,共4页
目的观察申克孢子丝菌菌丝相向酵母相转化的形态学变化并初步研究连续传代后菌株转化为酵母相的百分率。方法将95株申克孢子丝菌临床株于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上连续传代至酵母相,利用显微镜及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菌丝和孢子比例并记录显微... 目的观察申克孢子丝菌菌丝相向酵母相转化的形态学变化并初步研究连续传代后菌株转化为酵母相的百分率。方法将95株申克孢子丝菌临床株于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上连续传代至酵母相,利用显微镜及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菌丝和孢子比例并记录显微镜下形态。结果 95株申克孢子丝菌中,经1次传代即成功转化有23株,经2次传代有14株,经3次传代有10株,经4次传代有6株,4次传代后总计55.8%实验菌株转化为酵母相。结论部分申克孢子丝菌由菌丝相向酵母相转化需经过连续多次传代,连续传代增加了菌丝相至酵母相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丝菌 申克孢子丝菌 酵母相
下载PDF
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喻标 杨庆华 +2 位作者 王莉 赵红梅 段德鉴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54-955,共2页
患者女,57岁。右拇指、腕部及前臂结节伴瘙痒和疼痛3月。右前臂皮损组织病理示:化脓性肉芽肿性改变。真菌培养见申克孢子丝菌生长。诊断: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
关键词 孢子丝菌 申克孢子丝菌
下载PDF
申克孢子丝菌感染诊治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原英 赵颖 +2 位作者 马依努尔 徐英春 王澎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72-174,共3页
通过1例16岁女孩由申克孢子丝菌导致的皮下孢子丝菌病,口服伊曲康唑治疗有效,回顾申克孢子丝菌的实验室检验方法 ,以此来提高孢子丝菌感染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 申克孢子丝菌 孢子丝菌 伊曲康唑
下载PDF
球形孢子丝菌致婴儿固定型孢子丝菌病1例及相关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润超 王爱平 +1 位作者 万喆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228-231,共4页
报道1例由球形孢子丝菌所致的婴儿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患儿女,3个月,因左眼下内侧皮损2个月就诊,皮损脓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对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真菌培养阳性,镜下可见典型的套袖... 报道1例由球形孢子丝菌所致的婴儿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患儿女,3个月,因左眼下内侧皮损2个月就诊,皮损脓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对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真菌培养阳性,镜下可见典型的套袖样菌丝。钙调蛋白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球形孢子丝菌。药敏试验显示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对该菌株的菌丝相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0.5μg/mL和0.5μg/mL;对该菌株的酵母相的MIC值分别为0.25μg/mL和0.5μg/mL。给予患者口服特比萘芬32.5 mg/d治疗10周后皮损消退呈瘢痕化修复。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病例为球形孢子丝菌所致固定型孢子丝菌病,特比萘芬治疗本病例显示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孢子丝菌 球形孢子丝菌 特比萘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